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俗語:「丈夫人前走,帶著妻子的手。」人們常把它掛在嘴上。意思是,丈夫出了家門,在外面與人接觸和打交道,身上的穿著打扮,不僅能體現妻子在裁剪、縫紉、刺繡、洗滌、熨燙等事情上的手上功夫,還能看出妻子對丈夫是否上心,手勤不手勤,注重不注重形象,兩口子對待生活是什麼樣的態度。所以說,丈夫的穿衣戴帽情況,既關係著本人臉上是否有光,還關係著妻子是受人誇獎還是被人笑話。
在農村,從老一輩起,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男人在外面掙錢養家,女人在家裡收拾家務,像做飯、製衣、納鞋底、縫縫補補、洗洗刷刷這些手頭的事,都是女人來幹,男人很少有插手的。不用太遠,上去四五十年,農村的生活還比較艱苦,農民的穿著打扮都非常簡陋,一件衣服,很多人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從衣裳的補丁搭配和針腳的細密,就能看出一個女人的手巧不巧,認真不認真。那個時候,因為農民日子過得窮,家裡沒錢,買不起成品的衣服和鞋帽,很多家庭都是自己扯布或是用舊布料製作,雖然沒有專業裁縫做得好,但是丈夫身上穿的衣服和戴的鞋帽,做工細不細,合身不合身,好看不好看,還是能看出他的妻子是不是有一雙巧手的。在古代,就是看一個女人的「婦功」是不是過硬。
不僅如此,丈夫身上的衛生情況,也是檢驗他的妻子是勤快還是懶惰,是乾淨整潔還是邋裡邋遢的一個窗口。勤快和講衛生的妻子,不管丈夫身上的衣帽是新還是舊,平時洗得比較勤,儘量保持乾淨整潔穿在身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幹頭淨臉。」而那些不大勤快和生活邋遢的妻子,丈夫的衣帽很髒了也不去洗,穿在身上自然不好看。所以說,妻子手勤還是手懶,從丈夫身上的衣服就能看出端倪。還有像丈夫衣服上開的縫子是不是縫上了、缺不缺紐扣、線頭剪乾淨了沒有等小細節,也能透露妻子是不是心細和手勤。
現在,不僅是城市,農村也和以前大不一樣了,人們很少有再自己製作衣服和鞋帽的了,都是買著穿,從穿戴上已經無法看出一個妻子是否手巧。洗衣做飯等家務活,也不再是女人們的專利,很多男人都在幹。但是,從上面提到的衣服上開的縫子是不是縫上了、缺不缺紐扣、線頭剪乾淨了沒有等小細節,還有穿戴的乾淨程度上,還是會對一個妻子有一個大體的看法的。因為在人們的傳統觀念和慣性思維裡,上述事情畢竟還是女人們更在意和幹得多。如此說來,直到今天,「丈夫人前走,帶著妻子的手」的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