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辛亥革命這部電影的見解

2021-01-10 娛樂新訊息吧

辛亥革命100周年,作為紀念這次偉大革命的獻禮影片,電影《辛亥革命》在九月底上映,遺憾的是,從這部本來應該忠實反映辛亥革命史實、宣揚革命精神的影片中,我看到的卻是這次革命真正核心的部分被有意或者無意地忽略了,革命的精神和功績遭到了背離真實歷史的人為閹割。

辛亥革命的精神實質,用同盟會的一句革命口號來概括就再準確不過了,那就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這句口號反映了革命黨人三重的革命訴求,首先是民族革命——推翻滿清政府的民族壓迫統治,建立文化認同基礎上凝聚起來的近代民族國家;民權革命——推翻封建專制的國家政權,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民生革命——推翻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下已經不再適應時代需要的生產關係,建立適應發展資本主義需要、惠及民生的新的土地所有制和生產關係。這三點構成了孫中山先生舊三民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

然而在電影中,民族革命的成分被完全地抹殺了,不僅當時革命黨人更慣常使用的、帶有仇視感情色彩的「滿清」,被相對中性化、感情色彩不那麼濃的「清政府」、甚至是「朝廷」所代替,連同盟會「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口號都被刪減的只剩下「建立民國」和「平均地權」兩句。

也許站在今人的立場上,從維護民族團結的角度出發,的確應該迴避那些表達和發洩民族仇恨、宣揚復國復仇的內容;也許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當年那些包括同盟會在內的革命黨人,最初在民族革命方面所持的態度的確是有失偏激,甚至有大漢族主義錯誤傾向的。但歷史就是歷史,對也好錯也好,都不應該因為今天的立場或是是非觀改變了,就可以迴避甚至篡改的。在對待辛亥革命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上,就尤其不應該迴避民族革命方面的內容了,這不僅僅是為了還原一個完整的史實,更加是因為,無論在革命黨人最初的革命理論體系裡,還是在辛亥革命真實的歷史功績中,民族革命部分所佔的份額都是最大的。

我們常說辛亥革命是一場不徹底的革命,說它不徹底,是因為它在變革生產關係方面的任務根本沒有完成,在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方面的任務只完成了一半,只有在實現民族解放方面的任務,才算是基本完成了的,而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主要就體現在它基本完成了的民族革命的方面。

在民生革命方面,同盟會,乃至以後的國民黨人在辛亥革命成功後,歷經南京臨時政府、北京北洋政府、廣東革命政府直至國民政府,無論偏居一隅還是掌握全國政權,直到退出大陸逃往臺灣都沒能實現孫中山先生最初「平均地權」的設想,甚至沒有進行過「平均地權」嘗試。從後來的歷史發展來看,在「民生革命」方面的失敗——甚至可以說不作為,可以說是國民黨在大陸最終失敗的一個根本原因,而在辛亥革命當時,所謂「民生革命」更只是一個單純的口號而已——還是排在最後的,至於說辛亥革命在這民生取得的成就,就更加是無從說起了。

在民權革命方面,辛亥革命的確是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國家政權,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從此以後,無論是張勳扶持下的滿清皇帝復闢,還是袁世凱的稱帝,最後的結果都只能是在全國上下的一致反對中以失敗收場。然而,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國家政權,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但卻沒有真正建立起民主共和的國家制度。辛亥革命後,別說民主共和國,甚至連一個真正意義上統一的國家政權都一直沒有建立起來,甚至連形式上的統一有時都無法保證,取而代之的是連年不絕的軍閥混戰。從破舊立新的角度來說,辛亥革命在民主革命方面僅僅是完成了「破舊」而遠遠沒有實現「立新」,因此只能說成功了一半,在歷史功績方面也只能以半數計了。

只有在民族革命的方面,辛亥革命才能算是真正成功地實現了最初的革命訴求,推翻了滿清政府200餘年對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民族壓迫統治。雖然在革命之初,革命黨人在民族革命方面提出了過於偏激的目標和要求,要建立純漢族的、只包括中國「本土」十八行省、具有排他性的民族政權,將滿人驅逐出中國「本土」的十八行省,甚至要對滿人進行民族報復。但在革命之後,革命黨人民族復仇的激憤迅速讓位於民族和解的理智共識,對作為革命對象的滿族統治者採取了寬容的姿態,提出了「五族共和」的口號,甚至願意接納曾經被視為「國讎」的滿人為新民國平等的國民。辛亥革命後,儘管政權頻繁更迭,但執政者都基本遵循了這一民族和解、共同參與國家事務的理念,維持了全國各民族對國家普遍的向心力。這不僅相對過去滿清政府在民族問題上狹隘偏執的做法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和成就,而且,為實現整個國家近代民族意識的真正成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辛亥革命之後的漫長歲月裡,儘管國家政權更迭頻繁、軍閥混戰,始終缺乏一個統一有力的中央政府,但國家卻始終能夠避免徹底分裂解體的危險,很大程度上也應該歸功於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只有在民族革命方面,辛亥革命才算是真正取得了成功,而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很大部分也要歸於民族革命的成功。

