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重慶10月16日電 10月12日,第六屆「紫荊杯」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重慶賽區)決賽評審活動在重慶市人民小學舉行。評委們歷經兩輪篩選,從3000多幅書畫作品中評選出重慶賽區一二三等獎540幅作品,送往香港參加總決賽。此次評比由重慶市文聯副主席龍川、被譽為「中華葡萄第一人」的國畫大師方鳳富、書法教育家李中華等擔任評委。
今年7月,第六屆「紫荊杯」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重慶賽區)正式啟動,設九龍坡區、南岸區、渝北區、璧山區、銅梁區、梁平區、巫山縣、巫溪縣、兩江新區、高新區10個區縣分賽區和人民小學、巴川國際2個教育集團分賽區,共計吸引近十萬名中小幼學生參與其中。
據悉,此次「紫荊杯」書畫大賽,重慶賽區為學生們組織了很多有意義的活動,並且邀請書畫名家方鳳富、李中華、錢昆現場教授繪畫和書法知識。除了書畫家的參與,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當代著名女詩人傅天琳、重慶川劇院青年演員周星雨,與學生們分享詩歌、戲劇等中國傳統文化。加拿大著名作家、《凱哥日記》作者喬納·凱·伍德也參與其中,他們的公益加入,讓本屆書畫大賽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8月上旬,「名家邀你上南山」暑期公益採風活動啟動,這是本屆書畫大賽重慶賽區的系列活動之一。銅梁賽區設置了「安居古城畫鄉愁」,參賽選手在安居古城尋找創作靈感;梁平則以「竹博園裡畫風骨」為主題,讓學生們把自己創作的梁平木版年畫參賽;巫山、巫溪等較偏遠區縣也以不同形式組織學生到大自然中開展寫生活動。
9月中旬,組委會還走進石柱,開展了「薰衣草有美·詩書畫有愛」公益助農之旅活動。傅天琳、方鳳富兩大名家同時出席活動,與20名黃水小學書畫少年一起,吟詩、作畫、曬風景,推介黃水的鄉村旅遊。此次活動主辦方製作了多形式的新媒體產品,起到了很好的推廣作品。
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系列活動就是要讓學生們從多角度體會藝術源於生活的哲理,用心感受發現文化之美、山水之美。
據悉,重慶賽區決賽評選出的540幅作品將入圍總決賽,與內地各省、市及港澳臺地區的作品共同角逐金、銀、銅和優異獎。據悉,港澳以及內地進入總決賽的作品共有近3000幅,最終將評選出每個組別9個金獎、18個銀獎、27個銅獎。
現場點擊:
決賽作品水平高 評委難以抉擇
「你們看,這幅畫技法成熟,筆墨濃淡相宜,而且構圖也很完整,虛實得當。另一幅也很不錯,作品色彩淡雅,層次感分明。」面對中學組的參評作品,方鳳富教授難以取捨,進入決賽的作品水平都很高,非要分個伯仲還有些為難。
看見方教授猶豫不決,李中華老師和其他評委也一同加入討論。他們也在幾幅作品中猶豫徘徊。「這兩幅無論是構圖還是技法都很相似,都可以評一等獎。」「這一幅畫一看就很有功底,墨色濃淡,遠近構圖都有創意,評為二等獎不值得。」
最終,評委們以技法為第一標準,「艱難」的評選出一等獎作品。
面對小學組的書法作品,李中華老師同樣難以抉擇。「進入決賽的都很不錯,優秀作品理應得到一等獎。」
主題豐富 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作品的主題豐富,祖國的大好山河、各地風俗人情、建築風貌、戲曲、抗疫都包含其中,還有很多作品天馬行空,充滿奇幻色彩。
「這些作品非常童真,想像力異常豐富。」話畢,錢昆老師從幼兒組的西畫作品中選出一幅《未來世界》,放入一等獎區。他認為該幅這作品構圖豐富、色調協調,裡面小孩子吹笛子、打趣的畫面生動形象,又充滿科幻色彩。「幼兒作品重要的是想像力、童趣、思想開闊。」
決賽評選現場,仇漩對小學組一幅國畫讚不絕口。
這幅畫的整體色調是藍色,主圖為一盆盛開的紫荊花和一盆荷花。紫荊花的背後是港珠澳大橋,以及港澳兩地的地標建築。畫的左邊用正楷端正地寫著:紫荊蓮花並蒂開 港澳祖國一家親。
「這幅畫色彩非常淡雅,寓意很好,把港澳和內地緊密聯繫起來。」仇漩認為孩子們的作品取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體現了他們極強的觀察能力。
大家談:
市文聯副主席龍川:
現在的青少年對書畫藝術有自己的追求,在他們這個年紀能達到這種水平,背後的功夫值得肯定。具體看來繪畫作品題材新穎,童心突出,體現了孩子們對世界不一樣的觀察能力和豐富的想像力。決賽的書法作品功底深厚,能看出來他們學習書法的時間長,技法的傳承也比較到位,內容與時俱進,有很強的創新性。此外,書法作品形式也很豐富,對聯、中堂、詩詞都有呈現。
書法和繪畫是培養孩子愛國主義精神的好載體,用春風化雨的方式讓孩子們從小就種下愛國,愛民族,愛傳統文化的種子,值得肯定。
市政府外辦新聞處副處長李平:
我第一次參加評審是在銅梁巴川中學,孩子們的技藝令我相當吃驚。今天在決賽現場,書畫作品的水平又上了一個臺階。這些作品體現了孩子們對西畫的吸收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我們小時候根本不具備這樣的學習條件,活動也體現了我國教育的成功。
此外,這些作品無論是社會熱點還是藝術性均有體現,代表了我們重慶文化教育的水平。
香港紫荊雜誌重慶聯絡站主任仇漩:
「紫荊杯」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是一個跨地區、跨文化、跨學段的公益性文化交流活動,至今已開展多屆。本次重慶賽區是參加人數最多,組織力度最大,活動最豐富、作品水平最高的一屆。這次活動給了內地青少年一個平臺,讓他們的作品可以走進更大舞臺,也搭建起了交流平臺,讓小朋友們了解各自的生活。參加總決賽的作品水平很高,也給港澳的孩子提供了一個機會,學習內地小朋友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港澳內地一家親,孩子們對傳統文化了解需要從小薰陶。
重慶人民小學校長助理劉欣:
重慶人民小學以這次書畫大賽為契機充分展示、彰顯,培養全校學生的中華文化情懷。書畫大賽進校園展現的是「活色生香」的真善美,傳承的是繼往開來的精氣神,這種鮮活的、生動的體驗和實踐,讓傳統文化的種子悄悄扎進了學生的心裡,漸漸成為一種記憶、一種認同、一種情懷,開始生根發芽。這種家國情懷的教育經驗值得總結和推展。
本次比賽也為全市的學生、渝港澳的青少年朋友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展示自己、共同提高的平臺,既傳承了文化、又提高了技藝,還交到了朋友。
重慶市梁平區實驗小學校長吳世偉:
整個活動持續三個月,在此期間還組織了線下採風活動,讓孩子們走進大自然,感受身邊的美好。從作品來看,孩子們的創作主題非常豐富,水平之高完全出我意料。梁平的年畫很有特色,此次活動我們主打年畫,很多小朋友也進一步了解了年畫的創作工藝,這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此次活動通過書法、繪畫讓傳統文化走進孩子們的心靈,這是德育教育最大的成功。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應該大力推廣。(以上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宏)
[ 責編:李宜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