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吃個飯,明明是豬腳為何叫「豬手」?明明是雞爪為何叫「鳳爪」?明明是豬血湯為何叫「豬紅」湯?另外,廣東人喜歡把絲瓜叫「勝瓜」,吃生菜寓意「生財」,廣東人說話天生就喜歡討吉利,說起來廣東人還真有不少「怪」習慣,讓我一下來看下:
第一怪:涼茶「不涼」熱著喝
涼茶是將藥性寒涼和能消解人體內熱的中草藥煎水做飲料喝,以消除夏季人體內的暑氣,或治療冬日乾燥引起的喉嚨疼痛等疾患。
正宗涼茶都是煮開了直接賣,不過現在夏天大家都喜歡喝冰凍的涼茶了。老廣們只要覺得熱氣上火,一定會來一杯兩塊錢的涼茶,清熱解毒。一般都會喝班沙,口感不是特別苦,大家都能接受。
第二怪:講話討吉利
廣東人中意講吉利話,「豬」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廣東人通常把「豬舌」叫做「豬利」、「豬肝」叫做「豬潤」、「豬血」叫做「豬紅」。生活上把「通書」稱為「通勝」、「絲瓜」稱為「勝瓜」、「空屋」改稱為「吉屋」等,都是吉利的說法。
第三怪 花花草草用來煲湯
廣東人愛用各種花草煲湯,霸王花煲龍骨啦,無花果燉瘦肉啦……在木棉盛開的季節,經常能看到有人在木棉樹下撿花回去煲湯。苦瓜木棉花牛肉湯可以利尿祛溼、明目解毒,鮮木棉花鯽魚湯可以清潤祛溼。
第四怪 羊雜牛雜是美食
牛雜是廣東飲食文化的一個縮影,更是廣東人最愛的街頭小吃。毫不誇張地說,在老城區,幾乎每一條街都有牛雜檔。走在大街小巷,你總能看見有人捧著一碗牛雜邊走邊「篤」。流曬口水,你要不要也試一下呢?
第五怪 全年吃冰不怕冷
廣東遍地都有的甜品店,更得益於廣州一年四季都仿若夏天的氣溫。吃冰成為了廣東人一年四季裡都不能忘懷的美食,冬天也不例外。
第六怪 早茶+報紙就坐半日
無論什麼時候,廣東人都喜歡扶老攜幼,或約上三五知己,齊聚茶樓「嘆早茶」。「嘆」早茶在廣東人的心目中是一種愉快的消遣。早市直落午市或是午市直落晚市,一杯茶加碟點心,再來份報紙就能在酒樓坐半天,直接從早茶或下午茶變成午飯、晚飯。
第七怪 居然用食物罵人
粵語中,食物也可以罵人,你不知道吧!如粉腸(你條粉腸啊)、叉燒(生舊叉燒好過生你)、成舊飯、蛋散、成舊番薯、一碌葛等這些都是罵人的,是不是瞬間腦洞大開。
第八怪 名不副實的小吃
雞仔餅裡面沒有雞仔,是由花生、瓜子仁、白芝麻等製作而成,皮薄餡少的,吃起來比較脆;皮厚餡豐的,很有嚼頭。老婆餅不是你老婆做的哦!它的外皮烤成誘人的金黃色,裡頭一層層的油酥薄如棉紙,酥鬆得不得了。因形狀像牛的舌頭,所以叫牛脷酥,以麵粉及砂糖混合後油炸而成,外圈表層微脆,內裡綿軟柔韌,味道鹹中帶甜。
第九怪 醒獅不等於叫醒獅子
別告訴我,你以為醒獅是叫醒獅子吧!在廣東很多地方,醒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醒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
第十怪 一年三季不過冬
廣東氣候溫和,雖然不是四季如春,但是冬日氣溫比北方春天還高,鮮花照樣開得好,冬天的廣東到處都是紅紅火火,這是裡水流潮花海的波斯菊。
以上是廣東人十大「怪」,你覺得「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