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一本書》:書讀不懂?完成7個底層積累就能快速讀懂一本書

2021-01-10 黑貓書評

一、讀不懂

你有沒有這個疑惑:有些書,我們讀起來很困難,可是別人讀得很輕鬆,這是為什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同。

那為什麼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我們原始積累的知識深度和結構不同,是導致理解能力有差距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池子理論

這是我在讀了《讀懂一本書》後得到的體會。這本書的作者樊登老師有一個說法讓我印象深刻:理解力的池子。

我們平時積累的知識就像是一個池子,池子裡的水越多,我們閱讀相關書籍的理解能力也就也快,比如你已經讀過許多心理學的書籍,再讀其他心理學書籍的時候過程就會很輕鬆,而且吸收很快,相反,如果你從未接觸過這個領域,看到一個名詞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那吸收起來自然沒有前者快。

理解力池中的水就像《一萬小時天才理論》中提到的髓鞘質,理解力池子裡的水位越高,就相當於髓鞘質越多越厚。如果你讀過《一萬小時天才理論》這本書,或者讀過我以前分享的關於這本書的心得,那你就會了解,人的動作神經纖維鏈之間溝通的結果,而髓鞘質就是包裹這條鏈路之間的物質,髓鞘質越多的人,技能掌握也越熟練。

如何讓自己理解力的池子水位變高呢?

對於構建自己理解力的池子樊登老師介紹了經濟學、心理學、管理學、邏輯學、哲學、國學、人生經驗這七個他認為比較重要的方面,從這些方面入手,可以讓我們建立起一個相對完善的底層知識框架,幫我們提高自己池子中的水位。

三、構建自己的池子

對於讀書我常說一句話:我們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照搬老師的套路,我們是要找把書中的知識改造成適合自己的方法。

樊登老師的方法很好,可是他的池子太大,未必適合普通人的讀書結構,在樊登老師看來,經濟學知識是每個現代人應該具備的知識,但是如果你讀這些書實在是提不起興趣的話,不妨試試縮小自己池子的範圍,在自己專注的領域借鑑樊登老師的方法,適當擴充一些其他相關領域,這個過程可能更愉快,我一直覺得讀書很重要,但是愉快地讀也很重要,否則如果我們長時間去啃一些晦澀難啃的書,恐怕我們就會失去了讀書的樂趣。

借鑑樊登老師的方法,我們可以採取分階段為自己的池子蓄水的辦法,第一階段先學習:邏輯學、心理學、國學和哲學這四個部分,這幾個方面初步的框架搭建過程我們大概會需要1-2年左右的時間。之所以首選這四個方面先行蓄水是因為它們更夠直接的提高我們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文學素養,這對於以後我們對閱讀內容的吸收有很大幫助。

掌握了這四個方面以後,我們就可以向其他方向擴展,比如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等,從而增加我們看問題的切入點,這樣我們分析問題才會更加全面,處理問題的能力也會隨之提升。

至於為自己池子蓄水的書單,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大家的選擇也會有很大差異。雖然樊登老師有推薦的書目,不過我還是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能力先易後難,否則很容易把書買回家看一兩頁就束之高閣了,這樣的書不算讀過,只是你買過而已。

《讀懂一本書》除了「理解力池子」這個觀點讓我耳目一新,對於選書和讀書的方法特別是如果想要真正理解一本書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講出來的觀點也讓人印象深刻,相信你一定也能從這本書中找到觸動你的亮點。

我已經開始向自己的理解力池子蓄水,你什麼時候開始構建自己的池子呢?

