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想要成功,其實需要方方面面的因素結合在一起,也就是人常說的天時地利人和。
但在這三方面裡,最重要的還是人自身的問題。若自身不夠強大,或者擁有某種致命缺陷,那麼即便再有天時地利,也很難獲得成功。
一個人若成功不了,先別怨天尤人,最好的辦法應該是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往往成功不了的人,很可能是這4種原因,找找自己身上有沒有。
好高騖遠
李大釗曾說:「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地去工作,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做事,則功業可就。」
一個人有目標和追求是件好事,但不能把這個目標或追求定得太高太遠。若是脫離實際,達到自己根本無法觸碰到的位置,那麼其實就等同於是在白日做夢。
一個好高騖遠的人,也註定會眼高手低,到頭來小事幹不好,大事幹不成,最終渾渾噩噩,碌碌無為地度過這充滿遺憾的一生。
好高騖遠的人,這輩子都很難獲得成功,因為他們的目標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是遙不可及的。人必須要有自知之明,若總是去追求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東西,那麼很可能到頭來會一場空。
當你覺得自己付出了不少努力,可依舊無法成功的時候,就要反過頭來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看自身存不存在好高騖遠的毛病。
若存在,及時去改正,或許還有成功的機會,若依舊執迷不悟,那麼成功將永遠與你無緣。
堅持不下
伏爾泰曾說:「堅持意志,偉大的事業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
若一個人做事始終堅持不下來,喜歡半途而廢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一種堅定的決心。
若想做成一件事,只有在行動之前就應該給自己定下一個清晰的目標,以及立下一個堅定的決心,再加上咬牙堅持,才可能獲得成功。
羅曼羅蘭也曾說過:「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能讓你失敗的,從來都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一旦自己堅持不下去,那麼就註定會一事無成。
成功的三要素往往就是,選對方向,努力,還有堅持。
這三種要素缺一不可,否則即便你選對了方向,也付出了足夠的努力,但若是堅持不下去,那麼最終也會與成功失之交臂。
許多時候,有些人覺得自己能力不錯,而且也十分刻苦,可為什麼依然無法獲得成功?
在這種情況下,你則需要好好地反思自己,是否在中途曾經放棄過。
如果是,那麼這很有可能,就是你失敗的根本原因。
永遠要記住一句話,凡事並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持,而是先要堅持才能看到希望。
不愛學習
不愛學習,是現代許多人的通病。但社會是在不斷進步的,若你不能與時俱進,那麼就註定會被淘汰。
往往有很多人覺得自己能力足夠,根本不需要學習,但最終他必定會發現不愛學習,就是使他失敗的最大原因。
老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永無止境的,若你覺得學習只是學生時代才應該做的事情,那麼就大錯特錯了。
現如今,許多人即便是到了中年,甚至是老年都一樣沒有把學習落下,而且往往越有能力的人,就越會注重學習。
正是因為他們注重學習,因此才會變得比常人更有能力。
一個不愛學習的人,這輩子都很難獲得成功,即便僥倖獲得了成功,可最終也很可能會因為不愛學習而被社會所淘汰。
社會日新月異,不斷發展,我們也要隨之學習新鮮事物,適應新的環境,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也能讓自己更容易獲得成功。
自以為是
毛主席曾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一個人若不夠謙虛,總是自以為是,那麼必然很難有什麼成就。
一個人自以為是的人,往往並不是因為他多有能力,而是因為他十分無知。
只有無知的人,才會覺得自己厲害。而真正厲害的人,則永遠都會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謙虛的人常常學十當一;而自以為是的人則常常學一當十。
正是因為他們這種錯誤的思想,因此才導致了他們的失敗。自以為是的人總是會困惑,自己已經那麼厲害了,為什麼還會失敗?
但他們認為的厲害,往往只是自我感覺良好,這種情況下又怎麼可能獲得成功呢?
想成功,一定要改掉自以為是的毛病,要懂得正視自己,正視他人。不過於高估自己,也不過於低估別人,凡事不能以自我為中心,要多聽取外界的聲音。
只有這樣才能做出更加正確的判斷,然後獲得成功。
當一個人總是成功不了,就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身上是不是存在著以上這4種毛病,若有,及時改正還有救,否則註定碌碌無為。
—END—
話題互動:你們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