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85大學生,不再愛北漂?

2021-01-08 中國新聞周刊

文/俞楊

在北京奮鬥,考驗大學生的才華與努力。不過,連北京985的畢業生,似乎都不再愛北漂。

近年來,以清北為代表的北京985畢業生,留京率不斷下跌。2019年清北兩校的本科畢業生留京率,連2成都不到。

與此同時,廣東是他們離京後最大的流向地。甚至於,廣東對上海985畢業生也有吸引力。

畢業後選擇哪座城市,無疑是打工人初入職場的靈魂叩問,大學生最終選擇用腳投票。

離京

北京就業與高等教育資源都很豐富,大學生畢業後留京工作再自然不過。

這座城市有我國數量最多的「雙一流」高校,根據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名單(截至2020年6月30日)》,北京共有67所本科層次高校,「雙一流」高校就有34所,幾乎佔一半。

在為數眾多的「雙一流」高校中,又以清華、北大、人大、北師大、北航、北理工、中國農大、中央民大8所985高校為最。更何況,清華、北大兩所中國最頂尖高校,同城比鄰而居。

985畢業生是大學生中的精英。根據軟科統計,北京985畢業生近年來的留京率總體下跌。2019年清華、北大、人大、北師大、北航的本科生留京率皆不足5成,清北在幾所名校中倒數。

兩校2019年就業質量報告顯示,清北本科畢業生留京率都不到2成,其中北京大學(校本部)為16.07%,清華大學為18.20%。

這已經是清北畢業生留京率連續多年下跌了。

2013年,北大本科生留京率曾高達71.79%,2014年跌到了58.04%。2013年,清華本科生留京率為30.7%,2014年微跌至30.3%。

2018年,北大本科生留京率繼續下跌到21.99%,清華本科生留京率為17.30%,跌破2成。

2019年清北本科畢業生留京率持續居於低位,皆不足2成。拉長時間來看,從2013年到2019年,北大本科生留京率從71.79%跌至16.07%,清華從30.7%跌至18.20%。

同濟大學教育評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以清北為代表的名校生的就業去向,很能代表當下大學生的就業傾向。

清北學生就業選擇的自由度更大些,更能按內心的想法去選擇工作。其他大學畢業生未必能這樣去做,但不代表他們不是這樣想。

戶籍

能不能在一座城市落戶,是很多大學生就業時著重考慮的因素。為吸引大學生前來就業,近年來不少城市放寬戶口,掀起「搶人」大戰。

樊秀娣指出,戶籍制度在現階段影響到人的就業、安家,沒有戶籍人就缺乏歸屬感。不是年輕人在乎戶籍,而是有被戶籍束縛、限制的感覺。

身居一線城市,難落戶的上海也有了鬆動。繼對清北兩校畢業生拋出橄欖枝後,2020年上海對本地的上海交大、復旦、同濟、華東師大4所985高校的畢業生也友善招手。

2020年9月23日,《2020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正式發布,將之前「以清北為試點,探索建立對本科階段為國內高水平大學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範圍擴大至在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另外兩座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對大學生態度更為「友好」。在2020年深圳人才引進政策下,全日制本科且未滿45周歲以下直接核准入戶,全日制大專且未滿35周歲以下直接核准入戶。

2020年底,廣州出臺寬鬆的落戶政策。一方面,「雙一流」建設高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青年人才,在引進單位參加社會保險即可入戶。另一方面,個別區域大專也可以落戶。

與上廣深相比,大學生在北京落戶依舊很難。2017年北京在引進畢業生的工作中強調,要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嚴控北京禁限產業引進畢業生。

樊秀娣表示,戶籍制度是國家公民的根本制度,在城鄉二元結構還沒有完全打破的現狀下,戶籍反映一個地區領導人的治理理念,最終體現在當地政治、經濟、科技、法律、文化、治安各方面,本質上都有影響地區的活力和個體的資源。

樊秀娣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相信戶籍制度會慢慢鬆動直至消失。其實只要在當地生活和交稅,就應該有保障。

