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頤《太極圖說》的一種淺讀

2021-01-17 泊原

宋代前只有太極一說,並沒有出現太極圖,據傳太極圖出自華山道士陳希夷,然後傳到周敦頤,周敦頤據此了太極圖,創作了周氏太極圖,還作了《太極圖說》一文來解釋太極圖,開宋代理學之宗。不少人認為太極圖可能發源於河圖洛書,因為河圖洛書包含了太極思想。

近代杭辛齋則認為《周易》跟《河圖》《洛書》並不相關,《河圖》和《洛書》只是朱熹著《周易本義》時才將河圖洛書、先後天八卦及大小方圓圖附在前面,直到後來明清時期,《周易本義》流行後,大家才慢慢地接受《河圖》、《洛書》和《周易》有繼承關係,認為這兩張易圖是《易經》的一部分,先有圖後有易。

《易經》原文中只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十個字,此外再也沒有提到河圖洛書。既然《易經》本文跟河圖洛書未必有所關聯,那麼太極和太極圖跟《易經》有什麼關聯呢?

無極示意圖

《系傳》有提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這裡說的「三極」是指天極,地極和人極,超過三極之外的事物只能用太極來描述了。這好比我們形容一個女子的美麗,美麗到極致了,感覺用「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來形容還是不夠,美得無法形容了,我們再也找不到詞了描述了,這種混沌模糊,不可觸及的狀態就叫無極。《老子·二十八章》中說:「復歸於無極。」這裡的無極就相當於一個沒有中心,沒有邊界的原始狀態。打個比方說,相當於雞蛋還處於軟卵狀態,一團血水。

太極與無極示意圖

周敦頤在《太極圖說》解說到:「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太極靜而生陰。」周子這裡的「無極而太極」是說太極自出無極,陰陽出自太極。關於無極與太極的繼承關係,南宋大儒朱熹認為,無極即是道,是比太極更加原始狀態,是太極的界線。一些宋易學家則認為太極是世界的本源,並非太極之上或之外另有無極,甚至認為無極和太極是一種意思,無法也無除區分。不過,如果我們嘗試把無極比作雞蛋的軟卵狀態,太極則成是成殼的雞蛋,則可以分出了蛋黃「陽」,蛋清「陰」,也就可以分出無極和太極了。

周子太極圖

太極圖是太極生成陰陽後演化成的圖案,所以太極與太極圖是兩個不同概念。周子的太極圖源自道家得到大多數認可,目前沒有太多疑問。周敦頤的《太極圖》則清晰地分出了太極和無極,也就是說太極上面有無極。

周子《太極圖說》道:「太極本無極也」。周子太極圖由下往下則為:(無極)-太極-陰陽-五行-乾道坤道-萬物。周子解釋道,無極生太極,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則有了兩儀,兩儀交合而納水木金火土之五行,則生成四時,這是無極的儀。無極經過二五妙合(二五為兩儀五行),成乾坤兩道氣,兩氣再次交合,如同男女婚媾,生成了天下萬事萬物,這是無極的真。

周氏太極圖自上沿下,由無到有,由中到兩旁。《太極圖說》中,周子用理學思想來解釋太極圖說到:聖人定位以中正仁義,講究靜而立身,因為太極本為空為靜,所以,效仿聖人的修為可以符合天地道德,合於日月運行及自然規律,甚至通達鬼神吉兇。最後,周子再次解釋道,「君子修則吉,小人悖則兇。」 也許這才是周子最想講的話,修持中正仁義才是人生的正道。

