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CPI將保持溫和水平 物價水平有望回歸經濟基本面

2021-01-15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國家統計局1月11日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和環比均由降轉漲;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降幅收窄,環比漲幅有所擴大。


  2020年全年,CPI比上年上漲2.5%,實現漲幅3.5%左右的目標;PPI比上年下降1.8%。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預計,2021年CPI將保持溫和水平;PPI也將逐漸修復,年內或將轉正。


  CPI迅速回歸正區間


  2020年12月份,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5%轉為上漲0.2%;環比由上月下降0.6%轉為上漲0.7%。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12月份,各地區各部門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居民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同時受特殊天氣以及成本上升影響,CPI由降轉漲。


  「在11月份出現負增長後,12月份CPI迅速回歸正區間,主要受食品價格大幅反彈及上年偏低基數影響。」民銀智庫宏觀分析師應習文說,食品方面,臨近年關,豬肉需求明顯增加,上漲預期導致部分養殖戶壓欄惜售,寒冷天氣也影響運輸,造成豬肉價格反彈,環比上漲6.5%。受此傳導影響,其他肉類價格也保持小幅上漲,牛肉和羊肉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5%和2.6%。節日因素同時推升蛋類、奶製品價格出現反彈,環比分別上漲2.4%和0.3%。此外,受持續低溫天氣影響,鮮菜、鮮果的生產和儲運成本增加,價格環比分別上漲8.5%和3.5%。


  從基數效應看,應習文表示,由於2019年12月份CPI環比持平,弱於歷史平均水平,為2020年12月份提供了相對較低的基數,這也是CPI同比轉正的一大原因。


  非食品價格方面,董莉娟表示,同比由上月下降0.1%轉為持平,其中,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3.1%,醫療保健價格上漲1.3%,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0.9%;環比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0.1%,其中,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影響,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上漲5.2%、5.8%和3.0%。


  工業品價格繼續上行


  2020年12月份,PPI同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1.1個百分點;環比上漲1.1%,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


  「12月份,國內需求穩定恢復,加之部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帶動工業品價格繼續上行。」董莉娟介紹說,從同比看,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5%,降幅收窄1.3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下降0.4%,降幅收窄0.4個百分點。主要行業中,價格漲幅擴大的有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降幅收窄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


  從環比看,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4%,漲幅擴大0.7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1%,漲幅與上月相同。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也表示,冷冬天氣和油價上漲進一步影響到煤炭、燃氣這兩個行業,其環比價格漲幅均有擴大。從高頻數據看,煤炭價格仍在上行過程中。


  物價整體水平將保持溫和上漲


  展望2021年,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物價運行大概率的走勢是CPI回正後走穩,全年控制在3%以內應無懸念,而PPI則逐步上行。物價整體水平將會回歸經濟基本面,保持溫和上漲的格局。


  一方面,豬肉供給逐漸回歸常態,CPI結構性調整。2021年豬肉價格在供給回升及基數效應的雙重作用下預計同比回落,將會對整體價格形成較長時間的負向拉動,消費價格將在新的供需平衡間取得結構性調整。同時,消費服務需求釋放將成為2021年影響CPI走勢的重要因素。未來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有序改善,就業及消費將相繼回升至常態,核心CPI同比有望呈現低基數水平下的穩步回升。


  另一方面,需求復甦和低基數效應拉動PPI趨勢回升。連平表示,2021年,全球生產、貿易及投資增速上升將會成為PPI回升的推動力,PPI大概率將在2021年上半年出現較高增速。


  「總體看,下階段我國物價水平將延續溫和可控。」溫彬分析說,我國CPI仍受食品價格變動主導,歲末年關臨近,錯位因素雖可能對CPI形成一定擾動,但上年基數效應也升至最高點,預計2021年CPI將保持溫和水平。此外,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企業信心和經營逐漸改善,有效需求進一步提升,油價大概率回升,PPI也將逐漸修復,預計年內將轉正。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統計制度要求,我國CPI每五年進行一次基期輪換,現行對比基期為2015年。2021年,我國CPI統計將迎來新一輪基期輪換。中泰證券研究所周嶽預計,新一輪基期輪換很可能繼續下調食品項權重,同時上調居住項和醫療保健項權重。


