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一年級數學,在學習最難的人民幣,其中包括了單位換算,元角分加減,可以說老師教得十分痛苦,學生學得一塌糊塗。
主要原因是一年級小學生,在接受人民幣內容時,生活經驗較少,理解上有困難。另外,元、角、分三種不同的單位,也容易讓一年級小學生懵圈。因此,老師力求在課堂上多講幾遍,希望一年級小同學能夠接受。
下面,就以一份單元測試卷為例,來看看一位一年級小同學,能考多少分吧?
第一大題第2小題,出現了錯題:10元能換10張1元的,這是正確的。但是第二個填空,10元應該能換20張5角的,這位一年級小同學,錯寫成了50張,這說明,他在換算幣值單位時,還不夠熟練。
第二大題計算,也出現了錯誤。
人民幣在加減時,有一個原則,那就是相同單位可直接加減,元和元加減,角和角加減,一年級暫時不出現進位和退位。
這位小同學,在計算12元-5元時,算錯了!不過,表現好的是,在計算最後一道5元-4角時,他答對了!這很難得,這知道,這道題目,需要先將5元轉換為4元10角,才能與後面的4角相減,能答對,非常棒了。
第2小題大小比較中,也出現了一道錯題,2元4角,應小於14元,看來,這屬於慌張馬虎。
這一頁的題目,答得比較好。
人民幣的大小比較,一定要掌握一個竅門,那就是先看元這個單位,通過元的大小,來確定整個幣值的大小。如果元的部分相同,再比較角的部分、分的部分。
第三大題出題很好,結合生活實際,讓小學生學會買東西購物,懂得付出一定錢數後,應找回多少錢?這種訓練,是十分有必要的!
但是,第四大題的第1小題,卻做錯了!
買兩樣物品,應付多少錢?這類題目,是要用加法來算的,可這位同學,卻用了減法。看來,仔細審題,也是很關鍵的。
上圖最上面的第1大題第2小題,算式對了,但是,計算錯誤。10元-8元5角,相當於是退位減法,需要巧妙過渡一下,可以將10元,轉換為9元10角,再和後面相減,就容易多了。
第1大題第3小題,做對了,可惜答錯了。一年級小學生,也要訓練正確回答問題,話語要通順,表達要清楚,要符合題意,這個回答,看錯了物品名稱,把排球誤寫成了水彩筆,是錯的。
來看看最後的壓軸題。
這一頁的題目,全做對了。但是,第(3)小題夠不夠的問題,雖然答對了,但是,算式依舊出現了小問題,這道題,可以用加法,先把三種文具的總價錢算出來,再與9元錢進行大小比較。
這類數學問題,需要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算出總價或總數,第二個步驟,進行大小比較,來判斷夠?還是不夠?
最後,附上答案,家長朋友,如果你家有一年級小孩,可以測試一下,看他有沒有完全掌握這個單元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