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明七暗九,暗九穿紅綢」,什麼意思?多數年輕人不懂其真意
文/文飛
中國豐富多彩的文化源遠流長,即便經過了千百年時間的洗滌,依然熠熠生輝散發著絢爛金光。眾所周知,在過去的封建社會,人們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思想閉塞,有限的科技並不能普及到人們的生活,所以大部分人的教化問題都離不開勞動群眾的生活經驗。在經驗的積累上,人們不斷的進行創新和改進,慢慢形成這些簡單卻又蘊含哲理的短句俗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
老人們經常會說這樣一句話,「明七暗九,暗九穿紅綢」,相比很多年輕人都像我一樣,對這句俗語一知半解,後來我特意去問了一問比較有智慧的老人,他告訴我這是關於年齡的忌諱,前面說到的「明七」是指七歲、十七歲、二十七歲等等,「暗九」是指9歲的倍數,比如18歲、27歲、36歲等。或許有人疑問,為什麼是七和九,而不是其他數字呢?因為這兩個數字在古代都有著特殊的含義。
七這個數字在古代人眼中有著特殊的含義,七是陰陽與五行的總和,農曆中四七是一個陽曆月的循環,彩虹有七種顏色,喪事講究頭七,鬼魂回歸人間了卻最後心願,七七四十九天後入輪迴。太上老君煉丹分七七四十九天和九九八十一天,七七四十九天是追求陰陽五行平衡,九九八十一天是追求天道極致。古代人教化不顯,所以會把很多事情都跟滿天神佛牛鬼蛇神聯繫起來,這就是人們很看重「七」的緣故。
而「九」的地位就更高了,九為極數,是各位數字中最大的一個,被認為是最多,在古代也被認為是至陽的虛數,從民間流傳的傳說和現在的一些地名之類的就可見一斑,比如九重天、九幽深淵、九盤山、九陰白骨爪、降龍十八掌、三十六計、八十一難、天罡三十六變等等,都是與九有關的。而且古人認為到了九就快到頂點,盛極必衰,所以人們在這一年就會想辦法趨吉避兇。
後半句俗語「暗九穿紅綢」其實就是人們趨吉避兇的體現,中國傳統中認為紅色有驅邪的作用,所以很多寺院、宮殿、達官貴人的府邸,多是大紅色的門,也就是所謂的「朱門」。而且紅色也有吉祥喜慶的意思,很多婚禮和春節都會用到紅色,所以人們為了趨吉避兇,就會「穿紅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