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習俗是什麼意思 有什麼特殊寓意

2021-01-10 閩南網

臘月二十六是幾號

  查詢後,我們可以得知,2018臘月二十六是2018年2月11號

臘月二十六是什麼節日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臘月二十六是殺豬割年肉的日子,在新曆日期中,2018臘月二十六是2月11日,2月11日是日本建國紀念日。

  》》臘月二十三小年到 為什麼南方小年和北方時間不同

  》》二十四掃房子是什麼意思

臘月二十六有哪些習俗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嗎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臘月二十六春節傳統民俗「燉大肉」。

  在臘月二十六這一天,各地就有了「臘月二十六,裡外洗一洗」;「 臘月二十六,洗淨禽畜屋」之說。關於臘月二十六,漢族民間還流傳著「臘月二十六割年肉」的說法,也就是說,從這一天起要開始置辦年貨了。在各地鄉村,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邊各村的百姓紛紛前往趕集買年貨,煙、酒、魚、肉、鞭炮和走親戚用的禮品一樣也不能少,年味已漸濃了起來。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的意義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此外,在農村還有個講究:就是在除夕前把一切該切的東西都切出來,在初一到初五期間就不再動刀了,動刀剪是不吉利的。過去對窮苦人來說,平時吃的油水少,一年到頭就盼著臘月二十六割幾斤「年肉」,好在過年能吃上一頓肉餡兒餃子。

