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會被忘記,主席看京劇《奇襲白虎團》問:此人目前何在?

2021-01-09 蟲說歷史

除了在軍事、政治方面的傑出人物外,一些非常正能量的藝術家,也值得大家的欽佩和讚揚,他們也通過身體力行的踐行藝術,通過把中國志願軍的英勇事跡搬上舞臺,通過把中國的紅色歷史,用藝術的力量來進行踐行,因此最終博得了滿堂喝彩,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和欽佩。

而在這些人之中,方榮翔當屬其中一個翹楚,初次聽到他的名字,大家可能對他並不是十分的熟悉,聽了他所排演的著名京劇《奇襲白虎團》之後,大家可能會恍然大悟、豁然開朗,這正是一部流傳很廣、青史留名的作品,哪怕我們並沒有親耳聽過,也一定從多個渠道聽說過它的存在。而這位在梨園留下無數精粹瑰寶、同時又為中國紅色記憶書寫源遠流長的京劇名家,今天我們就來走進他的人生。

1940年,方榮翔在北京、天津、哈爾濱等地參加巡迴演出。他的演出引發了很多人的稱讚,甚至還有一些人,認為他的演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對他的演出從政治方面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此後在1944年初,方榮翔邂逅了一位良人,是大師之女,他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定居四平。1947年10月,方榮翔光榮參加了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七縱隊京劇團任演員,他作為一個京劇表演者、傳承者,又一次為我軍的發展從藝術方面做出了貢獻,可見,他一直以來是一個一心向著黨的京劇名家,願意為國為黨做出自己的傑出貢獻,此後在1951年10月,方榮翔奔赴抗美援朝戰爭的戰場,為參加抗美援朝的將士們提供一些慰問活動和文藝演出,雖然身在朝鮮,條件艱苦,他從未有一天時間抱怨過,在朝時間長達七年之久。

直呆在朝鮮戰場上的方榮翔,也天天都被戰士們的事跡所感動,他對朝鮮戰場的局勢了解的更加深入透徹,而且對此,內心也產生了更多的激動和悲愴,這種悲愴之情逐漸醞釀成了一種創作靈感,讓他寫出了一部不朽史詩般的京劇《奇襲白虎團》。

1953年9月,方榮翔終於把這部奇襲白虎團搬上京劇舞臺,這部京劇的長度是70分鐘,講述了中國人民的抗美援朝戰士,為了不懈的信念,最終搗毀了「白虎團」團部的精彩故事,這個故事在京劇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很多人看到這個故事之後,都不由的拍案叫絕、連番叫好,同時深深的為這故事中所透露出的一切精彩所感動,進一步深入了解了中國抗美援朝軍的智勇雙全,在戰爭中做出的傑出貢獻。

此後在1959年,志願軍京劇團回國後離開戰場之後,方榮翔繼續自己在京劇藝術方面的不斷發揚、不斷專注,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與當時的政治現狀結合在了一起,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當時的雄渾和壯麗,為這段紅色歷史感到感動不已,深以為然,而方榮翔排練的這麼多戲劇中,最受歡迎也最讓人感動的,還是那部《奇襲白虎團》,因為這部京劇非常的受歡迎,所以到最後山東省京劇團專門組織了一個創作班子,對它進行重新加工。

連主席都曾經觀看過這部戲,在他觀看這部戲的時候,他對其中一個人物感到印象深刻,所以就專門向身邊的人詢問這個志願軍人物的原型,想知道他是否還健在,不過可惜的是當時身邊人也吞吞吐吐說不出個所以然,畢竟志願軍將士千千萬,他們也不可能把每個角色都說得很清楚,因此主席很不高興。後來大家才得知,當年那個被主席稱讚有加的人物,他是68軍203師的偵察排副排長楊育才,他曾經在奇襲白虎團中,確實取得了出眾的成績,他率領著無數志願軍將士們,在湖水中武裝泅渡,在敵人的炮火中不斷前進,最終才打敗了白虎團,這場戰爭歷史他從來不曾忘卻,與這段歷史一樣長留在他心中的,是那段百轉千回、激情燃燒的歲月。

1951年7月1日,這場戰爭正式打響,當時美國軍團看起來就裝備十分精良,連旗幟都顯得非常兇狠威武,上面刻著血口獠牙的白虎頭,而在上面的戰爭部署下,上級領導欽點楊育才擔任化襲班指揮員,帶著這一部分主力軍前去對白虎團進行突然襲擊,由於這是一次奇襲,一定要達到讓這些美國軍團覺得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所以楊育才只帶了一小部分非常精簡的兵力,這些人各個都身經百戰,同時各個都身先士卒不怕死。整個襲擊隊共13人。楊育才到現在仍然記得他們所有人的名字,無一遺漏。

