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究竟說的啥意思呢?

2021-01-09 騰訊網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究竟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有些老話讓人不好理解,然而這些流傳下來的俗話總是有其道理的,需要人們細緻琢磨。「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句俗語便值得諸君好友琢磨思考。

為什麼說「五人三姓莫走路」?

「五人三姓莫走路」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說,五個人裡面就有三個姓氏的人,那就不要在一起走了。為什麼不要在一起走了呢?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也是古人為人處世經驗總結。走在一起的人,如果不是親情友情深厚的人,互相知根知底的人,千萬得謹慎小心防備著點。

古人又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無論做什麼事情,特別是利益關係重大的事情,真正可靠的人還是自家人。

古人的家族觀念特別強,同一個地方的人,大家族很強勢,小姓人家往往受排擠受欺負;不同地方的人走到一塊,聽說是本家,便有一見如故之感,特別親切。

五個人如果有三姓的話,要麼是三人同姓,另兩人各一姓,要麼兩兩同姓,有一人獨自一姓。同姓人一般相處親切,而難免獨自一姓之人有受排擠欺負之嫌。因此,獨自一姓者碰到如此情況,無論是遠行還是合夥投資,都應該明智地退出來。

為什麼說「三十六歲莫過渡」?

古時交通不便,或步行,或騎馬,或坐馬車,不少遠行之人多乘船走水路。老人說我們家族是從廣東樂昌遷移過來的。南宋時先祖在南京做官,到退休時便從南京乘船經長江過湘江達耒水到滁溪,見滁溪「山明水秀」,便安居下來(從這兒步行十餘公裡後,翻過湘粵交界的九峰山便到了老家樂昌)。

古時的船隻沒有如今的船隻發達。據村裡老人們說,過去的船或者靠船夫划船,或者靠縴夫在岸上拉著船走。因此一艘船坐不得多少人。能坐三十幾人的船便是大船了。如果超載,很容易翻船出事。

古時也不是到處有橋,隔河兩岸得靠渡船擺渡。船夫划船一般水平很高,但是,也很在乎過渡安全。記得七十年代讀中學時,每周往返學校得過渡,船夫很好,一艘小船最多坐十二人,多一人他都會說「等下一船」,堅決不超載。

因此,無論是河邊碼頭過渡,還是乘船遠行,只要船上已經滿載,也應主動退出,切不可冒失強渡。

無論何時何地,始終安全第一!

這裡兩句俗語,說的就是安全第一。與人相伴遠行也好,與人搭夥住店也好,與人合夥做生意也好,一定要弄清其底細,切不可輕信他人花言巧語。

如今信息化、數位化時代,網絡詐騙不少,萬萬不可輕信QQ微信裡面的詐騙信息。如果貪小便宜,往往吃大虧。

外出遠行,無論乘車乘船,都需要講規則、守規則,這對人對己都好。如果自以為是,我行我素,不僅害人也必將害己。

無論做任何事情,都需三思而行,心浮氣躁、莽撞行事,不僅於事無補,還可能導致難以預料的後果。

當然,時代發展到今天,要淡化家族觀念,要講五湖四海,要廣交朋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包容。如此方能行穩致遠。

(作者:西方遊龍,本文由「我掌管著我的青春」創作)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讚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

