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無法擺脫的中年危機
這個世界上,「好心當成驢肝肺」的人經常有,講道理的我們可以澄清和申辯,不講道理的我們可以鄙視之且不再與之合作。但是有一種情況,你無法這麼做,那就是丈母娘老人家!
你是否會把淘汰了但還能用的手機給老人家用? 你是否經常會在外買點水果帶回家一起分享?老人家生病了,你是否會開著車送她去醫院?
但是,很不幸,這些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行為,會變成了各種問題:老人家不會用手機,但是會認為你特意屏蔽她的信息;老人家不識貨,但是會認為你用殘次品來害她;老人家不感激,但是會認為你這麼做是為了貪她的財產.......,這是我以往從未經歷過的巨大誤解。
當我打開了百度,搜索「老年痴呆症 被害妄想」,一切都明白了。
這個事實告訴我,雖然我已經經歷了很多事,但是我的中年危機還在,這個中年危機很可能會持續到你退休。
02 難的事情在於「已知天命」,還需要「盡人事」
我很明白,這完全不能怪老人家,老人家多病需要照顧,從責任的角度我也責無旁貸,但是前提是需要練就一身極高的情商,我一直以為這是我的強項,我有兩個法寶:
情緒 ABC 法則:A 代表事實, B 是代表信念,C 代表結果也就是情緒,表面上我們以為 A 會產生 C,但是我們忘記了 A 和 C 之間還隔著一個 B,也就是你的信念。你被別人誤解了,如果你認為對方情有可原,那麼就容易產生同情和理解情緒 ,如果你認為對方是有意為難,那麼就容易產生憤怒的負面情緒 。所以,當不良事件 A 無法改變的時候,你不一定必然產生負面情緒 C,良好的信念 B 是有效的情緒防火牆。控制二分法:即改變你能改變的事情,而接受你不能改變的事情。對方怎麼想以及客觀環境是你難以改變的,但是你應盡力而為,做到改變自己能改變的事情,即「盡人事而知天命」。這兩個心理法寶我常用,以前我也經常教人這麼做。我可以堅定「對方只是因病而非故意為之」的信念,也要明白能控制的不過是自己的行為而非說服對方。
但是,即使在心中練過多次的場景,一旦你看到對方充滿懷疑的眼神,聽著難以入耳的言語時,就會激烈地刺激你的各種感官,經歷這樣的場景,依然會產生負面情緒,需要我主動去壓抑情緒。「盡人事而知天命」容易做到,難的是「已知天命」,還需要你「盡人事」。
03 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我很清楚,一旦產生負面情緒,總會浪費自己的時間,所以,管理好情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一直有習慣練習正念冥想,正念冥想告訴我,你需要站在第三方的視角上審視自己的每個想法,然後不要執著,輕輕地放掉它,回到當下。
雖然我事後可以很快平復情緒,但是產生負面情緒這樣的經歷,只能說明我還不是聖人,修煉還不夠。
我發現不僅僅是我們的肉身無法刀槍不入,在思想上同樣也無法做到刀槍不入。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如果一個人的思想可以刀槍不入,那會是一個多麼可怕的人呢?
這讓我想起當年前妻病重,我陪她走過的那一段時光,夫人的父母都已是白髮老人,我會讓他們呆在家裡儘量少來醫院,孩子年齡還小,我也擔心這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創傷,讓他好好上課。而夫人因病經歷的那些難以忍受的疼痛和各種醫療手段帶來的痛苦,親朋好友們都只看到了冰山一角,而只有我必須完整經歷和承擔。
這事情過去了好多年,每當跟別人提起,別人總會產生同理心,理解我的痛苦,但我很清楚,這種同理心與我當時實際經歷的過程,完全是兩個概念。當年「洪荒少女」傅園慧的一句:「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我深深理解其中的含義。
04 體驗經濟不知不覺到來
過去這一年,很多人看著新聞都會感嘆,新冠病毒「讓我們見證了歷史」,但是,當時那些向武漢逆向行走的醫護人員,才是真正創造和經歷歷史的人,他們太難了,他們與我們這些吃瓜人有著完全不同的體驗。
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發現醫生、護士們真正面對的挑戰,並不僅僅是疾病,而是他們每天都在經歷病人生離死別的煎熬場景,還能夠正常地行事和生活,此刻,我想說他們太偉大了。
我以前以為人生需要思考,才能成熟,但是我現在還發現,如果你僅僅在思考,而我卻在經歷,這就是我們之間最大的距離。
人終究是感官動物,理智的理解跟現場震撼的體驗,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其實,我們早就已經在為體驗付費,當我在電視上看布達拉宮的時候,我覺得很宏偉,直到我親臨到布達拉宮,我才真正感受到那種神秘和潔淨;在電影院中看《戰狼2》,在眾人的歡呼中,你會沉浸在民族自豪的氛圍,而忘卻這是一個美式的個人英雄主義;恆大球迷都知道,在現場跟上萬粉絲一起看球與獨自在家看直播的體驗是天壤之別。
在當前的網際網路經濟時代,線上給予了我們更多方便的服務,但是機會並不一定僅在線上,在線上完整體驗線下的感覺,從技術上來看現在還不成熟,現在開始有人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線下,音樂行業最近十年最大的變化就是歌手越來越難從發行唱片獲益,而是從線下的演唱會中獲益;你也不再發愁聽不到好的課程,而是找不到能帶你的好導師。
今年羅振宇跨年演講我收穫最大的就是這句話:
你可以在線上或者在後臺蒙頭思考做事,但是如果你要對人負責,必須走到線下,走到前臺,因為對人負責就是一種經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