相關焦點

  • 周敦頤太極圖及《太極圖說》理學思想的一種讀法
    太極思想發源久遠,太極圖的出現就晚了很多。目前所知,最早公示於眾的第一張太極圖是北宋周敦頤(1017年—1073年,理學家)所作的周氏太極圖。據傳這張周氏太極圖出自華山道士陳希夷,原為無極圖,傳到周敦頤手裡後,周敦頤據此發揮創作了周氏太極圖,並作《太極圖說》一文來解釋此圖,開發北宋理學之宗。
  •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是怎樣述說世界變化的?
    周敦頤,字茂叔,北宋道州(今湖南道縣)人,曾歷任州縣地方官吏。晚年在廬山蓮花峰下建濂溪書堂講學,也稱濂溪先生。《太極圖說》就是它的代表作之一。周敦頤繼承並發展了孔孟、董仲舒、佛教、道教等思想,歷史上被看作宋明理學的奠基人。
  • 中國古人的宇宙觀,淺說周敦頤的太極圖說
    這其中又以「北宋五子」成就最大,他們分別是: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理學集大成者朱熹為了後世學習這些理學大家的知識結晶。他和另一位著名理學家呂祖謙共同探討研究「北宋五子」的書籍,感其"廣大閎博,若無津涯",初學者不易把握其要義,於是精選622條,輯成《近思錄》。這一部書,在中國思想哲學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 周敦頤《太極圖說》:含萬物之理,為養生至寶
    這種廣為人知的太極圖,其形狀如陰陽兩魚互糾纏在一起,因而被習稱為「陰陽魚太極圖」太極圖由來相傳太極圖出自宋初高道陳摶,陳摶將圖傳於其學生种放,种放又傳給了周敦頤,周敦頤據圖作《太極圖說》,《太極圖說》就是對太極圖的說明。《太極圖說》全文249字,言簡意賅,其理深遠。需要說明的是,周敦頤的太極圖不同於現圖,其為五層太極圖,又稱無極圖。
  • 黃榦《太極圖說》解
    由於《近思錄》與《朱子語類》都是展示朱子學思想體系的代表性文本,其對太極的處理似有逐漸弱化而最後以理氣論為主的傾向。並且,由於朱熹對太極問題的闡述主要與兩個材料相關,一是周敦頤《太極圖》與《太極圖說》,二是《繫辭》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而其代表作《四書章句集注》卻幾乎未曾言及太極,故而日本學者山井湧三十多年前就指出,太極一詞在朱子理論體系中並不重要。
  • 從《周易》:易有太極到《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談思想的演變
    漢唐以來許多學者大多認為「太極」是宇宙起源之處「元氣」未分的混沌狀態,也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道」,或者是魏晉時期王弼提出的「無」。宋代初期則有人把它說成是「一」,也就是「元氣」,說:太極者,一氣也,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
  • 理學篇之無極而太極
    但是,無極和太極又並非完全同義,無極體現的是一種狀態,即「無有一極」,太極體現的一種境界,即「無所不極」。「無極而太極」的意思,就是說明宇宙間沒有一種存在是「極」,但又沒有一種存在是「不極」;打個比方,自然界的風、雨、雷、電都有各自的特點和缺陷,如風可以產生強大驅力,但其不能產生雨、雷、電所產生,但是其又在自然界中無所取締,「無所不用其極」,這就是理學的「無極而太極」的理念,宇宙間萬物運行莫不遵循此理。
  • 究竟什麼是「無極而太極」?
    一直要到周敦頤的出現,他的名篇《太極圖說》是宋朝儒家解決終極問題的第一個偉大成果。《近思錄》之所以把《太極圖說》放在首卷第一篇,也正是這樣的考慮,這是在宣告:儒家不但有道德信條,更有終極真理作為依託。也正是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才將儒學從懸崖邊拉了回來,逐漸發展成為壟斷中國人思想的官方學說。
  • 朱子的智慧:(一)「無極而太極」
    朱熹哲學的核心觀念無疑是繼承和發展了二程伊洛之學的「天理」範疇,不過其哲學體系的大框架卻是繼承周敦頤《太極圖說》所確定的思路而來,這就是他為什麼要把《太極圖說》看得比《通書》重要,同時與江西陸氏兄弟辯論「無極而太極」的淵源與統系,久久不肯捨棄的原因。
  • 「太極」裡有著怎樣的東方神秘力量?
    可謂:凡身處處是太極,一動一靜俱渾然。「無極」「太極」傻傻分不清楚為了更理解太極拳,我們有必要更深入地來理解一下太極。而要明白太極之義,就避不開宋明理學,就避不開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太極圖說》的第一句話——「無極而太極」是有爭議的。首先「無極」是一個道家概念,出自《老子》第二十八章,即「知其雄,守其雌」那一章。
