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楊廣堅持修京杭大運河,只是為了享受嗎?原因其實並不簡單

2021-01-15 老張聊史

隋朝的大運河並不是從零起步的,邗溝和江南河分別是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時期開鑿的。永濟渠前身是曹操下令開鑿的白溝,引黃河水入衛河,主要走的是衛河河道,通濟渠的水網自戰國至兩漢一直不斷在擴展延伸。到了隋朝只不過是國家歷經幾個世紀分裂戰亂,再次統一後做的一次系統性整修以及打通疏浚而已。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頻繁、人口南遷土地荒蕪;南方相對安靜,自然條件優越,經濟發展快,北方仍是經濟重心,但南北經濟趨向平衡,揚州、蘇州、杭州、建康等南方城市相當繁榮,魚米之鄉活力已現。隋朝與西魏、北周政治上一脈相承,均是關隴貴族八大柱國創建,定都長安,對抵禦西北方的勁敵外患很方便,但關中人多地狹、糧食供不應求,需要大量轉漕南方米帛,開通運河就是當務之急了。

運河以東都洛陽為中心,北通涿郡(今北京)有利於運送糧草用兵高麗,終點在杭州可以南糧北調供應京師,最後由洛陽西給長安,這種格局長安三百多年,至唐末五代經濟重心南移為止。長安是政治中心,宗廟陵寢所在,權力中樞;洛陽是經濟中轉站,隋唐陪都,中原重鎮、運河樞紐。長安、洛陽、揚州、益州、蘇州、荊州、廣州、幽州、汴州、明州、洪州等城市是唐代的大都會。隋煬帝雄才大略,南下滅陳,統一全國;開通運河,澤被後世,可惜加重了人民負擔,拖垮了國力,隋朝二世滅亡,為人作了嫁衣。

楊廣做皇帝前在揚州做了九年總管,不會在短短的帝王生涯裡那麼迷戀揚州,更談不上什麼虛榮心。隋朝政治中心在長安,經濟中心在揚州,但當時東北的高句麗、西北的突厥都對政權形成了威脅,一再用兵,多次下江南一是為保障錢糧供應。二是隋朝是從後陳手上奪取的政權,江南一代正是後陳的勢力範圍,開築江南河也是穩定江南士大夫人心的需要。三是楊廣的勢力範圍在揚州一帶,隴西集團正是利用這點在背後搞鬼,他在長安沒待幾年,下江南也是從自身安全考慮。楊廣在揚州的行宮早在他當皇帝前就建成了,後來做了擴建而已,其規模比清代康熙乾隆的行宮要少的多,也小的多。看待歷史人物不能光憑後人的評說,要放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中綜合評價。

南陳是楊廣滅的(儘管是名義上的),所以楊廣把東南作為自己的發家/龍興之地,而且此地獨立於帝國管轄近300年,文化上、精神上、經濟上與新生的帝國格格不入,急需要全方位地與帝國加強聯繫,而交通就是一切的基本條件,這也是楊廣遷都洛陽的動機(跳出關隴勢力範圍,與關東貴族接近,打擊關隴貴族集團)。楊廣本是千古一帝,可惜太過急躁,結局比始皇帝還糟糕(秦隋相似,隋煬帝與始皇帝也有可比之處)。

京杭大運河其實是將歷朝歷代開鑿的運河連成片,最早只到洛陽,還來為了打高句麗才修到了北京。秦始皇徵嶺南與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是罪在當代,功在後世。秦始皇派五十萬大軍徵嶺南:導致秦二世而亡。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也導致隋二世而亡。大運河的開鑿是利在千秋的偉業、它利於民族的融合與統一,只是當時隋朝的國力沒有達到全線貫通的條件、才導致民怨與民亂!但放眼歷史長河看運河的貫通對隋以後民族的大統一發揮了巨大作用。

