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時期,廣東惠州府河源縣縣城有兩個光棍,一個叫張逸,一個叫李陶。此二人生性懶惰不思勞作,整日裡在街上遊逛,不是偷雞摸狗順手牽羊,就是插科打諢調戲婦女。二人惡名在外,城中居民見了他們都避得遠遠的。
嘉靖十五年的一天,兩人正在街上閒逛,忽然見一男童從眼前走過。男童手裡捧著一盆鮮花,正朝著南大街走去。男童年約八九歲,眉清目秀,風姿俊雅,俊雅容貌與鮮花交相輝映。張逸見了男童對李陶說:「此童子真是漂亮,若我有一女兒,一定將她許配給他。」
李陶聽了張逸之話,知道他在痴人說夢,不過經他一說頓生邪念。李陶對張逸狡黠一笑,然後不正經地說道:「你只知此童子貌美,卻不知他的母親更是美貌,河源縣第一美人就是她。」張逸一聽,頓時心中想入非非,對童子母親美貌垂涎遐想不已,追問李陶男童家的地址。
兩個光棍無賴臭味相投,李陶在前張逸在後,穿過縣城大街,拐入一僻靜小巷後,在一戶人家門前停住腳步。
在這戶人家門口,二人上前輕輕推門,發現門是虛掩著的,心中大喜。正想破門而入,轉念一想覺得這樣不妥,若主人在家將討不到好果子吃。二人於是抽身而出,找到一處隱蔽的地點觀察這戶人家,等待下手的機會。
這戶人家姓孫,戶主人叫孫民海。孫民海之妻董氏自小美貌超眾,賢淑無比。嫁給孫海為妻後,每日裡只在家中相夫教子,操持家務,很少在外拋頭露面。今日她算知丈夫外出將歸,便未插大門,獨自一人在家等候。可是此舉卻為她招來了橫禍,兩條光棍色狼正在悄悄靠近,圖謀不軌。
在窗外,張逸、李陶兩個光棍無賴見屋中的董氏果然美貌如天仙,嬌媚似嫦娥,心中慾火早已經難以按捺,又見屋中只有董氏一個在對門張望,推想到男子人不在家中,於是二人色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急不可耐地衝進屋內撲向董氏,意圖強暴。董氏正在埋頭織布,猛然間抬頭看見兩個惡徒朝自己撲來,隨後便被撕剝衣服就要蹂躪,連忙反抗拼死不從。
二惡徒見董氏反抗,更不願意善罷甘休,動作越加瘋狂。董氏見自己將被二人強暴,絕望之際就大聲哭喊起來。張逸獰笑說,在如此僻靜的陋巷裡,縱然是喊破了嗓子也不會有人來救你的,還是乖乖成全我們兄弟的好事吧。說罷二人將董氏拖到了地上,此時只見門外突然衝進一條大漢手持木棍朝二人打去。
來人正是董氏的丈夫孫民海,二人見美事不成,又挨了幾記重棍,惱羞成怒,便與孫海撕打起來。三人一路打出門外,孫民海見二人不僅欺辱嬌妻,還敢和自己揪打,怒不可遏,發誓一定要上衙門告狀。二光棍卻說,是你妻子和我們約定,只要給銀子即可成全美事。可她將銀子騙到手後,卻又違約不從。你憑什麼告我們?要告大家一塊兒去告。
第二天,三人幾乎同時來到縣衙告狀,孫海告張逸、李陶強暴其妻未遂,張逸、李陶告孫海縱奸騙銀。縣令柳樹星接下案子,當即對三人進行審訊。柳縣令先後詢問了三人昨天發生的事情經過,孫民海說兩個惡徒闖入自己家中圖奸其妻子,若不是他及時趕到,其妻將被二人禍害,請老爺為他做主,嚴懲惡徒。
兩個惡徒聽罷,當即下跪大喊冤枉,說這件事情原本是孫民海縱妻賣娼在先,二人進門後卻驅趕毆打二人出門。柳縣令問如何縱妻賣娼,張逸回答說孫民海之妻貌美,孫民海不思好生呵護,反而企圖利用其妻美色兜攬錢財,因此縱妻賣娼。結果李陶被引誘上鉤,以後孫民海又唆使其妻誘我入坑,詐去絲銀60餘兩。孫海見紋銀到手,便出爾反爾,非但不讓其妻賣身,反誣我和李陶圖奸,孫民海蛇蠍心腸,為圖財出賣其妻,又欺騙毆打我等,請老爺為我們做主。
