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巨匠巴金丨——解讀十句質樸名言,點亮那盞希望的心燈……

2021-01-09 文化認知千千問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一九零四年十一月生於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興,中國傑出現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曾任連任多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巴金二零零五年十月病逝世於上海,享年一百零一歲,被人們譽為「世紀老人」。在巴金的作品中,文字熱烈明快而撲實,把家與社會揉合為一體,家即社會,善於通過描寫家庭生活情景來反映社會生活的狀況及其發展變化。巴金文學思想的核心為:真與善。這兩點之間,「真」是巴金文學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學思想的基點,是價值。今天,文化認知千千問和讀者朋友們一起走進巴金名句世界,品讀巴金樸質的文字語言給我們帶來的人生啟示……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一】

愛真理,忠實地生活,這是至上的生活態度。沒有一點虛偽,沒有一點寬恕,對自己忠實,對別人也忠實,你就可以做你自己的行為的裁判官。——巴金

行為有度,做人有節。在生活中最難能可貴的是做到絕對忠實,對自己忠實、對別人真實、對生活忠實。忠於原則的人不會肆無忌憚,誠於真理的人才會更靠譜……生活有一把秤,時時刻刻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度衡,容不得半點虛偽造假,自欺與欺人最終受損的還是自己……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二】

在白天裡我忙碌,我奔波,我笑,我忘記了一切地大笑,因為我戴了假面具……在黑夜裡我卸下了我的假面具,我看見了這世界的面目,我躺下來,我哭,為了我的無助而哭,為了看見人類的受苦而哭。——巴金

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總讓人身不由己地戴上面具與去生存、去應酬、去爭奪,喧囂的人群中人們永遠看不清自己。深夜的黑,讓人隔離了忙碌奔波、褪去了浮光掠影,或許,這時的人們才真正找回自己,原來,世界上的人們並不幸福,每個人都似乎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多麼無助的人們,誰甘願用黑夜的哭去替換白天面具的笑?……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三】

生活並不是一個悲劇。它是一個「搏鬥」。我們生活來做什麼?或者說我們為什麼要有這生命?羅曼·羅蘭的回答是「為的是來徵服它」。——巴金

生活需要鍥而不捨地奮鬥,需要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和處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為什麼生活?生活的目的是什麼?這是人們面臨的和必須思考的問題,羅曼·羅蘭說是為了徵服,徵服一切生存和發展的障礙。而孔子說,人生之價值是「參贊天地之化育」。參贊就是彌補的意思,彌補天地的化育之不足。如天要颳風下雨,人類發明房屋把風雨擋住,人類身體受冷,我們發明製造衣物禦寒,可知人生的功能是參贊天地之化育,也就是幫助萬物,克服天地間給人們帶來的一切障礙,去改善它,這就是生存的目的……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四】

我家鄉的泥土,我祖國的土地,我永遠同你們在一起接受陽光雨露,與花樹禾苗一同生長。我唯一的心願是:化作泥土,留在人們溫暖的腳印裡。我追求光明,追求人間的愛,追求我理想中的英雄。結果我依舊得到痛苦。但是我並不後悔,我還要以更大的勇氣走我的路。——巴金

生活有時儘管痛苦,但總要用勇氣去面對,我們要熱愛這養育並承載我們的這片土地,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用盡身力,滿懷激情地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中去就會有無限的動力……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五】

生命在於付出。我的心裡懷有一個願望,這是沒有人知道的:我願每個人都有住房,每張口都有飽飯,每個心都得到溫暖。我想擦乾每個人的眼淚,不再讓任何人拉掉別人的一根頭髮。——巴金

什麼是愛?愛就是慈悲。悲憫人們的一切,不忍看到人們受到一點點傷害,希望人人得溫飽,以及和平共處,而這些,都需用盡一生的心力去努力換取的,或許這是一種偉大的人間至愛吧!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六】

