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是什麼意思?兩個春指的是什麼?

2021-01-08 大咖說史

「一年之計在於春」是一句廣為人知的俗語,意思是一整年的計劃應該安排在春天這個最早的季節。對於廣大農民來說,春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季節,也是給農業和種植業打基礎的季節。

春天到了,農民們要開始籌備各種農用物資,準備農作物的種子,然後再耕地播種,等到秋天,農民就可以收穫果實,或自給自足,或流入市場進行買賣交易。

如果說秋天是一個令百姓快樂的季節,那麼春天一定是播種快樂的季節。其實,這句俗語還泛指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提前有計劃安排,為接下來一年的工作做一個整體的統籌方案,然後再按照方案一步步實施。

春天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只要朝著目標不斷前行,並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就一定能收穫豐碩的果實。

關於春天的俗語還有一句:「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這句又是什麼意思呢?「帶毛的」指什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圖片:農民在田間播種劇照

一、寡春年

首先,「兩個春」是指兩個立春,而帶有兩個立春的年份被稱作雙春年。什麼時候會出現雙春年呢?那就得等公曆和農曆上同時都出現立春。但是,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非常低,一年中沒有「立春」節氣的年份叫做「寡春年」或者「無春年」,甚至還能被叫做「寡婦年」。

根據世人的說法,寡春年是不適合結婚的,否則女性就會成為寡婦。這種說法真的可信嗎?不管怎麼說,「寡春年」害得眾人憂心忡忡,本來有結婚計劃的男女不敢貿然結婚,只能焦急地等待這一年過去,而那些在寡春年到來之前的情侶,擔心受寡春年影響而草率結婚,反倒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矛盾與紛爭。

其實,「寡春年」只是迷信罷了,這只是沒學過律法和民俗的人以訛傳訛罷了。

近幾年網絡信息發達,網際網路上流傳著「寡婦年」的流言,說是寡婦年不能結婚,而網絡上那些居心叵測的人就藉此機會大肆宣揚,更有現實中那些所謂的「大師」,到處哄騙沒什麼文化的百姓,導致「寡婦年」越傳越廣,雙方父母都擔心兒女的婚姻。

圖片:辦理結婚劇照

二、雙春年

「雙春年」就是上文提到的有兩個立春的年份,我們通過翻閱2020年的日曆就可以發現,正月十一和臘月二十二都是立春,也就是今年有兩個立春,即為「雙春年」。

一般來說,雙春年是由於閏年的出現而造成的,2020年有閏四月,因此就有了雙春年。而農村裡也有許多和「雙春年」有關的說法,還流傳著一些諺語,比如,「兩春夾一冬,無被暖烘烘 」。

它指的是在雙春年中,兩個春天中間夾著一個冬天,那麼冬天的溫度會因此升高,人們在冬天就不會覺得冷,甚至不用蓋被子都感覺暖暖的。

但是,對於農民來說,暖冬的到來並不是好事,比如種植冬小麥就需要溫度越低越好,如果冬天的溫度不低,又沒幾次下雪,那麼來年的收成一定很差。

冬小麥可以耐寒,正常的冬小麥可以生長在零下十幾度的地區,如果溫度太高,反而打破了冬小麥的生長規律,讓藏在土壤中的有害蟲卵沒辦法凍死,次年便會爆發蟲害。

圖片:小麥收成劇照

此外,人們還認為「雙春年」特別適合結婚,春天象徵著新生活的開始,代表著新生命的誕生,因此春天是非常適合結婚的。而「雙」自古以來就有兩全其美、成雙成對的意思,也代表兩個人在一塊,不落單。

在古代,人們特別喜歡在雙數的日子辦喜事或是孩子的滿月酒等。總之,「雙」意味著幸福美滿,兩個人可以相伴一生、白頭偕老。

「雙」和「春」結合在一起同樣也寓意著美好和圓滿,更何況「雙春」非常難得,因此越來越多情侶和老一輩的人,都希望趁著雙春趕緊結婚,以此來博一個好彩頭,沾沾喜氣,這也是為什麼雙春年這一年登記結婚和辦婚禮的人數,比普通年份多得多的原因。

