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迎來了高速發展期,在世界經濟版圖中的分量越來越重,向世人展示了何為中國崛起。
2019年,中國GDP佔世界比重為16.36%,相當於世界的六分之一。而在40年前,比重僅為1.79%,增長近十倍。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下這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感受祖國發展的日新月異。
1979年,我國的GDP連荷蘭都不如,僅僅位居第十一位。排名第一的美國佔全球經濟比重超過四分之一,日本緊隨其後,超過十分之一,美國相當於日本、德國和法國的總和。
1984年,美國繼續高歌猛進,佔世界比重接近三分之一,相當於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和加拿大六國的總和,中國雖前進到第八名,但只有美國的十五分之一。
1989年,世界進入劇烈動蕩期,中國也受到影響,掉到第十一位,日本比重則大幅提升。之前一直表現優異的伊朗掉出前二十,俄羅斯首次納入統計範圍,位居世界第八。
1994年,日本的經濟發展進入頂峰,超過世界的六分之一,相當於德國、法國和英國的總和,隱然和美國分庭抗禮。中國重新進入前十,位居第八,俄羅斯則掉到了第十三的位置。
1999年,日本的發展達到極限,佔世界比重緩慢回落,美國始終穩居世界第一。中國首次超過萬億美元,超越加拿大來到第八,俄羅斯經濟遭遇挑戰,掉出前二十,土耳其重回前二十。
2004年,中國繼續穩步前進,超越義大利,來到第六的位置,佔世界比重上升至4.46%。韓國首次進入前十,以不足中國一省的人口和面積,達到如此成就,值得稱讚。
2009年,中國一舉超越德國、法國和英國,來到第三的位置,和日本的差距近在咫尺。此時的中國,經濟總量已是法國和英國的總和,俄羅斯在經歷艱難的陣痛後,上升至第十二位。
2014年,中國繼續高歌猛進,不僅超越了日本,還是日本的兩倍多。俄羅斯重新回到前十,位居第九;沙特首次進入前二十,彰顯了國土面積的重要性,比利時則掉出前二十。
2019年,中國和美國的差距再次拉近,已超過美國的三分之二,接近日本的三倍,是印度的五倍。俄羅斯的增速放緩,掉回第十一位,韓國則依然力壓西班牙和澳大利亞。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近四十年來,美國始終獨佔鰲頭,但中國的追趕速度讓世界為之側目。我大膽預測,最多還有十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必然超越美國。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經濟前十的國家佔世界比重一直維持在70%左右,前二十的比重80%左右,這說明世界經濟主要還是靠大國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