相關焦點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什麼忌諱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什麼忌諱文|一路說古說今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民間俗語那可是相當多的,而且有很大的一部分俗語都是很簡單,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是很不好理解的,就是也有一些俗語讓人第一眼看過去就很迷茫,不太搞的懂。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下一句才是精華,出門在外不妨留個心眼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下一句才是精華,出門在外不妨留個心眼相信在座的各位觀眾基本都可以算是閱歷豐富的人,因為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種各樣的事,這讓我們有了識人的能力和知曉為人處世的道理。所以,經歷是我們人生十分寶貴的財富。
  • 古人講「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行走江湖值得一看
    但「人在江湖走,哪有不挨刀」的道理,這就涉及到了江湖險惡。有人說我一生走過的最長的路,其實就是你們設下的套路。而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也在告誡世人們,在江湖上行走: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卻不可無。第一、五人三姓莫走路對於不計其數的江湖人士而言,行走江湖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俗語說「五人三姓不同車,三十六人不同船」,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句諺語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請聽北暮給大家慢慢道來!五人三姓不同車五人三姓指的是什麼呢?五人即丈夫妻子加上公婆和孩子總共五個人。這五個人中丈夫公公孩子是一個姓,婆婆是一個姓,妻子是一個姓。總共三個姓!
  • 農村老話,「二月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後」,到底啥意思?
    農諺老話是老祖宗在種地的過程中,通過長期實踐、反覆觀察、總結出的一些規律。農諺老話是用最樸實的語言表達出來,指導著農民進行農業生產、預測天氣。農諺老話的種類有很多,其中一類就是用二十四節氣來安排農事。農村老人則是這些農諺的信奉者、傳遞者。
  • 農村老話「男子斷掌千斤兩,女子斷掌過房養」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男子斷掌千斤兩,女子斷掌過房養」啥意思,有何道理?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都是在農村長大的,對農村流傳的一些農村老話應該都不陌生。這些農村老話都是我們上一輩的智慧,直接反映了農村的一些現況。
  • 農村老話「不幫三忙,不吃三飯,不用三錢」,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卻非常難,如果人人真的都像農村老話說的那樣,那將來必定是會出人頭地的。簡單的文字表達的卻是大道理,農村的老人是最擅長說老話的,張口就來,一般人根本聽不懂什麼意思,只有老人解釋之後才能明白。
  • 農村老話:「五年六月七日八時」,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農說是年紀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農村老話說的:「五年六月七日八時」,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在農村關於年齡階段的俗語老話俗語頗多,對於每個年齡階段都有不同的描述,像什麼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呢就不能留坐了,這個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老話,要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應該做一些什麼,不應該做些什麼,都有很細微的描述,年老之後,身體狀況是每況愈下,對待老人更是要細緻入微的照顧,而這句關於年月、日、時的描述猛一聽起來,確實是很迷茫,不知道這是對於哪一方面的描述,其實也是對於年齡某一個階段的描述
  • 農村老話「五年六月七日八時」,知道啥意思?
    在農村,一些老年人拉呱,經常說起一句老話,叫做:「五年六月七日八時」。好多年輕人一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啥意思。但老人們都懂,聽後會附和地點點頭,或若有所思,沉默了。前些日子又見有人問起這個問題,阿兮今天就來說說這句農村老話,給沒聽說過的城裡人和農村年輕一代知道。
  • 老話「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話「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啥意思,為何這樣說?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農村老話。記得小時候,經常聽爺爺,奶奶說一些聽不懂的話,那個時候年紀太小,所以也不懂其中的意思。慢慢長大後,才知道,這些老話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相信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聽老人說起這些話。