圖片:辦婚禮劇照

三、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

關於雙春年,還有一句俗語,那就是「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這一句又是什麼意思呢?從表面上理解,指的是在雙春年那些帶毛的動物會變得異常珍貴,市場上的價格也會翻幾倍,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並不難理解,首先,冬天越是寒冷,人們就需要越厚的衣物來禦寒,而動物的皮毛是非常好的禦寒之物。尤其是在農村地區,人們通常會選擇加工兔子皮或者羊毛來製作衣物,因此,在嚴冬來臨之際,這些動物的價格也會漲得特別快。

這句俗語其實也揭示了季節是價格的影響因素之一,同時也告誡人們在雙春年的冬天來臨之前,要做好充足準備,注意個人保暖。

而商人或者農民也可以根據雙春年中動物皮毛漲價這個規律,把握住來之不易的商機,低價購進一些動物皮毛,待價格上漲再賣出去,以此來賺取差價。

圖片:身穿動物皮毛的商人劇照

其次,雙春年這一年,春天來得晚,導致草很晚發芽,冬天很早就來,導致草枯得很快,因此,食草的牲畜根本無法從自然界中獲取天然的飼料,這樣一來,農民就要額外多準備牲畜的飼料,這無疑又增添了工作的負擔。因此,帶毛的牲畜賣的貴並非沒有道理。

不過,這句俗語在以前還是有用的,但現如今卻沒有很高的準確度。因為我國地域很廣,每個地方的氣候都不盡相同,有些地方在雙春年的暖冬還需要「暖烘烘」的棉被,但有些地方由於暖冬過暖,只需要一床薄被即可。

