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寶釵黛玉都是作者精心刻畫的最優秀的女孩子,可是很多人卻認為薛寶釵比林黛玉更適合做老婆,在婚姻自主的年代還有這種想法很可悲,要麼是沒有細看過《紅樓夢》,要麼是大家都太缺乏安全感,生活那麼艱難,薛家有錢,寶姐姐有能力,有個無所不能的姐姐替自己遮風擋雨,總好過要一個得怎麼哄著的妹妹。
可是事實總沒有想像那麼美好,後四十回遺失,只能從「劇透王」脂硯齋的評點裡尋找端倪。脂硯齋只盛讚探春:使其人不遠去,將來事敗,諸子孫不至流散也。脂硯齋非常欣賞寶釵襲人,連薛蟠都被他稱為呆兄,襲人蔣玉函供養寶玉夫妻都有提到,如果賈府敗落,薛家幫過賈府,寶釵在抄家後如果有所作為,必定也會透露一二。
面對這樣的結局,王夫人有無後悔呢?在第七十九回裡,作者已經非常明顯的說出來了:夏金桂即將嫁入薛家,看多了大戶人家妻妾你死我活的相爭,寶玉對香菱今後的處境很擔心,卻被香菱誤會,認為他說話唐突:
寶玉見他這樣,便悵然如有所失,呆呆的站了半天,思前想後,不覺滴下淚來,只得沒精打採,還入怡紅院來。一夜不曾安穩,睡夢之中猶喚晴雯,或魘魔驚怖,種種不寧。次日便懶進飲食,身體作熱。此皆近日抄檢大觀園、逐司棋、別迎春、悲晴雯等羞辱驚恐悲悽之所致,兼以風寒外感,故釀成一疾,臥床不起。賈母聽得如此,天天親來看視。王夫人心中自悔不合因晴雯過於逼責了他。心中雖如此,臉上卻不露出。
王夫人是個非常強勢的人,性子急躁,做事不計後果。她是主子,只要她不喜歡,奴才有沒有錯,她都有權打發出去,用不著這麼面目猙獰,剝了衣服病中就趕出去,她這樣做,只有一個原因:發洩心中的不滿,她不敢公開頂撞得罪賈母,只得用羞辱長相最像黛玉、最得賈母看重的丫頭來發洩心中的怨恨。趕走晴雯清洗大觀園,造成了嚴重後果,王夫人還是後悔了,只是鴨子死了嘴巴硬,不肯說出來而已。
王夫人不喜歡黛玉,原因太多:首先就是王夫人與賈敏的往日私怨。賈雨村說起黛玉時,提過「度其母必不凡」,黛玉的個性才華與賈敏接近,而與不識字木頭人一樣的王夫人相背,黛玉初次拜會賈政夫妻,與王夫人並無任何矛盾,王夫人不是對喪母的幼女安慰憐惜,而是讓黛玉遠離寶玉,甚至「再四」攜黛玉坐上賈政的位子。極力試探那位金尊玉貴的賈敏教出來的姑娘是不是有眼力勁兒。一個望五的貴婦,對一個六七歲喪母幼女玩這種心眼兒,實在是心胸狹隘,這樣的個性,當然不會接納賈敏的女兒作兒媳。
其次就是寶玉與黛玉之間的感情太深厚。寶玉提出用三百六十兩銀子替黛玉配劑藥,王夫人張嘴就是放屁,寶黛鬧彆扭,因為當著王夫人的面,寶玉並沒有像往常一樣低聲下氣哄勸黛玉,反而是各吃各的,寶釵卻有意勸寶玉,吃不吃飯陪林妹妹去,她不高興呢,探春問寶玉為什麼這麼急,寶釵又笑道:你們不要胡鬧了,讓他趕緊吃了找林妹妹去,意思是寶玉連飯都不吃,母親姐妹都不顧,一心只想著黛玉,後來紫鵑試玉,又把寶玉試掉半條命,世間的婆婆都怕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王夫人對這樣的兒媳怎麼能放心?
再就是黛玉的身體不太好,娘家父母兄弟皆無,竟是絕了後,黛玉剛進府,眾人見其有不勝之態,便知她有不足之症,問起吃什麼藥,黛玉便稱自會吃飯就吃藥,竟是個藥罐子。王夫人的大兒媳是個寡婦,不好管家,二兒媳再找個風吹吹就倒的美人燈,誰來管家,侍候公婆呢?
更何況,天下掉下個薛寶釵,寶釵是王夫人親妹妹的女兒,血緣天然親近,性子又寬厚隨和,隨分從時,豁達大度,善解人意,與王夫人三觀相近,個性相投,從小管家,人情世故操持家務駕輕就熟,多次幫王夫人解除難題,還能規勸寶玉讀書上進,在王夫人心裡肯定是中意寶釵的,她痛恨賈母老糊塗了,不替寶玉和自己的將來著想,所以背地裡耍了很多花招,一心撮合金玉良緣。
一開始,寶釵與王夫人是有段蜜月期的:薛寶釵的才華,心胸,修養,城府等也不次於林黛玉。賈府的男人沒有長情的,賈政年輕時放浪,老了不是一樣正經了嗎?王夫人相信,日久生情,賈寶玉一定會被薛寶釵所徵服。王夫人寶釵襲人婆媳妻妾同心同德,一心把寶玉扳回所謂的「正途」,這讓寶玉感到無所不在的壓力和束縛。
寶玉從小混跡於女孩子的堆裡,女性的溫暖和細膩也許是暫時的避難所,但是命運也不會把這些美好長久的賜予他,賈府被抄,讓寶玉看盡人世間的各種悲劇。寶玉身上的所有關係都讓他對這個世界看得蒼白。沒有留戀或者看破紅塵,最終出家。
王夫人是個很自私的母親,大兒子曾是她的驕傲和家族的希望,可是一病而亡之後,她立刻把希望寄托在另一個兒子寶玉身上,大兒子留下的孀妻弱子,她不聞不問,別說兒媳,就連孫子,無論是家宴上被遺忘還是做了好詩被賈政等人誇獎,沒見她有半點反應。
賈珠是病死的,王夫人對李紈尚且如此,沒有守住丈夫,讓寶玉出家,王夫人對寶釵如何可想而知。沒了丈夫,婆婆冷眼相待,寶釵的燈謎:煎心日日復年年,正是她婚後生活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