所以,無論出於什麼目的,忽略和掩蓋辛亥革命中民族革命的成分,都是一種對歷史不負責任的做法,都是對辛亥革命的革命精神和歷史功績的閹割和抹殺。

相關焦點

  • 《辛亥革命》:「鄰居」的電影
    《辛亥革命》 「鄰居」的電影  穆冉  韓寒曾經這樣評價《建國大業》:從類型上看,這是一部幻燈片。這句揶揄雖顯刻薄,卻道出了觀眾對影片背離電影化敘事的強烈不滿。所以,對於很多不為追星、只想看部電影的觀眾來說,《辛亥革命》無非重蹈覆轍,吊不起任何胃口。  如果期待值停留在《大業》、《偉業》的水準,那麼恭喜你,《辛亥革命》應該算是個驚喜。在這部影片中,你能看到作別《走向共和》近十年後,導演張黎重拾「共和」題材、依託獻禮平臺和大銀幕載體的激情宣洩。3部獻禮巨製裡,它是離電影最近的一部。
  • 《辛亥革命》影評:革命尚未成功 電影仍需努力
    雖然《辛亥革命》打著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獻禮片的稱號,但是說起來這部電影還是有點小尷尬。  從表面上看,這部電影力求延續《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那樣的主旋律的基調,但是看似都是主旋律,差別卻是很明顯。
  • 電影《辛亥革命》:文看張黎,武看成龍,都來看一下吧!
    儘管這些片子本身都製作費用不菲,但和9月23日上映的《辛亥革命》相比,無論從投資額度還是演員陣容來看,都要「稍遜風騷」。這部投資過億的電影,集合了成龍、趙文瑄、李冰冰、孫淳、姜武、陳衝、寧靜、蔣雯麗、梅婷、黃志忠、房祖名等70多位華人明星,並有拍過《走向共和》的張黎參與導演,因此在上映前就備受關注。
  • 電影《辛亥革命》票房過億
    由上影集團主要出品並承制的紀念辛亥革命百年重點獻禮影片《辛亥革命》自9月下旬上映起,目前全國總票房已破1億元。    《辛亥革命》由長春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東方影視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領銜發行,萬達、星美、聯和、新影聯、金逸珠江等全國十三條重點院線聯合發行。影片從籌備、拍攝、發行、放映等各環節,得到了全國政協、國家廣電總局的大力支持,上映以來除在大中城市等主流電影市場大規模放映外,也在二級電影市場受到追捧。
  • 電影《辛亥革命》:凸顯歷史的精神本質
    電影《辛亥革命》截取了封建中國在1911年至1912年初那一時段發生的歷史事件,從「血染黃花崗」到「武昌城首義」,從「陽夏保衛戰」再到「創建共和制」,由表及裡的歷史重現了辛亥革命的過程,書寫了一群熱血青年用自己的生命叩擊愚昧的封建國體,用自己的熱血呼喚青春中國的壯舉。
  • 電影《辛亥革命》:為了紀念的追問
    電影《辛亥革命》一直在追問。  清王朝的兩廣總督在問林覺民,你家境優越,知書達理,為何要革命?西方的銀行資本家在問孫中山,你勢單力薄,寡不敵眾,為何要革命?不僅僅是這些聽得到的追問,間接的問題也一直在以隱喻、象徵的方式出現,它通過仁人志士的前僕後繼在問,通過鎮壓者的痛恨憎惡在問,也通過戰鬥的悲壯慘烈在問:「革命為何?所為何事?」
  • 電影《辛亥革命》編劇:歷史本身就是最殘酷的戲劇衝突
    新華網北京9月28日電(白瀛、林茵)辛亥革命百年獻禮影片
  • 電視劇《辛亥革命》:大長民族志氣
    「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充滿了一種對歷史的認知,對未來的擁抱。」中國文聯榮譽委員、著名評論家仲呈祥10月24日在由中國電視藝委會和《光明日報》主辦的電視劇《辛亥革命》研討會上提到,前不久他碰到田華、陶玉玲等老一輩電影藝術家,聽她們這樣評價該劇。這些老一輩文藝工作者表示:「這部電視劇真好啊。
  • 辛亥革命題材動畫電影《民的1911》29日上映
    由著名作家方方擔任編劇的動畫電影《民的1911》將於29日上映。作為紀念辛亥百年的獻禮片,影片運用動畫形式再現了武昌首義的歷史,熊秉坤、黎元洪、彭楚藩等歷史人物也首次通過動畫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   影片通過一個叫「民」的小孩的雙眼觀察並記錄了1911年的歷史片段,再現「武昌起義第一槍」這一歷史事件。
  • 辛亥革命從何時算起?史家並無定論
    王朝柱   四十三集電視劇《辛亥革命》是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而寫的。  近些年來,一個在學術上的偽命題「告別革命論」大行其道,並影響到文學——尤其是電視劇的創作。  與此同時,孫中山卻變成了他們筆下的所謂「攪屎棍」,甲午海戰的英雄不知哪裡去了,抗擊外國侵略的義和團運動被污衊成無知的群氓,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不見了,辛亥革命犧牲的軍民也變成了袁世凱等人手中的玩偶……我真的不知道還有沒有真理。因此,我寫《辛亥革命》就是要旗幟鮮明地站在「告別革命論」者的對立面,把某些人妄圖顛倒的歷史匡正過來,還歷史一個公道,還那一代人一個公道!
  • 我寫電視劇《辛亥革命》