  • 無極生太極:易學中的無極,是不是「0」
    無極生太極:易學中的無極,是不是"0"在回答《易經》中的「無極」是不是0前,」源易緣「和大家一起先了解"無極「的概念!《易傳·繫辭上傳》的第11章說:「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
  • 一起來學習點中國傳統文化知識: 太極和太極圖
    (4)以陰陽混合未分為太極。周敦頤《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周敦頤以後,對太極的解釋分為三大流派。a、以邵雍為代表,以數說大極。指出「太極一也,不動生二,神也」;以一分而為奇偶解釋太極生兩儀。並認為在人則「心為大極」,在天地則「道為太極。」b、以朱熹為代表,以理說太極。
  • 「道家術語」什麼是太極?什麼是無極?二者有什麼異同?
    什麼是太極?什麼是太極?太極,指天地未分以前的混沌狀態。《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指天的最高處。《莊子·大宗師》:「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或指天地的本體。
  • 無極而太極——中國古代哲學超前的宇宙觀
    這龐大的黑能量,恰好與中國北宋時期周濂溪(即周敦頤)的「無極」不謀而合。在周濓溪的《太極圖說》的第一的話就是「無極而太極」,太極起動後就有陰陽兩儀。隨後,他又加入了水火土金木等五行,於是萬物就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了。但當時的科學並不發達,僅僅用此平淡的描述而將宇宙初始到萬物生長的情況用了一百二十多字簡單地概括而已,他並沒有任何的推測,也沒有捏造出任何的神話故事。
  •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
    太極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主要繼承自《周易》:「易有大恆,是生兩檥。兩檥生四馬,四馬生八卦。」(馬王堆出土本),兩漢改「恆」為「極」,而四馬同時改為四象。「太」與「大」古時相通,而「泰」又與「太」相通。而原文是指泰(坤乾)與恆(震巽)兩卦。「坤乾」是一種易書,出自商代,坤為金德,殷以金德王,故坤乾為商代之易。商代之易以為天道。
  • 不要把陰陽圖當太極
    「這裡必須指出的是:無極並不是虛空,更不是無物,而是無形無限,是一種沒有極限(臨界點)的物質存在。它也不是兩儀、四象、五行、八卦等的算術和,而是一種不可窮盡性質的物質的原始狀態,這種狀態是一種原始的物質的自然。
  • 太極圖知多少?陰陽魚太極圖、周子太極圖、空心圓太極圖
    古太極圖真正的古太極圖全貌是:內為陰陽魚互糾圖案,外部為八卦或六十四卦環形圖案。現在所採用的陰陽魚太極圖,是由明朝末年的趙仲全所著《道學正宗》的「古太極圖」而來。周子太極圖比如影響力僅次於陰陽魚太極圖的周子太極圖,又稱為五層太極圖,周敦頤太極圖、無極圖。
  • 易經卜卦基礎篇七:太極、兩儀與四象
    「太極」一詞最早見於《周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太極是化生萬物的本源,是萬物存在、成長與變化的總源頭。古人發現,在自然界中的萬物都有一種內在生命力,一顆種子只要給於其適當的條件,就能生根發芽,並開花結果。
  • 太極感悟│無極樁
    王明山 「無極樁」「無極樁」是習練太極拳最為重要的基礎根基,是一種通過自然站立而修煉的靜態功法,提膝、轉胯、鼓腰、松腰、含胸、拔背、虛領、頂勁、沉肩、墜肘,無極樁由這些重要動作而組成,內斂其神,外聚其氣,呼吸之間
  • 太極理論最早來自《周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參悟太極,宋·周敦頤《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又曰:「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太極理論從自身的體系上,具有統一的基礎科學理論,掌握其「太極理論」很容易弄通各個分支的學問。弄通一個分支的學問,懂得太極又很容易弄通其它分支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