相關焦點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送你三把斧,快速解讀一本書
    每一本書都自帶使命,有的書教給我們怎樣閱讀一本書,有的教我們如何跟他人進行關鍵對話,有的讓我們認知覺醒,升級思維,還有的讓我們懂得如何修身、立命等等。不同種類的書都在傳播自身的價值,帶給人們以啟發和智慧,讓我們精神文化不斷在湧動中進化。每一位讀者也有使命,就是解讀出作者要傳遞的價值,並將之傳遞給更多人。閱讀,就是為了完成知識的流通和傳播。
  • 一本書讀懂數字貨幣 王騰鶴 辛泓睿 黃永彬編著 數字貨幣發展歷程
    通俗解讀數字貨幣發展歷程,匿名幣、穩定幣、央行數字貨幣的基本概念詳細介紹具有代表性的數字貨幣(比特幣、Libra天秤幣、USDT、石油幣)特別介紹我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作者介紹王騰鶴,區塊鏈行業早期投資者和從業者,多家企業鏈改顧問、公共關係顧問,《一本書讀懂區塊鏈》作者。
  • 《如何閱讀一本書》:公正地評斷一本書,不做這樣的蠢人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沒有一本書會壞到找不到一點好處。—塞萬提斯01有個蠢人,一直過著平靜、快樂的日子。可是有一天,他聽到外面的人都這樣評論他,說他是個沒有頭腦的傻瓜。今天讀《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第十章:公正地評斷一本書中的內容時,就想到了屠格涅夫的這個短文。作為一個有自我要求的主動閱讀者,讀完一本書後,能客觀、公正地對此書做出評論是讀者的義務。《如何閱讀一本書》裡說「在你說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暫緩評論』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說『我了解了』」。
  • 2020收官季,從這10本書裡讀懂中國|藍獅子書單
    01、在書中,讀懂中國用腳步丈量土地,用眼睛發現世界。恰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身處漩渦中心的中國正在經歷劇變中的成長,通過以下在實際經濟工作或經濟理論研究領域頗有建樹的三位作者的著作,時代中的個體或許可以對客觀的世界形成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
  • 讀懂這四本書,讓你在學習上如魚得水,在生活和工作中得心應手
    01《學習之道》一本讓你心甘情願做筆記的書,高居亞馬遜學習類圖書榜首長達一年時間,受到各類媒體和名人的力薦不知道你在學習中,是否遇到過這些問題: 為什麼你剛讀完了一本書,卻不記得裡面講的究竟是什麼?而《學習之道》這本書針對這一情況,從腦科學和心理學的最新研究出發,跨學科解讀學習的原理,提供最全面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讓讀者明白: 大腦如何處理圖形、文字、數字等信息,不同類型的學習匹配哪種信息通路;學藝術、學語言、學音樂、學數理……各種事物的學習原理,究竟有何差距; 對你而言,為什麼A方法比B方法的學習效果更好。
  • 《高效閱讀》教你讀懂實用的書,並把重要的知識點記住
    二、讀懂實用的書,並把知識點記住的方法要讀懂實用類的書籍,通過學習以下的三點,就能輕鬆讀懂,並把知識點記住。1、理解實用型書籍的寫作結構理解實用型的書籍寫作結構,能幫你快速找到一本書的重點內容。實用型書籍的寫作結構,一般包含了這幾個模塊。比如,這是什麼意思,她有什麼作用,有什麼表現的形式,具體怎麼做,能應用在什麼地方等。
  • 想要讀懂易經這部「天書」並不難,只要記住24個字,由淺入深就行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大多數成功人士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做對決策都是由於他們熟讀一本書,比方古代的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再比方現在的李政道、楊振寧、馬雲。而這本書便是被稱為「三玄之冠」、「群經之首」的《易經》。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何況《易經》在中國,本便是「文明之底,群經之首,大路之源」。
  • 中國三大奇書,至今無人真正讀懂,只要讀懂一本,不是天才就是鬼才
    可惜的是,現在的人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讀懂。如果讀懂了,那麼說明這個人不是天才就是鬼才。第一本:《易經》《易經》一共分為三部,分別是《連山》、《歸藏》、《周易》。《易經》中涉及的很多領域,包括政治、哲學、文學、藝術、科學等。是群經之首。可惜的是,《連山》和《歸藏》早已失傳,只剩下了《周易》,然而只是這一部就是寶貴的知識財富。《易經》是周文王周文王姬昌所作。
  • 名牌大學的精英學子們都在用的高分讀書法,5個步驟讀透一本書
    《高分讀書法:成績大幅提高的秘密武器》(以下簡稱為《高分讀書法》)一書正是他這種高效讀書方法的總結。這本書第一部分以高分讀書法的5個步驟為主線,介紹了通過讀書提高自己的讀解力、理論思考能力、歸納能力、客觀思考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方法,第二部分講如何選書。今天先來分享一下第一部分的內容。5步讀透一本書,將知識真正轉化為自己的智慧。
  • 很精彩的一首詩詞,年少不懂蘇東坡,讀懂已不再是少年
