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九連環全國比賽學生組第一,質疑的路上用實力證明自己

2021-01-09 騰訊網

靈巧的雙手上下翻飛,一個個圓環拆下裝上,遵循一定的規律更迭反覆,環環碰撞在一起的清脆聲交織成一首美妙的曲子。341步,2分21秒……來自聊城大學傳媒技術學院中韓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王瑞在2019年首屆中國傳統智力遊戲全國挑戰賽中,取得九連環解環挑戰賽學生組第一名、社會組第二名、盲解第二名的好成績。

王瑞和九連環的初相遇是六年級的盛夏,鄰居家小巧而精緻的物件勾起了他的好奇心,少年時的他憑著韌勁和不服輸的心態,苦苦琢磨了一整個下午。九連環被解開的那一瞬間,直至今日,王瑞還記憶猶新:興奮忽地湧上心頭,成就感油然而生。「或許這就是我的開始吧。」王瑞這樣告訴我們,年少時偶然一瞥的初遇卻連接了他與九連環不可分割的命運。

再次相逢是在初中的數學課本上,「兩環互相貫為一,得其關捩,解之為二,又合而為一」,寥寥幾字卻重新燃起他對九連環的興趣。九連環雖然是民間傳統的智力玩具,但並沒有廣為人知,在網購不發達的那時,家住農村的王瑞只能在同學間詢問,「你知道九連環嗎?」「你有九連環嗎?」短短兩句話,他問遍周圍所有認識的人才有了眉目,即使超出市價也超出他的預期價格,但因為熱愛,他如願以償地獲得了他的第一個九連環。

起初只是因為興趣,偶爾在空閒時間,王瑞會拿出九連環把玩,一個環接一個環地打開,逐漸熟練起來的他發現,自己解九連環的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新的世界敞開了大門,王瑞開始刻意練習速度,琢磨怎樣才能更快地解開,慢慢地,摸爬滾打著琢磨出了屬於自己的一套指法。

因為第一個九連環直徑僅有2.0釐米,體積過小限制了王瑞的操作速度。偶然的一天,深受其擾的王瑞聽聞鎮上有一家賣九連環的店鋪,在那裡,他擁有了第二個更為專業的九連環。直徑3.0釐米的九連環操作起來更加方便,那一天,王瑞解九連環的速度第一次達到了三分半。後期他不斷對指法進行改良,慢慢地速度突破到三分鐘之內。

在學習九連環的過程中,初二時偶然加入的QQ群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那是一個關於「最多人同時解九連環」金氏世界紀錄挑戰的官方QQ群,當時的群主是盲解九連環世界紀錄的保持者。懷著憧憬和崇拜,王瑞獲得了他帶有籤名的九連環還有改變他一生的一本書——1958年俞崇恩所著巧環的翻印本,也是他世界紀錄挑戰活動的紀念冊。翻開書的那天,他才知道,除了九連環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巧環,形式多樣,解法新奇,從此之後,他一頭扎入了巧環的世界,一發不可收拾。

但這條路卻是孤獨而不被理解的,老師同學認為是無用之物,父母不理解巧環的意義,不理解和質疑充斥著他的巧環之路。「那你想過放棄嗎?」王瑞搖了搖頭,堅定地說:「沒有。我是一個做事專一的人,喜歡一個東西肯定會堅持下去。雖然遭受了很多人質疑,我還是繼續練著九連環。我就是喜歡啊。」「喜歡」,簡簡單單的兩個字支撐著他走過籍籍無名,走過質疑荊棘。

對王瑞來說,九連環不僅僅是一種愛好,更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傳承。「九連環作為中國民間玩具,以金屬絲製成9個圓環,將圓環套裝在橫板或各式框架上,並貫以環柄。遊戲時,按照一定的程序反覆操作,可使9個圓環分別解開,或合而為一」,據了解九連環發源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

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外,巧環還極具美學價值。巧環的樣式多種多樣,山水魚蟲、漢字環……一個個小巧的圓環經過一定加工就能成為一件件獨特的藝術品,蘊含著中國人民的智慧。然而真正關注了解九連環等傳統益智玩具的只有極少數人,巧環甚至到了快要失傳的地步。

面對如此形勢,王瑞毅然決然要為巧環這種傳統益智玩具貢獻一份力。第一個進入他腦子的念頭就是要通過網絡去擴大宣傳,由於資金和精力不足,初中第一次做網站的嘗試很快就遭遇了滑鐵盧。雖然這次嘗試失敗了,但王瑞並不氣餒,宣傳巧環的念頭依舊深深紮根在他的心裡。三年後,王瑞決定重振旗鼓,改用視頻的方式。幾千字的策劃案,整整一個星期各處搜集資料後,做出的第一個視頻收到的反響不錯,他又做了第二個,第三個……現在他的巧環系列教程《環宇萬象》已經有二十多期節目,從巧環的基本知識和書籍、如何製作巧環、解法教程等方方面面讓巧環生動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就這樣,王瑞用自己的方式,去傳播巧環文化,讓巧環進入更多人的視野中。問及未來的規劃,王瑞談到:「我會好好學習自己的專業,把自己的技術磨鍊精深,再去打造一套更精品的教程。真正做出更好的視頻,讓更多的人認識巧環,認識這種傳統文化。」

