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既然是昏君,為什麼死也要堅持將大運河修好?

2021-01-15 努力的威廉

楊廣是不是昏君,目前仍無定論,而且楊廣也不是到死都要堅持修大運河,反而是因為修大運河導致隋朝滅亡,楊廣被殺。

所謂昏君,應該是昏庸無道、荒淫無度,不理朝政只是國家衰亡,百姓苦不堪言。但楊廣並不全是這樣的皇帝,從結果來看楊廣確實造成了隋朝提早滅亡,千萬百姓流離失所,但是在楊廣在位的十多年間,楊廣採取了許多,功在當下,甚至利在千秋的好事。

所以對於楊廣的界定,應該是擁有遠大抱負,長遠目光,但是行事操之過急,做事草率,毀譽參半的一位皇帝。

楊廣之功

卓著的軍事才華。

楊廣的個人能力其實是很強的,史書稱:「美姿儀,少聰慧」。十三歲時就官拜柱國、并州總管。開皇八年(588年)冬天,剛二十歲的楊廣被任命為統帥,率大軍南下平定南朝的陳。平陳後,進駐建康,殺掉了陳叔寶的奸佞之臣及寵妃張麗華,封存府庫,將陳叔寶及其皇后等人帶返隋。

楊廣登基後,又多次對外用兵,西徵吐谷渾,北伐契丹,東徵高句麗,南下佔城,甚至派使臣遠赴臺灣,和琉球,使這些國家全部向隋朝稱臣,奠定了中國天朝上國的地位。

高瞻遠矚的統治目光。

隋朝統一天下後,雖然建立了大一統的帝國,但是中原各地在經過魏晉南北朝幾百年的分裂後,各地發展非常不均衡,南方早已是「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飢」,北方中原地區卻還存在「中原大亂,因以飢疫,人相食,無復耕者」的恐怖局面。

楊廣登基後,大刀闊斧的主持遷都,將洛陽定為東都,因其位於天下的正中間,便於管理國家,同時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促進南北發展,修通大運河。

楊廣登基後,主張修通連接南北的大運河,動用百萬民工,歷時六年,修通了以會稽、洛陽、涿郡為三點,江南河、邗溝、通濟渠、永濟渠四段,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連接起來的南北大運河。大運河對隋唐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加強,都起了促進作用。

楊廣之過

隋煬帝楊廣在位期間所採取的一些舉措,其實對於國家的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楊廣卻急於求成,軍事上東徵西討,每次出兵都是幾十萬規模,民夫就要調動兩百多萬,而這勞民傷財的舉措,無疑對於剛剛建立的隋朝帝國是過重的負擔。對百姓更是生離死別。

在修建大運河的問題上,雖然建成後運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絕」,促進了經濟發展,但同時徵調百萬民工修建龍舟,隋煬帝遊江都時,率領諸王、百官、后妃、宮女等一、二十萬人,船隊長達二百餘裡,所經州縣,五百裡內都要貢獻食物,揮霍浪費的情況十分嚴重。導致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除此之外,隋煬帝下令徵調民夫修長城,修洛陽,每次都是百萬民夫被徵,卻只有一半能活下來,總計十餘年間被徵發擾動的農民不下一千萬人次,平均每戶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於役」的慘象。