  轉自:中國金融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2020年CPI上漲2.5% 2021年物價總水平有望維持在合理區間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2021年物價總水平有望維持在合理區間國家統計局1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5%。展望2021年,分析人士認為,物價總水平將呈現「先抑後揚」的運行態勢,全年將維持在合理運行區間。
  • 【專家觀點】2021年物價水平將保持總體穩定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稱,2020年12月,各地區各部門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居民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同時受特殊天氣及成本上升影響,CPI由降轉升。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2021年物價水平將保持總體穩定。年初受高基數、較大負翹尾及春節等因素影響,CPI同比漲幅可能在低位徘徊。圖為消費者在北京一家超市選購商品。
  • 2020年CPI指數上漲2.5%,專家預測2021年物價表現溫和,你信嗎?
    我們常說的物價水平,通常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即CPI指數衡量,CPI指數計算中包羅的商品成千上萬方法,算法相當複雜,最終數據的確認也是經過周、月、季統計後環比推算到年度的,每一個步驟都關乎著下一組數據的精準度,但現實中每一種商品價格變動頻率和幅度都有千差萬別,因此想要百分百地準確反映實際情況並不現實。
  • 物價有條件保持穩定(銳財經)
    接下來,物價可能受季節性因素、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有所波動,但總體上有條件保持穩定。CPI環比和同比均由降轉漲2020年12月份,CPI環比和同比均由降轉漲。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介紹,2020年12月份,各地區各部門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居民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同時受特殊天氣以及成本上升影響,CPI由降轉漲。
  • 2020年CPI同比上漲2.5%!新年物價怎麼走?
    中新網記者 謝藝觀 攝  2020年全年漲幅完成物價控制目標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實現全年3.5%左右的物價控制目標。  從2020年CPI同比漲跌幅走勢圖看,全年物價前高后低。
  • 連平:2021年宏觀經濟九大展望
    美元走弱推動全球經濟回暖,「雙赤字」預示著2021年美元大概率趨勢性走弱,從而推動全球貿易擴張,帶動中國進出口貿易。4.內外需共推經濟走上趨勢性運行軌道。製造業投資有望接棒成為新的發力點,與之相關的「新基建」投資也將加碼;出口增長前快後穩,進口增長將明顯加快;經濟繼續復甦和構建內循環為主的新發展格局推動消費加快修復。5.物價波動逐步回歸經濟基本面。
  • 基本面三大利多因素 2021年金價有望再攀新高峰
    來源:匯通網原標題:基本面三大利多因素,技術面上漲趨勢完好,2021年金價有望再攀新高峰2020年是不平常的一年,2020年的黃金更是超級瘋狂的一年,從年內的低點1451美元/盎司,到最高點2075美元/盎司,黃金價格上漲了624美元,創出了世紀高點,走出瘋狂行情。
  • 央行:目前存款準備金率水平不高,螞蟻正抓緊制定整改時間表
    陳雨露表示,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會更加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的支持力度。央行會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靈活把握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以適度貨幣增長支持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2021年下半年,隨著全球逐步進入「後疫情時代」,我國將面臨三大主要問題,一是對外如何修復與主要國家關係,以及如何處理重新向類似「全民免疫」國家的開放問題;二是對內如何處理好疫情期間各項政策的退出問題;三是繼續推進經濟結構調整重回長期可持續增長的問題。預計此階段我國的經濟增速將逐步回歸到6%左右的潛在增長區間,全年GDP同比增長有望達到8%左右。
  • 華興證券:2021年將有更多中概股回歸,做空機構並非是必勝一方
    未來,中概股的命運又將何去何從?他又會給予投資者什麼投資建議呢? 精彩觀點: 1、2021年中概股回歸的趨勢將延續,全年有望有超過10家中概股回歸港股或A股。
  • 新華財經|CPI重回上行通道,漲勢可持續嗎?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安娜、陳愛平、王春霞)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2.5%,相對於2015年以來的CPI走勢,物價總體保持穩定。從單月數據看,2020年12月,CPI同比、環比雙雙結束此前下行趨勢,分別上漲0.2%、0.7%。
