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雙春年,所謂「一年兩立春,豆子貴如金」,難道明年糧食會很貴嗎?
俗話說 「兩春夾一冬,無被暖烘烘」 。2020年即將到來,翻看日曆才發現2020年居然有兩個立春節氣,分別在2020年農曆正月十一跟臘月二十二,即一個年初一個年尾,一年中有兩個立春,一般情況下,正常年份一年只有一個立春,但2020年卻有兩個立春,這是好還是壞?有什麼說法嗎?
雙春年的形成是由於閏年的出現所造成,2020年將是閏四月,這也就導致了我們在一個自然年中遇到了兩次立春節氣。對於雙春年,農村也有很多說法和一些講究,比如說:「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意思是說,如果在某一年中遇到兩個立春,那麼在這一年結婚是非常吉利的,意指成雙成對,幸福美滿。相反,要是碰上沒有立春的農曆年,則被稱之為無春年,即「寡婦年」,寓意不吉利,即結婚不太好。
但是「千裡一俗語」,我國幅圓遼闊,地大物博,各地的風俗人情又不同,因此也有很多地方說雙春年不宜結婚,因為「雙春」寓意有二度春的含義,就是結兩次婚的意思。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說法。其實,我認為不管是雙春年還是無春年,跟結婚沒有任何瓜葛,這只是過去農村一種封建的說法而已,再說了,現在的人也不在意這些。
但是對於農業生產跟天氣情況,我覺得更有意思,在農村老人的眼裡,對於「雙立春」節氣,農諺有說「 兩春夾一冬,無被暖烘烘 」 的說法。意思是說一年中,冬季的天氣並不會太冷,往往是人們所說的暖冬。同時,一年中的降雨量也不高,一個暖冬一個降雨量少,能直接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這樣的情況是不利於農業生產。再結合,之前說的「2020年是二龍治水,十人分餅,十一牛耕田」,難道明年的年景真的不怎麼好嗎?
有人說 「一年兩立春,豆子貴如金」 。農業的生產是各方面綜合運用的結果,比如天氣、溫度、降水、肥水管理、品種、土壤等因素。但是在過去,農民種地是靠天吃飯的,如果降水量不足可以直接導致農作物因乾旱程度加劇產量減少,這就是所提到的「 一年兩立春,豆子貴如金 」的說法。意指年景不好,糧食會特別貴。
習俗的說法很多是與傳統的觀念有關,因為在傳統命理學中,「立春」是廿四節氣之首,對於農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節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在農耕時代,從立春開始就要準備農耕工作了,過了立春,農民們就計劃耕作之計,準備種什麼品種、種什麼莊稼等,這時候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對於我國自古以來能夠流傳下來的農諺俗語,人們常常會有不同的看法。就比如說:「一年兩立春,豆子貴如金」, 「兩春夾一冬,無被暖烘烘」 ,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個人認為,這些農諺俗語,對於農事生產還是比較有指導意義的,靈不靈驗暫且不說,但起碼可以讓農民提早有個準備,也不是壞事,你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