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藝術中打擊樂器的特殊地位及其魅力

2021-01-15 孜孜音樂與生活

沒有音樂就沒有戲曲,談京劇就不能不談京劇的打擊樂。京劇俗稱「一臺鑼鼓,半臺戲」,可見京劇打擊樂在京劇演奏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京劇打擊樂種類繁多,其音色、節奏、曲譜及演奏方法都十分豐富,特別是它音量宏大、氣勢磅礴,演奏起來令人精神振奮,群情激昂。每當我們欣賞京劇演出,都能從中領略到京劇打擊樂器表現出來的特殊魅力,獲得多層次美感。京劇打擊樂,主要是渲染戲劇情節,刻畫人物性格,描繪時空環境,配合演員而運用的。傳統的京劇打擊樂和表演藝術共同發展,隨著流派的崛起,和其代表劇目及京劇現代戲的輝煌, 同樣展現了打擊樂在烘託、塑造角色人物演奏藝術的燦爛。前輩大師杭子和的《失空斬》、白登雲先生的《鎖麟囊》、張鑫海先生的《下書、坐樓、殺惜》等經典劇目在打擊樂演奏運用上,可稱得上白璧無瑕的傳世佳作,令人叫絕,使我們後輩從事京劇打擊樂的演奏者受益匪淺。

現在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打虎上山」一折,幕間音樂打擊樂運用出色,這場幕間音樂是一段短小的器樂作品,計有175小節,一氣呵成,層次分明。它通過鏗鏘多變的節奏,熱情奔放的旋律,震撼人心的氣勢,抒發了楊子榮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在激昂的打擊樂引入後,響起簡潔、凝練的旋律,描繪了楊子榮由遠及近、迎風鬥爭的形象。琵琶的輪掃,中提琴節奏性的反覆,似蹄聲噠噠、戰馬飛奔。低音部配合著打擊樂「撕邊」,惟妙惟肖地演奏了峽谷深淵的音調,生動地描繪了楊子榮揚鞭笞馬飛躍峽谷深淵的情景。然後是圓號吹奏出第2分旋律, 曲調舒展寬廣、逐層上揚、從容堅定,抒發了楊子榮的戰鬥豪情。最後是急促奔騰的曲調,力度多次變化,充分發揮了「三大件」和中西混合樂隊的特點。其中打擊樂的運用,有力的烘託了楊子榮穿林海、跨雪原、打虎上山的緊張氣氛。雖然此時舞臺的帷幕尚未打開, 人物尚未出場,但由於音樂的渲染,已然把一個英氣勃勃、豪情滿懷的偵察英雄的高大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 很自然地縮短了演員與觀眾的距離。

又如在京劇《紅燈記》一劇第五場「痛說革命家史」, 當李玉和唱完那段膾炙人口的「渾身是膽雄赳赳」後,起音樂,繼而李奶奶念「鐵梅,與你爹開門去!」打擊樂「一錘鑼」加入伴奏,李玉和念到「媽,我走啦」,配合李玉和堅定的腳步,用「五錘」加入音樂轉強烈的「撕邊」、「回頭」,然後減弱, 引出全劇的音樂主旋律「大刀進行曲」,「一冷鑼」,李玉和轉身,利用強烈的打擊樂送下場。這是傳統的京劇打擊樂與西洋樂的完美結合,有利地配合劇情發展以及演員的表演、形體動作,體現出英雄人物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在京劇武戲開打中,打擊樂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直接調動觀眾、演員情緒, 烘託武打的激烈火爆氣氛。如《雁蕩山》一劇中,有一段精彩的武打單對,小堂鼓擂鼓起, 打擊樂以「四邊靜」接入大段的幹排子,配合演員的武打動作,音色洪亮,節奏強烈,絲絲入扣,嚴絲合縫,把這段武打烘託的激烈、火爆、精彩絕倫,演奏效果非常熱烈,每場都能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為演員精彩表演、打擊樂酣暢淋漓的演奏以及兩者間嚴絲合縫的配合,鼓掌叫好。

