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什麼忌諱

2021-01-10 一路說古說今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什麼忌諱

文|一路說古說今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民間俗語那可是相當多的,而且有很大的一部分俗語都是很簡單,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是很不好理解的,就是也有一些俗語讓人第一眼看過去就很迷茫,不太搞的懂。「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句俗語,第一眼看過去就會感到很懵,沒有頭緒,有點不知道該怎麼理解。所以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前半句「五人三姓」,就是說五個同行的人裡邊一共有三個姓氏,「莫同行」就是說不能一起出行。為什麼偏偏是五個人,還偏偏是不能三個姓氏呢?兩個姓氏就行了嗎?四個姓氏也行嗎?為什麼就不能是三個姓氏啊?其實在古代人的思想裡邊,三是個不吉利的數字,所以要是一起出行的人數是五個的話,裡邊一定不能有三個姓氏。

不然他們的出行路上,就會遭遇不好的事情,最幸運的情況就是遇到土匪和山賊,然後被搶點錢,好在沒有生命危險。但是這只是最幸運的情況而已,不好的情況那就多了,很有可能就沒有性命了。但是在我們看來,這種想法未免也太沒理由了,甚至很可笑。這種說法又沒有什麼依據,都是封建迷信思想導致的,咱們現代人,好好的社會主義青年就不會信這個了。

後半句話就是在說:三十六個人不能一起過吊橋。這裡邊的吊橋說的是古代的那種吊橋,就是在河面上搖搖晃晃的那種。你要是問為什麼現在景區的吊橋可以很多人人一起過啊?那肯定是不一樣的,因為現在的技術已經很發達了,景區裡的吊橋的安全程度也肯定是通過了很多次的檢驗的,是絕對很有安全保證的。

