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家長在生活中,都會聽到周圍的人這樣說:上學有什麼用?畢業了不還是一樣是個「打工人」!3000塊錢你想招聘個農民工那是不可能的,頂多只能招聘個大學生;上學浪費那麼多時間還不如早些出來打工賺錢,女孩找個好人家嫁了......
近幾年,受到教育內捲化的影響,「高分低配」、「高等院校普及化」、「學歷貶值」等現象不斷湧現,給很多人造成了大學學歷爛大街,學歷已經不再是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的印象。
知乎上也有網友因為聽了親戚的說法變得猶豫不決:「不讀書也可以過得很好,上那麼多學有什麼用?你看那個誰沒讀大學不照樣一年賺20萬。」
這樣的說法畢竟是實際發生,也可以說的確是事實。但事實之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點:概率。
在邏輯學上有一個說法叫倖存者偏差:這些人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關鍵信息。
其實與倖存者偏差相對的,還有一個概念叫失敗者偏差。比如看到資訊,某某名牌大學博士畢業生去擺攤了,或者是沒有取得和其能力相對應的職位,就由此得出結論:「讀書無用,學歷無用」。
這同樣是一個概率問題,沒有學歷的人也有成功者,但概率很低;有學歷的人也有失敗者,概率同樣很低。以個別的案例來論證普遍問題,就陷入了以偏概全的怪圈!
回過頭來,請大家思考一下:「學歷真的不值錢嗎?」值錢與不值錢,好與不好我們通過數據來說話。
前不久,京譽君在網上看到了一份關於全國高考難度級別的地圖,其中有這樣幾組數據:
2019年,全國報名高考的總人數大約是1031萬人。本科錄取人數約309萬人(16%),也就是說,即使你被最普通的三本錄取,也打敗了很大一部分學生,一本錄取人數是114萬人(6%)。
211高校錄取人數約46萬人(2.4%),只佔全國適齡段人口的2.4%。而你可能並不知道諸如東北林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延邊大學這樣很多人從未聽說過的學校竟然也是211,但考上它們,你同樣也是超級精英。
985高校錄取人數約15萬人(0.8%),即考上985院校,就意味著你戰勝了超過99%的同齡人。
而清華、北大的錄取率更是微乎其微,只有(0.03%),接近於傳說中的萬裡挑一。全國各地,211錄取率最高的分別是北京14.0%,上海13.58%和西藏12.77%(和其高考考生本身只有2萬多有關,但其985錄取率並不高),緊隨其後的是天津12.68%、青海11.66%。要知道,全國平均水平才只有5.01%!
985錄取率最高的分別是天津5.81%,上海5.33%,北京4.29%,全國平均水平是1.62%。而在985錄取率最低的省份安徽、河南,只有1.1%左右。
試想,在全國範圍內,還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讓你的孩子在眾多人中脫穎而出?你以為這些數據僅僅代表能考上211、985的孩子只是比常人優秀嗎?你以為讀了211、985隻是代表學歷比普通人略高一籌嗎?其實不然。
我們大多數人終其一生只不過是為了成為芸芸眾生中普普通通的一個,即使考上211、985也依然擺脫不了成為普通人的命運。
可是,扎心的是,很多時候,211、985的學歷是你能夠獲得心儀工作、闖進某種競爭圈的入場券。並且在有些時候,它同樣也會影響著下一代的命運!
學歷「鄙視」廣泛存在,已經發展到影響下一代中
前不久,京譽君在和一位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她講述了發生在她家親戚身上的事情,位於海澱的某小學入學面試竟然要求家長帶「學歷證書原件及複印件」,這件事引發了不少家長的吐槽。
許多家長都傳言,該小學此舉是為了篩選父母是否畢業於211/985院校。儘管校方迫於輿論的壓力闢謠說:只是登記,便於以後搞活動聯繫,並不是為了看父母的學歷。但校方這樣的說法並不買帳。
好的學歷,決定了你的起始平臺
眾所周知,學歷在職場中的第一個作用就是作為「敲門磚」。現在在網上隨意打開一家招聘網站查看學歷要求,大部分都是要求本科學歷,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將本科學歷作為求職的門檻?
首先,我們應該清楚,老闆招人最看重的是解決問題,學歷只是一個參考標準,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候選人一定的學習能力。
其次是一些大公司會將本科學歷作為減少招聘成本的一個方法:從應聘者個體的角度上看,人的能力與學歷沒有直接的關聯,專科、甚至高中畢業的牛人大有人在。
但是從整個招聘群體上看,名校畢業生中,優秀人才的比例往往會更高,這已經是行業內的共識。所以,從本科或者名校畢業生中篩選,比從專科生中篩選出的合適員工機率更大。
人的一生中可能要吃很多的苦,但如果一個連讀書的苦都吃不了,學習完全沒有毅力的人,你又怎能相信他在工作中能夠持之以恆地迎難而上呢?
你是什麼樣的人,自會吸引什麼樣的人,當你身邊都是優秀且上進的人,你自然不會放縱自己變得平庸,反之亦然。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豐富自己的學識,考上一所好的大學,給自己穿上學歷的鎧甲,才不至於在青春的潮水退去之後,發現自己一無所有。
關於「3000塊錢招聘一個大學生可以,但招聘一個農民工不可能」,這樣的觀點您認可嗎?您又是如何看待985/211學生的處境呢?您覺得學歷貶值了嗎?
作者/來源:京譽課堂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