京劇打擊樂雖然在一齣戲中居伴奏地位,但它始終貫穿全劇, 如一齣戲開場之前,往往是樂隊先打起「鬧臺」,打擊樂以悅耳的音色,鏗鏘的節奏,製造全劇的氣氛,使觀眾在它的召喚下,精神煥發的參與到劇情中來,隨之鑼鼓套路有了變換。如果一齣戲首先出場是一位活潑可愛的少女,往往會以幾聲清脆的小鑼上場;如果是元帥升帳, 則會以鏗鏘有力的鑼鼓來「出將」;在描寫時空轉換上,三二聲更鼓就能引起人們對夜半更深萬籟寂靜的遐想;在配合演員划船動作上幾聲堂鼓及大鑼鑼邊之聲表示水聲。談到這裡,我想起了我們劇團參加1964年全國現代京劇觀摩匯演,以現代京劇《強渡大渡河》一炮走紅,轟動全國。在此劇中,當時還沒有大型樂隊伴奏,而僅靠三大件、笛子、嗩吶, 打擊樂共同完成全劇伴奏任務,尤其是渡河一場,要描繪驚濤駭浪、急流險灘等惡劣的自然環境, 難度可想而知。在大幕未拉開前,用大堂鼓、大鐃、吊釵模仿巨浪之聲,然後用「四擊頭」送上十八勇士, 又是三聲水聲, 打擊樂用「走馬鑼」配上大堂鼓、大鐃,轉換「馬腿」、 「串子」、「奪頭」、「急急風」、「四擊頭」配合演員划船等一系列動作, 這些打擊樂設計和演奏獲得了全國各劇團專家好評, 該劇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和高度評價。這是我們劇團的輝煌,其中打擊樂的作用功不可沒,也揭示了打擊樂在京劇音樂伴奏中的特殊地位及其魅力所在。

京劇打擊樂的演奏家們在長期實踐中成熟創造出系列「鑼經」音樂, 豐富了戲曲語言藝術的表現力, 猶如音樂的音階、音節,隨詞意而變幻,在「質」上絕不相同。中國戲曲表演藝術的語言、行為、時間、空間乃至仿生都離不開打擊樂的伴奏, 它已成為世界戲劇藝術中獨樹一幟的藝術樣式, 應該說打擊樂是中國戲曲的主體和重要元素之一。不少新編劇目把打擊樂削弱甚至排除, 使劇種失去其個性的重要標徽而不倫不類。我覺得對待一門經歷千年文化沉澱,積幾百年的進步才形成有影響的藝術,切不可不負責任的借「改革」掩飾自己的孤陋寡聞。竊以為,進步是技術「升級」,決不是替代。我從事京劇打擊樂工作二十年,惟願京劇的進步隨時代而進步、發展,提高京劇打擊樂的綜合能力,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相關焦點