但是古代可就沒現在這麼先進的技術了,所以古代的水上吊橋那是相當的晃悠,估計幾個人一起上去就夠危險的了,更不要說多達三十六個人一起上去了。要真是三十六個人一起上去了,估摸那橋都得斷了,所以這後半句的俗語到倒還是有點道理的,別說三十六個人,就是沒幾個人都得悠著點,不然這一不小心就能要了命。中國民間俗語固然是有很多很多的,但我們面對這些俗語的時候,首先要去了解,了解完了以後呢,也不能盲目的相信,要先自己動動腦子想一想,什麼能信,什麼不該信,相信大家這麼聰明一定能分清楚的。面對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什麼忌諱!你們對此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究竟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究竟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有些老話讓人不好理解,然而這些流傳下來的俗話總是有其道理的,需要人們細緻琢磨。「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句俗語便值得諸君好友琢磨思考。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下一句才是精華,出門在外不妨留個心眼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下一句才是精華,出門在外不妨留個心眼相信在座的各位觀眾基本都可以算是閱歷豐富的人,因為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種各樣的事,這讓我們有了識人的能力和知曉為人處世的道理。所以,經歷是我們人生十分寶貴的財富。
  • 古人講「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行走江湖值得一看
    但「人在江湖走,哪有不挨刀」的道理,這就涉及到了江湖險惡。有人說我一生走過的最長的路,其實就是你們設下的套路。而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也在告誡世人們,在江湖上行走: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卻不可無。第一、五人三姓莫走路對於不計其數的江湖人士而言,行走江湖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俗語說「五人三姓不同車,三十六人不同船」,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句諺語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請聽北暮給大家慢慢道來!五人三姓不同車五人三姓指的是什麼呢?五人即丈夫妻子加上公婆和孩子總共五個人。這五個人中丈夫公公孩子是一個姓,婆婆是一個姓,妻子是一個姓。總共三個姓!
  • 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什麼意思?為何忌諱這些數字?
    農村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的老輩人過生日都是很講究的,很多人都是害怕過生日的。當然了這也和過去的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畢竟在過去生活條件不好,農民也沒多少積蓄。而且過去農村裡辦喜事,各方面的開支不少,又不像今天的彩禮那麼高,以前吃酒席都是拿幾個雞蛋就行了,所以老輩人怕破費,也怕麻煩,一般都不過生日的。一輩子都沒過過生日的,在農村也有不少。關於過生日,農村裡也流傳著很多的俗語,比如「男不三,女不四」就被很多人所熟知,在過去也是在很多地方有這種規矩。那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是什麼意思呢?這兩個數字為什麼不能提呢?
  • 俗語:「莫在太歲頭上動土」,太歲是何方神聖?有什麼說法?
    中國民間民俗眾多,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獨特文化,但是對於很多的俗語老話,各地又出乎意料的相似,這也說明,老話真的是有道理的,是祖先經驗經過一代代傳下來的。古代人們都信鬼神,也會有很多禁忌,違反這些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幸。
  • 古代俗語:「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
    古代俗語:「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我們古代有不少很有意思的話,這些話都是幾代人智慧的結晶,概括了人會遇到的各種事情,也有的話是教人做人的道理,所以非常值得一讀。自明朝後,那些比較有意思的俗語就被記載在了《增廣賢文》這本書裡,後來這本書經過明清兩代的修訂,已經越來越全了,其中不少句子我們都非常熟悉。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句「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很多人可能聽過這句,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下面就給大家解釋下。這兩句話後面其實還有兩句,原句則是:「莫飲卯時酒,昏昏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就明白了,其實原句也很好理解。
  • 家宅莫探頭,探頭引盜偷,這句農村俗語講的意思是什麼,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雖然有不少是講述的警示、育人的意寓。不過有些農村俗語,其實是沒有什麼價值的,這些俗語講述的是封建迷信的玄學之說。要是這樣也就罷了,權當學習一下以前的玄學知識,了解下古人的另一種智慧。但是這些俗語的原意,又讓一些沒有職業道德的風水師,或者一些對風水一知半解的人,歪解了。常見的這類俗語,有那句白虎蓋青龍,本意是說陰宅的講究。
  • 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啥意思,老輩人常常提起
    中國文化流傳至今,有很多東西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比如我們常聽老人說一些民間俗語,這些話雖然找不到具體的出處,但是卻聽起來很有道理,就連現在也常聽家裡的長輩說一些俗語,或許是對你表示關心,或許是教你如何做人,但是不管出發點是什麼,目的都是為了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
  • 農村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什麼意思?
    這些俗語,大多言簡意賅,話糙理不糙,卻又耐人尋味,從中道理,又怎麼全部在課本中讀出!也許,這就是傳承,這就是我們所堅守的「魂」吧!隨著歷史長河不斷的發展,有些俗語已經淹沒在如今快生活節奏中,無不讓人唏噓。以下兩則俗語你們知道什麼意思嗎?
