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明七暗九,暗九穿紅綢」,什麼意思?多數年輕人不懂其真意

2021-01-09 水煮文化魚

俗語「明七暗九,暗九穿紅綢」,什麼意思?多數年輕人不懂其真意

文/文飛

中國豐富多彩的文化源遠流長,即便經過了千百年時間的洗滌,依然熠熠生輝散發著絢爛金光。眾所周知,在過去的封建社會,人們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思想閉塞,有限的科技並不能普及到人們的生活,所以大部分人的教化問題都離不開勞動群眾的生活經驗。在經驗的積累上,人們不斷的進行創新和改進,慢慢形成這些簡單卻又蘊含哲理的短句俗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

老人們經常會說這樣一句話,「明七暗九,暗九穿紅綢」,相比很多年輕人都像我一樣,對這句俗語一知半解,後來我特意去問了一問比較有智慧的老人,他告訴我這是關於年齡的忌諱,前面說到的「明七」是指七歲、十七歲、二十七歲等等,「暗九」是指9歲的倍數,比如18歲、27歲、36歲等。或許有人疑問,為什麼是七和九,而不是其他數字呢?因為這兩個數字在古代都有著特殊的含義。

七這個數字在古代人眼中有著特殊的含義,七是陰陽與五行的總和,農曆中四七是一個陽曆月的循環,彩虹有七種顏色,喪事講究頭七,鬼魂回歸人間了卻最後心願,七七四十九天後入輪迴。太上老君煉丹分七七四十九天和九九八十一天,七七四十九天是追求陰陽五行平衡,九九八十一天是追求天道極致。古代人教化不顯,所以會把很多事情都跟滿天神佛牛鬼蛇神聯繫起來,這就是人們很看重「七」的緣故。

而「九」的地位就更高了,九為極數,是各位數字中最大的一個,被認為是最多,在古代也被認為是至陽的虛數,從民間流傳的傳說和現在的一些地名之類的就可見一斑,比如九重天、九幽深淵、九盤山、九陰白骨爪、降龍十八掌、三十六計、八十一難、天罡三十六變等等,都是與九有關的。而且古人認為到了九就快到頂點,盛極必衰,所以人們在這一年就會想辦法趨吉避兇。