李陶聽張逸如此說道,立刻隨聲附和,說此事屬實絕對沒有虛假。李陶說孫民海之妻素來與他有奸,孫民海因此得到30兩銀子養家。後來孫民海見到張逸比我有錢,又想在他身上故伎重施。我不甘心和他廝打,現在孫民海得了銀子又反而欺騙是我等圖奸,天理昭昭,豈能容此等無恥之徒。再說了,即使是要圖奸其妻,只需一人即可,豈有兩人同奸?反正是圖奸還是通姦,只需將孫海妻和鄰裡叫來一問便知。
柳縣令聽罷,於是又問孫民海:「你說張、李二人與你在大門口廝打叫罵,此情是否屬實?」孫民海說此事屬實。柳縣令暗忖,如果是圖奸,肯定不敢在大門外和主人廝打,也不敢在街上叫罵。張、李二人敢於如此有恃無恐,看來確實是和孫海縱妻通姦有關。
而這二光棍無賴慣了,平日裡不幹好事,也不是什麼好人。柳縣令想到這裡,竟不再提審孫民海之妻和鄰居,當堂判處三人各大50大板,關入監牢等待發落。柳縣令將三人收押之後,又派人去捉拿董氏,要將她賣為官奴。董氏聞訊之後,悲憤交加,收拾衣物離家外逃。
一年之後,刑部給事中鄒元標巡察廣東地方。一日路過河源縣境內,忽然聽到轎前一陣騷動,還有女子喊冤之聲傳入耳中。鄒大人當即下令停轎查看,只見一個衣衫襤褸的女子正跪在轎子前喊冤。鄒元標女子為何如此大膽攔住轎子,女子見大人下轎,當即淚如泉湧向鄒大人哭訴冤情。
鄒大人見到女子面容憔悴,形狀悲慘,又聽到其言辭情真意切,不像是弄虛作假之人,於是便動了惻隱之心將她帶入衙門,細細問她的姓名、年齡、父母名字等。女子把所有事情一一告訴了鄒大人,鄒大人把女子安置在後堂,隨後發文讓柳縣令帶著孫民海、張逸、李陶三人前來審問。
三人被關在牢中已經一年,今日得知刑部來的大人要重審此案,便各懷心事、揣測不已。張逸、李陶兩個無賴心中歡喜,他們認為刑部是來人處置孫民海了,這難熬的牢獄之苦馬上就要結束了,而孫民海則心中苦楚不已,縣令已經定了自己有罪,即使是刑部的大人前來,也很難翻身了。
三人來到堂上,見有一女子已經跪在那裡,但不知是何人。女子轉過頭來,三人見後大吃一驚,女子正是失蹤的董氏。孫民海與董氏四目相對,心中悲喜交集,不知此次相見是福是禍。張逸、李陶二人則暗暗覺得不妙,心中焦急不已。
鄒大人往堂上一坐,當即說道:「張逸、李陶你二人所說可是實話?」張、李二人趕忙說道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假。鄒大人又問道:「既然句句屬實,那我問你們,你們與孫民海之妻通姦多時,你等可知道其姓甚名誰,年齡幾何?娘家何處,父母是誰?」
二人一聽,頓時面面相覷,張口結舌,頭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來。見到二人說不出來,鄒大人又問道:「即使不知這些,那孫民海之妻房中的枕頭、被褥是什麼顏色的?」二人又回答不出來。鄒大人一排驚堂木,當即怒斥兩個惡賊死到臨頭還敢抵賴,既然與董氏通姦多日,相好已久怎麼會不知道床褥被罩顏色?這豈不是睜眼說瞎話?
二人聽到鄒大人怒斥,嚇得跪地磕頭如搗蒜。鄒大人說道:「你二人光天化日之下圖奸民女,遭到董氏反抗和孫民海阻止,你二人竟然反誣他人縱奸詐銀,你二人真是膽大包天!」說罷,衙役們上前按住二人就20大板殺威棒,二人見無可抵賴,只得承認了圖奸不成反而誣陷的事實。
事實清楚,鐵案如山。鄒大人當即宣判:張逸、李陶圖奸董氏,未遂又誣陷孫民海縱奸詐銀,依律判處斬首之刑。孫民海無罪釋放,孫民海之妻董氏拒不從奸,其志可嘉,賞白綢一匹以表彰其潔白。柳縣令身為河源縣父母官,審案卻偏聽偏信,欲賣貞婦為官奴,實屬不能明斷,罰其俸祿三月,以示懲戒。
不久之後,張、李二人被斬首示眾,百姓紛紛稱讚鄒大人是青天大人,老百姓真正的父母官。鄒大人智謀過人,只用了兩句話就問出了真兇,這種智慧真是令人稱讚的。
自此,這一樁明朝奇案,宣告結案。
參考文獻:《廉明奇判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