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是影響空氣品質的重點汙染物之一。在《環境空氣品質標準》2012版中被列入標準中,之後進行了長期的監測和管控。PM2.5的危害在於,其可以通過鼻腔、呼吸道進入肺泡,對肺泡和黏膜造成損害。長期處於PM2.5汙染環境下,會引起一系列的相關疾病,例如:哮喘、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等。
由於PM2.5汙染物的主要來源為之一為室外,所以在之前的相關室內空氣品質的兩項標準中均未涉及,即《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制標準》GB 50325-2020及《室內空氣品質標準》GB/T 18883-2002。但本次,我們欣喜地發現,在《室內空氣品質標準》GB/T 18883-2020徵求意見稿中將細顆粒物PM2.5列入了新增標準限值中,進行討論。
GB/T 18883-2020徵求意見稿中將PM2.5的參數限制初步設定為75μg/m,而檢測方法仍舊採用現行標準中的撞擊式——稱量法。並在2020徵求意見稿中特別增加了附錄E——室內空氣中PM10和PM2.5的測定章節。其中詳述了PM10和PM2.5的濾膜材料、儀器設備、採樣、保存、稱重、計算等,以作為內容的補充。
雖然,目前GB/T 18883-2020仍處於意見徵集階段,但其進一步提高室內空氣品質標準的倡導無疑是切合需求的。室內空氣品質的整體提高,不僅能為人們帶來健康、減少由於室內空氣汙染而引發的各類相關疾病及求醫成本,還能進一步提高人們在室內的滿意度、工作效率、學習效率、決策能力等。可以說對每個人來說都會是一件大好事。
GB/T 18883-2020徵求意見中新增的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