而如今,楊育才重新被大家提起,竟然是因為奇襲白虎團這樣一個京劇,而且在聽說連主席看了這部京劇之後,都對他的英勇事跡大加讚賞,他為此感到十分的受寵若驚,也十分謙虛的表示,作為中國軍隊中的一員,他所做的正是每一個將士都應該做的,他並不算是多麼的突出。饒是他如此謙虛,大家仍然都認為他是個英雄。八十年代初,楊育才任濟南軍區某師副師長。1983年離休,1999年5月病逝。

相關焦點

  • 韓戰也有斬首行動,志願軍小分隊奇襲打垮韓軍主力「白虎團」
    但是,早在韓戰時期,中國志願軍就採取了多次以小分隊形式直插敵後的經典戰例,最為著名的就是在金城戰役中,志願軍第68軍203師607團藝高人膽大,派出13人的小分隊,一舉摧毀韓國主力首都師第一團團部,使得該團群龍無首,一擊即潰,這一戰例後來被改編為《奇襲白虎團》,成為當年的「八大樣板戲」之一。
  • 楊育才:奇襲敵營 智勇雙全
    據新華社電  (記者李浩)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一面「白虎團」團旗見證著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勇事跡,其背後的故事被改編為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和電影《奇襲》,其中主人公「嚴偉才」的原型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楊育才。
  • 山影製作《大英雄》人物誌(八)——段為清(焦體怡 飾演)
    電視劇《大英雄》不僅有李佳航、賈清、王梓權等實力偶像派出演,更雲集了眾多優秀的表演藝術前輩。今天我們就共同走進其中的一位藝術家——段家家主的飾演者焦體怡。話劇演員出身的焦體怡,曾擔任山東省京劇院黨委書記、院長,創作、復排出《紅雲崗》、《石龍灣》、《奇襲白虎團》《鐵道遊擊隊》等優秀京劇劇目。焦體怡老師也是山影的老朋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白眉大俠》開始,就曾多次出現在山影作品中。
  • 獻給國人的新年禮物——我看2021年新年戲曲晚會
    文/臨海憑風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民族就多達56個,而且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方言和悠久歷史,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在同大自然和外來入侵者鬥爭的生活實踐中創作產生了自己的戲曲,歌頌自己的英雄和家園,並一代代傳承,成為鼓舞人們戰勝一切,生存和生活下來的力量。
  • 三位京劇貓前輩並不是初代長老,為什麼墨問長老認得白糖的念珠?
    #京劇貓旅遊團近日依舊逗留在身宗,關於身宗弟子成為旅遊團成員的選拔賽也終於是接近了尾聲。墨問大長老認識白糖的念珠目前,京劇貓中認得念珠的只有谷主和山神巴蛇。目前三位長老還剩下一半韻力三位長老的年紀並不大,肯定不是初代長老。因為他們只是將韻力的一半傳給了墨蘭,意味著老宗主繼位時並沒有得到三位長老的韻力賀禮,老宗主的韻力賀禮來自上一代長老。
  • 「福田區第三屆京劇藝術節」,于魁智、李勝素與你不見...
    領略國粹京劇的雋永魅力 2020福田區第三屆京劇藝術節,特邀國家京劇院一團南下嶺南,由當今京劇藝術的領軍人物、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李勝素領銜,匯聚杜喆、張靜、馬翔飛、劉魁魁、郭瑤瑤、陳國森、胡濱
  • 陳賡逸事:上臺喝主席水,當選候補委員,追著主席問:什麼是候補
    最被大家所了解的便是一九四五年,在中共七大會議上,他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的軼事,而在此之前,陳賡就因為他的率真可愛,思想開放而被他人所熟知,在一次開會的時候,由於時間太長,他的水杯裡的水已經空了,然後距離會議結束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就這樣,他走到了主席的身邊,拿起了主席的水杯,絲毫不見外地開始喝水,大家大笑,在私底下他便是這樣一位幽默風趣的人。
  • 京劇中的「少兒不宜」
    上海天蟾舞臺的門口,黃牛們的臉上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神秘,和你擦肩而過時,忽的悄悄問一句:「看伐看伐,全部《戰宛城》!」那神情,和街角處賣限制級盜版光碟的大叔,一模一樣。《戰宛城》取材於《三國演義》第十六回《呂奉先射戟轅門,曹孟德敗師淯水》。曹操起兵徵討駐守宛城的張繡,張不敵而降,不料曹操居安不思危而思淫慾,竟擄來張繡的嬸母鄒氏,二人如魚得水,每日取樂,不思歸期。