原標題:農村老年俗:「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 「燉大肉、聞肉香」家家戶戶年味濃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原標題:春節習俗|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齊魯網1月23日訊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以前,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較窮苦,而且家裡的人又都比較多,好不容易盼到快過年了,家裡的勞力們紛紛開始殺豬,沒有養豬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塊肉回家。由於當時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民俗意義從臘月二十六開始,豐盛的年夜飯就要陸續「出鍋」了。
  •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 老習俗今天準備聞「肉味兒」
    過年準備年貨,肉是必不可少的。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按照老習俗,過年期間各家商鋪都關五天門,過了「破五」到正月初六才開張。如果不多準備幾天吃食,那您到時候可要捉急了。大興榆垡公社社員在買年貨,葉用才1983年2月1日 攝過去對窮苦人來說,平時吃的油水少,一年到頭就盼著臘月二十六割幾斤「年肉」,好在過年能吃上一頓肉餡兒餃子。
  •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的習俗要結束?農村殺年豬也違法?
    從前鄉下人自己養豬很多,在自家院子裡建有豬圈。但是現在農村興起了外出打工,有的人家裡一年都沒人了,以前養豬也不多了,不過每個村莊裡都有好幾戶。就像我的老家那個村子,以前十戶有五六戶,現在家裡都養著豬,大概只有一、兩戶了。如今豬肉價格不斷上漲,家裡自己養的豬可以省下一筆錢。鄉下的人自己養豬,一般都是到年底過年的時候,才殺一頭兩頭,自己吃自己的肉,還給親朋好友分一些。
  • 俗語:「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這種場景在農村很常見麼?
    記得小時候,進入臘月,村裡雖不至於家家戶戶殺年豬,殺豬場景也很常見,這是村裡殺豬匠忙碌的日子,給鄉親們幫忙殺豬賣肉。掛在我們嘴邊的童謠:「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忙碌了一年的人們,準備過一個肥年了。每當聽到豬在砧板上的嚎叫聲,我就捂起耳朵,尋著聲音去湊熱鬧。
  • 春節年俗:二十六,割年肉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  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 臘月最全習俗,過年進入倒計時啦!
    」有相似的發音,做豆腐意味著「在新年收穫幸福以及福氣」。 如今,大多數人並不會自己做豆腐,而是常把剪好的「福」字倒著貼在窗戶或者門上,這樣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希望「幸福、福氣」來到家裡。
  • 臘月二十六殺年豬 老宿遷人訴說那年燉肉香
    資料圖宿遷網訊(記者 顧園園)宿遷有諺語稱:「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要籌備過年的肉食,開始置辦年貨,殺年豬就要燉年肉了。他還強調吃「年肉」講究要吃紅燒肉,因為肉本身就代表著富裕的意思,而紅燒肉則更能表示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富裕十足。因此,一碗熱氣騰騰泛著肉香的紅燒肉是人們在臘月二十六這天期盼的。劉建華記得,14歲那年的臘月二十五,他的母親從農村的外婆家拿回來一塊五花肉。「當時在城裡,肉還是定量供應,有錢、有票還不行,得有那麼多肉啊!
  • 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過年春節的傳統民俗簡單介紹
    每每節日降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區總會踐行一些春節習俗來傳遞過年的紅火意味與熱鬧氛圍。這些年俗,大多傳統且歷久彌新,在今日仍被廣泛使用。那麼春節有什麼風俗習俗呢?傳戒的傳統民俗介紹。春節的習俗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1、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 萬年曆|進入臘月就是年,辭舊迎新盼團圓!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腐」與「福」有相似的發音,做豆腐意味著在新年收穫幸福以及福氣。在古代,這一天的漢族民俗活動主要還有接玉皇、照田蠶、千燈節、趕亂歲等。   如今,大多數人並不會自己做豆腐,而是常把剪好的「福」字倒著貼在窗戶或者門上,這樣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希望幸福、福氣來到家裡。
  • 臘月二十八是什麼日子 農曆臘月二十八有什麼傳統習俗
    臘月廿八是中國農曆十二月(臘月)二十八的俗稱,中國春節傳統習俗之一。 臘月二十八的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 各地風俗有所不同,如山東、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地區、安徽省宿松與太湖交界之處的地方有許多姓的人家是在臘月二十八過年。
  • 進了臘月都是年,臘月之後的習俗,你了解多少。值得收藏哦
    漢服文化那麼進入臘月後到底都有哪些習俗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在北方,很多地方的習俗基本都一樣,流傳的有一首關於臘月的歌謠,裡面對臘月習俗的描述很詳細。所以,臘月掃塵,就是把家裡一切的「窮運」、「晦氣」都掃出去,以期盼來年運勢更好。既有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情感願望,此習俗向人們傳遞著過年忙碌氣氛的信號。
  • 【臘月】進了臘月就是年!
    年三十之前,祈福新春,其實每一天都有講究,然而,那些有老講兒的習俗你都知道嗎?今兒,就跟你嘮一嘮。,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臘月初八 十二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的習俗。
  • 2018臘月二十六是幾月幾號 2月11號臨沂準備燉年肉
    春節一臨近家家戶戶就會準備各種年貨,首當其衝的就是食物,習俗中有種說法二十六燉年肉,那麼今年臘月二十六是多少號?在二十六這天燉年肉有什麼說法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來說一說。   臘月二十六是幾月幾號   臘月二十六指中國農曆年十二月(又稱臘月)二十六的俗稱,那麼2017年的臘月二十六就是公曆2018年的2月11號。
  • 上遊•文薈丨中國人過年習俗終於找全了,趕緊學起來!
    老祖宗的過年,沒有電視手機,他們都有哪些有趣的習俗活動呢?別讓「年味」被衝淡了!這裡整理了一篇過年習俗大全送給您,快告訴大家,今年春節,這麼過更有趣!臘月二十三——送灶上天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
  • 臘月民俗大全,你知道幾個?
    進入臘月就意味著一年走到盡頭了,新的一年即將拉開帷幕,在古代臘月有非常豐富的祭祀活動,每一天都不重樣,接下來子曰就來講講臘月裡的習俗都有哪些,看看你知道多少?!1、臘月初八這一天被稱作「臘八」,即臘八節,最有名的就是「喝臘八粥」。
  • 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飴糖的由來習俗
    明天就是小年了,你知道過小年要吃什麼嗎?小年習俗要吃的美食可不少,如餃子、年糕、米餅、粽子等。具體過小年要吃什麼?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哪些食物呢?為什麼過小年要吃飴糖?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1、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 春節習俗始於臘月二十三:祭灶後正式開始迎接過年
    雖然春節年年過,但仍有許多人以為,過春節就僅僅是大年三十這一天的時間,因此,除了對除夕這一天的習俗特別熟悉以外,其他與春節相關聯的習俗,慢慢地也就變得模糊。其實,春節的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便開始有了。  臘月二十三 祭灶  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