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澤損: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瑾名軒譯文:損下而益上,信守諾言,非常吉祥,沒有什麼災禍,前途可以預知,利於繼續向前發展;徵收的賦稅有什麼用呢?不多徵,二簋就可以了,用於敬獻祖宗神靈。
初九:已事遄往,無咎,酌損之。
瑾名軒譯文:(酌損無咎)農事結束,抓緊時間前去上交賦稅,沒有什麼錯,酌情地減損自己的一部分收穫。
九二:利貞,徵,兇,弗損,益之。
瑾名軒譯文:(弗損益之)繳納賦稅,前兆是吉祥的,但不能走得太遠,賦稅超過一定限度,就會有兇險,應立即停止徵收賦稅,相反地要迅速救濟人民。
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
瑾名軒譯文:(人損得友)一戶人家有壯丁三人就要抽取一人前去服役;單丁一人之家,就得幾戶人合在一起,出一丁去服役。
六四:損其疾,使遄,有喜,無咎。
瑾名軒譯文:(疾損無咎)減損他的病痛,而且進展地很快,這是大喜的事情,沒有什麼災禍。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
瑾名軒譯文:(違損元吉)或有人贈給他價值十朋的大龜,沒有推辭掉,非常吉祥。
上九:弗損,益之,無咎,貞吉,利有攸往,得臣無家。
瑾名軒譯文:(益損無咎)沒有再徵收賦稅,而且救濟他們,沒有什麼災禍,利於繼續向前發展,使得大臣們都公而忘私,完全不會為自己的家人謀利益。
瑾名軒總結:
山澤損,山體不聽地風化脫落,石塊不斷地堆積在澤裡,人們印象裡,山之麓在不停地延伸,澤之涯在不停地退宿,就是上邊的山受了益,下邊的澤受了損,揭示統治者不僅要輕徭薄賦,而且要取信於民,要施惠於民,要更多地考慮百姓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