因為受到了愛,認識了愛,才知道把愛分給別人,才想對自己以外的人做一些事情。把我和這個社會聯起來的也正是這個愛字,這是我的全性格的根底。——巴金

人生最大的愛就是無私奉獻,我們真正懂得了愛的涵義,便會義不容辭地去踐行,為國為民去做一切事,這種愛,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愛。是陽光普照萬物的大愛,是天地承載萬物的大愛……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七】

一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而我們的事業都是無限長久的。個人盡可以遭到許多不幸,許多痛苦,但是只要我們的勞動融合到集體的勝利裡,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著一天,我事實上為黨為人民工作一天。——巴金

巴金是一個人民的好作家,處處為國為民奉獻自己的力量,只有把勞動溶入到集體中,勞動才能體現它的意義,才有它的價值,犧牲個人利益,從大局出發,棄小我,容大我,活著就該為黨為人民而工作……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八】

我不是文學家。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國家和人民,我有無限的愛,靠用作品來表達我無窮無盡的感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夠給讀者帶來溫暖,我就十分滿意了。我不知道燈在哪裡,但是它牽引著我的心,仿佛有人在前面指路。——巴金

文學的靈魂是啟迪人們的心志,激勵生活走向正確的軌跡,而不是譁寵取眾的張揚與文化掠奪。由於巴金對人民的至愛,作品的字字句句自然以為讀者送去溫暖為宗旨,憂國憂民的心燈一直指引著他筆耕不輟。在巴金的心中,他點燃了一盞燈,那燈與現實的燈交相輝映,但他的心燈卻更美麗。——那盞燈的名字叫希望。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九】

我常將生比之於水流。這股水流從生命的源頭流下來,永遠在動蕩,在創造它的道路,通過亂山碎石中間,以達到那惟一的生命之海。沒有東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還射出種種的水花,這就是我們生活的愛和恨,歡樂和痛苦,這些都跟著那水流不停地向大海流去。我們每個人從小到老,到死,都朝著一個方向走,這是生之目標。——巴金

生命的河流,跌蕩起伏,人生的腳步也從未停止,這一路上,有歡歌、有坎坷。有些人實現了理想,有些拉下了步閥,但我們都會了各自的理想而前行著……儘管生活中愛恨交織,我們都應該風雨兼程,自強不息地向前邁進……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十】

要交出生命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困難卻在如何使這生命像落紅一樣化做春泥,還可以培養花樹,使來春再開出燦爛的花朵。——巴金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莫過於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也許我們都應該像著名的作家蒙田所說:「生命的用途並不在長短,而在我們怎樣利用它。許多人活的日子並不多,卻活了很長久。」……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奉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矩成灰淚始幹。這是奉獻;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奉獻!!

巴金的作品處處洋溢著質樸純真、誠切動人的文字,像春風和暖、像心燈豁亮、像父母召喚……這就是至真、至愛、至善……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相關焦點