相關焦點

  • 楊廣為何要修大運河,只是為了享受嗎?把路線連起來,你就明白了
    《隋書》在評價隋煬帝楊廣時,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這與後世史學家對於楊廣的評價大多一致,言語之間透露出他就是一個十足的昏君。可事實真就如此嗎?我們知道,封建時代的中國,有修史的習慣,從《史記》之後,基本都是斷代史,由新建立的王朝去修編前朝的歷史。
  • 楊廣修大運河的目的是什麼?專家:看看大運河的路線,你就知道了
    ——《觀新修運河贈總戎平江陳公·其一》明 倪嶽如果要評比中國史上最為有名的暴君,楊廣一定可以當仁不讓的排進前三位。相比之於秦始皇的暴政,楊廣的那些暴行更加的無恥和荒唐。在隋煬帝的功勞與過世當中都會出現一個名詞,那就是京杭大運河。與長城讓秦始皇這個人物變得難以評價一樣,京杭大運河的存在也讓後人對隋煬帝褒貶不一。
  • 都說隋煬帝熱衷享樂、窮兵黷武,歷史上的楊廣真的有那麼壞嗎?
    都說隋煬帝熱衷享樂、窮兵黷武,歷史上的楊廣真的有那麼壞嗎?我認為楊廣這個人,並不是特別壞,只是在謀劃大事業上,有點脫離了實際情況,導致民力透支,才丟掉的江山,隋煬帝在位上是幹了許多功績的。 比如純功績的就是大力推行科舉制度。
  • 楊廣為什麼會修建大運河?專家:看看大運河的路線就知道了!
    歷史上的隋煬帝並不是一個昏庸無能的暴君。恰恰相反,他是明君,功績不亞於其父隋文帝,之所以會落下如此多的「罵名」,其實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也許你會問:「既然說楊廣是一代明君,為什麼要勞民傷財修築大運河,不就是為了去江南找美女、找樂子嗎?」
  • 修建京杭大運河,真的挖空了隋朝、激起了民怨嗎
    導讀:修建京杭大運河,真的挖空了隋朝、激起了民怨嗎說起隋朝,人們都習慣性地以為,隋朝的滅亡,與修建大運河有著脫不開的關係。京杭大運河的工程量之巨大,在幾千年的歷史中都非常少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大家都以為,大運河的修建勞民傷財,激起了民憤,才導致隋朝滅國。
  • 楊廣既然是昏君,為什麼死也要堅持將大運河修好?
    楊廣是不是昏君,目前仍無定論,而且楊廣也不是到死都要堅持修大運河,反而是因為修大運河導致隋朝滅亡,楊廣被殺。所謂昏君,應該是昏庸無道、荒淫無度,不理朝政只是國家衰亡,百姓苦不堪言。但楊廣並不全是這樣的皇帝,從結果來看楊廣確實造成了隋朝提早滅亡,千萬百姓流離失所,但是在楊廣在位的十多年間,楊廣採取了許多,功在當下,甚至利在千秋的好事。所以對於楊廣的界定,應該是擁有遠大抱負,長遠目光,但是行事操之過急,做事草率,毀譽參半的一位皇帝。楊廣之功卓著的軍事才華。楊廣的個人能力其實是很強的,史書稱:「美姿儀,少聰慧」。
  • 隋煬帝諡號為「煬」是否有失公允,他有什麼功績,做了什麼天怒人怨...
    說楊廣探病時候和宣華夫人淫亂被楊堅發現,然後殺死父親再哀聲痛哭,唐代史官你是親自見證了整個過程嗎?隋煬帝一生寵幸那麼多女子,卻只和正妻蕭皇后生有子女,而且當了皇帝後還和蕭皇后琴瑟和諧,他作秀好玩嗎?倒是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霸佔了其弟弟李元吉的老婆楊氏是事實,為了得到弘農楊氏的支持,也算是有理由吧。
  • 隋煬帝楊廣為何非禮宣華夫人?過程值得品味
    其實,所謂的相面大師也是被楊廣的表象騙了,這一切都源於楊廣注重打造自己的名聲,換取隋文帝和獨孤皇后的青睞好感。楊廣主要是將自己裝扮成謙遜有禮、不好聲色的正人君子,在民間打造自己的仁孝,而相面大師就是被民間的傳聞所騙。被楊廣表象所騙的遠不止相面大師,被騙最慘的是隋文帝楊堅。
  • 天才多走一步就會變成傻瓜,隋煬帝是昏君?還是雄才大略的英主?
    其實要是說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的話,那麼隋煬帝應該算是其中一個了。聽到這裡肯定很多人都會覺得非常驚訝,隋煬帝不是一個昏君嗎?我們曾經在書籍上看到的對於隋煬帝的評價都是驕奢、道德敗壞、弒兄殺父的。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會有雄才大略呢? 其實,這些評論和真實的歷史還是有一定距離的,因為這些評論基本都是經過評書戲曲的刻意渲染而勾勒出來的。而隋煬帝楊廣確實是歷史上一個非常少見的文武全才的皇帝。
  • 隋朝時期修建京杭大運河到底死了多少人?是功是過?任由世人評說
    談到我國的世紀工程,長城和秦始皇兵馬俑不用說,都榜上有名,還有一處便是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最早一段修建於春秋時期,當時吳王夫差開鑿邗溝,魏惠王開鑿鴻溝,不過都是服務於軍事行動,用於殺伐。隨著隋朝一統天下後,開始開鑿京杭大運河服務於經濟,當時隋朝定都於長安,國家需要加強對南方的管理和激活全國經濟交流,於是開始開鑿京杭大運河。不過,由於古代社會還停留在農耕社會,沒有大型的工程設備,想要開鑿一條貫穿我國南北的大運河是極其困難的事情。往往是需要舉全國之力,完成這一件大事。
