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識:為什麼形容女子有才學稱為「詠絮之才」?

2021-01-08 中國管科院德育中心

形容男子有才學常用「才高八鬥」,而誇獎女子有才學則用「詠絮之才」,這有什麼來歷嗎?

這個詞的出處同東晉才女謝道韞有關。 謝道韞是東晉時期著名的女詩人,是當朝名將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愛女,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媳。僅僅從這些頭銜就可以看出,這個謝道韞的社會背景和家學淵源到底有多深。

據說,有一天,謝安召集兒女子侄們談論學術文章,突然天空飄起了鵝毛般的大雪。謝安詩興大發,看到這樣的美景,準備考一考後輩晚生的才學。謝安問他們:「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的幾個兒子、侄子都說出了各自的看法,但都沒有使謝安完全滿意。這時謝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一聽非常高興,認為把白雪比喻成柳絮很是恰當,不由得點頭稱讚。 這一詠雪名句後來為世人所傳誦。又因為謝道韞是個女子,所以人們就用「詠絮之才」來形容女子有才。#國學經典推薦#

作者:陳 君

校稿:遊金地 小揚

本文屬於公益用途,意在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評論您的觀點!文章中如有錯別字,歡迎指出,我們將積極改正!圖文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古代文化常識之文學典故
    原標題:古代文化常識之文學典故 1.祝融傳說中楚國君主的祖先,為高辛氏帝嚳的火正(掌火之官),後世祀為火神;由此,火災稱為祝融之災 8.謝家唐宋詩詞不達意處常用「謝家」之典,這些典故所指意義上主要有二:(1)用謝安、謝玄家事,意指人有風度。(2)指山水詩人謝靈運之事。《宋書•謝靈運傳》載:(謝)靈運於會稽山「修營別業,傍山帶江,盡幽居之美」。後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 「柳絮才」是形容女子的什麼才能?
    謝安(字安石,公元320年-385年),東晉大將軍,出身名門望族,有個人才濟濟的大家族。 《世說新語語言》記載,一年冬天寒雪日,謝安與兒女輩開了個講座,講論文義,這在謝家是常有的。驟然,外頭的雪大降,謝安欣欣然,笑嘻嘻對著小輩們問道:「白雪紛紛似什麼呀?」
  • 總結了2020年100題必考文化常識的重點
    8.下列對古代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年齡稱謂:豆蔻是女子十三四歲,及笄是女子十五歲,束髮是男子十五歲,弱冠是男子二十歲,花甲是六十歲,古稀是七十歲,期頤指一百歲。  B.《紅樓夢》中賈寶玉是賈政的兒子,林黛玉是賈寶玉姑母的女兒,他們之間的悲歡離合是故事的主線。
  • 2020年高考語文古代文化常識專練100題
    《伶官傳序》中「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的「少牢」指祭祀時用的牛、羊、豬各一頭,羊、豬各一頭則稱為「太牢」。  D.《祭十二郎文》中的「十二郎」是韓愈的侄子韓老成,他在家族中排行第十二,唐代習慣以行第、郡望、官職稱呼別人。  3.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A.吾妻歸寧  歸寧: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
  • 中國風水學文化常識.掌握家庭養魚禁忌,有助於發財致富
    家庭魚缸中國風水學也稱為國術,是中國優質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古人經過幾千年的實踐總結出來的理論。也是一門經得起科學推敲的學問。好的住宅環境稱為風水寶地,水往往和財掛鈎,房屋附近的水流走向對家庭財運有一定的影響。如果在房間裡養好一缸魚,不僅起到美觀的效果,還增添了家庭好的風水,具有鎮宅納財的作用,人們習慣稱為風水魚。
  • 誇一個人有才華,為什麼說「才高八鬥」,而不是九鬥或十鬥呢
    「才高八鬥」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文才高,知識豐富。但為什麼不能說「才高十鬥」,而一定是「八鬥」呢?原來這和我國南朝大詩人謝靈運有關。「才高八鬥」最早是用來形容建安詩人曹植的,其才華高超,七步成詩。古人為什麼說「才高八鬥」我們形容一個才華橫溢,文採極高的時候都是用到一個成語,那便是才高八鬥。大家都知道「鬥」是一種計量單位,十鬥就是一石,那麼在這個成語中為何會用到「鬥」這個單位呢?八鬥才比喻才高,舊時以「八鬥才」、「才高八鬥」稱讚才華出眾,有時用作對文人學士恭維的話。
  • 文言文中必須具備的文化常識
    關於文化常識這一題,很多同學苦於積累不夠,要放任自己,聽天由命,這道題就交給"運氣",其實,大可不必。在高考中,文化常識這一題,不考偏題,不考怪題,考的題目確實都是常見的"常識題",哪些是常識題呢?接下來,我們就以高考題為基準,為大家篩選出近年來高頻文化常識知識點。第一,稱謂。最常考,人的名,字,號。常見的考點有:(1)名、字、號是什麼時候取的,由誰取的,適用範圍是哪些人(2)名和字有一定意義的聯繫,可能相互補充,可能意思相近,也可能相反。如:嶽飛,字鵬舉;韓愈,字退之。
  • 為什麼歷史上對女子有「破瓜之年」的說法?破瓜究竟有什麼涵義
    古人含蓄,一般在說到年齡的時候,都不會像現在一樣直接是多少多少歲,而是用一些專屬的詞彙來表達,並且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齡段也都有不同的名稱,比如用來形容男子的「弱冠」、「而立」、「耄耋」等等,也有形容女子的「金釵」、「豆蔻」等等,彈藥說最會讓人誤解的,當屬形容女子的「破瓜之年」了。
  • 為什麼說「女子過強不吉」,民俗文化其實與數字八有很大的淵源!
