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道德經》是我的生命之書。但我看不懂,有些書值得等待

2021-01-09 榴槤有千層

白巖松將《道德經》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之書,他曾言:「有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在我看來,四分之一部《道德經》就可以治天下」。但是我看不懂《道德經》,怎麼辦?

白巖松

一.我讀不懂《道德經》怎麼辦

《道德經》,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道德經》全篇5162個字,是春秋戰國老子的著作,簡簡單單幾千字沒卻涉及到了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內容,其中深奧的內涵和意思讓普通人「讀不懂」。很多人在網上發問「《道德經》講了什麼,如何讀懂《道德經》?」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強求讀懂它呢?也許不是你讀不懂,而是時機未到。

《道德經》

二.經典只有沉澱和等待後才能讀懂

有些書在過於年輕時遇見它是一種錯誤,你只覺得它講述的內容過於無聊和枯燥,或者不只所云。其實是你的閱歷太淺、見識太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從窗戶縫裡窺見房間的一個角落以為這就是整個房間的全貌。

等到年紀見長閱盡千帆,擁有了讀懂經典的合適時機,有見識和能力讀懂這本書了,卻因為年輕時井底之蛙的眼光給這本書打上了「不好」的標籤,於是真的錯過了。 我現在讀不懂《道德經》,沒有關係,不懂就大方地承認自己不懂,《道德經》值得等待。只有當我們擁有了一定的人生閱歷和社會體驗才能讀懂它。

生命之書《道德經》

三.真正的讀懂只能靠自己

「《道德經》我讀不懂」,於是有人開始百度,一搜什麼翻譯解讀全有了,但是那終究是別人的想法和理解,把別人的東西裝到自己的腦子裡,記得再牢,也終究是別人的見解。讀懂不是記住別人的翻譯和見解,而是自己思考。

白巖松解說《道德經》為什麼倍受推崇?因為他說的是自己的見解,是別人沒有提出過的想法。 讀書應該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急功近利想用速讀法把一本書嚼爛吸收是不可能的。白巖松說《道德經》是他的人生之書,是因為它蘊含的深刻哲理值得用花一生去解讀。

閱讀

四.讀書應該是一個快樂的過程

孔子晚年的時候很喜歡讀《周易》,反反覆覆讀了很多遍,把串竹簡的牛皮帶子都磨斷了好幾次,後人稱「韋編三絕」,但是哪怕這樣孔子承認沒有完全讀懂,他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與質了。」 孔子尚且承認自己不懂,更何況我們呢。

每個人的愛好興趣、性格特點、見識閱歷各不相同,不可能存在放之四海皆準的必讀書籍。如果真的存在必讀書籍的說法,那我覺得《論語》、《周易》、《春秋》等等國學經典都應該榜上有名,但是我們看得懂嗎?事實是看不懂。

孔子讀《周易》,韋編三絕

我不承認必讀書籍的說法,但是我認為存在多少歲可以讀的書籍,可以讀不是指強制要求只有到了那個年齡段才能讀,而是說到了那樣一個人生階段才能真正明白那本書的內涵。

讀書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閱讀應該帶給人的是精神和心靈的洗滌,而不是讓你產生「我讀不懂」的焦慮感。讀書不該帶著太重的功利心,我看中的是讀書帶給我的快樂,而不是讓讀書直接為我生產價值。

思考是最大的財富

我是小谷,專注於文學思考,你對讀書有什麼樣的理解呢?我現在讀不懂《道德經》,但是不代表我以後讀不懂,認識是一步步深化的。床頭放一本經典是告誡自己「我很淺薄,我應該要讀書」。 喜歡我記得關注點讚收藏哦。

