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教育部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網站論壇撤銷有關介紹「死亡遊戲」的帖子;三年後,「死亡遊戲」再度出現人們的視野當中,珠海一家網站論壇也發帖介紹「死亡遊戲」的玩法,這當中不乏跟帖想嘗試的網友。
記者線下採訪時發現,據說這一讓人短時間可獲得快感的遊戲方式,在部分大中學生群落裡死灰復燃。「死亡遊戲」並沒有真正死亡。本期搜網通過採訪網友、體驗者及專家,聽聽他們對於這一頗具爭議性的遊戲方式的看法。
「死亡遊戲」帖重現網絡
日前,記者在瀏覽珠海4u學生網論壇時,被一篇名為《5秒鐘讓你體驗死亡!信不信由你!》的帖子所吸引。帖主叫「a林」,介紹的是三年前被教育部明確要求禁止傳播蔓延的「死亡遊戲」。
在該帖的「前言」中,「a林」自稱自己親身經歷過「死亡遊戲」。「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這種遊戲,也可能有人知道,但是已經慢慢的淡忘了,我來幫助大家回憶一下。」隨後,在帖子的正文裡,「a林」稱「死亡遊戲」為催眠術,玩這一遊戲的人則叫「被催眠者」,並詳細介紹了「死亡遊戲」的玩法。
「為什麼說它是死亡遊戲呢?因為當時有一位朋友昏迷過後整個人像發羊癲瘋一樣全身不停地抽搐,差點沒醒過來,最後是在一陣亂腳猛踢之下才醒了過來,為這事病了大半個月。」「a林」這樣解釋自己理解的死亡遊戲的名稱。
「據我朋友說,這是從西方傳來的一種遊戲,人們都用它來緩解心理壓力,誰要是想體驗一下瞬間死亡的話不妨試一下,過程很短,不過幾秒鐘。」「a林」鼓動道。不過,「a林」也提醒玩家必須身體棒棒,老人、小孩、女孩以及心臟病人千萬不可嘗試,「否則出了事後果自負!切記切記!」
好奇網友跟帖欲體驗
「a林」的帖子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記者發現,從1月12日下午發帖,兩個小時裡先後有10多人跟帖。跟帖的網友對於死亡遊戲有贊有彈。「沒興趣。」網友「墮落」第一個跟帖回應。「我都玩過了,n年前的事了。」在網友「宇貳」看來,死亡遊戲似乎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也有網友表示「好玩」,「感興趣,有空一定玩玩。」網友「吖茵」就說,「想玩啊。」
記者在回帖中發現,居然還有人在看了「a林」的帖子後,第二天就去嘗試了一回,並在網上跟帖說出自己的感受。網友「ki」就是如此。「好嘿神奇吖,今日我同我班F玩吖,我做佐個夢,在一個黑暗噶地方前面有一道白光,跟住我拿住張試卷系度跑,跟住就俾人整醒。我F話我暈陣時,只腳仲抽左兩下添。好嘿好玩吖。」「ki」如此講述自己玩後的感受。
在看到「ki」的跟帖後,「a林」回帖:「哈哈……終於有第一個人講感受了。你系mm來的?」
「死亡遊戲」死灰復燃?
記者查閱網絡資料時發現,「死亡遊戲」又叫「心跳遊戲」或「閉氣窒息遊戲」,最早源於東南亞及我國港臺地區,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在內地和沿海城市傳播。鑑於其對青少年身心健康有害的考慮,早在三年前,教育部就下令堅決制止此類遊戲在學生中傳播、蔓延。同時,教育部還商請有關部門進行協助,嚴厲查處蓄意製造、傳播這類遊戲的不法分子,並要求國內所有網站刪除關於「死亡遊戲」的介紹。「死亡遊戲」曾在一段時間內銷聲匿跡。
據了解,珠海4u學生網的網友主要以珠海的大中學生為主,討論的話題也以青年人較關注的為多。昨天,記者線下也聽部分大中學生說起過,他們自己及同學中有一小部分學生也在玩死亡遊戲,而當問起玩遊戲的初衷時,學生們的回答是對死亡的好奇和體驗快感。有的則是聽到體驗過的人的感受後,忍不住要「效仿」。
■玩家故事
好奇網友體驗「死亡遊戲」
遊戲之前內心矛盾,體驗過程中擔心自己真會死亡
在網上及線下,曾經玩過「死亡遊戲」的玩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講述了他們玩遊戲的故事,尤其是遊戲前後及遊戲過程中內心所作的一番鬥爭,尤其令人玩味。
「好怕自己會死」
網友「a1」是珠海4u網的鐵桿網友,去年9月份他在該網論壇裡發帖講述了他體驗「死亡遊戲」的經歷。「a1」說,起初他也是聽朋友說「死亡遊戲」多麼多麼的刺激、好玩,能讓人短時間內減壓並獲得快感。然而,「a1」也害怕這一遊戲的高危險係數「會要了自己的命」而一直不敢嘗試。
不過,「a1」內心的害怕感最終還是抵不住朋友的勸說和自己對於刺激的追求。趁著去年的暑假,他邀幾個有遊戲經驗的好朋友一起幫他體驗,在一陣搗鼓之後,「a1」被朋友「弄死」了,「……就覺得胸口上重了一點,我正想笑,突然眼前一黑,就像那種冒金星一樣,我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我仿佛自己駕著宇宙飛船在太空中遨遊,突然,船頭向下猛地往下栽,深不見底……」一小會兒後,a1被朋友們打醒了。醒後的「a1」說的第一句話是「我沒有死嗎,我還活著嗎?」在朋友的一陣歡笑聲中,「a1」反應過來了,後怕地說,「好怕自己會死。」