最終,在公元611年,天下大亂,各地民變終於爆發,隋煬帝最終被殺,遠大抱負不僅沒有實現,還直接造成了隋朝的滅亡。

相關焦點

  • 楊廣為什麼會修建大運河?專家:看看大運河的路線就知道了!
    也許你會問:「既然說楊廣是一代明君,為什麼要勞民傷財修築大運河,不就是為了去江南找美女、找樂子嗎?」事實上,很多專家學者已經回答過這個問題,答案是:你只要看看大運河的路線就行了!
  • 楊廣為何要修大運河,只是為了享受嗎?把路線連起來,你就明白了
    《隋書》在評價隋煬帝楊廣時,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這與後世史學家對於楊廣的評價大多一致,言語之間透露出他就是一個十足的昏君。可事實真就如此嗎?我們知道,封建時代的中國,有修史的習慣,從《史記》之後,基本都是斷代史,由新建立的王朝去修編前朝的歷史。
  • 隋煬帝修京杭大運河目的何在?你把大運河的路線連起來,便能知曉
    唐朝除了是中國最為繁榮的年代,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隋唐時期的經典人物實在是太多了,比如「小孟嘗秦瓊」,「混世魔王程咬金」「天下第一勇士裴元慶」,其中也有著一位歷史上著名的昏君——隋煬帝楊廣。
  • 隋煬帝楊廣堅持修京杭大運河,只是為了享受嗎?原因其實並不簡單
    隋朝的大運河並不是從零起步的,邗溝和江南河分別是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時期開鑿的。永濟渠前身是曹操下令開鑿的白溝,引黃河水入衛河,主要走的是衛河河道,通濟渠的水網自戰國至兩漢一直不斷在擴展延伸。到了隋朝只不過是國家歷經幾個世紀分裂戰亂,再次統一後做的一次系統性整修以及打通疏浚而已。
  • 楊廣修大運河的目的是什麼?專家:看看大運河的路線,你就知道了
    ——《觀新修運河贈總戎平江陳公·其一》明 倪嶽如果要評比中國史上最為有名的暴君,楊廣一定可以當仁不讓的排進前三位。相比之於秦始皇的暴政,楊廣的那些暴行更加的無恥和荒唐。在隋煬帝的功勞與過世當中都會出現一個名詞,那就是京杭大運河。與長城讓秦始皇這個人物變得難以評價一樣,京杭大運河的存在也讓後人對隋煬帝褒貶不一。
  • 楊廣真的是敗家子嗎?千萬別被「煬」字騙了,他還幹過這些大事!
    說起隋煬帝楊廣,大家對他的評價普遍有些偏頗,畢竟「煬」這個諡號很容易讓人把他當成一個暴君。雖然楊廣確實挺殘暴的,甚至還有野史記載說是他命人把自己老爹錘死了,但是這都是無稽之談,不過楊廣在任上確實是把隋朝給作沒了。那麼,楊廣真的是敗家子嗎?千萬別被「煬」字騙了,他還幹過這些大事!
  • 追憶《大運河》:瑕不掩瑜的隋唐群英像
    記得筆者最早在錄像廳看《大運河》時,只知道這劇是梁朝偉演的,沒有細看什麼虯髯客,就感覺劇裡那種造型確實不怎麼好看,當時的確很多人都評價這部戲也許要算梁朝偉在電視劇時代最糟糕的一次演出,似乎矛頭都直指80年代拙劣的造型設計吧。但後來再重看《大運河》,終於發現可能不是這麼回事,梁朝偉的實力絕不局限於依賴外形,眾所周知他有一雙充滿殺傷力的眼睛。即使貼著大鬍子,他的眼神還是能完全刻畫人物的喜怒哀樂。
  • 天才多走一步就會變成傻瓜,隋煬帝是昏君?還是雄才大略的英主?
    隋煬帝是昏君?還是雄才大略的英主?天才多走一步就會變成傻瓜 想起歷史上非常聖明的君主,我們一般都會想到唐朝的開元盛世,貞觀之治,或者是後來清朝的康熙,乾隆等皇帝。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他們真的有史書上所吹捧的那樣厲害嗎?
  • 為什麼有人說隋煬帝時期開鑿大運河,是弊在當代,利在千秋?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初衷是為了溝通南北,消弭隔閡,但是過於急功近利,使得百姓不堪重負,紛紛起兵造反,由此也造成了隋朝的滅亡,是弊在當代。但是大運河的修建使得南北往來便利,隋朝以後的各個朝代都因此受益,是利在千秋。
  • 隋煬帝楊廣為何非禮宣華夫人?過程值得品味
    楊廣看到宣華夫人貌美妖嬈,趁宣華夫人來到偏殿的機會,楊廣強迫宣華夫人,之後宣華夫人掙脫逃回隋文帝身邊,而文帝看到宣華夫人神色慌張,就詢問發生什麼事,宣華夫人說「太子無禮」。隋文帝醒悟楊廣是假裝的正人君子,立即要大臣柳述和元巖二人召來兒子楊勇,並且要他們立即起草詔書,要重新立楊勇為太子。
