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教育部、人民日報社共同指導,人民網、光明日報社教育部、《大學生》雜誌和中國大學生在線聯合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推選展示」活動中,我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楊孟平喜獲「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稱號,這也是我校學子近4年內第3次獲此殊榮。
楊孟平,來自四川省大涼山的一個小山村,2015年通過「勵志計劃」考入華東理工大學,現為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碩博連讀研究生。從班級墊底到名列前茅,從落後的大涼山到繁華的大上海,從沒接觸過電腦到保研人工智慧碩博連讀,從走出大山到回報大山,他不僅完成了自身的蛻變和成長,還一直致力於家鄉的「控輟保學」,用扶智助力扶貧,榮獲2020年「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2019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2019年「上海市十佳資助宣傳大使」、2019年校「榜樣力量代言人」、2018年度校「大學生年度人物」等榮譽。
2015年開始,楊孟平每年返鄉都會回到高中母校,與學弟學妹分享大學生活的點滴以及自己在讀書方面的經驗,致力改變大山裡「讀書無用」的想法,累計幫助2000多名學生。在不斷的堅持和影響下,他的三天三夜回家勸學路被新華社全程直播,以《流動的中國丨8分鐘,看這位大學生怎樣堅持講「讀書有用」》《楊孟平的勸學歸途》等多篇文章報導,累計閱讀量達350餘萬人次,並受到中國日報網、央視網、新華網、搜狐網等數十家媒體轉載報導。
2019年暑假,楊孟平帶領著華東理工大學信息學院「心燈」實踐團隊再次出發,來到大涼山最貧窮的五個縣之一——昭覺縣。團隊的12名本碩博成員帶著VR一體機、無人機、智能車等先進設備,跨越2220公裡,攀爬2500多級到達懸崖村的鋼梯,深入5個村莊、8所學校,以科技為「芯」,開展以科技體驗為主的夏令營活動,點亮孩子們心中的那盞燈。2019年9月20日,《青年報》以《華理「95後」帶領團隊面對大山的青春呼喚——連續四年寒假回家鄉勸學促學》為題,整版篇幅報導了楊孟平對祖國的「告白」。12月27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調研我校時,肯定並讚許了楊孟平的勸學工作。這讓他更堅定了以勸學扶智為家鄉脫貧攻堅工作添磚加瓦的決心。
如今,楊孟平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繼續攻讀碩博研究生。為服務國家戰略需要,他選擇了「人工智慧」方向,並潛心學習、深入探索、努力創新,讀研一年多期間,學業成績排名專業第一,獲得「華為杯」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二等獎,以第四完成人申請國家專利兩項,並在投SCI英文論文一篇。他將以此作為新的起點,把愛國情懷和責任擔當體現到學習中,落實到科研上,開啟勸學扶智扶貧的新徵程。
據悉,第十五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推選展示活動自啟動以來,學校深入挖掘、認真遴選、精心組織,通過組織推薦、通訊推選、會議推選等環節,楊孟平從全國174名入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近年來,我校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挖掘、培育、選樹優秀學生典型人物,通過宣傳表彰先進典型事跡,充分發揮榜樣的示範引領作用,形成育人的良好氛圍,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