因此,這些俗語並不是在所有地區都適用,還是有地方局限性的。

或許是在千百年前,各地區的氣候變化並沒有像如今這麼分明,古人們這才將這些俗語當做農業的指導經驗,而它們確實具有很高的參考性,這才被廣為流傳。

圖片:裹上棉被劇照

其實在通訊技術不發達、生活條件不完善的年代,農村的諺語和俗語的確給人們帶來了很多啟發,並且對農民的耕作和交流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這些諺語都是老百姓用自己的智慧總結下來的經驗之談,雖然如今農業也逐漸信息化,俗語也沒有很高的借鑑意義,但它們仍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啥意思?2019年何時立春?
    前天冬至節氣已過,而冬天就只剩下大寒和小寒這兩個節氣了,這兩個節氣已過也就代表著2018年就結束了,距離傳統的最具有特色的春節只有一個月多幾天的時間了。在農村田地裡也沒有農活可幹於是人們在中午太陽高照的時候就搬個小凳子圍在一起曬太陽,這時候人們就開始了討論一些天氣方面的話題。
  • 農村老人說:「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鼠年雙春年有啥說法
    農村老人說:「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鼠年雙春年有啥說法白居易曾在詩中寫道:「流水光陰急,浮雲富貴遲」,轉眼間我們已經進入了2020年,雖然在農曆上我們還沒有正式跨年,不過也快了。農村老人說:「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2020年正好是雙春年,那麼,關於雙春年大家知道多少呢?為何在這一年「帶毛的都貴如金」呢?雙春年是指在這一年的農曆年中有兩個立春節氣,那麼問題就來了,二十四節氣是古人所制定的,按理說時間應該是固定的,為什麼會出現一年兩個立春呢?
  • 農村老人說今年有著「一年兩立春,帶毛貴如金」的說法,啥意思呢
    ,那麼對於農村的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是什麼意思呢?他們是通過一些年份發生的事,然後到了新的一年去對照往年的事情總結出來的一些事,然後就形成了俗語,就拿這句「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這句話來說吧,就是一句關於天氣的俗語。
  • 俗話說:一年兩個春,老牛冷斷筋,什麼意思
    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一年兩個春,老牛冷斷筋」,不正是對今年天氣的最佳描述嗎?一年兩個春對於農村人來說,一年指的就是農曆的一年,「一年兩個春」意思就是在農曆的一年中有兩個「立春」,其實這只是陽曆和陰曆兩種紀年法的時間差而導致的,在陽曆中,一年也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也就是365.2天,所以陽曆每個月時間一般是固定的。
  • 2020是雙春年,俗話說:「一年兩個春,老牛冷斷筋」,啥意思
    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一年兩個春,老牛冷斷筋」,不正是對今年天氣的最佳描述嗎? 一年兩個春 對於農村人來說,一年指的就是農曆的一年,「一年兩個春」意思就是在農曆的一年中有兩個「立春」,其實這只是陽曆和陰曆兩種紀年法的時間差而導致的
  • 古代春節裡的「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是什麼意思?
    雙春年在古時民間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美好的寓意」,例如「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一年打兩春,豆子貴如金」、「三閏兩不閏,一年打兩春」等眾多俗語,只是這些都有什麼含義呢?一年有兩個立春,因曆法不同,而出現兩種說法與曆法,如陽曆、農曆古代春節裡一直有種說法,那就是「雙閏年」,閏月在漢歷之時,指的是每隔兩三年就會出現的一年中多出來一個月的情況,而每一次閏月的情況又並不似同,也就是說每次閏月的月份不一定在同一個月。
  • 一年兩頭春有啥講究?看看老農怎麼說
    一年兩頭春有啥講究?看完你就明白了!時間過得很快,後天就是冬至了,俗話說得好「過了冬至就是年」,冬至到了年也就不遠了。眼看著2020年的腳步越來越近,村裡人討論明年的話題也就多了起來。聽村子裡的老人說,2020年是雙春年,那麼「」雙春年「」是什麼意思?有啥講究呢?立春在我們這邊也叫打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個節氣,立春的節氣到來預示著天氣慢慢的變暖,春天也就開始了。
  • 「一年兩頭春」有啥講究?
    比如;一年兩個春,豆子貴如金大概就是一年兩個立春節氣,暖和的天氣會不僅無法凍死地裡的害蟲,反而會讓土壤裡的害蟲提前結束冬眠並禍害農作物,大規模的病蟲害爆發之後,會造成大豆等農作物的減產,本著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收成變少了,糧食價格自然會升高。兩春夾一冬,無被暖烘烘就是冬季的天氣並不會太冷,往往是人們所說的暖冬。
  • 2017年雞年竟然有384天 一年兩頭春有兩個農曆六月!
    二、「一年兩頭春」!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所謂「一年兩頭春」是指在農曆的一年中有兩個立春日的現象。由於立春日通常在每年的2月4日前後,因此,「雞年」確實包含有兩個立春日,即正月初七立春(2017年2月3日)和臘月十九再次立春(2018年2月4日)。相對於「一年兩頭春」,還有「無春年」和「單春年」。