廣東

清北畢業生選擇離開北京,而離京之後最大的就業流向地是廣東。

2018年北大本科畢業生留京率降低到21.99%,而去廣東的比例則增加至32.62%。2018年清華本科畢業生留京率為17.3%,而去廣東的佔20.3%。

也就是說,2018年清北本科畢業生留在北京的,還沒有去廣東的多。軟科搜集的2019年畢業生就業數據顯示,廣東已經連續三年榮獲清北畢業生除北京外首選的就業地。

廣東的吸引力,從本地大學生的留粵率可見一斑。2018年42.47%的中大本科生選擇在廣州就業,深圳23.99%,珠三角其他城市11.43%,合計77.89%,遠高於清北本科生的留京率。

不僅如此,廣東還吸引東北、中西部的985畢業生跋山涉水而來。2019年,19.5%的哈工大畢業生從北到南幾乎跨越整個中國去廣東就業,高於12%的留黑率。武漢大學畢業生本省就業率僅為28.87%,流向廣東的畢業生則達到23.63%。

甚至於,廣東對上海985畢業生也有較大的吸引力。復旦、交大的畢業生如果不留在上海,去外地最多的也是廣東。

廣東承載了大量外溢的京校學子,除了硬科技產業,清北畢業生對教育行業也頗為熱情。

2019年,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高級中學發布2020屆畢業生擬聘名單,20個錄取者中有19人畢業自清北,引發輿論熱議。2020年,深圳大學70萬年薪招聘教師再次引發熱議,薪水誘人,招聘中不乏清北等頂級高校畢業生。

樊秀娣認為,珠三角對人才有吸引力是件好事,區域、城市間的競爭很有必要,人才大循環,能夠促進人才與職業需求匹配。珠三角和其他各地區是聯動發展的,最終有助於整體提高。