後半句俗語「暗九穿紅綢」其實就是人們趨吉避兇的體現,中國傳統中認為紅色有驅邪的作用,所以很多寺院、宮殿、達官貴人的府邸,多是大紅色的門,也就是所謂的「朱門」。而且紅色也有吉祥喜慶的意思,很多婚禮和春節都會用到紅色,所以人們為了趨吉避兇,就會「穿紅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男怕咳,女怕拉」,什麼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的俗語,其中不乏一些蘊含著農民日常生活的道理,也有一些是具有警示意義的!在農村,對於俗語很多老人孩子都能說上幾句,比如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她去吧!」也有一些俗語與節氣有關,比如說「六月立秋,兩頭不收」。
  • 老人們常說:「生七不娶、暗九不過」,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不管是在什麼時代,人們總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過得更好。有時候出於趨利避害的本性而言,人們會不自覺的遠離對自己不利的事情,畢竟沒人想讓自己落得一個不好的兆頭,而這種出自人最原始的本性,也是不分時代和國界的。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生妻和暗九指什麼?
    農村的老人們,經常能說出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老話,別說城裡的人有時候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就連是一些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有時候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當然了,很多的農村俗語也是有一定區域性的,就算是同一句話,各地的說法也是不一樣的,而這也是各地的文化差異。
  • 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古人對特殊日子的忌諱!
    在農村,對於每個老人來說都會說一些關於生活方面的一些俗語,其中不乏一些天氣變化,農田耕種和鄰裡關係的。在農村,這些俗語構成簡單,多以白話文與方言組成,通俗易懂,這或許也是俗語在農村「風靡」的一種原因吧!
  • 農村人常說45歲為「腌臢年」,「腌臢年」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天氣的轉冷,很多村民也找出了厚厚的冬裝,生怕被寒風吹到,閒暇之時,午後很多村民走上了街頭,聚在一起嘮家常,說裡短,儼然沒把寒風當回事,也許是衣服穿的厚的緣故吧!村裡王大爺細數著近期村裡的新鮮事,前不久做煤炭運輸的肖哥酒後心梗希望,才45歲的年齡實在讓人嘆息,王大爺說,這45歲在咱農村被稱為「腌臢年」,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 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子墨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有道理嗎?中華歷史綿長久遠,長久的歲月裡留下了諸多多流傳甚廣的俗語,這之中有很多都暗含了農村人民在平時生活中總結出的智慧,更有很多細細讀來包含諸多哲理。
  • 民間俗語:「小指過三關,不愁吃喝穿」,到底是什麼意思?
    ,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比如民間常說的這樣一句俗語:「小拇指過三關,不愁吃喝穿」,小拇指能夠超過無名指第一個關節的人天生就是富貴命,容易發大財,並且子女也會很有出息,後福很多天生富貴命,註定富得流油的手相。那麼三關是指啥?這樣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意思是說,如若男人小拇指超過第三關節,那麼其就是大富大貴的命運,容易發大財,並且子女也會很有出息。任何人的相都是一個流動變化的過程。
  • 民間俗語:「小指過三關,不愁吃喝穿」,到底什麼意思?
    而相學命理之說卻又在民間流傳已久,在過去由於發展水平落後,知識獲取不足,對於一些未知事物或現象,根本不知其好壞,往往會讓街尾術士算上一卦或者看看手相,從而以示吉兇禍福。而且古人把面相之談的高深內容轉變為通俗易懂的俗語,卻更加令人可以理解和接受,並且廣為流傳,比如這句「小指過三關,不愁吃喝穿」,透過手掌上的紋路,也可觀其命運一二。那麼這句話是何意?三關又是指什麼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農村俗語:「男怕穿靴屬雞,女怕戴帽屬羊」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怕穿靴屬雞,女怕戴帽屬羊」是什麼意思呢?說得有道理嗎?記得小時候爺爺就教給我「子鼠醜牛寅虎卯兔」等十二屬相,知道了自己的屬相是什麼,那時候就覺得屬相好神奇。實際上,從古到今,十二生肖就被人們賦予了很多意義,什麼屬相是什麼樣的性格,哪兩個屬相的人在一起更相配,很多老人都相信這個,但是也有許多人不以為然。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農村俗語「男怕穿靴屬雞,女怕戴帽屬羊」又是什麼意思呢?「男怕穿靴屬雞」的意思。這句俗語說的是兩個事情,一個是男人怕穿靴,一個是屬雞的男人好不好。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古人傳下來的忌諱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古人傳下來的忌諱古詩大家都在熟悉不過了,在字數上和韻律上都非常講究,一般都是出自文人墨客之手。另外古代還有一種通俗易懂簡潔明了的語句,一般說起來也比較押韻,大家稱呼它為俗語。
  •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啥意思?為啥怕穿靴
    導讀:農村俗語:「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啥意思?為啥怕穿靴 農村對於任何事物都有俗語描述。這些俗語也都是經歷了多年的經驗累積之後,轉化成為大家所熟知的俗語。很多俗語是真實的寫照採取了白描的方式進行敘述,不但通俗易懂,而且道理深刻,所以民間也有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
  • 俗語:「貞婦愛色,納之以禮」,說的是什麼意思
    (文/江梳留影)「貞婦愛色,納之以禮」,一個讓人產生誤解的俗語。意思是說貞婦即使愛美,也只接受符合禮儀的服飾,而不會亂打扮。在這兩句之前,還有一句眾人都聽過的俗語,那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一期就說下這句俗語,看有沒有道理。
  • 俗語「冬至在月中,天寒也無霜」什麼意思?
    俗語「冬至在月中,天寒也無霜」什麼意思?今年冬至是哪天?以前是沒有天氣預報的,可農民又是靠天吃飯的。如果對天氣不了解,那肯定收成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古代的勞動人民為了及時了解天氣情況,能做到提前預測和做好準備工作,所以就把長期觀察的結果總結成為了俗語、諺語而流傳下來了。雖然這些俗語並不完全準確,但也算是找到了天氣之間的一些規律,對勞動人民的農事活動安排還是有很高參考價值的。雖然現在科技發達了,氣候也有所變化了,但是有些農諺、俗語依然還是適用的,那這句「冬至在月中,天寒也無霜」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至是哪一天呢?
  • 俗語「父在不留須,母在不慶生」是啥道理?年輕人知道原因的不多
    導讀:俗語「父在不留須」是啥道理?下半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我們的思想也在不斷地發生著改變。但是無論任何一個時代,追求潮流就永遠不會過時。而在不同的時代,就有不同的潮流。現在的年輕人就很追求時尚,有很多人喜歡張揚又特立獨行的個性。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年輕人要早知道
    他們把這些經驗總結成俗語,簡單實用,蘊含著非常深刻的道理,造福子孫後代。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年輕人要早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人追求長生不老之術。秦始皇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曾派徐福帶領三千童男童女尋找長生不老之藥。他沒想到的是,徐福再也回不來了,沒有了消息。
  • 俗語:「身在福中不知福」,下半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多數人不知!
    俗語:「身在福中不知福」,下半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多數人不知!文/文飛正所謂「知足者身貧而心富,貪得者身富而心貧」,可是真正能做到知足的人有多少呢?多數人不懂得知足,因為社會上存在著太多的欲望,以及我們生活中有更多的需求。
  •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在農村裡,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俗語,而這些農村俗語都是真實的,也非常貼切我們的生活,一些俗語不僅有哲理,說起來還挺有意思。而今天我們就說一下這很有意思的俗語,比如四大黑是:「張飛,李逵,驢蛋,地雷」,四大難受是:「拉痢疾,穿醬杆,腿肚子轉筋,蹲風眼兒」,四大累是:「鋪馬路,挖黑煤,扛大麻袋,掄大錘」等等。
  • 俗語「 窮算命,富燒香,」是什麼意思?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民間俗語,作為民間獨有的特色傳統文化,深刻地反映了民間百姓的生活風貌,是人們在生活中對事物經驗、方法或現象的總結。俗語「 窮算命,富燒香,「在民間流傳甚廣,因能形象地描述了人的心理狀態,從而在生活受到百姓的認可,並得以在民間口耳相傳。
  •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這句俗語到底有什麼忌諱,多數人不知!
    而且我國的禮義文明滲透各個領域,禮是一種社會意識,而儀則是禮的表現形式,現在我們會把古人的一些禮儀加以改良,去除糟粕留其精華,加上現在的一些觀念習慣形成了一套更為完善的禮儀系統。但是古代的傳統中,有很多還是可以繼承發展的,特別是有一些俗語,簡短幾個字卻大有深意,俗話說,「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那這句話到底包含了什麼樣的禁忌呢?有很多人不知道,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看完就秒懂了!
  • 俗語:「人窮不求娘家忙,富貴不住東南房」,什麼意思?多數人不知!
    ,在這些浩若繁星的俗語之中,有很多的俗語,都是值得今人學習的金科玉律。這些俗語之所以能夠長久的流傳,是因為他們樸實面目之下所蘊藏的道理。任滄海桑田山河流轉,它們對人類生活的指導、警戒作用,不會輕易改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人窮不求娘家忙,富貴不住東南房"這句俗語背後的人間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