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的第 1163 篇文章
2021年1月1日,Netflix 上映了紀錄片——極簡主義:時機已到。大家可能沒想到,在美國把極簡主義推廣做得淋漓盡致的是兩個大男人。
Joshua和Ryan是中學時候的好朋友,上學一起吃午飯時他們曾經一起構想著未來的生活。很絕大多數人一樣,他們以為只要以後找到了工作,工資能越來越高,能買到自己想買的東西,就會過上幸福的生活。
而事實是,在他們都順利進入社會,開始工作獲得高薪,買了房子車子後,他們卻發現自己並不開心。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開始接觸極簡主義,意外的發現自己的生活有了巨大的變化,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和自由。
於是,他們成為了極簡主義的推廣人,他們通過演講、寫書、上電視來推廣這個概念。2020幾乎一整年都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的確有更多人發現自己並不需要太多的東西。Netflix上映這部紀錄片的時機簡直太完美了。
我們為什麼想要更多的東西?
在小時候央求著父母給買個新玩具被拒絕的時候,我們都夢想著有一天能自己工作,自己掙錢,如果自己有錢了,我們就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買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幸福。我們想要有一種花錢的自由。但是,我們買了東西就一定會開心嗎?我們能隨便買東西就代表自由嗎?
現在,很多人都對買東西非常上癮,因為商家總是讓我們覺得需要買,而且他們讓買東西的過程非常容易。不管你想要什麼,不管你當下有沒有錢,只要點擊一個按鈕,東西就能在24小時內送到你家門口。信用卡和分期付款讓你可以不假思索的購物。
據統計,平均每個美國人的錢包裡有4張信用卡,一個美國家庭的平均信用卡債務超過了1.6萬美元。美國最大的網上購物節是黑五之後的周一,2019年這一天的網上交易高達33億美元。每一年,美國人在鞋、珠寶和手錶上的消費遠高於在高等教育上的消費。
消費主義的盛行來自於企業的結構。不論是什麼公司,企業都需要增加收入。各種企業就是讓大家購物上癮的幕後推手。雖然我們說市場自由,消費自由,其實在美國大家並沒有什麼自由,因為各種商店都是人為壟斷的。比如超市巨頭沃爾瑪,電商巨頭亞馬遜。對於消費者來說其實並沒有那麼多的選擇。
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歷史上廣告最多的時代。商家在廣告上投資了數億美元,就是為了告訴消費者,我們需要買東西,而且,他們都成功了。美國花在廣告上的費用從20世紀50年代的每年50多億美元增長到了現在的2400億美元。
廣告已經從傳統的電視和廣播轉移到了網絡上。有研究發現,智能廣告和預測性廣告最為有效。廣告商已經找到了成熟的推送方法。在你用平板電腦或者智慧型手機的時候,他們會計算出給你推送廣告的最佳時機。
推送的廣告讓我們在潛意識裡認為如果沒有這個產品,我們就缺點什麼。各種信息轟炸都在傳遞一個信息,我們擁有的還不夠。這種信息每天持續的轟炸我們,然後我們就覺得確實需要買點什麼才能達到滿足。
還有的時候我們買東西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比如美國Simple Families 的創始人 Dr.Denaye Barahona 就為了哄孩子入睡而頭疼。她以為自己需要一個完美的睡眠設備來解決新生兒很難哄睡的問題。然後她買了4種不同的抱孩子的襁褓,和一大堆哄睡設備。實際上讓嬰入睡真的極其困難,不管你有沒有什麼工具和設備。我們可能會陷入一個陷阱,總是嘗試通過購買東西來解決一些問題。通常來說,這些東西又貴又不實用。
擁有更多的東西會讓我們開心嗎?
大家已經習慣了一種模式,總想要擁有更多的東西填滿家裡的空間,在沒有空間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該換一個大房子。如果有了更大的房子,我們又用各種東西填滿更大的空間。在這個過程裡,我們從來沒有停下來思考過,到底哪些東西是有用的,哪些是多餘的雜物。據統計,一般的美國家會有超過30萬件物品。越來越多的物品真的為我們的生活增加了價值嗎?如果有,那是多少價值?
28歲,Ryan 就成為了公司140年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他成為了別人眼中的「人生贏家」,他的衣櫃掛滿了名牌衣服,他開好車,住在郊區的大別墅裡,家裡的廁所比人口還要多。不過,經歷了母親去世和婚姻失敗之後,他突然發現自己在物質上的積累上花費了太多了精力,以致於沒有時間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許他過的生活並不是自己想要的,而且別人想要的。
他終於意識到了,在我們追求物質的積累時我們在丟失真正會讓我們快樂的東西。大家都在追求越多的錢,越大的房子,越好的車等等,這是一個無底洞。你永遠都不會有足夠的錢買下你所有想要的東西。而追逐這種生活讓大家充滿了焦慮、壓力和空虛感。很多人為了掙錢而加班,好像就是就為了工資,為了還信用卡而活著。
我們想要更多的東西因為我們覺得我們「需要」。我們的需求其實是對照我們周圍的人的。舉個例子,幾十年前,我們身邊的人基本和我們差不多。大家用著差不多的家具,吃著差不多的事物。只要我們和鄰居差不多,我們就覺得滿足了。但是,現在的電視和社交媒體導致了一種參照群體豎直擴展的現象。
現在我們可能要跟一個女明星比較使用什麼護膚品,我們和富豪比較房子的裝修。所以,我們現在被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壓力,更加不滿足。因為我們知道了太多別人的生活,我們總是不斷拿自己的生活和其他人作比較。所以,我們不需要去譴責商家,我們需要做的是區分自己需要的和不需要的。
為什麼極簡主義能讓我們更開心?
極簡主義就是通過丟掉不需要的物品,為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騰出空間。判斷你是不是有過多的東西的最好方法,不是等著看你是不是沒地方放它們,而是問你自己這些東西是不是已經沒有用了。當你發現這個東西沒地方可用的時候,就是證明你已經擁有多餘的東西了。
當你可以選擇說不,可以不盲目跟風買東西,可以丟掉一些雜物,你就會慢慢找到自由。
極簡主義的簡是簡約(simple),不是簡單(easy)。簡約不代表簡單,其實維持簡約的生活是需要努力的。相反,隨波逐流更簡單。比如每次你需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就去買,比如買一個最便宜的,或者買一個最流行的,或者說你有充足的預算買一個最貴的。
極簡主義是讓你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你想讓什麼來定義你的人生。極簡主義會讓你學會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關注更重要的,真正讓你快樂和幸福的東西,比如你的健康,你和家人的親密關係等等。
如果你想要嘗試,可以從明天開始,每一天丟掉一件雜物,慢慢簡化你的生活。
本文系留學每日談原創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Pictures credited to Google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