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捨得辛苦。我也認同,閱讀的一大銷魂之處,是某個從來沒有想過要討好你的作家,在熬到百來頁的時候,突然跟你勾肩搭背引為知己,不管你朝哪邊看,都是四目相接;不管你怎麼跑,都跟他踩在同一個步點上。陳以侃下筆有一種罕見的、時刻具有自覺意識的誠實——其實這很難,因為它一不小心就會被理解成自戀。讀完這本書,在收穫了無數讓人為之擊節抑或陷入沉思的見識之餘,我也清晰地看到一個倔強的、試圖從平穩持重中突圍而出的寫作者的軌跡。他熟讀經典,卻也質疑經典;他迷戀技術,卻也解構技術——他永遠更敏感於捕捉浩瀚文本裡的那一點僭越的靈光。——黃昱寧,作家
我羨慕陳老師總是可以奮不顧身、毫無保留地投入他喜歡的作家和文本,也羨慕他轉身又能找到描述和評價這種熱愛的距離和準確性。他本質上和他寫的那些有趣而有才能的靈魂是一類人。或者讓我再誠實一點,這種羨慕其實已經嚴重到了嫉妒的程度。——吳琦,《單讀》主編
任何編輯能夠擁有陳以侃這樣的作者,都是一大幸事。對我來說,拿到他的稿件之後,除了必要的技術處理,幾乎不用任何改動,剩下要做的,無非就是欣賞他鍊字鍛句的工夫與推敲琢磨的巧思。我覺得他的這本文集,除了提示作者可以怎樣寫之外,更大的作用還在於提示讀者可以怎樣讀。所以,任何作者擁有陳以侃這樣的讀者,也是一大幸事。——鄭詩亮,《上海書評》執行主編」
以上是對《在別人的句子裡》這本書的評價,陳以侃實在是位不可多得的好作家。當我第一次在人人書上看見《在別人的句子裡》這本書時我就覺得驚豔,哪裡會有這麼「刁鑽」的作家,寫著寫著好好的,峰迴路轉,把我的胃口吊的足足的。可是就是讓人很想喜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