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共讀為什麼

2021-01-18 中國教育新聞網

一所學校成立了教師讀書會,校長邀請我去與讀書會的教師們座談。座談中,有的教師認為,閱讀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不適合一群人聚在一起共讀。我認為,這種說法有道理,但不完全正確。

在我看來,閱讀可以分為非專業閱讀和專業閱讀。非專業閱讀就是讀自己喜歡的書,你喜歡小說,我喜歡散文,我讀點勵志的雞湯,你瞥幾眼花邊新聞。這樣的閱讀,自然可以由著自己的性子來,確實算得上是件「私人」的事情。專業閱讀則不然,在很多時候是讀「有用」但自己未必喜歡的書。有些書,因為專業成長的需要,不管個人喜歡與否,都必須逼著自己讀下去。也就是說,專業閱讀在初期大多帶點「苦讀」的味道,屬於需要性的閱讀。這樣的閱讀,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往往很難啟動或者堅持下去,團隊共讀就顯出了獨特的優勢。下面,我以「敘事者」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為例,談一談我所理解的教師團隊共讀。

    「敘事者」如何共讀一本書

2010年春天,我開始致力於教師群體的閱讀和寫作推廣,組建了很多基於學校的教師讀寫小團隊。2016年,依託一次教師寒假讀寫挑戰活動,我倡議成立了「敘事者」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兩年來,「敘事者」主要遵循了四大常態行走方式:一是「敘事者·共讀」,每月共讀一本書;二是「敘事者·共寫」,每周撰寫一篇教育敘事;三是「敘事者·講堂」,每月聆聽一次主題講座;四是「敘事者·研究」,倡導每人尋找一個研究方向。

「敘事者」是一個開放的民間教師成長組織,旨在為每一位願意成長的草根教師提供抱團發展的環境和機會;「敘事者」又是一個嚴謹規範的教師專業成長團隊,不僅有嚴格的考勤和監督約束機制,還有一套科學完善的成長課程。吸納、包容和營養,正是這些元素,「敘事者」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線教師,至今,成員已經超過1700人,初步形成了個人、學校、區域三個層次的成員主體,越來越多的教師從這裡走向了讀寫之路。

「敘事者·共讀」的核心理念是「深度擁有一本書」,追求閱讀的深度、信度和效度。為此,「敘事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共讀方案,分為三大環節。

環節一,選書。

選書是團隊共讀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讀什麼樣的書,什麼樣的書值得共讀,都是一件十分考驗團隊智慧的事情。「敘事者」在選書時充分尊重團隊成員的意見,一般是在學期開始之前的一個月,通過微信公眾號、QQ群等平臺發布「薦書」公告,發動全體成員推薦自己最喜歡的書。同時,團隊還會邀請知名的專業閱讀人士、媒體讀書欄目的編輯等向「敘事者」推薦圖書,以增加閱讀書目的專業性。

薦書結束後,閱讀項目管理人員會把團隊成員推薦的圖書進行匯總,選出相對比較集中的20本書,再加上專業人士推薦的10本書,作為共讀候選圖書。然後通過網絡投票的形式,選出前十名提供給專家團隊,由專家團隊確定其中的6本書作為本學期的共讀圖書,其他的24本書則作為重點圖書推薦給成員自由閱讀。

「敘事者」的共讀行動以學期為單元進行,在學期單元內選取的6本書一般會兼顧人文底蘊和專業能力的培養,也會注重由易到難、從通俗到經典的閱讀梯次。

環節二,讀書。

「敘事者」以草根教師群體為主,大多數人渴望讀書卻又不知如何讀書,或者說想讀書卻又堅持不下去,所以「領讀」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共讀圖書確定後,管理人員就會在公布書目的同時,發布一個徵集「領讀人」的公告,公開選拔「一本書的領讀專家」,為每一本書邀請到一位領讀人。領讀人確定以後,一本書的「共讀」正式開始,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一是「啟動導讀」。每個月第一周的周一,領讀人在QQ群發布「啟動導讀」,對整本書進行系統介紹,並提供可操作的閱讀方案,帶領團隊成員進入這本書的「初閱讀」。「初閱讀」持續三周,主要以團隊成員自主閱讀為主,並在QQ群內隨時交流心得和困惑,或向領讀人提問,幫助自己完成閱讀。