「夢到被奶牛綁架了」
網友「a林」講述了他在慫恿同學時的遊戲經歷,那是他在自己遊戲過後的第二天,因為實在是「太刺激」「太神奇」,讓他忍不住要來「推廣」。
「a林」說,當天上早自習的前夕,同學胖子剛到教室時被他拉到一旁,在灌輸了遊戲理念後,胖子的第一反應是「你小子不會又耍什麼花招整我吧。」再三勸說下,胖子很不情願地接受了a林的建議。
「在聽到嗤的一聲後(伴隨著一股荷包蛋味朝我撲過來,真難聞)我放開了手,結果我忘了找人扶他,他那麼大一堆啪的一下摔在了地上,估計很疼。然後準備讓他醒過來,班裡這群混蛋,扶他的時候沒人來,一見要扇耳光全圍了上來,幾個人左右開弓,一時間只聽見啪啪清脆的聲音在教室裡迴響。」a林壞笑著說。
胖子醒過來後,a林他們趕緊詢問他做了什麼夢。「我夢到在一個農場裡被兩頭奶牛綁架了,它們把我捆在樁上一左一右的舔我的臉。」胖子一臉正經地摸著自己的臉說。「當時笑得我差點沒趴下,原來他一醒來就摸臉不是因為打了他,是因為在夢裡有奶牛舔他。」a林依然壞笑道。
半夜起床玩催眠
網友小三也說自己玩過死亡遊戲。像網友「a林」一樣,小三將死亡遊戲稱為「催眠」。尤其是一群宿舍的哥們半夜起床玩催眠。
小三說,那時他還在大二,同寢室住著一名大四的師兄,五月的一個晚上,寢室裡都熄燈了,他們點著一支蠟燭海闊天空的胡侃。班裡的女生、足球、鬼故事等,而且特別能跑題。大四的師兄畢竟年長,見識也多一些,講到後來,他開始向小三他們介紹起死亡遊戲來。「這是一個催眠遊戲,只需幾秒鐘,醒來後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講到動情處,他甚至坐了起來,並慫恿師弟們體驗。
就這樣,平時就喜歡追求刺激的小三第一個試驗。靠牆下蹲、深呼吸,由舍友擠壓胸部等,全套動作下來,小三頓時不能動彈了。再醒來後,聽到的是舍友們的一陣歡呼和擊掌聲。然後就是「夢到什麼?好不好玩?」的詢問聲。遊戲結束後,時間已是次日凌晨2點了。
「其實說真的,我什麼感覺都沒有,不知道是我的方法不對還是什麼?也沒覺得醒過來後自己心情舒暢了。」小三說。
■專家提醒
死亡遊戲不可控最好別玩
就死亡遊戲的玩法會否影響玩家的機體功能和身心健康,記者昨天諮詢了省中醫院珠海醫院心胸外科主任謝少波。
據悉,死亡遊戲通過下蹲、深呼吸、擠壓胸部以使大腦供血不足,迷走神經興奮性增強,從而造成人為腦缺血昏厥。謝主任認為這一遊戲方式肯定會對人體機能造成影響。「腦出血的耐血時間目前定為10分鐘,如果在這個時間範圍內恢復過來,都是可逆的,可以恢復。如果超出這一時間,那就不可逆了,造成大腦永久性死亡。」謝主任提醒,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可控的,尤其是像死亡遊戲,一旦沒有控制好,超出了大腦耐血時間,就會釀成悲劇。
珠海某高校一名不願具名的社會學老師表示,死亡是大人們極力避諱的事情,卻成為了青少年極度好奇的對象,這或許是他們嘗試該遊戲的重要原因,家長和老師應該教育青少年正確認識和對待死亡。「鑑於死亡遊戲的危險係數比較高,我不贊成孩子們玩這種遊戲,不能拿自己年輕的生命開玩笑。」該老師慎重地說。
■相關連結
教育部緊急通知叫停「死亡遊戲」
2004年5月28日,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就「死亡遊戲」向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廣東、湖南、遼寧、四川等各省市教育部門下發了通知,通知要求教育部門「立即組織專門力量進行深入調研並採取有效的措施,堅決制止這類遊戲在學生中蔓延。」
廣東省教育廳「粵教思函[2004]28號」文件
關於學生玩「死亡遊戲」情況調研的緊急通知
各市教育局思政處(科)、德育處(科)、教育科:
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通知,近一個時期以來,一種被稱為「死亡遊戲」的「遊戲」在青少年學生中出現並有所蔓延。這種「遊戲」是通過外力,促使腦部缺氧缺血,並在短時間內失去意識或產生幻覺。如果多次玩這種遊戲,會造成腦細胞損壞、腦功能下降、記憶力衰退,並有生命危險。「死亡遊戲」借遊戲之名,行殘害學生之實,以生命為兒戲,駭人聽聞,令人髮指,引起了社會媒體的廣泛關注。中央領導同志對此高度重視,批示要求研究制止殘害青少年的這種遊戲。
為貫徹落實領導批示精神,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請你處(科)立即向中小學校通報此情況,並組織專門力量進行深入調研,切實掌握學生玩「死亡遊戲」的詳細情況,採取有效措施,堅決制止這類遊戲在學生中傳播蔓延。
廣東省教育廳思想政治教育處
二OO四年五月三十一日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張應昂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