  • 一文讀懂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M2社融增速不宜再設數字目標
    物價水平會怎麼走?房地產金融政策會有哪些變化?人民幣匯率在2020年下半年明顯升值後會怎麼走?螞蟻集團整改進度如何?  M2、社融增速不宜再設置數字目標  「2021年穩健貨幣政策會更加合理適度、靈活精準,央行會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
  • 【重磅來襲】2020年宏觀經濟金融回顧與2021年展望
    但這裡給出簡單估算:  (1)假設2020與2021年的經濟增速保持2019年的水平,此時2021年四個季度的當季實際經濟增速將依次為21.60%、9.24%、6.96%和6.40%,四個季度的累計實際經濟增速依次為21.60%、14.79%、11.90%和10.39%,即2021年全年經濟增速達到10.39%、經濟總量達到113.61萬億。
  • 張憶東:2021年A股不是熊市 港股有望走牛 把握三條主線
    張憶東指出,「其中,A股依然有結構性行情,至少不會是熊市,而港股的性價比更高,有望走出指數型牛市。」經濟溫和復甦 A股有結構性行情「從基本面來看,看上去基本面是大起大伏,但是剔除掉基礎因素,整體上還是偏溫和的復甦」,張憶東指出真正的亮點在於結構。
  • 31省份12月CPI出爐:9地物價下降,海南降幅最大
    9省份物價降了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2月CPI同比漲0.2%。具體到地方,21省份12月CPI上漲,西藏、山西、浙江、青海、甘肅等17省份漲幅超全國,其中西藏CPI漲幅最大,以1.2%的漲幅高居全國榜首。此外,山東12月CPI漲幅為0。海南、重慶、貴州、湖北、四川、河北、廣東、天津、福建9省份CPI連續兩月同比負增長。
  • MBM視野 | 中國經濟:守得雲開見月明——2021年展望③
    在疫苗問世、宏觀政策回歸中性的基準情形下,2021年GDP增速預計將達8.8%。「內外雙驅」仍將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從內部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將發生切換,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對經濟的拉動將有所減弱,明年分別增長5.8%和5.3%;在「雙循環」戰略構想下,製造業投資有望加速改善,消費亦將溫和修復,兩者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將上升,2021年同比增速將分別達到6.1%和15%。
  • 中金公司最新十大預測:2021年中國實際GDP增速有望回升至9%
    原標題:中金公司最新十大預測:2021年中國實際GDP增速有望回升至9%   中金公司3月23日發布最新中國宏觀專題報告,該報告對中國2020年GDP增速、2021
  • 數據速讀丨CPI由降轉漲、PPI降幅收窄 經濟向好態勢明顯
    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全國CPI由降轉漲,同比上漲0.2%,環比上漲0.7%。2020年全年,CPI同比上漲2.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較好實現。 PPI方面,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4%,環比上漲1.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持平,環比上漲1.5%。
  • 基本面三大利多因素技術面上漲趨勢完好2021年金價有望再攀新高峰
    關於2021年的黃金走勢預期,從技術上來說,是比較簡單的,價格突破層層壓力,強勢拉升弱勢回調,這樣將大概率還有新的高點。但在基本面上,仍然是風雲密集,前景變幻。本文將論述影響黃金市場的幾個主要基本面。美國當前疫情仍然持續高增,最近一周新增確診病例仍然高達137萬例且暫無緩和趨勢,加州、德州、紐約州、佛羅裡達州等經濟重鎮確診數均在5萬以上。照此情況,2021年前半年,歐美疫情是難以完全控制並結束,經濟更難以得到恢復。疫苗最快到2021年1月實現量產,大規模接種至少要到2021年6月,當前疫苗訂購數量僅能滿足2021年上半年的注射需要,下半年的注射情況判斷仍取決於後續的產能進展。
  • ...美國經濟活動要到2021年底才能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預計2023年...
    美聯儲埃文斯:美聯儲的目標是在一段時間內保持2%以上的通脹率;預測是基於更多的財政刺激,這是必要的;經濟正在復甦,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預計2023年通脹率將持續達到2%;預計美國經濟活動要到2021年底才能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預計2023年之後的幾年內,通脹率會略微超過2%;利率上調後,美聯儲將繼續採取寬鬆政策,直到達到平均通脹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