  • 京劇樂器一覽
    打擊樂器。以木為框,形似腰鼓,兩面蒙以牛皮。奏時置於木架上,用木槌敲擊。形制大小不一。京劇用於戰爭、升帳、升堂、刑場、起更等場面,及嗩吶吹打等。除了表現戰爭,都由鼓佬兼管。胡琴的一種,主要用於京劇伴奏。形似二胡而較小,琴筒用竹子做成,直徑約5釐米,一端蒙以蛇皮,張弦二根,按五度關係定弦。奏時使馬尾弓擦弦而發音,其音剛勁嘹亮。是京劇管弦樂伴奏中的主樂器。
  • 京劇的樂器
    二胡  京劇的樂器分管弦樂和打擊樂兩部分。管弦樂有胡琴、二胡、月琴、弦子、笛子、笙、嗩吶、海笛,以伴奏歌唱為主,但也有時用來襯託表演動作。管弦樂以胡琴、笛子為主要樂器。打擊樂有板、單皮鼓、堂鼓、大鑼、小鑼、鐃鈸、齊鈸、撞鐘、雲鑼、鑔鍋、梆子等。它們主要用來襯託演員的舞蹈動作,特別是能烘託、渲染武打時的氣氛。其中以板和單皮鼓、大鑼、小鑼為主要樂器。
  • 戲曲 京劇的藝術特點
    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發揮京劇的藝術特色。更好地表現和刻畫戲中的各種人物形象。京劇有唱,有舞,有對白,有武打,有各種象徵性的動作,是一種高度綜合性的藝術。[8]行當分類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徵來分類。
  • 音樂藝術中心線上課堂 | 打擊樂賞析——非洲打擊樂器
    音樂藝術中心線上課堂 | 打擊樂賞析——非洲打擊樂器 2020-02-25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京劇文化的形成,少不了這些樂器,為什麼這麼說
    哈嘍,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京劇小當家,今天我們來談一談京劇中的樂器有哪些,以及這些樂器為什麼對京劇文化的形成有一定的關聯。京劇文化是一種博大精深的文化。它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因素,其實京劇文化的形成和相關的樂器也是少不了的,為什麼這麼說?
  • 古典音樂入門 交響樂樂器之打擊樂器篇
    但是這一組的樂器相對來說介紹起來比較複雜,因為它們不像其他樂器組一樣基本擁有固定的編制,而是隨著對於樂曲的需要而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使用。不過打擊樂器中也有一些樂器是基本都會用到的,比如定音鼓。有些打擊樂器不僅僅能夠產生節奏,並且能夠走出旋律與和聲,它們在樂隊中的作用十分關鍵,相當於第二指揮。
  • 能模仿人聲、「唱京劇」…這種樂器會「說話」
    時而婉轉悠揚,時而鏗鏘有力,還可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這就是雷琴——一把會「說話」的樂器。張朋很依戀故鄉,每次來濟南,她都住在酒店裡。圖為張朋獨自在酒店的房間裡練琴。在濟南五中,孩子們正好奇地聽張朋講雷琴的前世今生。「咯咯噠」「嘰嘰嘰」……近日,在山東省濟南第五中學音樂教室內,雷琴第三代傳承人張朋向學生們展示了雷琴的模仿能力。
  • 音樂藝術中心線上課堂|打擊樂賞析——非洲打擊樂器
    非洲打擊樂器——敦敦鼓家族 Dunun Family ofDrums敦敦鼓家族的鼓用在西非傳統金貝鼓節奏中,演奏的是主導節奏。最大型號的鼓Dununba,聲音最低,中等型號的Sangban,聲音中等,最小型號的Kenkeni,聲音最高。敦敦鼓的鼓面通常是由牛皮製作而成。
  • 學好京劇的樂器
    其實學京劇的人還是少不了伴奏的,然而這些伴奏就是需要樂器來演奏出來,曲調和他們的唱腔相互呼應,才能夠像演奏出來一場美妙的盛宴一樣,所以說在我們學習京劇的時候,不僅要學習唱戲,很多的人其實還從側方面的學習了京劇的樂器。學習京劇的樂器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東西,因為樂器它包含著很多的東西,包含著音律音調以及各種需要注意的東西。
  • 新編京劇《瑞蚨祥》 改良傳統程式融入西洋樂器
    《瑞蚨祥》劇照2  由山東京劇院二團團長劉建傑主演的新編現代京劇《瑞蚨祥》將衝擊「文華獎」。談到《瑞蚨祥》,常年唱楊派老生的劉建傑,為這部戲的唱腔做了不少創新。同時,劉建傑也表示,創新不是顛覆,京劇在創新的時候不能丟掉精華部分。  情節更側重於情,故事編曲都為人物服務  京劇《瑞蚨祥》改編自李書聖、曲直話劇劇本《大商無算》,講述了清末章丘籍商業奇才孟洛川的故事。在一系列商戰矛盾衝突中,孟洛川不斷成長成熟,不僅徵服了「十裡洋場」、濟南同道、感化了因誤成仇的自家兄弟艾隆標,而且贏得了自己的愛情。
  • 老人自帶樂器進KTV唱京劇 「冷落」點歌機(圖)