二是「問題導讀」。第三周的周六,領讀人會結合「初閱讀」的情況,列出有助於深度閱讀的系列問題,發布「問題導讀」,啟動為期一周的「聚焦閱讀」。團隊成員則圍繞領讀人的問題,在每個月的第四周進行反芻式「二次閱讀」。

三是「線上書吧」。每個月第四周的周日晚上七點半,「敘事者」通過QQ群開展讀書交流活動,由領讀人主持對共讀的書目進行深度交流,實現對一本書的「再閱讀」。

環節三,擁有書。

怎樣才算擁有一本書?「敘事者」認為,只有把書讀進心裡,付諸行動裡,生長在氣質裡,才算是真正擁有了一本書。所以,在讀書活動結束後,「敘事者」要求每位成員撰寫一篇書評或讀後感,並把讀書的收穫運用到平時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開展必要的教育行動研究。

    「共讀」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在「敘事者」共讀的兩年時間裡,我見證了眾多草根教師從迷茫到覺醒的閱讀成長曆程,也深深感受到了團隊共讀對普通教師的意義和價值。

獲取力量。在小區裡,我遇到一個不願意去上學的孩子。媽媽用盡了各種誘惑,買好吃的東西、漂亮的玩具,都無法說服孩子去上學。我問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呢?」孩子說:「不好玩,不想去。」我問他:「樓上的小雨雨幹嗎去了呢?」「上學去了!」「樓下的萌寶呢?」「也上學去了!」我說:「你看,像你一樣大的小朋友都在上學呢!你是不是也應該去上學呢?」他想了想說:「好吧!」然後背起書包跟著媽媽上學去了。

其實,讓這個孩子去上學的原因不在於我的「能言善辯」,而在於環境的力量。人是很容易服從於環境的,周圍的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你也就會自然而然地去做這件事情,這就是環境帶給人的影響力。而團隊共讀最起碼的優勢就在於:它可以讓你置身於一個閱讀的環境之中,並在不自覺中走向閱讀。當然,這只是團隊共讀最基本、最基礎的力量。事實上,在團隊中共同讀一本書,還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力量:比如榜樣的力量,在一個團隊之中會有走得快的人,這些人可以影響著你加快步伐;比如同伴的力量,更多時候,一個人行走的勇氣來源於同伴間的相互鼓勵、監督,甚至是相互的「不服氣」。

在「敘事者」成立之初,很多成員沒有完整地閱讀過一本專業教育書籍。當第一本書共讀到第二周時,便有人打起了退堂鼓,不斷地在QQ群裡喊「太難了,讀不下去呀!」這時,就會有人給他鼓勁:「多讀幾遍就好了,有什麼不懂的我們一起討論!」「三個臭皮匠還頂一個諸葛亮,咱們是一群人,怕啥呢?」就這樣,書越讀越順,越讀越多。陳玉卿老師說:「我教了12年書,只讀過一本教科書以外的書。這一年,我讀了12本書。1∶12和12∶1說明了什麼?」是的,人大都有惰性,需要相互間的邀約。拿起一本書讀不了幾頁,就不願意再讀,這就是惰性。大家一起去讀一本書,就會多了抱團取暖的詩情,也有了你追我趕的畫意。

形成能力。有時候,我們有決心要去讀一本書,也積攢了足夠多讀下去的力量,卻仍然讀不下去。這就不是缺少動力的緣故了,而是缺少讀書的能力。有人可能會說,閱讀誰不會,只要是認識字,能從頭到尾讀下來,這不就是閱讀嗎?嚴格起來說,這不是閱讀,充其量算是瀏覽。閱讀不僅僅是可以識別文字,而是要從文字中讀出獨到的理解和感受。

