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微信不靠譜?15小時募集「熊貓血」搶救生命

2021-01-10 參考消息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齊琪

 微信群突現「不靠譜」求助微信,真相竟是——

6月18日晚上9點47分,《中國郵政報》原社長陳富榮很不尋常地在他加入的「媒體高層交流群」微信群裡,發了一條看起來「很不靠譜」的求助微信:

「集團同事母親因交通事故,現在平谷區醫院搶救。急需800CC的RH陰性B型血,也就是所謂的『熊貓血』。由於醫院和血站均沒有該血型的血,請大家轉發微信朋友圈救助。」

「是您單位的嗎?能不能說清楚點,別是謠言啊!」這條信息讓群主——中國行業報協會執行秘書長劉燦國格外警惕。表達了質疑後,劉燦國又追加了一條消息:「如果是真的,那一定得幫呀!」

十幾分鐘後,國家廣電總局報刊司原巡視員張澤青「旁證」了這條信息:不是謠言,郵政集團一個朋友剛剛也在朋友圈裡發了。

最先在朋友圈發出求助信息的陳富榮則緊跟著回復證實:傷者是郵政集團財務部同事孟女士的母親姜媽媽,求助消息屬實。

6月16日下午,姜媽媽騎著三輪車在非機動車道正常行駛,一輛私家車從其後方撞了過來,把老人撞出七八米遠,事故導致老人前胸肋骨、股骨頭多處骨折,內臟損傷嚴重,脾、大腸、肺多處受傷。事故當天,經搶救,老人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棘手的是,老人是罕見的RH陰性B型血,又被稱為「熊貓血」。醫院能從北京市血液中心調配到的RH陰性B型血只有1200毫升,並且已經用完。根據老人的情況,還需800毫升的血。

情況緊急,一經證實,求助微信迅速在朋友圈擴散。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廣播媒體發力 各路「熊貓俠」現身救助

6月18日晚上11點20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交通廣播總編輯楊博在群內看到信息後,迅速安排同事利用微信和廣播進行特急尋呼!