  • 明年是雙春年,俗話說 「兩春夾一冬,無被暖烘烘」 是好還是壞?
    2020年是雙春年,所謂「一年兩立春,豆子貴如金」,難道明年糧食會很貴嗎?俗話說 「兩春夾一冬,無被暖烘烘」 。2020年即將到來,翻看日曆才發現2020年居然有兩個立春節氣,分別在2020年農曆正月十一跟臘月二十二,即一個年初一個年尾,一年中有兩個立春,一般情況下,正常年份一年只有一個立春,但2020年卻有兩個立春,這是好還是壞?有什麼說法嗎?雙春年的形成是由於閏年的出現所造成,2020年將是閏四月,這也就導致了我們在一個自然年中遇到了兩次立春節氣。
  • 老話說:雨打春牛首,一年不用愁,是啥意思?明年年景如何?
    在農耕社會,人們主要靠天吃飯,所以老百姓最期待的就是一年能夠風調雨順。雖說天有不測風雲,但古人也喜歡用以往的經驗來預測年景,畢竟只有好的年景,人們才能豐衣足食。因此也有不少關於天氣的諺語流傳至今,比如「雨打春牛首,一年不用愁」,這句話就是古人預測年景的一句俗語。
  • 明年是無春寡婦年,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倒春寒」,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無春寡婦年,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倒春寒」,啥意思?俗語是「春打五九尾,來年倒春寒」,這句話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來分解一下:有人說2021年是無春年,也叫寡婦年,不是說是無「春」的嗎?怎麼後面又說「春打五九尾」呢?這不是矛盾嗎?大家別急,聽我慢慢講來。兩個「春」有啥關係?
  • 「男人無毛貴如金,女人有毛混半街」,指的是什麼毛?還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文化是老一輩人寫出來的,他們經歷過什麼事兒,得出什麼樣的結論,犯過什麼錯誤。然後今後該怎麼做,把這些經驗總結到一起,加以簡潔的語言才創造了俗語。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樣的一句俗語叫「男人無毛貴如金,女人有毛混半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中的毛又代表著是什麼呢?一起來看。
  • 明年沒立春,農村俗語「牛年無春,遍地生金」,是什麼意思?
    之所以這個奇怪的日曆不記連續日期,而是記載二十四節氣,這是因為在農村大家都是種地為生,家家戶戶種地都是以二十四節氣為指導來從事生產的,比如說「穀雨前後,種瓜種豆」,意思就是說穀雨節氣前後這段時間,要開始在菜園子裡種蔬菜瓜果了。「灶馬頭」除了這個作用之外,還能提前預言生產,比如說「牛進寡婦年,農民忙耕田」,意思就是寡婦年收成好,農業大豐收。
  • 農曆雞年將現「一年兩頭春」曆法現象 什麼是一年兩頭春
    天文專家表示,雞年將會出現我國傳統曆法中的「一年兩頭春」現象。­  從2017年1月28日開始到2018年2月15日,為農曆的丁酉年,俗稱「雞年」,長達384天。­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所謂「一年兩頭春」是指在農曆的一年中有兩個立春日的現象。
  • 今年有兩個「立春」?春天要注意哪些問題?
    農曆是根據月亮盈虧的規律制定的,還分有平年和閏年,平年一年有354天或355天,閏年一年有383天或384天。而陽曆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規律制定的,一年約為365.24天。就是因為農曆與陽曆這樣的差異,才產生了今年「雙立春」的景象。關於「雙春年」的習俗和諺語除了雙立春,還有著「單立春」、「無立春」這樣的年份。
  • 黃曆《春牛芒神圖》中的黃牛有什麼寓意
    該怎麼解讀這幅「春牛芒神圖」呢?圖中的黃牛有什麼寓意呢?而在黃曆中繪製有一個牧童和一頭牛的「春牛芒神圖」以形象直觀的方式體現各種信息來指導農事活動也就順理成章了。 但為什麼要把春牛芒神圖放在黃曆正式內容的首頁呢?這幅圖代表什麼意思呢?
  • 「春來江水綠如藍」,其中有幾個表示顏色的字?回答兩個就錯了
    其中第一首有千古名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傳世,可大家有沒有想過「藍」是什麼意思? 「綠如藍」,是兩種顏色嗎?假如用一種顏色來形容另一種顏色,這不是病句嗎?其實,這正是《中國詩詞大會》曾經考的一個知識點,當時出的題目是這樣的:下列選項中,哪句詩中用來形容顏色的詞最少?
  • 2020年是「雙春年」,你知道一年中兩次立春,有什麼說法嗎?
    (2)一年兩次立春,有什麼說法嗎? 原則上,一年出現兩個立春節氣,只不過是農曆和農曆的計算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異,而導致的一種湊巧而已,是一種自然規律的正常反應,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講究和不同。用科學的方式來說,也只是因為時間差湊巧出現一年兩個立春而已,沒必要過度解讀。
  • 農村俗語「牛年無春,遍地生金」是什麼意思?
    儘管離2021年尚有一段時間,但大家已經知道,明年不僅是辛丑牛年,還是立春,在農村關於牛年和無春年的俗語不勝枚舉,比如「牛遇無春年,長工夫無休止」,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俗語還有道理嗎?辛丑年年,在農村有「牛馬年,種良田」之說。提到牛這個形容詞,很多人都會用兢兢業業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