    他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一詞,相信很多人都會背誦,也經常引用其中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無畏和淡然,很多人認為這是5000年來最精彩的一首詩詞。年少時喜歡一蓑煙雨任平生,後來懂得也無風雨也無晴。譯文:不要去聽那穿林打葉的雨聲,為什麼不一邊吟詩嘯歌,一邊悠然地行走呢。竹站和草鞋輕便得更勝過馬,怕什麼?一身蓑衣,足夠在風雨中過上一生。
  • 「牆裂」推薦:英語想要考個好成績,怎麼能少了這幾本書
    每天:6:00-7:30;晚上8:00-10:00,是最適合重複記憶的時間,背過的單詞一定要花時間加深記憶。第三招:鞏固記憶核心詞彙高考詞彙有3500個,但是高頻核心詞彙只有2000個,牢牢掌握這些核心詞彙,足夠你在最後的時間突破英語單詞障礙的大關了。這裡,學姐推薦《20天背完高考核心詞彙》。
  • 中國人必看的10本書!
    1《聖經》這本書不用多說,地球人都知道。沒讀過《聖經》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你可以不信仰基督教,但不可不讀《聖經》。《聖經》是唯一一本由普世大眾共同書寫的全球第一暢銷書,這是幾千年來人類的智慧結晶,讀懂了《聖經》,可以說就讀懂了人生。
  • 朱熹忠告:一般人讀不懂《易經》,但是有兩種人或許能讀懂
    本文僅用簡單的幾個字,就可以說明許多寶貴的人生道理。司馬遷說過:「《易》本隱以之顯,《春秋》推見至隱」。《春秋》是講歷史事件,讀者可以根據這些具體的事件去總結看不見的道理。而《易經》卻正好相反,它可以把我們看不見的道理,濃縮在一句話中,我們在讀《易經》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反推一些道理。
  • 中國4大奇書,至今無人能看懂,要能讀懂一本,不是天才就是鬼才
    歷史上有很多非常深奧的書籍一直流傳下來,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他其中的意思,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下我們國家的四大奇書,如果有誰能讀懂其中一本,那這個人就非常厲害了。這本書的作者是明朝的一個道人,他將世間所有的大道理大智慧全都總結在了書中,但是人們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含義,即使這樣人們還是能夠從中悟出很多的哲學,引起人很深的思考。
  • 學習八字預測必須讀懂的幾本書
    這本書詳細論述了天幹地支以及五行生旺,對初學者深刻理解五行生剋制化原理幫助很大。第三本是《滴天髓》。這本著作可以說集合了從唐朝到明朝期間命理理論的精華,從五行生剋制化,到十神六親,八字格局,五行性情,四季燥溼寒暖變化都有詳細分析論述,尤其是對八字特殊格局的論述更是精闢至極,別的書籍不看,這本書籍一定是必讀的。第四本是《窮通寶鑑》。
  • 我們為什麼不能讀懂《易經》?讀懂易經讓你輕輕鬆鬆過一生!
    我們為什麼不能讀懂《易經》? 讀懂易經讓你輕輕鬆鬆過一生!有人問這樣的問題:如何利用中外古代和現代《易經》的詮釋能夠有效地學習?如果您說這些解釋不能幫助您理解《易經》這本書的內容,那肯定會引起激烈的反對。
  • 知中·一本讀懂!山海經
    「一」初遇《山海經》是年幼時在語文課的課外讀物上,那時讀到「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還有「女媧補天」的故事,驚異於那短短幾句詞語釋義勾勒出的神話故事。可,那會並不明白引注的意義,所以也不清楚《山海經》是一本古代神話故事傳說。而後,與《山海經》內相關故事的再遇,卻是遠渡重洋,在妖怪列島日本的動畫作品裡。
  • 在這本書裡,讀懂紫砂壺的前世今生
    他是個大高個,很愛笑,敢講敢說。陳傳席從小博聞強記,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在30歲投身美術史學習和研究之前,他給人畫過像,在煤礦上做過技術員。今年3月,陳傳席的新書《紫砂小史》出版,在這本書裡,他率先提出了「品壺六要」,希望給「什麼是好壺,什麼是壞壺」確立標準。這本書梳理了1000多年紫砂的演變,介紹了61位制壺大師和139件名壺。「我研究紫砂、書畫,都是想說明中國文化值得自信。
  • 但我看不懂,有些書值得等待
    白巖松將《道德經》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之書,他曾言:「有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在我看來,四分之一部《道德經》就可以治天下」。但是我看不懂《道德經》,怎麼辦?《道德經》全篇5162個字,是春秋戰國老子的著作,簡簡單單幾千字沒卻涉及到了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內容,其中深奧的內涵和意思讓普通人「讀不懂」。很多人在網上發問「《道德經》講了什麼,如何讀懂《道德經》?」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強求讀懂它呢?也許不是你讀不懂,而是時機未到。
  • 《洋蔥閱讀法》:1天讀完1本書不是夢,怎樣在1張紙上記錄精華?
    雖然沒能嚴格按要求完成作業,裡面的54個閱讀學習法核心概念詞我還沒找全,但這本書給我的啟發還是蠻大的,裡面有許多「鮮活證據」是我要收集的。02九宮格筆記法——一天讀完一本書不是夢九宮格筆記法——一天讀完一本書不是夢作者彭小六每天半小時的「夢想早讀會」,每天分享一本書給大家,那麼他是如何實現每天讀完一本書的呢?書中告訴我們,快速閱讀的口訣「因概掃切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