文稿 | 李科瑾 紀小璇

圖片 | 王瑞

排版 | 劉子怡 謝鴻斌 華紫瑜 段玉

校版 | 顧佳

審核 | 袁暢

相關焦點

  • 千年不衰的智力遊戲:九連環
    如果你熟讀《紅樓夢》,那麼你肯定還記得書中有這麼一句:「誰知此時黛玉不再自己房裡,卻在寶玉房中,大家解九連環作戲。」這裡的九連環就是中國老祖宗發明的古老的遊戲玩具之一。關於九連環的記載在我國古代的書籍中十分常見,書中的記載表明這種古老的遊戲在宋代時就已廣泛流傳。
  • 【九連環】_益智玩具九連環的解法、圖解大全、視頻解法專題
    【中外玩具網 9月14日訊】自古以來,我國就不缺小發明,小創意,比如九連環,九連環將智慧與樂趣融合,延續至今一直深受歡迎,不少名人都痴迷,九連環象徵著聰明與智慧。得法者需經過81次上下才能將相連的九個環套入一柱,再用256次才能將九個環全部解下。此外,也可套成花籃、繡球、宮燈等狀九連環的歷史來源:  九連環最早出現在山西省的漢族民間的智力玩具。
  • 一獎項數位列全國第一!西電全國數模競賽再創新高
    近日,由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主辦、高等教育出版社冠名贊助的2020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成績公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得國家一等獎6項(含全國優秀論文1篇)、二等獎5項,國一獎項數在全國高校位列第一,取得歷史性突破。
  • 虎牙天命杯:QM該如何證明自己?海選賽便遭遇各種質疑
    這支戰隊當初受到大家的關注是因為在之前的異常比較大型的比賽中,被多支戰隊同時質疑是開掛了,因此在當時,接近而是支戰隊因為拒絕同開掛的QM同賽,因此退出了比賽。這也是在絕地求生公開的比賽中一場很大的醜聞事件了,而這支戰隊也因為這件事情過後,聲名狼藉,不管之後去什麼比賽,都會被人質疑是開掛。
  • 張家口市第一中學代表隊榮獲2020張家口健美操、啦啦操比賽初中組...
    12月29日,2020張家口健美操、啦啦操比賽在張家口市全民健身活動中心籃球館隆重舉行。張家口市第一中學六年一貫制年級初中部學生組成的代表隊,榮獲初中組大眾操冠軍。寒冷的天氣,擋不住青春的熱情。比賽現場,我校選手活力四射,熱情洋溢,新穎別致的造型展現了力與美的結合,嚴整而靈動的隊列詮釋了青春的激揚與奔放。他們的表現贏得了觀眾與評委的一致好評。優異成績的背後是教練員和隊員們刻苦訓練辛苦付出。
  • 九連環中的數學原理
    九連環作為我國民間玩具,以金屬絲製成9個圓環,將圓環套裝在橫板或各式框架上,並貫以環柄。遊戲時,按照一定的程序反覆操作,可使9個圓環分別解開,或合而為一。「九連環」現已成為一種國際性的益智遊戲,國內外都有學者在研究,拆解九連環的過程中也蘊含著一些數學原理。
  • 甄嬛傳:朧月解開九連環後,戲謔地說了一句話,從此榮寵一生
    準格爾的民族強壯好動,所以他覺得大清的皇帝和官員都文文弱弱,所以十分瞧不起,於是就想用九連環來羞辱大清的官員和皇帝,在座的官員你看我,我看你,卻是面面相覷,誰也解不開,這時候朧月一個動作,輕鬆就開了九連環,並戲謔的說了一句話,從此榮寵一生。朧月將九連環拿過來看了一眼後,直接將九連環摔在了地上,九連環不攻自破。這個難住文武百官的九連環,就被一個小姑娘輕鬆的解開了。
  • 濟南12歲小提琴手全國比賽勇奪金獎
    濟南12歲小提琴手全國比賽勇奪金獎 2012-08-13 08:48:00     作者:    來源: 大眾網
  • TES左手比賽交叉雙手操作,引觀眾質疑:他是在羞辱小虎!
    S9全球總決賽都快過去一個月了,這段休賽期的期間,沒有比賽可以看。但是LPL全明星周末就來救場了。除了5V5的正賽意外,還有1V1solo賽等各種的比賽。而在全明星的首天進行的,除了頒獎儀式以外,就是1V1的solo賽了,16名選手將會一起參加這場精彩的對決。
  • 第十三屆全國學生運動會落幕志願者小愛特們棒棒噠
    比賽中的每一天,他們都在忙著奉獻和付出。白天做志願服務,晚上畫表情包浙江理工大學的小愛特們分為了禮儀組、隨隊組、通用組、競賽組、信息組、後備組等小分隊,在比賽中的每一天,他們都在忙著奉獻和付出。在這期間,有一位志願者用畫筆記錄下了小愛特們的生活,還製作成了小愛特專屬表情包。
  • 南華大學獲全國高校外語思政教學比賽特等獎