我一直認為,並不是每個人天生就具有閱讀的能力,閱讀需要引領,需要培養。這一點,在專業閱讀中顯得尤為重要。很多專業書籍比較艱澀難懂,倘若沒有豐厚的底蘊,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極易因「讀不懂」而停滯。而團隊共讀則可以給予成員能力上的支撐:一方面,團隊共讀一本書往往會有一位領讀者,也就是由對這本書極具話語權的人帶領大家一起讀,這就大大降低了閱讀的難度;另一方面,同一本書,一百個讀者就會有一百種理解,每人一種認識,每人一個觀點,匯集起來就完全可以讓一本書變得通透。這兩點,是「一個人的閱讀」所無法企及的。

去年,「敘事者」共讀《人間詞話》。這是一本相當難讀的書,最大的困難是教師的文學底蘊不夠豐富,詩詞方面的積澱過於貧乏,書中提及的詞很多老師根本就聞所未聞。團隊成員在閱讀中不斷豐富文本,有時為了一句詞而去尋找一篇文章、一本書,然後又由一本書引出另一本書。就這樣,QQ群裡不斷有人分享自己的「尋書」之路,由《人間詞話》引發的閱讀遠遠超過了圖書本身。後來,我們把這種閱讀稱為「根須式閱讀」,逐漸成為「敘事者」讀書的通用方法。在團隊中耳濡目染的這些閱讀技巧,一點點沉澱成教師的閱讀能力。一個人從無知到知之甚多,很多時候不是依靠傾盆灌入的方式獲得,而是慢慢積攢、慢慢薰陶的結果。

走向專業。人只有具備了足夠的閱讀能力,才有可能走上真正的專業閱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團隊共讀是幫助一個人形成閱讀能力、走上專業閱讀的「孵化器」。那麼,什麼樣的閱讀才算是一個人的專業閱讀呢?我覺得至少要有這麼兩點:一是要有自己的閱讀架構,也就是要知道自己可以讀什麼樣的書,應該讀什麼樣的書;二是要有自己的閱讀方式,如何去讀一本書、一類書,如何在閱讀中儘可能地獲得更多的東西。

換句話說,一個走向專業閱讀的教師,一定要有自己獨到的閱讀品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閱讀確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有著自己的規劃和朝向,有著獨立的選擇和甄別,有著鮮明的個人喜好與堅守。但是,專業閱讀的這種私有性質或者說品位,不會一蹴而就,也不會與生俱來,需要一段漫長而合群的「共讀」來培育。這或許就是教師團隊共讀的最大意義——引發一個人的專業閱讀,讓每一個人形成專業而私有的閱讀品質。

所以,我們強調的團隊共讀有兩層意思:首先,團隊共讀代替不了個人的努力。一個人的閱讀也罷,一群人的共讀也罷,要想一步步走向專業,都需要自己的長久努力。忽略了個人的努力,再優秀的團隊也無法把你帶向成功。其次,團隊共讀不會長久地完全存在於你的閱讀生命之中。在團隊中行走一段時間以後,個人的閱讀能力形成了,有了自己的專業閱讀品質,你就有可能會離開團隊獨自行走。即使不離開,在你的閱讀生命中肯定也會有了自己私密的閱讀空間,團隊不再會是你的唯一。

畢竟,共讀只是幫助閱讀走向「私人」的一段旅程。

(作者:王維審,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教育體育局)