  • 張藝謀執導京劇《天下歸心》回歸「一桌二椅」
    主創陣容創下近年來京劇演出之最的國家大劇院原創京劇《天下歸心》,可謂既看角兒又看導演,不論是已經78歲高齡、謝絕各方演出邀約多年的老旦名家李鳴巖,還是本已決定不再參與新創劇目的當今中國劇協主席尚長榮的「破例」出演,就足以讓戲迷翹首期盼,更何況還有張藝謀的首次跨界執導,這齣尚未登場的舞臺大戲建組之初便讓人吊足了胃口。
  • 他是情報天才,曾救過主席性命,被主席贊為延安的「福爾摩斯」
    抗日戰爭至解放戰爭期間,延安出了三位情報界、保衛界的天才人物,他們分別是治安科科長陳龍(重慶談判期間曾43個晝夜寸步不離毛主席,「三龍護駕」主角之一)、總鋤奸部偵察科長錢益民,以及邊區保衛部部長獨臂英雄陳泊。這裡我們就講一下被主席稱讚為「延安的福爾摩斯」陳泊的傳奇人生。
  • 12.23~12.30紫微星閃爍,良緣奇襲,將有美滿情緣的4星座
    導語:12.23~12.30紫微星閃爍,良緣奇襲,將有美滿情緣的4星座。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獅子座獅子座最害怕的是被人瞧不起,怕自己沒有想像中靚麗和光芒四射,為此充滿自卑,容易被激怒,不能接受被忽視的事實。
  • 每日新報:透過「砌末」 把京劇看清楚
    邱琳荃  近日,天津美術館展出了一組煙臺京劇藝術展,本地的京劇愛好者們不淡定了,要說,咱大天津與京劇那才是淵源頗深啊!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京角」「滬伶」頻頻來津,京劇在津再度興旺。當時有北京學戲、天津走紅、上海賺錢的說法。直到現在,全國10大重點京劇團中天津就有兩家,不管是看戲的還是演戲的,天津都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  京劇的服飾道具有講究  京劇的道具有一個專用名詞,叫「砌末」,其歷史應該比京劇還要長,有著和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寫意風格,布景很簡單,但是表達了豐富的場景。
  • 一甲子流芳,江蘇京劇三代集結
    當江蘇京劇界的這些「IP」劇目,以折子戲的形式悉數出現在「甲子流芳」晚會上時,也打開「國粹」藝術在江蘇發展的記憶。京劇《駱駝祥子》片段,讓觀眾再度回憶起當年黃孝慈與陳霖蒼兩朵「梅花」精彩絕倫的「神仙合作」。「首場演出在南京人民大會堂,當時,老舍先生的長子舒乙也來了,看完演出,他特別激動,說父親的作品得到了完美的呈現!」陳霖蒼說。
  • 9月30日烈士紀念日:為國犧牲的人永遠不會被忘記
    活著的英雄享受榮光,犧牲的烈士也沒有被忘記。2015年清明節期間,駐緬甸大使楊厚蘭及夫人阮蔚和部分館員赴緬甸東籲市中國遠徵軍紀念碑祭掃憑弔,並向紀念碑管理委員會捐贈善款。8月底,由民政部、中宣部、外交部、財政部、僑辦、臺辦等部門組成的代表團分別在菲律賓馬尼拉華僑義山公墓、巴布亞紐幾內亞科科坡中國抗戰將士陵園和馬來西亞華僑機工回國抗戰殉難紀念碑前舉行紀念抗戰烈士活動。
  • 京劇藝術中打擊樂器的特殊地位及其魅力
    沒有音樂就沒有戲曲,談京劇就不能不談京劇的打擊樂。京劇俗稱「一臺鑼鼓,半臺戲」,可見京劇打擊樂在京劇演奏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京劇打擊樂種類繁多,其音色、節奏、曲譜及演奏方法都十分豐富,特別是它音量宏大、氣勢磅礴,演奏起來令人精神振奮,群情激昂。每當我們欣賞京劇演出,都能從中領略到京劇打擊樂器表現出來的特殊魅力,獲得多層次美感。
  • 京劇電影來了 "龍鳳呈祥"等5作品將亮相北京電影節
    110年過去了,京劇與電影在各自的發展道路上幾經沉浮,其間也有過不少合作,《野豬林》《楊門女將》《沙家浜》……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埋乾坤,難埋英雄願,忍孤憤山神廟暫避風寒。」談起京劇電影,今年40多歲的史趙武忍不住唱了起來,這是上世紀60年代崔嵬導演、李少春主演的《野豬林》中的經典唱段。
  • 京劇關羽的臉譜上 為什麼出現難看的黑痣
    京劇關羽臉譜  浙江在線03月05日訊最近讀者徐程聲給編輯寄來一信,信中說中央電視臺多次播放的京劇連續劇《忠義千秋關雲長》中,奚中路等四位名家扮演的關羽,右臉額都畫上了一顆大黑痣,看了很不順眼。關帝廟裡的塑像、關羽的年畫、瓷製品等都沒有黑痣,京劇裡關羽怎麼長出痣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