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甬兩地小學生「山海共讀一本書」

2021-01-09 寧波晚報

停西小學的學生閱讀嶄新的課外書。通訊員供圖

    本報訊(現代金報 | 甬上教育 記者 俞素梅 通訊員 丁萍)9月3日,遠在千裡之外的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德臥鎮停西小學的小朋友們,收到一份特別的開學禮物——200冊嶄新的圖書。這些圖書是寧波市實驗小學302班七色花中隊的孩子們利用暑假義賣活動所得而購買的。

    這一「義賣贈書」之舉,源於302班班主任唐麗波去年的教育幫扶之行。2019年12月,寧波市實驗小學舉行赴貴州的教育幫扶之行,七位教師分別送教並走訪黔西南州安龍縣德臥鎮的四所學校和貞豐縣的六所學校,唐麗波是其中之一。

    回到寧波後,唐麗波在課堂上講起黔西南孩子的生活狀況。當聽到那裡的孩子急需課外書籍時,有班幹部萌發用勞動所得為他們購買書籍的想法。說幹就幹,暑假期間,302班的44個孩子來到南塘老街和1844廣場,進行兩次義賣,義賣的2500多元錢全部用來購買適合小學階段閱讀的課外書籍,並選擇寄往德臥鎮停西小學。

    9月4日,收到圖書的停西小學發來感謝視頻。視頻裡,學生們紛紛感謝寧波小夥伴們送來的精神食糧,並祝福好朋友們學業有成。

    據悉,市實驗小學302班還將和停西小學開展「山海共讀一本書」等活動。以書為媒,千山萬水隔不斷赤子真情,兩地同齡人將通過信件介紹自我、分享讀書感悟,從中既收穫豐富的知識,也將產生珍貴的友誼,讓書香給甬黔兩地孩子帶來更多的歡樂和精神食糧。