  • 隋煬帝修京杭大運河目的何在?你把大運河的路線連起來,便能知曉
    唐朝除了是中國最為繁榮的年代,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隋唐時期的經典人物實在是太多了,比如「小孟嘗秦瓊」,「混世魔王程咬金」「天下第一勇士裴元慶」,其中也有著一位歷史上著名的昏君——隋煬帝楊廣。
  • 楊廣真的是敗家子嗎?千萬別被「煬」字騙了,他還幹過這些大事!
    說起隋煬帝楊廣,大家對他的評價普遍有些偏頗,畢竟「煬」這個諡號很容易讓人把他當成一個暴君。雖然楊廣確實挺殘暴的,甚至還有野史記載說是他命人把自己老爹錘死了,但是這都是無稽之談,不過楊廣在任上確實是把隋朝給作沒了。那麼,楊廣真的是敗家子嗎?千萬別被「煬」字騙了,他還幹過這些大事!
  • 為什麼有人給隋煬帝翻案,說他有作為,對後世貢獻大?
    這還用翻案嗎?隋煬帝的確有作為,的確對後世貢獻很大啊。 南水北調工程,聽說過吧?分東、中、西三線。最早開通的是東線,就是在京杭大運河的基礎上進行的。一千多年了啊,跨越千裡的人工運河!比巴拿馬、蘇伊士兩大運河都長好幾倍!
  • 隋煬帝三次出徵高句麗,雙方兩敗俱傷,倒是為後人做了鋪墊!
    隋煬帝兩次出生高句麗,本來的大家從這個絕對的實力對比來說,根本就不應該是很難打的仗!但是隋煬帝楊廣同學兩次出徵,兩次鎩羽而歸,這其啊是一個很微妙的,是有些人呢可能有各種迷信說法,但是小編覺得其實這裡邊道理也非常簡單,就是一個皇上你失去了民心,那你做什麼都不順,幾乎可以說是必然的。
  •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京杭大運河」知識點及歷年考題
    行測常識知識點積累之「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裡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   「京杭大運河」全程可分為七段:   (1)通惠河;(2)北運河;(3)南運河;(4)魯運河;(5)中運河;(6)裏運河;(7)江南運河。   通惠河   歷史性通航河道。
  • 兩顆牙齒確定隋煬帝墓 蕭皇后身高僅1.5米(圖)
    今年4月,揚州市邗江區西湖鎮司徒村曹莊發現疑似隋煬帝陵寢的古墓。該古墓出土墓誌寫有「隋故煬帝墓誌」。因此前公布的距離此處墓葬不遠處的省級文保單位「隋煬帝陵」,曹莊墓葬的「真偽」遭到質疑。經過半年多反覆論證,16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和中國考古學會權威專家一致確認,揚州曹莊隋唐墓葬為隋煬帝墓,是隋煬帝楊廣與蕭後最後的埋葬之地。
  • 京杭大運河的水是從哪兒來的,人工河與天然河道有什麼區別?
    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中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價值堪比長城。它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長為蘇伊士運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馬運河(81.3千米)的22倍。京杭大運河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如果問其水來自於那幾條河,只能說來自於這五條河流,但如果按這五條河流的徑流量和豐水期,排列順序應是長江、錢塘江、淮河、黃河、海河。京杭大運河中的水流,主要有以下幾個渠道共同構成的:1.來自於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的引流。這部分佔比最大!2.雨水的天然補充。
  • 為什麼有人說隋煬帝時期開鑿大運河,是弊在當代,利在千秋?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初衷是為了溝通南北,消弭隔閡,但是過於急功近利,使得百姓不堪重負,紛紛起兵造反,由此也造成了隋朝的滅亡,是弊在當代。但是大運河的修建使得南北往來便利,隋朝以後的各個朝代都因此受益,是利在千秋。
  • 追憶《大運河》:瑕不掩瑜的隋唐群英像
    但如果從處理題材和整體水準來評價《大運河》,其實可以用一塌糊塗來形容,但對於港劇,都知道不能用嚴謹和精良去苛求,所以只能從表演來衡量,當然,對於一大堆優秀演員來說,基本這部劇都發揮不錯。梁朝偉是罕見的可塑性超強的演員。從形象看,虯髯客這個草莽豪傑未必合適英俊瀟灑的偉仔。不敢想像,一把大鬍子貼在臉上的梁朝偉能夠是傳說中的草莽豪俠虯髯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