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說:「學歷無用」,你知道考上985意味著什麼嗎

2021-01-20 選調生

相信不少家長在生活中,都會聽到周圍的人這樣說:上學有什麼用?畢業了不還是一樣是個「打工人」!3000塊錢你想招聘個農民工那是不可能的,頂多只能招聘個大學生;上學浪費那麼多時間還不如早些出來打工賺錢,女孩找個好人家嫁了......

近幾年,受到教育內捲化的影響,「高分低配」、「高等院校普及化」、「學歷貶值」等現象不斷湧現,給很多人造成了大學學歷爛大街,學歷已經不再是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的印象。

知乎上也有網友因為聽了親戚的說法變得猶豫不決:「不讀書也可以過得很好,上那麼多學有什麼用?你看那個誰沒讀大學不照樣一年賺20萬。」

這樣的說法畢竟是實際發生,也可以說的確是事實。但事實之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點:概率。

在邏輯學上有一個說法叫倖存者偏差:這些人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關鍵信息。

其實與倖存者偏差相對的,還有一個概念叫失敗者偏差。比如看到資訊,某某名牌大學博士畢業生去擺攤了,或者是沒有取得和其能力相對應的職位,就由此得出結論:「讀書無用,學歷無用」。

這同樣是一個概率問題,沒有學歷的人也有成功者,但概率很低;有學歷的人也有失敗者,概率同樣很低。以個別的案例來論證普遍問題,就陷入了以偏概全的怪圈!

回過頭來,請大家思考一下:「學歷真的不值錢嗎?」值錢與不值錢,好與不好我們通過數據來說話。

前不久,京譽君在網上看到了一份關於全國高考難度級別的地圖,其中有這樣幾組數據:

2019年,全國報名高考的總人數大約是1031萬人。本科錄取人數約309萬人(16%),也就是說,即使你被最普通的三本錄取,也打敗了很大一部分學生,一本錄取人數是114萬人(6%)。

211高校錄取人數約46萬人(2.4%),只佔全國適齡段人口的2.4%。而你可能並不知道諸如東北林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延邊大學這樣很多人從未聽說過的學校竟然也是211,但考上它們,你同樣也是超級精英。

985高校錄取人數約15萬人(0.8%),即考上985院校,就意味著你戰勝了超過99%的同齡人。

而清華、北大的錄取率更是微乎其微,只有(0.03%),接近於傳說中的萬裡挑一。全國各地,211錄取率最高的分別是北京14.0%,上海13.58%和西藏12.77%(和其高考考生本身只有2萬多有關,但其985錄取率並不高),緊隨其後的是天津12.68%、青海11.66%。要知道,全國平均水平才只有5.01%!

985錄取率最高的分別是天津5.81%,上海5.33%,北京4.29%,全國平均水平是1.62%。而在985錄取率最低的省份安徽、河南,只有1.1%左右。

試想,在全國範圍內,還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讓你的孩子在眾多人中脫穎而出?你以為這些數據僅僅代表能考上211、985的孩子只是比常人優秀嗎?你以為讀了211、985隻是代表學歷比普通人略高一籌嗎?其實不然。

我們大多數人終其一生只不過是為了成為芸芸眾生中普普通通的一個,即使考上211、985也依然擺脫不了成為普通人的命運。

可是,扎心的是,很多時候,211、985的學歷是你能夠獲得心儀工作、闖進某種競爭圈的入場券。並且在有些時候,它同樣也會影響著下一代的命運!

學歷「鄙視」廣泛存在,已經發展到影響下一代中

前不久,京譽君在和一位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她講述了發生在她家親戚身上的事情,位於海澱的某小學入學面試竟然要求家長帶「學歷證書原件及複印件」,這件事引發了不少家長的吐槽。

許多家長都傳言,該小學此舉是為了篩選父母是否畢業於211/985院校。儘管校方迫於輿論的壓力闢謠說:只是登記,便於以後搞活動聯繫,並不是為了看父母的學歷。但校方這樣的說法並不買帳。

好的學歷,決定了你的起始平臺

眾所周知,學歷在職場中的第一個作用就是作為「敲門磚」。現在在網上隨意打開一家招聘網站查看學歷要求,大部分都是要求本科學歷,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將本科學歷作為求職的門檻?

首先,我們應該清楚,老闆招人最看重的是解決問題,學歷只是一個參考標準,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候選人一定的學習能力。

其次是一些大公司會將本科學歷作為減少招聘成本的一個方法:從應聘者個體的角度上看,人的能力與學歷沒有直接的關聯,專科、甚至高中畢業的牛人大有人在。

但是從整個招聘群體上看,名校畢業生中,優秀人才的比例往往會更高,這已經是行業內的共識。所以,從本科或者名校畢業生中篩選,比從專科生中篩選出的合適員工機率更大。

人的一生中可能要吃很多的苦,但如果一個連讀書的苦都吃不了,學習完全沒有毅力的人,你又怎能相信他在工作中能夠持之以恆地迎難而上呢?