    當天是由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等部門舉辦的量販式KTV「老年人免費娛樂」,房曉第等一幫京劇票友,告別戶外來到了擁有完整音響設備的KTV包房內,不過他們並沒有打開點歌機,而是用自帶設備盡情唱京劇。  現場  老人拿樂器進KTV唱京劇  昨天下午1時許,位於黃島區香江路上的摩登天空KTV內,站在三樓迎賓的工作人員聽見電梯門打開的聲音後,照例低頭大聲問好。可當他們抬起頭的時候,卻發現了令人驚訝的一幕:從電梯門裡走出來的,是一群頭髮花白的老者。
  • 幼兒園中班教案:《有趣的石頭打擊樂器》
    幼兒園中班音樂:有趣的石頭打擊樂器 溫州五幼 陳王苗活動目標:1、通過搜集各種石頭及輔助材料製作石頭打擊樂器,使幼兒體驗自製打擊樂器的快樂。2、通過操作,運用不同方法體驗不同石頭打擊樂器敲擊的聲音,培養幼兒對節奏樂興趣。3、選擇自製的石頭打擊樂器為音樂伴奏,感知聲音的強和弱。活動準備:1、不同種類、不同大小的石頭。2、各種紙盒、空塑料瓶子、易拉罐(可封口的)、棒子等。3、與音樂匹配的節奏卡一張。
  • 你知道為什麼小提琴是樂器中的「皇后」嗎?
    、長號、薩克斯號、圓號等; 第四組是打擊樂器,包括定音鼓、三角鐵、鈸、鑼、排鍾等。 小提琴是所有樂器中最為人喜歡的一種,優美的音色和出色的情感表現,是獨奏最理想的樂器。近幾個世紀來,小提琴一直大受演奏家和聽眾歡迎。此外她在交響樂和室內樂演奏中扮演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 音樂地位 小提琴屬於歌唱性的旋律樂器。
  • 低音樂器魅力 20世紀著名大提琴家風採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在樂器的王國中,弦樂器一直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弦樂器家族中,最重要的應該當屬小提琴和大提琴了。小提琴無疑是表現力最為豐富的樂器之一,它的音域寬廣,音色優美,表現力強,是最主要的獨奏樂器之一。
  • 古稀老人KTV裡唱京劇 自帶樂器伴湊感覺很棒(圖)
    古稀老人KTV裡唱京劇 自帶樂器伴湊感覺很棒當天是由青島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等部門舉辦的量販式KTV「老年人免費娛樂」,房曉第等一幫京劇票友,告別戶外來到了擁有完整音響設備的KTV包房內,不過他們並沒有打開點歌機,而是用自帶設備盡情唱京劇。
  • 學畫京劇臉譜 感悟國粹魅力
    為弘揚中華民族京劇國粹,使轄區青少年更加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了解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近日,重慶路第一社區開展了「勾畫臉譜趣識國粹」青少年寒假DIY京劇臉譜活動,吸引了轄區30餘名小朋友的參加。  在社區活動室,工作人員一邊介紹京劇臉譜的知識,一邊把孩子們的興趣帶入主題。現場準備了很多戲曲臉譜紙扇,生、旦、淨、末、醜一個不落,豐富多彩的表情,精緻細膩的妝扮令人忍不住注目。
  • 中國音樂圈的「鄙視鏈」(樂器篇)
    音樂、樂器也一樣。現在的藝術生一年比一年多,在他們之間當然也存在著鄙視鏈這個東西。在這些藝術生眼裡:音樂學院>藝術學校>野雞大學音樂系>幼師師範類大學>中專大專類音樂院校>野路子是不是特別的形象。當然,不是調侃那些處於鄙視鏈底端的學校。俗話說得好高手出自民間,在音樂學院能得到更全面的學習而已。只要努力在哪裡都是一樣的。
  • 圖解京劇藝術——京劇臉譜裡那點說道,不說你根本不知道
    京劇臉譜,可以說是京劇裡最被人熟知,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了。甚至即使完全不看京劇的人,也會買些京劇臉譜的裝飾和禮品。臉譜裡的門道可不少,這裡咱說過了這臉譜顏色的學問,今兒的問題是:這京劇裡一個角色的臉譜,為什麼就這麼畫了?
  • 王珮瑜:一個「不務正業」的著名京劇演員
    前幾天偶然在電視上看了一檔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很多俊男靚女登臺獻藝,有舞蹈、樂器、歌曲的展示,青春靚麗。有一點不同於其他娛樂節目的是,這些孩子大多畢業或正在就讀於戲曲院校,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再看坐在評委席上的一位玉樹臨風的短髮女士,原來是京劇圈裡人氣頗高的瑜老闆——王珮瑜。
  • 關於藝術考級,這位名家說得明明白白
    藝術大講堂第一季《雲·藝術空間》帶你了解「樂器皇后」小提琴 第三集小提琴在整個音樂發展歷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在管弦樂隊中擔任著重要角色,被譽為「樂器皇后」。小提琴超強的表現力,承擔起整個樂隊中最高技巧的一個部分,是最能表達情感的樂器之一,所以曲子中的華彩段落幾乎都是由小提琴完成。出色的音色及表現力造就了小提琴在音樂中的重要地位,今天就帶你感受「樂器皇后」小提琴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