註:侵刪致歉

相關焦點

  • 一本5000多字的《道德經》:讀懂經典4句話,才知人生真諦
    在家已有3個月之久,但3個月來,我絲毫不感覺空虛與焦慮。理由無他,只因看了這本《道德經》,看完才知它實在是妙極了。年少初識,還是在金庸武俠的絕世神功《九陰真經》,開篇第一句「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就出自《道德經》。不明覺厲!
  • 《道德經》中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是宇宙萬物起源的秘密所在
    第三層樓——生命,所謂「 生命 」就是生生不息的靈魂、如如不動的真我本源。三的妙用普遍而深刻,宇宙萬物萬有之一切,不是三本身,就是三的倍數,九是陽數之極,就連珠算裡的九九歸一,也是從易經和道家哲學化來的.在道家思想裡,「九」是大之極致,終極的。三三得九,九九歸一,是一種忘我的狀態,是人類文化的最高哲學精神。
  • 道德經:人生所有的刻意追求,都只會讓我們物極必反,凡事要有度
    白巖松老師說:「這個世上最糟糕的一種人就是勤快的人。」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其實這還要追溯到《道德經》上來。《道德經》中說這樣一段話: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弗與,善用人者為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 白巖松:「讀懂《道德經》的四分之一足夠」
    所以才流傳下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談,但是在1000年之後著名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卻說:「有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在我看來,讀懂《道德經》的四分之一已經足夠了。」為何白巖松說出這麼「狂妄」的話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道德經》的作者牛《道德經》的作者便是老子,被評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也是道教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稱為「太上老君」。
  • 《孫子兵法》略遜一籌,《道德經》才是兵法聖書,學會了橫起走天下
    其實,從《道德經》成書時間,及其內容來看,《孫子兵法》很多內容和章節,都借鑑了《道德經》。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道德經》才是最高的兵法。《道德經》讀懂了,勇於帶兵打仗,可謂是戰無不勝!一、「萬經之王」與「兵學聖典」:《道德經》是《孫子兵法》的鼻祖自古以來,《道德經》就被學界譽為「萬經之王」。
  • 白巖松:我的幸福感在減少 用鋼筆寫就新書
    十年前,「三十而立」的白巖松,以《痛並快樂著》這本書,抒寫了自己對時代、國家、社會、人生的感悟。在《痛並快樂著》中,白巖松寫道:「真盼望在我四十歲之後,有很多問題,真的已經不惑了。」而當十年過去,進入不惑之年的白巖松在他的新書《幸福了嗎?》中誠實地寫下這些文字:「我對自己抱歉,我做不到對很多事情不惑,甚至不得不承認,有些事情比十年前更不明白。」
  • 道德經才是正解
    看過《誅仙》朋友們可能知道:小說中有一句十分霸氣的語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很多的誅仙迷們,可能都不清楚這句話的意思,或者被書中的解釋給誤導了。更甚者,有的朋友連「芻」字都不認識,談什麼理解整句話的含義呢?閒暇之餘,就來談下這句話,別被《誅仙》給騙了,《道德經》才是正解!
  • 「你要是考第一名,我就敢和你斷絕關係」,看看白巖松獨特育兒觀
    今天和大家說一說白巖松的「奇妙」育兒觀。我相信你會得到深刻的啟示!你敢考第一名,我就和你斷絕關係?白巖松的兒子叫白清揚,可以說繼承了他的優秀基因,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很多人會覺得,肯定是出於白巖松嚴格的教育,但令人沒想到的是,他經常在教育孩子方面「語出驚人」。
  • 《道德經》中經典的「3句話」,道出了人生真諦,令人佩服!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呂覺 不二篇》漢高誘注釋老子去國西遊,函谷關尹喜請為著《上至經》五千言,即此書。《道德經》全書不過五千餘字,其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