相關焦點

  • 活動預告 | 復旦CC讀書會「共讀一本書-《宇宙之海的漣漪》」
    活動預告|寒|梅|傲|雪||閱|讀|隨|行|復旦MPAcc讀書會keep learning be happy共讀一本書《宇宙之海的漣漪》這些天體的一系列戲劇性運動,無時無刻不在浩瀚的宇宙中釋放光和能量,以及形成各種引力波源,穿梭在不同曲率的宇宙時空中……引力波的發現無疑是一項劃時代的成就,這或許是近五六十年來最為激動人心的一項天文物理學成就。與此同時,引力波的發現還只是一幕精彩大戲剛剛掀起的小小序章,利用引力波作為探測手段能讓黑洞這樣神秘的「宇宙怪獸」真正浮出水面。
  • 【每月共讀一本書】十二月書目《朱自清散文精選》
    【每月共讀一本書】十二月書目《朱自清散文精選》 2020-12-26 1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團隊共讀為什麼
    兩年來,「敘事者」主要遵循了四大常態行走方式:一是「敘事者·共讀」,每月共讀一本書;二是「敘事者·共寫」,每周撰寫一篇教育敘事;三是「敘事者·講堂」,每月聆聽一次主題講座;四是「敘事者·研究」,倡導每人尋找一個研究方向。
  • 《瘋狂猜成語》甬羊是什麼成語 甬羊打一成語答案一覽
    導 讀 瘋狂猜成語甬羊答案是什麼?
  • 新年追夢,從讀一本書開始
    1月1日,在杭州博庫書城,記者將鏡頭對準了一位位沉浸在閱讀中的讀者。令人意外的是,這些讀者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悅和抗拒,而是落落大方地抬頭對著鏡頭微笑,一展自己的自信和美麗。  新年的到來,讓書城多了一份喜慶。
  • 適合小學生讀的勵志古詩詞: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古詩詞中有很多勵志的句子,那麼適合小學生讀的勵志古詩詞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適合小學生讀的勵志古詩詞1、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陸遊《病起》2、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後漢書·馮異傳》10、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11、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七律·冬雲》12、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沁園春·長沙》13、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文嘉《今日詩》1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 小學生部首查字法容易出錯的幾個字
    學會查字典,也是小學生必備的一種能力。低年級小學生剛接觸漢字不久,遇見不認識的字可以藉助字典查一查,尤其是出現一些漢字字形很像、似是而非的情況時,就可以藉助我們的工具書——字典。當然字典又分為新華字典、四角號碼字典等,不同的編寫方式,其查詢的方法也會不一樣,在這裡我們先講一講新華字典中的部首查字方法,這也是小學生必備技能之一。1、我們先來看一看「黑」字的部首是什麼?
  • 煙臺市金口才語言培訓學校師生共讀經典
    煙臺圖書館推薦了30篇讚美煙臺的文章、50部中華優秀名著,供煙臺市民共讀經典。  煙臺市金口才語言培訓學校做為本次活動的閱讀點之一,積極響應參與「同城共讀」活動。活動當天,學校邀請了煙臺圖書館推薦文章《永遠的海岸》的作者——知名作家王利亮作為活動共讀人來到學校,和同學們共讀其代表作《永遠的海岸》。
  • 讀這兩本書長大的孩子,文採必然出眾
    一字一世界,一筆一乾坤。漢語獨特的美,首先在於它的平仄、對仗和韻律。詩詞和對聯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文學形式,兩千多年來一直薪火相傳,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開始這種文學修養的訓練,對聲調、音律、格律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因此,一些聲律方面的著作也應運而生,其中車萬育所作的《聲律啟蒙》,和李漁所作的《笠翁對韻》極具代表性。
  • 樂清清江鎮:內外兼修書寫山海清江
    「一江碧水,兩岸青山,三月李花,四季美景」,這是清江的絕佳天賦。為此,結合「山海清江」特色,清江舉全鎮之力、匯全民之智,全力以赴打好「一加強三整治」攻堅戰,將努力建設一座宜居、宜業、宜遊的魅力山海品質小鎮。
  • 小學生要學古詩文嗎?
    這位家長的話很具有代表性,我們從小不接觸文言文,到初中當然不好理解,特別是初中除了文言文翻譯外,還有課外文言文閱讀,讓你去賞析,連讀都讀不懂,談何賞析?其實,小學生完全可以讀懂文言文,並且我們也一直在接觸文言文,只是我們都把它翻譯成了現代文來理解。下面,我們來講一講,小學生應該怎樣來學文言文,都有哪些適合的書呢?
  • 《讀懂一本書》:書讀不懂?完成7個底層積累就能快速讀懂一本書
    一、讀不懂你有沒有這個疑惑:有些書,我們讀起來很困難,可是別人讀得很輕鬆,這是為什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同。那為什麼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二、池子理論這是我在讀了《讀懂一本書》後得到的體會。這本書的作者樊登老師有一個說法讓我印象深刻:理解力的池子。
  • 全校共927名小學生檢查視力 有45.63%視力低下
    可是看著兒子班上的同學有三分之一都戴上了眼鏡,又覺得在如今的學習壓力下,即便小學不戴眼鏡,中學也可能要戴。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普及,現在的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機會和時間也越來越多,加上課業負擔重及不良用眼習慣等因素,中小學生近視率也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在很多家長眼裡,戴眼鏡已經成為一種見怪不怪的普遍現象。
  • 夢的解析共讀預告:你的夢就是你真實的自己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夢」。有些人說自己幾乎不做夢,但事實是,每個人每晚都會做夢。經醫學統計分析,夢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不論你早晨醒來是否存在夢感,你每天晚上都必然會做4~5個夢。我們今天不講神明魔鬼,不講無法推斷的超自然,而是從科學的角度,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和大家來聊一聊「夢」。在此之前,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夢學鼻祖」——弗洛伊德。
  • 月上星河眉間山海與君遙相會什麼歌?《小樓簾下風》完整版歌詞
    「月上星河眉間山海與君遙相會」這句歌詞給人一種唯美但又哀傷的感覺,是《小樓簾下風》裡的一句歌詞,這首歌旋律非常好聽,那麼,這首歌歌詞是什麼?下面小編就帶來完整版歌詞在線試聽。  月上星河眉間山海與君遙相會是什麼歌  這首歌是《小樓簾下風》,由劉瑞琦演唱,是《劍來》廣播劇原聲碟第六首,古風的情歌散發著獨有的溫柔墨香,劉瑞琦富含感情的聲音,把女子的相思唱得淺淺濃濃,「月上星河眉間山海與君遙相會」,言情又不庸俗,婉轉纏綿,有如一幅細細描繪的工筆畫。  初聽《小樓簾下風》只覺曲調婉轉憂傷。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送你三把斧,快速解讀一本書
    書籍,是作者和讀者間的一個交流場,而要準確把握一本書的精華並提煉出來需要一種能力。有的書讀來簡潔易懂,好比抬頭望見「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感覺舒心、明白;有的書讀來雲山霧繞,不明東西,不辨南北,恍然間「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其實,大可不必煩惱,《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的作者樊登老師告訴我們,任何一本書都有其自身的結構。
  • 《如何閱讀一本書》:公正地評斷一本書,不做這樣的蠢人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沒有一本書會壞到找不到一點好處。—塞萬提斯01有個蠢人,一直過著平靜、快樂的日子。可是有一天,他聽到外面的人都這樣評論他,說他是個沒有頭腦的傻瓜。今天讀《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第十章:公正地評斷一本書中的內容時,就想到了屠格涅夫的這個短文。作為一個有自我要求的主動閱讀者,讀完一本書後,能客觀、公正地對此書做出評論是讀者的義務。《如何閱讀一本書》裡說「在你說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暫緩評論』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說『我了解了』」。
  • 中國最美10本書,一生一定要讀一次
    一卷書一壺茶,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4《聲律啟蒙》音韻之美如果說,有一本書,能讓人不自覺地唱出來,那麼這本書一定是《聲律啟蒙》。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春對夏,秋對冬,暮鼓對晨鐘。來鴻對去雁,宿鳥對鳴蟲。
  • 2020年麗澤師生共讀會線下開啟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吳林娜 呂蘭香)近日,由南開大學教師發展中心和南開大學圖書館共同主辦的「師生共讀」活動在主樓舉行。作為復學後的第一次線下讀書會,本次活動吸引了30餘名師生參與。  南開大學法學院青年教師時晨結合當下社會實情,選擇英國社會學教授哈裡柯林斯的《勾勒姆醫生》一書與師生分享,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讀書會。  「科學是笨拙的,經常雜亂無章、沒有頭緒。而醫學作為科學領域中與我們日常生活最無法分割的一門,常常被賦予最大的期許,但它並不是完美無缺的,甚至在現實中更為糟糕,因為它總是伴隨著疾病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