  • 民間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到底什麼意思?
    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句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三更半夜不能做什麼?老祖宗總結的這一句俗語,說出了古人的兩個避諱。唯有明曉其中利害關係,或許才能明白這句俗語的重要性;一、三更莫貪色「貪色」,一旦說出口,總會讓人覺得羞恥。
  • 農村老話: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歲要藏,忌諱的是什麼?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這句話都會有一些摸不著頭腦,這一堆數字指的是什麼,其中又有什麼含義呢?其實這句話中講到的數字都是年齡,這是農村比較常見的一句老話了,講的是各個特殊的年齡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就隨小編來仔細了解一下吧。36不提意思是人在到了36歲的時候,別人問起年齡千萬不要說。
  • 俗語「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忌諱嗎?
    進入正題,說這句俗語。冷棺莫入村中國人對故鄉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文人喝杯酒就會思鄉,看到月缺月圓也會思鄉,甚至還有個專門的中秋節,專門用來供老百姓思鄉。鄉愁,是一種甜蜜的煩惱。也正因此,古人對「落葉歸根」有一種執念,像蘇軾在詩中寫「是處青山可埋骨」,看著多麼豁達超然,但蘇東坡依然有百年後歸葬故鄉的心願,只不過最後因外在原因不得回鄉,最終葬在河南郟縣,蘇東坡是四川人,有峨眉仙山,而這郟縣素有小峨眉之稱,就可見死後歸鄉在蘇軾心中的重視程度了。那你說,蘇軾死後為什麼不能歸鄉呢,原因很簡單,路阻且長,那個時代車馬慢,交通不便,根本沒有條件讓他返鄉。
  • 老話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啥意思?老祖宗忌諱什麼
    老話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啥意思?老祖宗忌諱什麼諺語在我國非常流行,民間流傳了很多這樣的話,都是祖先的生活經驗和智慧的總結,給後人一些警示和借鑑。俗語聽起來很簡單,但它們有很多含義。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祖先為什麼要這樣告訴後代?他們在忌諱什麼呢?「寧可借屋停喪」在農村,家裡有人去世是一件很大的事情,鄰居會主動幫忙,這時,出事兒的家庭房子底盤可能容納不了這麼多人和東西,所以這時鄰居家附近空地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人們願意借出自己的房子和空地為辦喪事的人家用,因為在農村,人們更注重人性,互助已經成為一種傳統。
  • 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到底是什麼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流傳至今仍然有一定的借鑑性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自己身邊人的走路姿勢呢?記得筆者在剛學會走路的時候,父母就經常強調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路要挺胸抬頭,不要畏畏縮縮,給人一種無精打採的精神。男生要走出屬於男生的精氣神,女生要走出自己的端莊大氣。從父母教我們走路的時候就可以看出我們是一個特別注重禮儀形態的一個國家。
  • 俗語「明七暗九,暗九穿紅綢」,什麼意思?多數年輕人不懂其真意
    俗語「明七暗九,暗九穿紅綢」,什麼意思?多數年輕人不懂其真意文/文飛中國豐富多彩的文化源遠流長,即便經過了千百年時間的洗滌,依然熠熠生輝散發著絢爛金光。眾所周知,在過去的封建社會,人們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思想閉塞,有限的科技並不能普及到人們的生活,所以大部分人的教化問題都離不開勞動群眾的生活經驗。在經驗的積累上,人們不斷的進行創新和改進,慢慢形成這些簡單卻又蘊含哲理的短句俗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
  • 為什麼俗語說「女不養狗,男不養貓」?有什麼忌諱?
    為什麼俗語說「女不養狗,男不養貓」?有什麼忌諱?俗語往往都是老祖宗們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都非常的具有實際意義,至少是符合當時的生活背景的,因此還是很值得我們研究學習的。都知道現在的人是非常喜歡養寵物,其中以貓狗居多,但是養寵物有非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一個不好就會引發很多麻煩事。
  • 農村俗語「莫吃卯時酒,莫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莫吃卯時酒,莫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老話說全了是「莫吃卯時酒,昏昏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主要是說生活中關於平時喝酒和與老婆吵架的一些經驗常識,由於是過去人們長期生活經驗總結的教訓,往往意義還是非常深刻的,因而這句老話還是特別經典又富含哲理的!
  • 農村俗語:「夫妻離婚莫眷戀,朋友生隙別再見」是啥意思?
    昨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的過程當中,小李子對老農訴說了近段時間以來自己的心路歷程,試圖通過訴說讓老農給自己說幾句寬慰的話,然而,老農卻說:我們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夫妻離婚莫眷戀,朋友生隙別再見」。你現在的心理狀態已經犯了忌諱,所以,你應該丟掉眷戀之情呢!老農所說的俗語,小李子根本就沒有聽說過,同時,也不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於是,請求老農解釋一下。
  • 俗語「三長兩短」什麼意思?是哪三長?又是哪兩短?
    俗語就是民間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些俗語雖然看上去通俗,毫無文化素養可言,但你若是細細品味的話,會發現越是接地氣的俗語所蘊含的人生哲理越豐富。所以俗語憑藉其通俗易懂卻又回味無窮的特點流傳了上千年,並且深受大家的喜愛,稱得上是一種雅俗共賞的文化。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三長兩短」這個成語,並且常常在各種場合使用它,這是一個極為簡單並且使用率很高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