《中國教育報》2018年05月07日第9版 

相關焦點

  • 瑪蒂爾達共讀筆記之三:做一張人物性格表
    然後,我們讀完了前五章,正好第五章非常好讀,於是沒有再講字詞,我說,我們結合之前五章讀到過的,給瑪蒂爾達和爸爸各做一張性格表,表格是我手畫的,我畫的時候她就在旁邊看著我,因為覺得我畫得認真,所以對待這份作業也認真了起來。
  • 煙臺市金口才語言培訓學校師生共讀經典
    煙臺圖書館推薦了30篇讚美煙臺的文章、50部中華優秀名著,供煙臺市民共讀經典。  煙臺市金口才語言培訓學校做為本次活動的閱讀點之一,積極響應參與「同城共讀」活動。活動當天,學校邀請了煙臺圖書館推薦文章《永遠的海岸》的作者——知名作家王利亮作為活動共讀人來到學校,和同學們共讀其代表作《永遠的海岸》。
  • 「拇指閱讀」上架邀你共讀《入黨》
    「拇指閱讀」上架邀你共讀《入黨》     本報訊(記者 張良娟)從即日起,四川日報聯手川報觀察
  • 【每月共讀一本書】十二月書目《朱自清散文精選》
    【每月共讀一本書】十二月書目《朱自清散文精選》 2020-12-26 1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校企共讀」助學農門「金鳳凰」
    近日,中建二局一公司在河北省張北縣第一中學的高三教室舉辦了一場以「助學圓夢未來,悅讀豐富人生」為主題的「悅讀慧」校企共讀活動。活動中,高考優秀畢業生代表李博宇分享了他的感悟。  "七一"來臨之際,該公司聚焦貧困地區張北縣高考畢業優秀學子,10餘名黨員代表來到張北縣一中對學校30位學生開展了助學活動,這些畢業生平均成績約為635分。大家圍坐在一起誦讀詩書、朗讀經典。
  • 夢的解析共讀預告:你的夢就是你真實的自己
    本周的共讀,將由我帶領大家一起共讀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這本書,本書共分為七部分:第一部分:日「無」所思,夜「有」所夢。第二部分:夢的世界裡,你不必做個好孩子。第三部分:為什麼孩子的夢境更為簡單?第四部分:卸掉偽裝吧!夢境。第五部分:夢的「底稿」,來源於哪兒?
  • 活動預告 | 復旦CC讀書會「共讀一本書-《宇宙之海的漣漪》」
    活動預告|寒|梅|傲|雪||閱|讀|隨|行|復旦MPAcc讀書會keep learning be happy共讀一本書《宇宙之海的漣漪》本次共讀一本書的活動由復旦MPAcc2017級葉瑞穎校友領讀,我們也會截取書中的片段來朗讀與分享。亦或是CC粉,亦或是熱愛天文學以及科幻小說的同學,亦或是「三體迷」的同學,歡迎來打卡我們在線上的共讀活動。我們也想聽見你們的聲音,與我們一起展開一場有趣的頭腦風暴,一起探討神秘的宇宙話題。
  • 脫口秀沉淪註定,相聲秋水共長天一色
    仔細品也確實沒意思,脫口秀的路子就是團隊寫好段子或者自己寫好段子,找幾個口才好的年輕人對著提詞器讀出來就行,準入門檻極低,流水線一樣的快餐娛樂節目,來的快,走的更快。 曾經有人說脫口秀會取代相聲,現在看別說取代,自己能活過今年就不錯了,相聲的幽默才是真功夫,是需要師父點撥,需要多年磨練才能有小成,有些網友不知道,好的相聲演員現掛的時候很多,這就是為什麼相聲你看不膩
  • 「薪火相傳跟黨走 家國共築向未來」主題黨團隊日活動在津舉辦
    央廣網天津9月10日消息(記者楊煜)今日,在教師節到來之際,由團天津市委指導,河西團區委、區少工委主辦的「薪火相傳跟黨走 家國共築向未來
  • 讀睡詩詞精選|飲酒何須論萬金,歡情只要共知心
    《攤破浣溪沙》文/陳政良飲酒何須論萬金,歡情只要共知心。不到千杯杯莫放,作高吟。得意人生應大笑,無常世事且閒斟。夢向耶溪垂一釣,古同今。《蝶戀花》文/陳政良一點相思千古夢,多少柔腸,寸斷誰人送。讀睡詩社創辦於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 業內人談繪本親子共讀:不要打岔,鼓勵父親表演繪本故事
    曾在首屆中國國際童書展上介紹了繪本的100種讀法的米奇爸爸說,繪本不僅要親子共讀,還能通過看圖說話、角色遊戲、戲劇表演等方式,激發孩子的閱讀樂趣。在他們看來,繪本不僅僅是寶寶成長的工具,也是父母與寶寶溝通的橋梁。