  • 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我們都知道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很不容易的,除了天大地大以外,就是自己的父母最大。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永遠都不能忘的。
  • 農村老話「屋內添瓦,財走人敗」,啥意思呢?你知道嗎?
    在不少人看來,農村人是沒啥文化,因為他們受教育程度低,對新事物的接觸也少,所以文化水平會相對較低。其實農村老一輩卻有著豐富的經驗,更是傳統文化的傳播者。他們在多年的農業生產勞動中,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理論和文化,很多是我們書本上也學不來的。下面,小編就跟大家分享幾則農村老人的精髓諺語。
  • 農村老話:「耳朵前罩,不是騎馬就是坐轎」是啥意思?
    農村老話「耳朵前罩,不是騎馬就是坐轎」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是通過面相來判斷一個人未來的運勢和前途的。過去很多農村俗語都是關於面相和命運的,到底有沒有科學道理,我想問大家覺得麻衣相有沒有科學道理?博大精深的文化總是有存在的理由吧。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是禁止在原有老房子的基礎上再從上面加蓋一層,容易導致老房子承受不了太大的重量導致老房子變得不結實,甚至出現倒塌的危險,輕則破財,重者人亡,三年兩年哭。這句俗語有道理嗎?看看大家怎麼說?@李阿冰雖然俗語「大屋摞小屋,三年兩年哭」有點誇張,但是卻很有道理。
  • 農村老人常說:人生三頓飯,自己只能吃一頓,啥意思呢?
    導讀:農村老人常說:人生三頓飯,自己只能吃一頓,啥意思呢?在農村生活,從來不缺少老話俗語,有的老話猛一聽起來,感覺是雲山霧罩似得不知所云,但到達一定的年齡之後,才知曉其中的滋味,其中農村老人就愛開玩笑的說:人到五十,才明白一輩子其實也就是三頓飯,而且這三頓飯自己還只能吃到一頓,其他的兩頓自己是吃不到的。這裡說的三頓飯,在筆者這裡的農村稱之為三鍋菜。
  • 農村老話「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啥意思,三八指的什麼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啥意思,三八指的什麼農村有很多老話,這些老話都是我們的上一輩總結下來的經驗。
  • 農村老話:門前生瑞草,好事來若無,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除了諸多的氣象俗語,更多的俗語都是我們日常之中最為多見的,那麼這一句俗語老話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院前生瑞草,好事來若無,其實這是一句非常好理解的俗語老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也是對於一個家庭勤勞愛乾淨的一種描述,簡單的兩句話,就能把家庭主人的生活習性得以闡述,農村庭院自己家的大門口,都是收拾的利利索索乾乾淨淨的,開門大吉、出門見喜的寓意,都是對於開門這件事情美好的嚮往,而如果門前雜草叢生密布,不但是會影響美觀,對於家庭之中的好事也是來的跟沒有一樣,這樣說有道理嗎?
  • 在農村,老人常說:「一桌別擺三盤菜,六人別做烏龜席」啥意思?
    從小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長大後也常回農村,對農村始終有著一份懷念和嚮往,農村吸引著每一個人,不僅是因為農村那優美的環境,更是農村那令人印象深刻的民俗和俗語老話,農村老話記載著勞動人民的生活點滴和經驗。這些老話朗朗上口且通俗易懂,在農村,就常聽老人說到「一桌別擺三盤菜,六人莫做烏龜席,」,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自古以來人們做席的座次禮儀都十分的講究,座次禮儀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習俗之一,座次禮儀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禮貌,在我國的座次禮俗上講究的是尊者居上位,卑者處下位。古今皆然。對此萌不懂不知的會被人認為不禮貌的同時,也會被人笑話。
  • 農村喜事老話「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啥意思?原來有這些講究
    導讀:老話說「正月不能娶, 臘月不能訂」, 你知道什麼意思?在農村的生活中總有很多大智若愚的老講究,這些講究能夠引導著村民們更好的做人做事。比如說閨女如果回到了娘家,晚上則是不能和老公在一個房間內睡覺的等等,除此之外,說道風俗講究不得不提的是婚喪嫁娶,在農村結婚被看為三件大事之一,形式非常傳統而且很有看點,結婚時熱鬧氣氛濃濃。而很多流傳至今的農村俗語有很多對其描述和總結,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聊的「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有何講究呢?現在還有這樣的講究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 老話「貪酒不顧人,貪財不顧親,貪色不顧身」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話「貪酒不顧人,貪財不顧親,貪色不顧身」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我們經常能聽到老人說起一些老話。這些老話也是最能體現我們農村人的智慧,還有平時生活中的一些經驗。有很多老話聽上去很像粗話,但是卻有著很深刻的人生道理。它能告訴我們後人一些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