  • 辛德勇|我對《羅氏墓誌》書人的疑慮
    本文內容圍繞辛德勇教授對墓誌書人是否為顏真卿的幾點疑慮。我關注這方《羅氏墓誌》,同絕大多數人一樣,緣於對這方墓誌書人的關注。與很多關注者不同、同時也與這方志石的發掘者認識有所不同的是,我對這方墓誌上標記的書人——顏真卿,是深感疑惑的。儘管深感疑惑,但由於我對書法和寫字兒的書法家都完全不懂,所以是沒有資格發表學術性看法的,更沒有資格給這方墓誌做鑑定。
  • 《齊善鴻講道德經》是悟道的智慧之作,距離真正的道,還有多遠?
    齊善鴻說:「以道看世界,生命如同一個容器;生命的本質,就在於往裡面裝生命;命運的秘密,就是你裝進去生命,你就會成為什麼!齊善鴻是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一大串的名頭就不一一列舉,他用了三十年尋道、悟道和行道,他將中國道學智慧充分融入到自己的的生活和生命之中,可見其對道的領悟已經達到了讓人嘆為觀止的高度。
  • 宇宙的終極秘密:《道德經》裡的生命起源和聖人之道
    《道德經》一開場就回答了生命起源的問題,不過它解釋的不是哪一個物種的來源,也不是人類的起源,而是直接開車開出了高鐵的氣勢,回答的是世界上一切物質來自哪裡的問題。 你就說,解不解氣,霸不霸氣? 老子怎麼說的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道德經》:不論對外界有多少欲望,終歸是要回歸自己的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全書八十一章,區區五千字,卻是字字珠璣,句句箴言,很多人只知《道德經》是一部深奧玄妙的哲學著作,老子在書中向世人傳達了一些人生之道。在《道德經》第七章的時候老子提出了一個重要的道理——天長地久。【原經】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 帛書《道德經》和後世流傳《道德經》哪個大有裨益?
    5、有人用《道德經》算命,有人用《老子》看風水,有人用帛書批判《道德經》,有人還販賣焦慮,說不清楚的,無所用無所不用。6、實際上,也很難說,《道德經》是一部心理成長教材,也可以強大自己內心,接受現實,然後衝擊夢想,也未可知。
  • 道德經教你報怨以德,疏解情緒還十分正能量
    有道之人,與德同在,根本沒有怨,沒有怨恨,何須和解?知我者希,則我者貴矣!老子作為春秋時期的思想大家,他的學說具有反現實反傳統的性質。眾人尚有為,只有老子尚無為,並稱無為而無不為,給人以遁世的假象,傳統解釋老子學說是消極避世的觀念正源於此。
  • 關於書的願景:我的2020年書單
    6月1日兒童節的時候,我也收到節日紅包啦,很開心我們能成為朋友心中永遠的小朋友。祝我們永遠保持童真,永遠有人把你當成Ta心中的小朋友去關心,而我們也會在心中把重要的人當成小孩子去呵護。之前和Joy商量過和她繼續開始去年沒有完成的閱讀計劃,她聽後選擇的開始日期就是6月1日,是好記,也值得欣喜的日子。大概列一下書架上未讀的或者需要重讀的書,分為理財、成長、文學等幾個大類。
  • 有人的地方就有《道德經》,讀得一知半解才恰到好處!
    《道德經》將老子神化的有些面目全非,但是它樸實的文字,真的十分具有魅力。有時候,人們寧願神話他當作信仰,也不會覺得他只是簡單的一本書籍。我國古代的優秀流傳實在太多了,但是基數也很廣大,說句用量堆出來似乎也不過分,這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本質。
  • 《易經》到底講是本什麼書
    簡易代表世間萬物皆是陰陽所構成,一陰一陽之謂道。世間很簡單,不是陰就是陽。而變易則是一陰一陽的變化無窮,萬物都又次演化來。不易是不隨緣變動,有變的就有不變的部分,在不變的基礎上變化。易經的總思想是包含但不限於道家的文化思想的。因為易永遠是最變幻莫測的,要說個一清二楚是根本不可能的。老子所著《道德經》就是根據《易經》思想來編著的五千字真言,當然大部分人都不認可。
  • 中國的入世與出世:先跟《周易》學生存,後跟《道德經》學生活
    中國人中國人崇拜孔丘(孔子)、崇拜李耳(老子),幾千年歷史之下,最無爭議的有兩部經典,一是《易經》,另一個是《道德經》。兩本書作為最經典的智慧之書,兩者也都淵源頗深,不過《易經》更注重過程的轉變(包括結果在內),如乾為天,天風姤,天山遁,天地否,風地觀,山地剝,每一爻改變都會出現新的變化。
  • 《Science我的大科學》值得給孩子的第一本科學書
    今天,六先生推薦一套非常棒的科學百科啟蒙繪本,特別適合3歲以上的孩子看。這套書名字叫《Science我的大科學》,是國內權威專家,參照小學科學課程大綱要求精心編寫的。▲進化史:恐龍、哺乳動物、人類▲蜂蜜的由來:築巢蜂、採蜜蜂、保育蜂《勇敢說出我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