你是什麼樣的人,自會吸引什麼樣的人,當你身邊都是優秀且上進的人,你自然不會放縱自己變得平庸,反之亦然。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豐富自己的學識,考上一所好的大學,給自己穿上學歷的鎧甲,才不至於在青春的潮水退去之後,發現自己一無所有。

關於「3000塊錢招聘一個大學生可以,但招聘一個農民工不可能」,這樣的觀點您認可嗎?您又是如何看待985/211學生的處境呢?您覺得學歷貶值了嗎?

作者/來源:京譽課堂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能夠考上「985」和「211」大學的都是什麼樣的高中生?
    學生和家長心中對於"985"、"211"的情有獨鍾,即便過去很多年都不會改變。人才招聘時,面試官依舊"習慣性"地會在心中評判面試者是不是"985"、"211"畢業生。可以說,中國社會對於"985"、"211"的情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改變。畢竟,"985"、"211"這個名詞代表了曾經中國高等教育的"硬實力"。
  • 面對沸沸揚揚的「讀書無用論」,真的有人願意相信這個理論嗎
    面對沸沸揚揚的「讀書無用論」,真的有人願意相信這個理論嗎。最近幾年,不知道是不是大學生的待遇太低了,紛紛導致了社會各界人士的調侃,「讀書無用論」更是沸沸揚揚,和「寒門難出貴子」的理論一樣,乍一聽似乎有那麼點道理,但是仔細深究又覺得哪裡不對。
  • 考上985大學,努力大於天賦,是不是老師安慰你的「謊話」?
    天賦,在學習中真的那麼重要嗎?  有人總結:考上一般的本科或者一本,靠努力;考上211、985大學,尤其是985大學,靠的是天賦!  我們常常說」學霸「這個概念,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學生,算是學霸呢?由於985大學的錄取率在2%左右,所以,真正的學霸,應該是能考上985大學或者頂尖的211大學的學生,這部分學生,最具有說服力。
  • 你知道八九十年代的中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你知道八九十年代的中專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說出來會讓你蕭然起敬。先說說當年考上中考是什麼待遇。當年考上中專,一旦收到錄取通知書,就立馬遷戶口,俗成「農轉非」。現在人可能對戶口這玩意兒沒什麼概念,當年可是吃皇糧的待遇的。
  • 考上了985/211,我依舊是個廢物嗎?
    我不會作畫,不會演奏樂器,不認識港臺明星,沒看過武俠小說,不知道什麼是walkman,為了弄明白營銷管理課上講的「倉儲式超市」的概念,我在麥德隆好奇地看了一天,我從來沒見過如此豐富的商品。 我沒摸過計算機,為此我花了半年時間泡在學校機房裡學習你在中學裡就學會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
  • 學生炸鍋:不僅考上難度大,學歷幫助也小了
    有的同學確定自己本科學歷不足以獲得滿意的工作機會和待遇,加上現在校招的機會也大幅縮減,因此幾乎放棄了找工作,一門心思的準備考研。對此,筆者認為孤注一擲的做法都是很危險的。二是碩士學歷對就業優勢和待遇的提升作用已經不大。如今的碩士學歷已經不算是什麼高學歷了,或者說是剛剛踏入高學歷的門檻,競爭優勢已經沒那麼明顯,尤其是一些管理類專業,畢業後的工資提升比同領域本科生基本只能高出1000以內,相比於2-3年的時間投入來說,意義已經沒有那麼大。
  • 《安家》中的房似錦買假學歷「落人話柄」,學歷真的如此重要嗎?
    畢竟,誰不想有漂亮的學歷、不菲的薪水、體面的工作,以及都市中屬於自己的房子?劇中的主人公房似錦,是安家天下地產公司的金牌員工,安家天下的翟總因為房似錦不聽自己的指示,為了報復,將房似錦入職時偽造一所985學校本科學歷的醜事當眾揭露,致使房似錦無地自容。其實,房似錦在當年已經考上大學,但是由於自己重男輕女的母親撕毀了錄取通知書,導致房似錦無法去學校報到學習。
  • 985相親,「匹配」能否贏得完美愛情
    面對父母苦口婆心,陳樊不以為意,他一心要找學歷相配的女友,「我身邊的朋友大多是C9(指國內9所重點985高校)畢業的,交流無障礙,我覺得還是高學歷的聰明女生更適合我。」陳樊說,在985圈子裡,看重學歷大家覺得很正常:「並不是說學歷背景好就意味著成功,但這至少是一種證明,證明一個人的受教育程度、成長環境,以及是否有良好的上進心和持續學習的能力。」
  • 985相親局,「匹配」能否贏得完美愛情
    面對父母苦口婆心,陳樊不以為意,他一心要找學歷相配的女友,「我身邊的朋友大多是C9(指國內9所重點985高校)畢業的,交流無障礙,我覺得還是高學歷的聰明女生更適合我。」陳樊說,在985圈子裡,看重學歷大家覺得很正常:「並不是說學歷背景好就意味著成功,但這至少是一種證明,證明一個人的受教育程度、成長環境,以及是否有良好的上進心和持續學習的能力。」
  • 985相親局下的婚姻真的會幸福嗎?
