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植物園讓人流連忘返
10月1日,位於太山腳下的太原植物園開園,引來眾多遊客觀賞遊玩。迎著清涼的秋風,徜徉在2700餘畝的植物園中,遊客們或邊走邊看,或駐足拍照,大家紛紛感嘆:「沒想到,咱太原植物園建得這麼好,能近距離觀賞平日裡難得一見的珍稀植物,讓人大開眼界,園區一步一景,真是不虛此行,值得再來。」
初入植物園,映入眼帘的是五彩繽紛的花壇、波光粼粼的景觀湖以及三座外形酷似「露珠」的建築。
乘60米的超長扶梯到達一處大懸挑觀景平臺。在這裡,遊客們可以俯瞰整個園區美景,遠眺太山秋色。
「園區的建設過程就是人工治理和自然修復的過程。」園區導遊介紹,太原植物園建設中一共搬離了144家中小汙染企業,將133萬平方米坍塌地表改良植綠為25個專類植物園,將42萬平方米儲煤坑改造為景觀湖,對近400畝原有植物物種實施了保護利用,其中百年以上古棗樹1000餘株。
山西省現有植物資源2381種,太原植物園裡就種植了1031種、3000餘個品種;山西省現有珍稀瀕危物種110種,太原植物園裡就收集培育了文冠果、翅果油等60餘種。
太原植物園的景觀湖,以金元之際太原籍傑出的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之名,取名為好問湖。
三座外形酷似「露珠」的建築是熱帶雨林館、沙生植物館、珍稀植物及四季花卉館,也是園內最大亮點,裡面的植物大多來自異國他鄉。
市民劉先生說:「今天真是大飽眼福,一睹了許多奇花異木的『真容』。在沙生植物館裡認識了中東油橄欖、南美洲大腹木棉等沙生植物;在熱帶雨林館和珍稀植物館裡,見到了菩提樹、沙漠玫瑰、絞殺榕、見血封喉等難得一見的珍稀植物,光聽這些植物的名字,就能勾起人們的濃厚興趣。」
在熱帶雨林館、珍稀植物及四季花卉館中,遊客們能感到霧氣繚繞,溼氣撲面。原來,這兩個館裡專門設置了造霧裝置,不僅滿足了植物的溼度需求,還可讓遊客體驗「人在霧中遊」。
最吸引小朋友的當屬昆蟲館,館裡收藏了各種昆蟲標本,包括1萬餘只蝴蝶標本,還可以讓人們認知很多大自然中的稀有昆蟲。
走進放飛蝴蝶園,5000餘只蝴蝶在花叢中翩翩飛舞。6歲的女孩蘭蘭興奮得又蹦又跳,叫嚷著:「媽媽,看這些花花綠綠的蝴蝶多漂亮啊!快給我和蝴蝶拍張照!」
太原植物園面積很大,可逛的地方還有很多,藥茶園、月季園、宿根花卉園、菊園等25個專類園,都引得遊人駐足觀賞、流連忘返。
太原動物園 重逢有驚喜
國慶假期是太原動物園重新開園後,迎來的第一個節假日。10月1日一大早,很多小朋友便按捺不住對動物萌寵的嚮往,一起床就拽著爸爸媽媽往太原動物園趕。風景秀麗、館舍大氣、動物可愛、遊客文明,對全新太原動物園的印象,不少遊客都大加讚賞。
68歲的王良住在太原動物園附近的太礦享堂小區,帶著孫子逛動物園一直是他和老伴在節假日的必備節目。在閉園改造期間,小孫子幾乎每周都給他打電話詢問動物園什麼時候開放。聽到開園的消息後,他趕緊在網上預約了10月1日的門票。
10月1日上午9時許,記者跟隨王大爺一家人從北門入園。「變化太大了!認不出來了!比過去漂亮大氣多了!」進門後,王大爺先環顧四周,不斷對太原動物園的變化表示感嘆。
「我要去看火烈鳥!」「不行,先看長頸鹿!」兩個小孫子很快就產生了分歧。「別著急,咱們挨個看,一個館舍都不落下。」王大爺笑著說。
「前山的植被比過去多了,遠遠望去,滿眼都是綠色,風景秀麗。」「大象館的面積可真不小,而且採光好,亮堂。」「遊客也比過去文明多了,一路走下來,很少看到隨意投餵、亂扔垃圾、踩踏草坪等不文明現象。」……王大爺對動物園的了解程度讓記者驚嘆,他一邊遊覽一邊給記者介紹改造前後的變化。
閉園這麼長時間,遊客和動物終於互相見面了,不僅遊客開心,動物們也高興極了。在靈長類動物展示區,一隻黑猩猩一直和遊人互動,高興了還會拍手大笑。看到四周的遊人多了,它就開始在「樹藤」上表演「空中飛人」,遊客大呼過癮。飼養員告訴記者,在閉館期間,黑猩猩感覺既無聊又煩悶,很少玩「空中飛人」,現在見到這麼多遊客,它們立刻就興奮了,會做出各種動作討好遊客。
閉館期間,不少動物家族都喜添新丁,萌萌的動物寶寶成為廣大遊客的關注焦點。金絲猴寶寶一直躲在媽媽的懷抱中,不少遊客瞪大眼睛仔細尋找;在河馬館,兩隻河馬寶寶一直跟在媽媽身後,一步也不肯離開,看著它們憨厚可愛的樣子,遊客紛紛拿出手機不停拍照;斑馬館的兩隻斑馬寶寶,還不滿半歲,但在媽媽的悉心照顧下,身體健康,毛髮漂亮,深得遊客的喜愛……
太原動物園開園後,立刻就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據介紹,9月28日至30日,太原動物園的日均遊客量在1.2萬左右,而10月1日截至下午3時,遊客量已超過3萬。「重逢有驚喜,動物很可愛,以後我還會經常來,投入大自然,親近小動物。」王良大爺說。
來源:太原晚報
原標題:《太原植物園,讓人流連忘返!太原動物園,重逢有驚喜!》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