當然,樊秀娣指出,希望珠三角能把吸引人才政策落到實處,不能只靠吸引幾個名校學生做「噱頭」,還要把眼光放在其他學生身上。

一個地區的發展,可能需求量最大的是高技術人才,是藍領。

相關焦點

  • 《煉愛北京》開播 演員唐昕上演北漂女孩勵志故事
    網易娛樂1月15日報導 今日,由中國內地女演員唐昕領銜主演的都市勵志題材網劇《煉愛北京》正式登陸愛奇藝開播,在該劇中,演員唐昕飾演女一號許可一角,為大家上演一場北漂女孩涅槃重生的勵志故事,相信也會引發大家的共鳴。
  • 大學生寒假不準回家?陝西985高校發出重要通知,這才叫有擔當
    由於疫情發生變化,為了做好疫情防護工作,國內高校紛紛對2021年寒假時間做出調整,因此,關於大學生放寒假的話題頻頻上熱搜,引起網友熱議,尤其是關於河北大學生的消息。河北疫情發生變化,河北籍大學生還能放寒假回家過春節嗎?這個問題成為了河北籍大學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 方小曉:在北京待夠五年就可以紮根 為什麼北漂女的野心那麼大
    這幾年,「漂」,再次成了集體高潮的藉口,從那一年《我是路人甲》的杭漂,到《北京女子圖鑑》的北漂,好像只要一提到漂,就會觸動某些人的淚點,屢試不爽,引發關注,共鳴,吐槽也好,回憶也罷。被問的最多的就是「你一個女人家,為什麼野心這麼大」?方小曉用自己的十年告訴你答案。
  • 廊坊一「受寵」縣城,距北京大興機場僅8公裡,將是北漂家庭定居首
    廊坊一「受寵」縣城,距北京大興機場僅8公裡,將是北漂家庭定居首 2021-01-06 10:46:36|來源:北京樓訊
  • 北漂也能擁有「北京戶口」了!首次擬設「公共戶」,大局已定!
    北漂也能擁有「北京戶口」了!首次擬設「公共戶」,大局已定!北京還是我國的首都,今年北京提出了新政策,北漂族也可以有北京戶口,不久前剛和朋友從北京回來玩,就提出了這個新政策!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29日,為解決不具備市內搬遷條件的北京戶口定居問題,向社會徵集了意見。 我相信很多夥伴去北京玩的時候,都想成為北京戶口。 小編上次有在北京圓明園玩的心情,讀者朋友可以自己讀小編以前的文章。「公共戶口」和當地戶口一樣,在各種權力面前一樣,他們最大的區別是沒有戶口本。 在北京市各區,只要滿足條件,就可以申請公共帳戶。
  • 星座版《北京女子圖鑑》,那些星座適合「北奔」或者「北漂」
    ——《北京女子圖鑑》最近網播劇《北京女子圖鑑》大火,主人公陳可,在燈紅酒綠的大城市裡懷揣夢想,孤身奮戰,逐漸在北京站穩腳跟,從一個局外人,融入北京這個巨大的社交圈。這部網絡劇觸動了廣大北漂的內心,雖然衣著光鮮,但每天早晚高峰期地鐵、公交擠得懷疑人生,有時加班加到深夜感到崩潰,有時候為了一個單子,低三下四......總之,這是一部很現實很扎心的劇。我,坐標望京,就是常說的,要逃離的北上廣。
  • 總有人說:「學歷無用」,你知道考上985意味著什麼嗎
    3000塊錢你想招聘個農民工那是不可能的,頂多只能招聘個大學生;上學浪費那麼多時間還不如早些出來打工賺錢,女孩找個好人家嫁了......近幾年,受到教育內捲化的影響,「高分低配」、「高等院校普及化」、「學歷貶值」等現象不斷湧現,給很多人造成了大學學歷爛大街,學歷已經不再是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的印象。
  • 做司機、當後勤,名牌大學生委身基層崗位,究竟圖什麼?|北京化工...
    經過多倫擴招,如今的大學生很難再與「天之驕子」畫上等號,但名牌大學生的就業去向依然是就業市場的風向標。近日,一則新聞引起了網友廣泛的討論:211本科畢業生做司機,一流藝術院校碩士當後勤。有人說是浪費生命,有人說是無奈之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2020年12月24日對五名擬聘人選進行了公示。
  • 北漂不易,沈從文窮得沒飯吃,鬱達夫請吃飯,還給他介紹北大教授
    每一個北漂的人,都是不甘於現狀、傲氣自持之人。年邁的張大千如此,沈從文也如此。他們是北漂中的幸運中,一個得梅蘭芳賞識,一個得北大教授賞識,最終有了後來的成名。於是,在脫下軍裝之後,他來到了北京,一個充滿夢想的城市。任何北漂都是不易的。年邁的張大千北漂,在帶足盤纏的情況之下依舊慘澹,而沈從文這一次,沒有任何積蓄,為了夢想直奔北京 。
  • 北京這4所985和1所211大學,雖不隸屬於教育部,但實力強
    我國大部分211所學校屬於教育部,也有特別的大學,他們不是直屬教育部和地方政府,而是由於其獨特的屬性,由我國特殊部門管理,這些部門被稱為「其他省委」,高等教育部,高等教育部,高等教育部,今天,小編把首都北京的5所學校介紹給了「其他部委」所屬的大學和大學,以下北京的這4所985、211大學雖然不屬於教育部
  • 射手座,天蠍座,處女座這3大星座北漂族的奮鬥格言!