    總會有人問,你介意伴侶的學歷嗎?我覺得很多人介意的不是伴侶的學歷,而是伴侶的人品、三觀、學識等等,因為在我們大多數人的觀念中,學歷低就代表社會地位低,學識也比較低,接觸的圈子也就相對低一點,而那些學歷高的人,步入社會的起點相對來說,可能更高一些,那學識也就會高,眼界也會更高一層,接觸的圈子也都是同等層次或者更高的層次。
  • 高中需要努力到什麼程度才能考上清華大學?
    考上清華大學的人都是很努力的人,但是努力的人並不一定都能考上清華大學,如果單靠努力就能夠考上清華大學,我相信大多數人都願意努力一博,畢竟這是一本萬利呀,一次努力終生受益。
  • 研究生學歷值多少錢?認真算一下,就要慶幸當初選擇了考研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經常能夠見到關於「讀書無用的論」的字眼,可能是由於現在的網絡更加發達了,然後能夠看到更多人的觀點,也可能是由於在網絡上發言沒有什麼心理負擔,所以只是圖一時嘴快。無論是哪種可能,至少說明目前還是有人覺得讀書並沒有多大用,否定教育,比如今年關於研究生大貶值、否定考研的觀點。但是讀書怎麼可能真的無用,今天我們來看看考研值不值得?研究生學歷值多少錢?
  • 二十多年前的「中師生」如果放到現在,他們能考上985或211嗎?
    大家都知道,我國在剛恢復高考制度不久的時期,對於教師的需求量非常的大,所以國家就在政策上下足了功夫,以包工作分配和免學費的形式來吸引考生。那麼,小編今天就和大家來聊聊20年前的那些中師生在現在到底是什麼水平呢,一起來看看那個年代的網友們的觀點吧!
  • 上海最好的39所大學,4所985大學,10所211大學,有你喜歡的嗎?
    今天為大家介紹上海最好的39所大學,4所985大學,10所211大學,有你喜歡的嗎?一起來看看吧!上海的本科院校有39所,這些院校有綜合類的、理工類的、師範類的、財經類的、語言類的、農林類的、醫藥類的,院校的選擇範圍廣,大家的選擇機會多。在這些本科院校裡面,上海有4所985大學,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和同濟大學。
  • 30年前的中專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比現在一本厲害嗎?
    另外2019年,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招生人數總共達到600.37萬人,比2018年增加了43.32萬人,中等職業教育佔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總人數的比例達到41.7%。截止2019年,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已經達到1576.47萬人。從上面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目前中等職業教育規模仍然是非常龐大的。再來看下30年之前中專教育的基本情況。
  • 當自己的妻子不在乎你的時候,你知道意味著什麼嗎
    看到平臺問答《當自己的妻子不在乎你的時候,你知道意味著什麼嗎?》的時候,問這個問題的男士其實早就應該知道答案了,只是不理解妻子為什麼不在乎你了。 當自己的妻子不在乎你的時候,意味著不愛你了。當自己的妻子不在乎你的時候,意味著放棄你這個丈夫了。
  • 發工資那天,你是否意識到學歷的重要性?高職擴招,還事不關己嗎
    想必大家都已經聽說過許多許多關於「學歷無用論」的高談闊論,比如:1、女子無才便是德(當然這是重男輕女的社會風氣導致);2、初中畢業的商界富豪;3、半路輟學的暢銷作家;4、名校出身的豬肉販子;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例子,導致了很多人認為學歷是可有可無
  • 農村孩子考上二本大學,真的能改變命運嗎?農村大學生道出了實情
    但是對於農村學子來說,讀書真的能改變命運嗎?沒有人能給出具體的解釋。 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階層,是最直接的方式,這也是寒門學子們拼命學習的理由。 「農村大學生」,一說到這個詞,就容易聯想到一個通過勤奮學習不懈努力,好不容易奮鬥成功,進入大學學習的寒門貴子。但是,即使你是「貴子」,也未必是人生贏家。
  • 為什麼頻頻有人瞧不上深圳戶口,終於知道答案了
    深圳戶口的好處多多,為何頻頻有人說著瞧不上深戶的話朋誠翻閱的大量資料,研究不出個所以然,後來想想也有可能僅僅只是口嗨而已但我始終認為有緣故,仔細想了想,朋誠覺得是「處境」問題一個在混跡在深圳且沒學歷,在深圳沒學歷意味著找不到高薪的工作,也得不到優質培訓的機會。
  • 20年前本科生,放到現在是什麼水平?可以比肩研究生嗎
    學歷到底重要嗎?關於這個問題到如今都是爭論的一個焦點。有的人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學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力;也有的人說知識就是力量,就算你最後去養豬,也比沒有讀過書的會養。總之啊就是各說各有理。那過去的學歷和現在相比較,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