  • 都說隋煬帝熱衷享樂、窮兵黷武,歷史上的楊廣真的有那麼壞嗎?
    我認為楊廣這個人,並不是特別壞,只是在謀劃大事業上,有點脫離了實際情況,導致民力透支,才丟掉的江山,隋煬帝在位上是幹了許多功績的。 比如純功績的就是大力推行科舉制度。第一項便是京杭大運河的修建。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運河,在建造的時候採用了高標準,使得大運河基本上不會再短時間內就被廢棄。隋煬帝修建大運河的主要原因,其實是便於糧食的轉運,加強中央集權。
  • 楊廣究竟有多荒淫無度,在宮中定下一個奇葩規矩,讓人感到尷尬
    據史書記載,楊廣相貌英俊,相貌英俊,年輕時聰明好學,文武全才。所以在他13歲的時候,就被封為晉王。晉王楊廣在位期間,對朝臣謙謙有禮,在大臣和百姓眼中是一位賢德的君王,名聲很好。楊廣的生活方式很簡單,他不喜歡奢侈,也不從事任何酒色,如飲酒、唱歌和跳舞。有一次,我的父親隋文帝沒有事先通知就去了楊廣的住處。
  • 隋煬帝楊廣被害死時,受寵35年的蕭皇后為何沒死,反而活到81歲
    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的第二個皇帝,他當初費盡心機搞垮自己的兄長楊勇,當了隋朝的太子,結果在成為九五至尊后,將整個天下禍害的一塌糊塗。全國各地的老百姓民不聊生,連生存都是問題。公元618年,身在行宮的隋煬帝楊廣,被宇文化及等人害死,受寵長達35年的蕭皇后,為何沒有死,反而活到了81歲?
  • 《資治通鑑》:楊堅一生勤儉,為什麼養出了一個奢侈敗家的兒子
    隋文帝以身作則,勤儉節約,為兒子們做出了榜樣,可是為什麼他的接班人楊廣奢侈無度,葬送了大隋的江山呢?其中的原因有三條,這是楊堅怎麼都沒想到的。02其一、沒有「窮苦」體驗。楊廣是官二代,生來就有父母這把大傘遮著,衣食無憂,根本不能理解沒飯吃、沒衣穿的感受,所以,他做事向來我行我素,根本不管農民死活。
  • 書寫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新篇章——第二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智庫峰會...
    那麼,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過程中,如何守護好這些文化遺產,讓大運河文化「經典永流傳」?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會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譚徐明認為,大運河遺產保護要以大運河水道、閘壩樞紐保護為核心,通過加強對具有代表性的閘壩工程、運口工程遺址區的保護與利用,帶動沿河村鎮振興發展。
  • 日本為什麼要炸死張作霖,難道有信心張的接班人會投靠日本?
    那麼既然這樣,日本為什麼要炸死張作霖?難道有信心張的接班人會投靠日本?其實結果我們是知道的,張學良接班後,拒絕日本人的拉攏,堅持「東北易幟」,入關後,張學良不惜冒著得罪蔣介石的風險,還發動了兵諫,逼著蔣介石聯共抗日,造成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可以說,日本人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其實說起來,張作霖和日本的關係經歷了一個複雜的過程。
  • 修建京杭大運河,真的挖空了隋朝、激起了民怨嗎
    導讀:修建京杭大運河,真的挖空了隋朝、激起了民怨嗎說起隋朝,人們都習慣性地以為,隋朝的滅亡,與修建大運河有著脫不開的關係。京杭大運河的工程量之巨大,在幾千年的歷史中都非常少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大家都以為,大運河的修建勞民傷財,激起了民憤,才導致隋朝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