  • 散文丨劉翔:我珍藏的巴金《隨想錄》「特別版本」
    文/劉翔巴金,作為一代文學巨匠無疑是需要仰視的。因為在浩瀚的宇宙裡有一顆璀璨的「巴金星」。但是,更多的時候,巴金是活在普通人中間的一個慈祥的長者、一個善良的老人,一個勇於講真話、有良心的作家。他在晚年撰寫的《隨想錄》是其創作生涯中極其重要的一部著作。
  • 讀完巴金的名言,讓人也感到害怕
    說到這裡,如果你對以上的回答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巴金的名言,他就道出了人最怕的是什麼,不是掉進深淵!讓人讀完也感到害怕!文字如下:人最怕的不是掉進深淵,而是掉進後被拋起再掉進去。——巴金讀完巴金這段語錄,可以說巴金所言的,很多人都會害怕,因為失敗真的不可怕,可怕的一再失敗,很多人就是這樣放棄了,沒有勇氣再面對失敗了。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巴金這段語錄,我們不妨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 神前供燈,點亮光明:供燈在道教有什麼意義?
    人們在進入供奉神仙的大殿裡燒香時,會發現供桌上經常會擺放著許多的供品,道教將供於神壇的這些供品稱之為「五供」,即香、花、燈、水、果。道教有云:「五獻皆圓滿,奉上眾真前,志在求懺悔,亡者早生天。」在往期文章中,小編為大家介紹了其中的四種供品,那麼道教的神像面前為何要供燈呢?燈在道教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燈能帶來光明,可以上至無極之天,下通九幽冥界。
  • 供燈千篇文六十三:觀燈的好處
    古印度也有觀夜明珠的,也與觀燈與觀香是一樣的道理。以往三生居士寫文章與大家說過如何觀心燈,而今日要說觀燈。因為很多人的心燈難以點亮,直接來練習觀心燈是有一些難度的,所以在觀心燈之前,可以來做觀燈的練習。觀燈很簡單,就是點一盞燈,全神貫注地把注意力放在燈上。
  • 供燈千篇文一百零八:佛前供燈,也是供養自己
    那一盞盞點亮的佛燈,照亮的就是我們的自性之燈,覺悟之燈,只是我們普通眾生還沒有真正覺悟,所以要籍著佛力的加持,通過佛菩薩聞聲救苦、普度眾生的那個無量慈悲願力、無上的宏願,來為我們自己累積福德資糧,為子女、父母、親友、冤親債主,為眾生來積累福德資糧。
  • 一頁珍貴的巴金譯稿
    巴金翻譯屠氏小說作品最早要追溯於1942年,那一年,巴金在桂林定居後開始著手翻譯屠格涅夫《父與子》與《處女地》。1943年1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巴金譯作《父與子》;1944年5月,巴金完成《處女地》的翻譯,並在當年6月由文生社出版發行。
  • 作家巴金有多愛他的妻子?巴金臨死之前的遺言,讓人潸然淚下
    巴金曾經在晚年時說過:「 人死猶如燈滅。我不相信有鬼。但是,我又多麼希望有一個鬼的世界,倘使真有鬼的世界,那麼我同蕭珊見面的日子就不遠了。」巴金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和妻子見面的日子卻很遠很遠,兩人分別了33年。晚年的巴金多次表示長壽是對他的懲罰。世人都喜歡長壽,巴金卻並不喜歡長壽。
  • 畢業季,送上十句關於友情的名言
    畢業季,為你送上十句關於友情的名言,紀念你們的青春和友誼。― Mark Twain「擁有良書、益友和一顆寧靜的心:這就是理想的生活。」——美國作家馬克·吐溫「The truth is, everyone is going to hurt you.
  • 《易經》十句智慧名言,博大精深,耐人尋味
    《易經》十句智慧名言,博大精深,耐人尋味《易經》是我國古代的一部用來佔筮的書,一般稱為《周易》。在《左傳》中已有《周易》的記載,說明《周易》最晚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經出現了。1. 窮則變,變則通語出《易經·繫辭下》。
  • 《大學》十句經典名言,終生受益!
    今天與大家分享其中的十句名言: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譯文:古人喜歡簡單明了,開篇第一句,就講出了這部書的核心內容。這部書名字叫《大學》,顧名思義,就是大人的學問。大學的內容就是要彰顯自性中人人具有的光明德行,然後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除舊革新,並且精益求精,達到善的最高境界。二,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 「地評線」東湖評論:心手相牽,用愛和希望點亮生命之燈