    簡介 | 探索中華文化之脈絡,聆聽世間百態之心聲作者 | 國學大觀園註:此文原創,更多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獲取經典好文易經對民俗文化的影響民俗文化是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俗是通俗易懂,文字看似不太高雅,也沒有那些之乎者也高深莫測的繁文
  • 黛玉和寶釵為什麼合用一首判詞?硃砂痣和白月光,真得好難選
    只是黛玉和寶釵,《紅樓夢》裡最重要的兩個女孩,卻共享一首判詞:那一段是這樣寫的:頭一頁上便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詞,道是: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這其中兩株枯木,自然是「林」字,「玉帶」,反過來就是「黛玉」;「雪」,諧音「薛」, 「金簪」,意思是「寶釵」。
  • 2019年高考語文一輪複習練習:古代文化常識
    古代文化常識  1.下列關於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免胄」,按古代禮法,諸侯的軍隊過天子門,戰車上的左右衛士必須脫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車步行而過,以示對天子的尊敬。  B.「崩」,本指山倒塌,古時用來比喻帝王的死。
  • 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賞析物件中的文化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蘊含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像武林中失傳已久的至高武學秘籍一樣,深邃的令人神往又卻步。而《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這本書卻神奇地化繁為簡,將各種雜亂無章的文化常識分門別類,並以實物為引,生動形象又不乏歷史根據。
  • 《紅樓夢》裡那個守「活寡」的通房丫頭,才是賈府中最完美的女子
    一部《紅樓夢》,為讀者呈現了無數出類拔萃的異樣女子。這些女子們,各有特色,各有才華。黛玉是「詠絮才」,薛寶釵是「停機德」,探春的「才自精明志自高」,王熙鳳是「裙釵一二可齊家」;迎春善棋,惜春善畫,湘雲嬌憨,李紈持重;襲人盡職盡責,晴雯心靈手巧……誰才是《紅樓夢》中最完美的女子?
  • @武漢家長你有一封文學常識信封要查收!
    導讀:文化常識,作為常識而言,卻經常是丟失的一部分,離開了文化常識我們的課本就像缺少零件的機器,運轉不流暢。今天給大家歸納一部分和學科息息相關的文化常識。對以後的知識梳理大有幫助。01文化常識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白蛇傳》。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契訶夫、莫泊桑、馬克·吐溫、歐·亨利。
  • 古人用「美若天仙」形容女子之美,「天仙」的美,是什麼樣子的
    古代形容女子之美,都說「美若天仙」。那麼,「美若天仙」是多美呢?天仙長得是什麼樣的呢?(西施)實際上,古代在形容女子之美的時候,從來沒有一個具體的描畫。最著名的就是那句「有沉魚落雁之美,閉月羞花之貌」。意思是說,女子很美,魚看見了會沉入水底,雁看見了會降落沙洲,月看見了會躲進雲中,花看見了會低下頭來。
  • 形容古代女子美貌的10個生僻詞 看完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美到詞窮
    1.柔 荑róu tí出自《詩經·碩人》中的「手如柔荑,膚如凝脂」,多用來比喻女子柔嫩潔白的手。2.便 嬛biàn xuān出自司馬相如《上林賦》:「若夫青琴宓妃之徒……靚糚刻飾,便嬛綽約。」形容女子輕盈美好之貌。3.姽 嫿guǐ huà出自宋玉《神女賦》:既姽嫿於幽靜兮,又婆娑乎人間。形容女子體態嫻靜美好的樣子。4.流 眄liú miǎn陶淵明《閒情賦》詩云「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形容美女目光流轉。
  • 金水傷官又生財,才學必富之能人
    財運婚姻上有什麼變化?望請老師點評,謝謝你!八字分析:乾造:乙未 甲申 辛巳 壬辰(申酉空)8歲4月大運 癸未 壬午 辛巳 庚辰 己卯 戊寅 丁丑辛生申月,時幹透壬水,年月透甲木,時坐作官庫,年坐財庫,年月透甲乙財星,八字為傷官生財格,甲木製土,金水流暢清澈。五行喜水木,忌土金火。
  • 「精練」部編版2021年中考九年級語文文學文化常識總複習題
    點擊☆設置為星標右上方有搜索標誌,點擊之後在搜索欄中輸入需要查詢的資料可以找到更多的內容1.下列相關文化常識,不恰當的一項是( )。A.《沁園春·雪》中起過渡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妖,引無數英雄競折腰」。B.古代書信非常注重謙辭敬語。李白《與韓荊州書》,「芻蕘」,指「淺陋的見解」,自謙之辭。
  • 「風騷」不是壞事,這是個褒義詞,想要風騷,首先你要有文化!
    ,但是在古時候,如果有人有幸被用這個詞來描述,他大概會因此而感到沾沾自喜,因為想要「風騷」,可不是誰都有資格的,這個詞指的是文人墨客的風流文採,想要「風騷」,必須要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文章才行。詩經,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其實,「風騷」的本意,指的是兩本書,這兩本書就是《詩經》和《楚辭》,那麼為什麼用「風騷」來指代《詩經》和《楚辭》呢?
  • 這些文化常識一定要講給孩子
    七夕節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 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