    四十三集電視劇《辛亥革命》是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寫的。      去年,中央主管部門的領導兩次和我約談,希望我寫一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電視連續劇。      與此同時,孫中山卻變成了他們筆下的所謂「攪屎棍」,甲午海戰的英雄不知哪裡去了,抗擊外國侵略的義和團運動被污衊成無知的群氓,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不見了,辛亥革命犧牲的軍民也變成了袁世凱等人手中的玩偶……我真的不知道還有沒有真理,持這種觀點的所謂史學家是拿哪個國家的薪水。
  • 這部神級驚悚電影,一點兒也不驚悚!結局很反轉,也很現實!
    當然,就是因為開放式結局,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從而將影片映射到現實!而電影黑暗面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相信喜歡看懸疑驚悚類題材的電影,一定也很喜歡這部影片!!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重溫電影《黑暗面》!說出你心中的結局!!電影《黑暗面》又名《鏡中人》,是於2011年9月16日上映的西班牙驚悚電影,是由安德雷斯·拜茲執導。
  • 好評不斷 電視劇《辛亥革命》央視重播
    本報訊(記者 張立東)應廣大觀眾的要求,大型史詩電視連續劇《辛亥革命》於10月31日起,在央視八套黃金時段重播。據悉,該劇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首播後,獲得各界的一致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各界專家、學者也對這部全景式再現辛亥革命歷史進程的電視劇給予了高度評價。
  • 這部電影是關於什麼的?自1994年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這部電影是關於什麼的? 自1994年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上映以來,已經過去了20年零5年。到目前為止,豆瓣排名第一。1. 你 知道 一些 鳥 是 不 的意思 的, 是 關在籠子裡, 他們的 羽毛 是 只是 太 明亮。你知道,有些鳥兒是註定不會被關在牢籠裡的,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 《辛亥革命》央視重播 津產電視劇活躍螢屏
    天津頻道 由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電視臺聯合出品的大型史詩電視連續劇《辛亥革命》將於12日起每天9:01在央視八套四集連播。該劇自央視一套黃金檔首播以來,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社會影響,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積累了寶貴經驗,這也是該劇第三次在央視播出。   《辛亥革命》播出後,引發社會各階層的強烈反響。
  • 馬勇:辛亥革命新解讀
    當時我們在學習日本的維新,在一定層面上我們借鑑了很多東西,但是在最後的發展和推廣上沒有取得好的效果,這也是促使了辛亥革命爆發的原因。2011-09-26 14:24:07馬勇: 辛亥革命爆發並沒有毀滅中國,辛亥革命之前和之後的中國經濟的增長有天壤之別。辛亥革命一定是要解放生產力,這個目標是絕對沒有錯的,辛亥革命也一定能夠解放生產力。
  • 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是一場由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這是一場又成功又失敗的革命。失敗是因為由於當時中國缺乏強大的資產階級等眾多原因,這場革命最終失敗,成功是因為革命雖然最後失敗,卻為中國乃至歷史創下了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發生在1911年。
  • 看完《盜夢空間》這部電影,你對電影中的幾層夢境有什麼樣的理解
    關於這部電影,小編沒有去電影院觀看,因為當時小編真的沒有時間,等小編真正有時間的時候,這部電影已經下架了,這部電影其實沒去電影院看挺遺憾的,畢竟主演是大名鼎鼎的小李子,雖然小李子沒有靠這部電影拿到奧斯卡影帝,但是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真的是很經典的一部電影。
  • 星爺經典電影《回魂夜》,這部恐怖又搞笑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今天,電影調查君看了一部星爺的老電影《回魂夜》。星爺的電影我經常會去重溫,今天剛好選了這部,相信喜歡看星爺電影的人,也都看過這部電影,那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部電影吧。電影《回魂夜》電影講述的是李老婦被害身亡,在頭七那天回魂報仇,幸得捉鬼大師周的相助,從而得知害死李老婦的正是李老婦之子及兒媳婦。
  • 能看懂這部電影的,智商都是200+
    不然你一定會懵,說實話,在解讀這部電影時,片片一開始都是混亂的。可能我智商還沒到200+,你想挑戰一下嗎?猛擊下面的視頻吧!視頻版《恐怖遊輪》的導演克里斯多福·史密斯,大概是把腦細胞都耗在了這部神作上,他之後的導演作品,豆瓣評分都在6分左右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