  • 黔甬兩地小學生「山海共讀一本書」
    據悉,市實驗小學302班還將和停西小學開展「山海共讀一本書」等活動。以書為媒,千山萬水隔不斷赤子真情,兩地同齡人將通過信件介紹自我、分享讀書感悟,從中既收穫豐富的知識,也將產生珍貴的友誼,讓書香給甬黔兩地孩子帶來更多的歡樂和精神食糧。
  • 雲端共讀、觀察星空、播報時事新聞……鄭州金水娃的線上學習為啥...
    鄭州市金水區緯五路第二小學學生自建學習圈發起晨讀活動李錦軒是鄭州市金水區緯五路第二小學二(1)班的一名學生,他和幾個同學自2月底開始自主共建學習圈,並製作了公約,每天早上8點線上有約、雲端共讀孩子們豐富多彩的線上學習背後,是鄭州市金水區300人的保障團隊和近萬名老師一直在努力。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到,近兩個月來,鄭州市金水區教體局以「四三三」工作模式,有序有效運用「釘釘平臺」,為學校、教師、學生、家長搭建了高效溝通互動的數位化管理平臺,充分服務學生學習和生活指導工作。
  • 酒意詩情誰與共(讀李清照)
    酒意詩情誰與共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 2020年麗澤師生共讀會線下開啟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吳林娜 呂蘭香)近日,由南開大學教師發展中心和南開大學圖書館共同主辦的「師生共讀」活動在主樓舉行。作為復學後的第一次線下讀書會,本次活動吸引了30餘名師生參與。
  • 【讀贏今日熱點】2017-10-1 每日財位
    讀贏網今日熱點  葉生博客推4中3,重心欄目葉生星級重心推介5星重心命中,2周以來10中7!  喬麥博客昨天四場重心全中,兩大重心欄目【超大力一錘定音】和【大小球至尊錦囊】今晚將會繼續各自發布2場  Ryan Chan博客繼續3中2,兩天合共6中4,今晚繼續醒神幫球迷盈利!  TIPS公司昨晚3場重心全中!最近13場中11場!
  • 與我兒共讀《水滸》十一(江湖講義氣,英雄多歷奇)
    把林衝的話畫出來,讀上兩遍,回答林衝是以什麼理由讓三人坐上前三把交椅的?晁蓋自然更會做人,林衝還要謙讓的時候,晁蓋堅持讓他坐了第四把交椅。通過這個片段的描寫,感受這些江湖中人的義氣與耿直。用很俗話來講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真夠哥們兒意思」。基本上這梁山的十一羅漢都就位了。
  • 三水學生團隊獲2018年佛山市中小學生創客大賽一等獎
    此次大賽共分為個人創造、團隊智造、中學組、小學組四個組別,不少學生的創客作品大多數源於生活,著力於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植江堯他們的作品也不例外。植江堯坦言,創設初衷源於今年初其家中的一場小「意外」,「家中廚房不慎出現小面積火情」。因而,植江堯便想,能否讓滅火器自己「動」起來,及時滅火、挽回損失。
  • 為什麼從小讀古文的孩子,長大更有出息?
    全套書共4冊,分別是《詩經優選》、《諸子名篇》、《韻詞散曲》、《散文歌賦》,以新版的部編版教材為依據,涵蓋了大部分編版教材裡要求背誦的篇目、名句。全套書以「大語文」的視角進行解讀,名師提煉黃金背誦方案。目錄由易到難的順序遴選適宜小學生背誦的名篇名句,讓孩子階梯式學習和背誦。
  • 為什麼都說「男不讀納蘭容若,女不讀倉央嘉措」?到底是何意?
    文化:為什麼都說「男不讀納蘭容若,女不讀倉央嘉措」?納蘭者,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大學士納蘭明珠之子也。納蘭公子文採舉世無雙,武藝精湛,為康熙年間御前侍衛,三十而隕惜其英年早逝,但為文學詩詞集大成者,現今傳世之《納蘭詞》清麗婉約、意境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