    南華大學獲全國高校外語思政教學比賽特等獎。紅網時刻衡陽12月23日訊(通訊員 夏文輝 李蒲姣)12月18-20日,首屆全國高等學校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比賽決賽在北京舉行,南華大學語言文學學院盧佳老師團隊(盧佳、何固佳、胡鴻雁、易蕊英、歐敏、蔣天平)獲得本科英語專業組特等獎。
  • 《紅樓夢》送宮花時,黛玉玩九連環的細節是閒筆嗎?
    九連環是一種很流行的傳統智力遊戲玩具。它用九個圓環相連成串,以解開為勝。據明代楊慎《丹鉛總錄》記載,曾以玉石為材料製成兩個互貫的圓環,「兩環互相貫為一,得其關捩,解之為二,又合而為一」。後來,以銅或鐵代替玉石,成為婦女兒童的玩具。它在中國差不多有二千年的歷史,卓文君在給司馬相如的信中有「九連環從中折斷」的句子。
  • 智力扣 九連環 讓中國傳統益智遊戲重回孩子身邊
    上周末,40名本報小記者來到位於朝天宮的南京市博物館,跟隨博物館工作人員及志願者一起玩起智力扣、九連環等中國傳統益智遊戲南師大志願者告訴小記者,中國傳益智遊戲九連環、七巧板、華容道、孔明鎖等,對開發思維智力具有獨特的功能。比如,華容道遊戲取自《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曹瞞兵敗走華容」的故事,通過移動各個棋子,幫助曹操從初始位置移到棋盤最下方中部,從出口逃走。 講解中國傳統智力遊戲淵源後,志願者手把手地教小記者12種智力扣和九連環的解法。
  • 新一屆中國日報社「21世紀杯」 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大會啟動
    新一屆中國日報社「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大會開啟,再次為廣大青少年學子搭建用英語展現自我、傳播中國聲音的舞臺,讓熱愛英語、熱愛思辨、熱愛演講、熱愛和平的中國青少年走向世界舞臺,讓世界傾聽中國聲音。
  • 易烊千璽用實力證明,「流量」不是貶義詞!
    作為新生代流量,易烊千璽用實力證明,「流量」不是貶義詞,他身後的每一份喜愛沒有被辜負。0113歲年少成名,由於過早進入成人社會。易烊千璽只能像海綿一樣,不停地從外界吸取養分,讓自己的實力與粉絲的喜歡匹配。可不論他怎麼努力,他似乎永遠也甩不掉黑粉,永遠也卸不下身上的爭議。
  • 2名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網友質疑:這麼小就敢取小鼠心肝脾肺腎?
    涉及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研究「爆料」還在繼續……繼「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重慶高中生獲獎論文與某碩士論文撞圖」後,湖北武漢一項獲獎作品也陷入被質疑風波。至此,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遭質疑獲獎作品已涉及至少三地。
  • 讓學生用英語講解傳統文化
    ■ 時報記者 趙路暢 報導  「您的孩子能用英語講述端午節嗎?您的孩子能用英語給您介紹中國建築嗎?您的孩子能用英語表演皮影戲嗎?我們一小的學生能!」自豪地講出這番話的是開發區第一小學英語組教師楊世欣。
  • 初中女生考年級第一,被老師質疑作弊,結果悲劇了
    女孩考年級第一,被質疑作弊年級第一,班級第一,應該是每個同學的夢想,誰不想體驗一下被人羨慕的成就感呢?然而,有這麼一個女孩,考了年級第一,不但沒有感受到眾星捧月的感覺,竟被老師質疑作弊,這種被否認,被誤會的感覺一定很傷心難過吧。小潔(化名),為替山市王河鎮某一中學初二年級的學生。
  • 速度很快解法不對 母子挑戰九連環最紀錄惜敗
    近日,記者接到市民苑曉萍的挑戰電話,稱自己和兒子都是「九連環」的愛好者,想一起來挑戰「最」紀錄。     昨天,46歲的苑曉萍帶著14歲的兒子高潤澤一起來到報社,苑曉萍告訴記者,她看到本報的「最」紀錄報導後,買了一個九連環回家與兒子一起練習。二人練習了一個月便來挑戰了。
  • 七巧板與九連環,這些暗藏中國智慧的玩具都是怎麼來的?
    後來他被害於澡堂中,臨死前用七巧板擺出兇手輪廓,這才讓神探狄仁傑順藤摸瓜,沿著蛛絲馬跡找出了真兇。記得初中的時候,班上的同學特別喜歡在街邊小攤上買來孔明鎖、九連環這樣的玩具,之後在大家面前拆解以顯示自己的聰明絕頂。九連環的奧妙就產生於它環環相扣的結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