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家傳說: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託老鼠報名,結果老鼠忘了,貓就錯過日期,從此貓見老鼠就尋仇。原本推牛為首,結果老鼠偷偷爬上牛背佔先機,鼠排第一,牛為第二。虎和龍不服氣,被封為山神和海神,排在鼠和牛的後面。這下兔子又不服,要和龍賽跑,兔子又跑到龍前面。狗又不樂意,一氣之下咬傷兔子,被罰到了倒數第一。蛇、馬、羊、猴、雞之間還經過一番較量,到最後,豬又跑來,狗又成倒數第二了。
龍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虛構的動物,但中國人對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中國從古到今都不是單民族,炎、黃為主的華夏同盟。 龍是各族圖騰拼湊的結果獅頭、鹿角、蛇身、鷹爪、魚鱗。 基本上息息相關,但也不會把各族共同的圖騰忘記,所以根據各族的圖騰編造龍的模樣。龍的虛構就這樣出現了。因此龍的地位之高任何動物也無法與之比較,中國人心中,它是一種能呼風喚雨,騰雲駕霧的神物。人們發揮出無限的想像力,將龍說得神奇而偉大,把各種動物的形象聚於龍一身、有獸的野性、人的悟性、神的靈性,並創造了許多龍的傳說,這些傳說經過民間的加工和文人的潤色後,更加令人神往了。也許,這也是龍成為生肖的文化因素。
龍被認為是所有動物中最尊貴、最有能量的動物,它代表著財富和權威。常言道「山是虎世界,海是龍家鄉」,龍只要逢雨遇水,就能凌雲升空帶有三點水的字是最受歡迎的,見「日、月」方「龍騰四海」辰,屬於十二地支的第五位,方位是東南偏東方,論一天的時間來看,是早晨七點至九點之間,正是旭日東升,光芒普照大地的時刻。
對十二種動物配十二時辰,還有一類似的說法。據說天地生成於子時,生之初,沒有縫隙,氣體跑不出來,物質無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縫隙,才使氣體跑出來,物質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開天體之神通,子時就屬鼠了。老鼠打開了天地之縫,牛便出來耕耘在地,於是丑時就屬牛了。傳說人生於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時人最怕老虎,寅時便屬虎了。卯時已經進入清晨,但太陽還沒有出來,照亮大地的還是月亮,而月宮中唯一的動物是「玉兔」,於是卯時便屬兔。傳說辰時正是群龍行雨的時候,此時自然屬龍了。蛇善於利用草掩藏其行蹤,據說巳時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遊動,不能傷人,所以巳時屬蛇。午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剛欲產生,馬跑離不開地,是屬陰類動物,故午時屬馬。傳說羊吃了未時的草,並不影響草的再生,未時就屬羊了。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於伸屈攀登,故申時屬猴。本時雞開始歸窩,此時當屬雞。戌時天漸漸黑了,狗開始「工作」,看家望門護院,這時就屬狗。亥時已入夜,萬物寂靜,天地混沌,而豬和天地混沌一樣,除「吃」以外一無所知,亥時自然就屬豬了。
風水命理生肖學中,民間對於十二生肖的說法有非常多是版本,比如其中有一個說法是當年軒轅皇帝要選十二生肖,進入皇宮當衛士,因而不同生肖動物就開始進入皇宮比試而來。真實的十二生肖由來和排序,古人是根據晝夜十二時辰對應,十二地支和肖獸的特性關係,而得來的排序。按中國的傳統文化來說,十二生肖相對性的是傳統文化中的十二地支,根據古代晝夜十二時辰來分析,天地混沌,黑暗遮地,老鼠是半夜出來活動,講混沌咬出一片縫隙,「鼠咬地開」,所以子屬鼠,則老鼠先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