21分鐘後,中國交通廣播微信公眾號「一呼百應」緊急推送了一條微信尋呼消息。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急需「熊貓血」!成都男子因車禍昏迷至今,女兒發微博求助
    7月31日,成都一位網友發微博求助,「父親於凌晨四點半在武侯區草金立交附近追尾小貨車導致生命垂危,現在在四川現代醫院搶救,由於是非常罕見的O型Rh陰性血,也就是俗稱的『熊貓血』……再做開顱手術就必須用Rh陰性血。」
  • 男孩兒肝移植急需「熊貓血」 青島15位「熊貓俠」緊急馳援
    在4900毫升RH陰性「O」型血的保駕護航下,「熊貓血」男孩兒的換肝手術非常順利,目前生命體徵平穩,已轉入ICU進行治療。1月8日下午,青島市中心血站供血科接到了一份「重量級」約血單,1月12日青醫附院東院區將為一名15歲男孩進行肝移植手術,需要準備4000毫升RH陰性O型血。原來,男孩兒是特殊的RH陰性O型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熊貓血」。
  • 15歲男孩肝移植急需「熊貓血」,15位「熊貓俠」緊急馳援
    在4900毫升RH陰性「O」型血的保駕護航下,「熊貓血」男孩兒的換肝手術非常順利,目前生命體徵平穩,已轉入ICU進行治療。1月8日下午,青島市中心血站供血科接到了一份「重量級」約血單,1月12日青醫附院東院區將為一名15歲男孩進行肝移植手術,需要準備4000毫升RH陰性O型血。眾所周知,器官移植手術過程中不確定性因素太多,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血液,少則幾千毫升,多則上萬毫升。
  • 15歲男孩肝移植急需「熊貓血」 青島15位「熊貓俠」緊急馳援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愛科 通訊員 任霄惠 臺耀麗 李曉倩近日,青島市接連有15位「熊貓俠」現身島城愛心獻血屋捐獻熱血,他們都是為了一位正在接受肝移植手術的男孩兒。在4900毫升RH陰性「O」型血的保駕護航下,「熊貓血」男孩兒的換肝手術非常順利,目前生命體徵平穩,已轉入ICU進行治療。
  • 新婚夫婦遇車禍妻子重傷 尋"熊貓血"信息刷爆朋友圈
    為了搶救傷者,成都市血液中心用光儲備,並從綿陽調血支援;朋友圈發布求助信息後,超過60名熊貓血型愛心人士,主動找來要獻血,血液儲備目前暫時夠用了。但是,由於傷者多臟器受損,傷情嚴重,目前仍未脫離生命危險,醫院正盡全力搶救。
  • 上海全城急尋「熊貓血」的女患者仍在搶救
    上海全城急尋「熊貓血」的女患者仍在搶救 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2020-11-11 20:57 來源:澎湃新聞
  • 15歲男孩肝移植急需「熊貓血」,青島15位「熊貓俠」緊急馳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任霄惠 青島一名15歲男孩肝移植手術急需「熊貓血」,15位「熊貓俠」緊急馳援。在4900毫升RH陰性「O」型血的保駕護航下,男孩日前順利手術,生命體徵平穩,轉入ICU進行治療。
  • 一血難求 「熊貓血」
    多年前,國內媒體的一則《產婦生子後苦等「熊貓血」15小時搶救無效死亡》新聞,激起千層浪。
  • 因車禍急需「熊貓血」,50多人趕來
    11月10日,一則全城急尋「熊貓血」的信息傳遍全網,一名因車禍受傷的傷者陳女士,在上海長海醫院搶救,因為是O型rh陰性血,血型極其罕有,情況十分危險。院內,一條為挽救傷者生命的「綠色通道」也開闢了出來——從採血、檢測到用血,常規流程需要走上48個小時;這一次,白衣天使在確保安全、準確的前提下,生生壓縮到了6個小時。「9日上午採集的『熊貓血』,經過嚴格篩選,1000毫升符合要求,並快速給這位年輕的患者輸注。」顧海慧告訴記者。 監護室內的妻子仍在「鬼門關」徘徊,更大量的用血需求擺在了眼前。「我只想救我太太的命。」
  • 江西連續多日高溫 一名「熊貓血」戰士患「熱射病」
    經過緊急救治,目前患者神志清楚,生命體徵基本恢復正常。江西鷹潭確診1例「熱射病」患者7月27日晚8時許,解放軍第184醫院收治一名「勞力型熱射病」患者,患者為24歲的解放軍戰士,入院時已陷入昏迷。因病情危急,當晚9時,患者被送往重症ICU治療。
  • 女子因車禍急需「熊貓血」,50多人聞訊趕來
    11月10日,一則全城急尋「熊貓血」的信息傳遍全網,一名因車禍受傷的傷者陳女士,在上海長海醫院搶救,因為是O型rh陰性血,血型極其罕有,情況十分危險。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急診樓內的燒創傷監護室外,傷者陳女士的丈夫仲先生一直守候著,見到護工從監護室出來,他焦急地上前詢問妻子情況。
  • 寧波老人杭州住院急需熊貓血救命 慈谿女警變身「熊貓俠」獻血救人
    6月25日一早,家住慈谿的陳女士向記者講述了一件暖心的事情:她的公公患骨髓瘤在杭州住院,急需熊貓血救命,她把求助信息發到朋友圈後,寧波熊貓血志願者專程趕到杭州獻上熱血。□記者 童程紅 孫美星 通訊員 周穎 文/攝慈谿女子網上求助自己公公杭州住院,急需「熊貓血」救命「急需熊貓血!
  • 男嬰被查出患溶血病 「熊貓血」攜帶者趕來救命
    終於,在大家愛心救助下,一個剛出世就因患罕見溶血症而危在旦夕的小生命,重新燃起生的希望……  危急  「熊貓血」媽媽產下男嬰被查出患有罕見溶血病  家住蛟河市新站鎮的沈玉玲,是一名血型為B型RH陰性血的「熊貓血」待產媽媽。當晚11點30分許,她在吉林市中心醫院順利生下一名男嬰。
  • 「熊貓血」稀缺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熊貓血」
    這意味著在濟南市600多萬人口中,大約18000人的血型為「熊貓血」。    這是否意味著「 熊貓血」不像傳說中的那麼稀缺?    現實情況遠非如此。山東省血液中心體採科副科長金孟民說,他和同事們幾乎每天都會接到各大醫院需求「熊貓血」的電話,其中每年僅新生兒溶血症病例就有六七例之多。
  • "熊貓血"聯盟:讓稀有血型不再稀有
    在中國,RH陰性血僅佔0.34%,是一種非常稀有的血型,又被稱為「熊貓血」。按這個比例,目前全國約有400萬RH陰性血者。但這400萬人中,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是「熊貓血」。  由於沒有血液普查,不少稀有血型者是在生死關頭才得知自己的血型;由於稀缺,一些「熊貓」在重病之際「求血無門」。而社會上對「熊貓血」抱有諸多誤解,更讓他們遭受困擾,甚至歧視。
  • 蘇州男孩患病求助 南通「熊貓俠」跨江獻血
    「我是一名熊貓俠,能用自己的血幫到有困難的人感到很高興。」1月16日一早,一場跨江獻血的「愛心接力」在南通和蘇州之間上演。再次跨江獻血的袁麗和新「盟友」許雲鑫,及時趕到蘇州中心血站,為一名13歲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在做手術前送來了急需的「熊貓血」。
  • 什麼是熊貓血 熊貓血可以獻血嗎
    根據江蘇省血液中心稀有血型庫的資料顯示,目前的「熊貓血」俱樂部成員,平均每年僅增加20多人。  血液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稀有血型獻血者,除了血型上的「稀有」之外,還有堅持上的「稀有」。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有近30%稀有血型獻血者流失。而流失的因素大多是覺得自己的血液與眾不同,像「熊貓」一樣珍貴,從而不願意獻。其實,稀有血型獻血者與其他獻血者一樣,獻血對身體都是沒有傷害的。
  • 暖新聞|蘇州熊貓血男孩手術急需用血,南通「熊貓俠聯盟」出動了!
    家住崇川區幸福街道的黃建衝、袁麗夫婦都是熊貓血,因熱心獻血救人被親切稱為「熊貓俠侶」。去年2月9日,疫情形勢嚴峻,一名熊貓血孕婦的求助信息發到了「南通稀有血型之家」微信群:「各位親人們,南通血站B型『熊貓血』告急了,我明天剖宮產,剛剛醫生說備不到血了,時間緊迫,我又有妊娠期糖尿病,不能延期生產,怎麼辦?」「我來獻!」第二天一早,黃建衝就趕到南通血站,為素不相識的產婦定向捐血400毫升。
  • 「熊貓血」是個啥?
    前不久有一則傳播甚廣的新聞:上海一位28歲的博士生因顱腦手術急需
  • 被誤解的「熊貓血」
    直到後來看到群裡不斷發布的廊坊、北京、滄州等地的熊貓血求助和踴躍的無償獻血報名觸動了她——「常有兩、三個同時說自己要去,甚至還有天津的志願者專門到廊坊獻血。」在郭娜的印象中,儘管街頭的無償獻血車每天都在播報「獻血無害」,但不認同這一觀念的大有人在。聯盟群讓她意識到:「原來人不都是自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