    【射手座北漂族的奮鬥格言】我不想井底之蛙到連北漂滋味都不知道。好奇心強的射手座,對於各種新奇的事物都想一探究竟,而對一直以來都極為熱門的話題「北漂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範兒」,他們可是卯足了勁,想要嘗嘗這種眾人每每談及總是笑中帶淚地討論的「北漂」,到底是啥滋味?
  • 返鄉安家,北漂置業,回來吧!牛氣沖天,愛在一起!
    為愛築家,讓幸福從此不再漂泊。  歸心之旅 置業熱潮  中國人骨子裡深植的落葉歸根的觀念,內心深處對故鄉的無法割捨,導致近幾年大批人決定「返鄉置業」。  而京北恆大國際文化城,更懂返鄉遊子的需求,總價33萬起尊享一站式醇熟配套,圓漂泊遊子安家夢想,讓回家,成為一場歸心之旅。
  • 各省市的雙子星985,都有哪些故事?
    上集說到,985在各個省市是分布不均的,只有部分省市有985高校,今天我們聊聊擁有2所以上985高校的省市,其中的雙子星985高校。北京市,作為我國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高校雲集的地方,話說,公交車每過一個站,都會遇到一所大學。無不令人嚮往。
  • 北漂:自慰和自我安慰
    自慰是一件上癮的事情,在林二來到北京的第三個月開始。起初她只是聽合租的另一個姑娘蘭姐說起過這些看起來猙獰的玩具,對於她這個從南方初來乍到北京的小女人來說,自慰這種事情還是僅存在於腐靡的網文小說裡。她來北京之前幻想過無數次北漂的生活和感覺,經常在夜裡一想到自己即將被貼上北漂這個充滿了流浪詩人氣質的字眼,就興奮到睡不著覺。實際上到了這邊之後才發現確實睡不著,臥室外面的工地總是在施工,戴了口罩的鼻咽喉依然硌的難受,早上擠地鐵的時候沒人會讓著她,就連坐電梯到公司也要排著隊挨個走。
  • 「小鎮做題家」背後的世界:出身小鎮的985大學生為何自嘲廢物?
    記者 | 董子琪編輯 | 黃月1「小鎮做題家」,語出豆瓣「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這個帶有自嘲性的稱呼指的是從小鎮或小城市依靠優秀成績考入「985大學」的一群人。事實上,早在豆瓣「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之前,百度「985貼吧」中就已經頻現類似的個人故事與落差感嘆。「小鎮做題家」與大城市的碰撞,也令我們想起此前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關注的「小鎮青年文學」話題。
  • 參加了一場985相親局
    來源:LinkedIn領英北京下第一場雪,798藝術區舉行了一場 「985相親局」。這場活動壁壘森嚴:參與者必須名校畢業,精英圈子。青年男女,期待在這裡遇到匹配的另一半,培養出更精英的下一代。本文作者楊柳,轉載自公眾號真實故事計劃(id:zhenshigushi1),每天講述一個從生命裡拿出來的故事。
  • 95後北漂的人生:有人三戰考研,有人為愛負債,有人無奈離開
    這些95後新面孔,對於外界來說多少有些陌生,但在他們的身上,人們依舊能夠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尤其對於那些在外漂泊尋找夢想的人,比如「北漂」、「滬漂」。 「飄向北方、別問我家鄉,高聳古老的城牆,擋不住憂傷」,黃志明的《飄向北方》這樣刻畫著北漂人的內心,而那些正在從不同地市、四面八方加入到北漂行列的95後,他們的內心怎麼想的,此刻又在經歷些什麼? 2020年末尾,我們採訪了四位95後北漂,聊了聊他們的北漂生活,以及未來與夢想。
  • 對於考研初試,與「985」名校失之交臂,後面的路怎麼走呢
    一年一次的研究生考試進入了二次考試的階段,這也是幾個家庭的煩惱,因為是第一次嘗試,所以不代表複試就穩坐釣魚船,很多「985」名校的複試合格線比往年要高,也就是說「一點就能壓倒很多人」,這不僅對高考的真實描寫,對報考研究生的學生來說也一樣,我們知道「985」,名校的保研率不低,對於想報考985所名校的學生來說
  • 985相親局,「匹配」能否贏得完美愛情
    一位985畢業生說,「相親市場上,985看不上211,211不找普通一本,普通一本看不上二本,非985本科、研究生或博士才考入985院校的都會被鄙視,只有本科第一學歷是985才是硬通貨。」在這樣的鄙視鏈中,鏈條頂端的人或許鄙視著底端的人,每一個人潛意識裡都覺得自己值得更好的,而在人性的驅使之下,鄙視者往往又都成為了上一層的「被鄙視者」。
  • 985相親,「匹配」能否贏得完美愛情
    一位985畢業生說,「相親市場上,985看不上211,211不找普通一本,普通一本看不上二本,非985本科、碩士或博士才考入985院校的都會被鄙視,只有本科第一學歷是985才是硬通貨。」在這樣的鄙視鏈中,鏈條頂端的人或許鄙視著底端的人,每一個人潛意識裡都覺得自己值得更好的,而在人性的驅使之下,鄙視者往往又都成為了上一層的「被鄙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