    因為疫情,今年的元宵節,也多了一個別稱:「戰疫日」;因為疫情,元宵節裡的街道、樓宇格外靜謐,但這靜謐中是戰士的汗水,是祈禱的希望,是隔離不了的愛;也因為疫情,我們要點亮燈火,用愛和希望作引,為生命點燈。在這場艱險殘酷的「戰疫」裡,要為平凡而又偉大的生命點一盞燈。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點亮希望 驅魔救人——全國醫護人員馳援湖北...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點亮希望 驅魔救人——全國醫護人員馳援湖北的故事  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 >題:點亮希望 驅魔救人——全國醫護人員馳援湖北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惠小勇、徐揚、董小紅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敵人是看不見的疫魔。
  • 當代書評 |《棠棣之華:巴金的兩位哥哥》在川出版 深度還原巴金...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劉可欣巴金之所以成為巴金,跟他背後站著的兩位兄長對他的愛和支持,密不可分。巴金大哥李堯枚是《家》中「覺新」的原型。李堯枚的人生規劃是投考上海或北京的名校,再赴德國深造。近日,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新書《棠棣之華:巴金的兩位哥哥》,書中收錄了巴金大哥李堯枚給巴金的手信,也有巴金為紀念大哥所寫的文章,以及李堯枚兒子李致所寫的《終於理解父親》,以及李健吾、楊苡、黃裳、黃宗江等文學名家,也是巴金兩位兄長生前知交好友的回憶文章,深度還原巴金背後的兩位哥哥的一生。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期待「古燈」有個好歸宿
    文\海南日報記者 郭暢  「年代久遠,很多燈都沒了燈芯,難以點亮,有些遺憾。」
  • 【測試】測你是盞省油的燈嗎?
    雖然現在的人都不用油燈啦,但也還是會用「不是盞省油的燈」,來形容這個人不簡單,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好欺負,好相處之類的。
  • 史上最含蓄的6句罵人名言,都出自大神之口,才華越高,句子越毒
    在現代網絡文化中,形容對方臉皮厚,常用"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人"這句話,但這樣的句子看多了也會膩,"巧言如泉,嚴之厚"出自《詩經·小雅·巧言》,效果與網絡名言如出一轍,形容一個人滿嘴的無恥之言,臉皮厚。鄙視和鄙視。花蕊夫人的一句"誰都不是男人"很有名,這句話比較不受歡迎,但其間辛辣的諷刺卻不輸前者,甚至更加含蓄,更加指著鼻子罵人!
  • 英國大詩人雪萊十句經典語錄,句句氣勢雄闊,字裡行間充滿正義感
    走在大街小巷,不論男女老少,估計絕大部分人都知道這句名句——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這句話則出自雪萊筆下。雪萊的文字影響著眾多後輩詩人,其中不乏徐志摩等等我國大名鼎鼎的人物,當然也深深地影響著廣大讀者。在他短暫的30年的一生中,雪萊的人生熠熠生輝,是當時英國詩壇最為重要的詩人之一。他的妻子也是一位作家,曾創作出歷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
  • 喬保成|我兒時爹娘和他(她)們的那盞罩子燈(散文詩)
    文/ 喬保成 編輯/淑為 圖片/網絡我兒時爹娘和他(她)們的那盞罩子燈一一一謹以此文獻給遠在天國的爹娘一一一不孝兒喬保成我的爹是一位手藝人!從師傅哪裡學來裁剪縫紉的手藝五六十年代使爹成了十裡八鄕遠近聞名的裁縫有了一手養兒育女撐家置業的夲領從縣城返郷後爹娘開起了裁縫鋪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總有接不完的活兒時開始記憶的我幾乎長年每天都能看到爹在裁剪桌上忙碌的身影爹在案上裁剪娘在燈下鎖扣
  • 迷途知返,她看到了深夜家裡那盞一直為她點亮的燈!
    所以,別出軌,因為那是對人對己都非常不負責任的表現,更是對婚姻的不尊重。古語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如果當發現自己已經偏離了婚姻的軌道,能夠及時止步悔改也是一件幸事,既挽救了婚姻,更是挽救了自己。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樣結局是我認為是最好不過了的。我的一位讀者小芳,近日給我講述了這樣一段關於她的情感經歷。
  • 十句兄弟情的名言格言:兄弟同心家必興,妯娌和睦孝雙親
    兄弟情深,血濃於水,難以割捨,和兄弟姐妹相處,要有著一顆寬容的心,團結友愛,和睦相處。10句經典兄弟名言格言:兄弟同心家必興,妯娌和睦孝雙親。一、父子之間,觀其孝慈;兄弟之間,觀其和友。 ——《逸周書·觀人解》父子之間,應當看其對上是否孝順,對下是否慈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