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考研報名的時間已經截止,據了解,今年考研人數達到422萬,大幅突破了歷史之最,去年只有290萬,而2018年只有238萬,今年考研人數比去年增加了100多萬。
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因為疫情的影響,不僅在讀的大四學生選擇考研的人數更多了,大量往屆畢業生,不論在職還是待業都加入了考研隊伍,一是認為自己的本科學歷已經不夠用,面對風險時非常容易成為被裁掉的一批人;二是對自己目前的待遇和所從事的工作領域不太滿意,希望通過考研來獲得更大的平臺、更好的待遇。
不過,對於即將參加考研初試的同學們,筆者還是有幾句話想提醒。
一是做好考研和工作的兩手準備。有的同學確定自己本科學歷不足以獲得滿意的工作機會和待遇,加上現在校招的機會也大幅縮減,因此幾乎放棄了找工作,一門心思的準備考研。對此,筆者認為孤注一擲的做法都是很危險的。在考研初試之後,還是應該關注招聘,勤於投簡歷並準備面試,尤其是當明年有考編的機會時還是應該好好把握,如果能考得上就等於提前得到了鐵飯碗,很多考研同學的最終目標也是如此,因此如果能夠本科畢業就獲得穩定的工作機會,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歸宿,值得認真權衡。
二是碩士學歷對就業優勢和待遇的提升作用已經不大。如今的碩士學歷已經不算是什麼高學歷了,或者說是剛剛踏入高學歷的門檻,競爭優勢已經沒那麼明顯,尤其是一些管理類專業,畢業後的工資提升比同領域本科生基本只能高出1000以內,相比於2-3年的時間投入來說,意義已經沒有那麼大。因此,很多同學一定要認清現實,直面這個問題並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是否要早點開始工作積累經驗,還是一門心思讀到博士將來搞科研,想好自己未來碩士畢業以後的目標,是現在作出考研決定的基礎。
三是對於碩士畢業後打算考編的同學,不必過分拘泥於學校排名。考研面臨著重新選擇學校,因此很多對本科院校不太滿意的同學都希望能考入一所985、211、雙一流大學,而原本就在985、211、雙一流大學的同學,自然希望考入一所更好的學校,絕對不希望落入普通高校,認為這是很沒有面子的。然而自己大學期間付出了多少努力、複習到了什麼程度,每個人辛苦都有數。目標總是理想的,但實際效果怎麼樣就很難說了。對此,筆者想提醒的是,很多同學將來的最終目標是考公務員或事業編,目前讀研只是為了獲得更高的起點和更強的競爭優勢,對於這些同學來說,研究生其實不必過分拘泥於學校檔次。
從結果論的角度來說,公務員和事業編的招聘考試是追求絕對公平的,按照嚴格「背靠背」的筆試、面試打分進行,不會對畢業院校有任何歧視。所以,最關鍵的是考上,而不是考到哪裡,只要考上畢業後都是碩士學歷,應聘時都滿足學歷要求。而如果目標是要去大型企業,那學校還是很重要的,因為很多企業都只招985、211、雙一流的大學生,或會優先考慮。
最後,祝福今年考研的同學,今年考研著實不易,不能去祝福所有同學都考上,因為這是不可能的。只能祝福大家都有好的歸宿,沒有考上研究生的同學,也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未來有個滿意的前途!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