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股市重大事件及歷次牛熊市
閒來無事,瀏覽了一下中國股市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還是蠻有意思的,一起分享一下。
1.1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
上海證券交易所,1990年11月26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開業。掛牌股票僅有8隻股票,人稱"老八股"。
當時交易制度實施1%漲跌停板,後改為0.5%限制(看到這,發現現在的波幅還是挺大的嘛),股指從96.05點開始,之後出現了歷時2年半的持續上揚。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2
1992年5月21日,取消漲跌停板
第一次牛市:1990.12-1992.5 95-1429點 老八股、取消漲停板
1992年5月2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放開了僅有的15隻上市股票的價格限制,並實行「T+0」交易規則,引發股市暴漲。
當天,上證綜合指數從前收盤617點瞬間高開並收盤於1266點,一天之內上漲105%,僅僅3天,又登頂 1420點。
股票價格就一飛沖天,暴漲570%!其中,5隻新股市價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成交量達到創紀錄的36000萬元,後期一舉達到1429點的高位。
1.3
1992年8月10日,深圳8.10風波
1992年8月5日,深圳市郵局收到一個17.5公斤重的包裹,其中居然是2800張身份證。
1992年8月10日,深圳發售1992年新股認購抽籤表,出現百萬人爭購抽籤表的場面,發生了震驚全國的"8.10風波"。
1992年10月12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中國證監會成立。
第一次熊市:1992.5-1992.11 1429-386點 價值回歸、新股認購
衝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8.10"風波之後3天,上海股市受影響第一次狂瀉,上證指數三天內暴跌400餘點。
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
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1.4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
1992年,鄧小平南巡,在南巡講話中,有關股市未來怎麼發展的問題成為一大熱點,而他講話裡最重要的是「堅決的試」這四個字。
第二次牛市:1992.11-1993.2 386-1558點 鄧小平南巡講話
11月17日,天宸股份(15.22, 0.04, 0.26%)(600620)人民幣股票上市,滬指完成最後一跌,第二輪牛市啟動。
3個月內快速上漲,漲幅達到了301%。
1.5
1993年2月16日,股市大擴容開始
第二次熊市:1993.2-1994.8 1558-325點經濟過熱、緊縮調控、擴容、新股發行、大力發展國債市場
1993年2月16日,滬市創出1558點新高。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
1993年第二批認購證這次投入者幾乎全賠,從此認購證消失。
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進而在777點展開長期拉鋸,後來777點位失守,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
1993年10月28日,慘烈的「申能818保衛戰」打響。
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那時,很多人經歷了這樣一個慘烈的年代,上海石化下跌至1.20元,馬鋼股份下跌至1.21元。50/60多元買的股票,悲壯的在5元左右砍倉出局.......
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92年深滬兩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
1.6
1994年7月30日,三大「救市」措施出臺
證券市場一片蕭條,在人們都對股市信心喪失殆盡的時候,市場中甚至一度傳言監管層將關閉股市。
為了挽救市場,1994年7月30日,人民日報發表證監會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出臺的三大「救市」措施。
包括年內暫停新股發行與上市,嚴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規模,擴大入市資金範圍。
第三次牛市:1994.8-1994.9 325-1052點 三大利好救市
股市再度亢奮,上證指數從當日收盤的333.92點, 1個半月時間,就漲至1994年9月13日的1052.94點,股指漲幅200%。
"救市"政策結束了當時的股災,啟動了新一輪牛市。
1.7
1993~1995年,國債期貨市場持續影響
1993年-1995年,我國為了推薦與大力發展國債市場,開始了國債期貨市場,立即吸引了幾乎90%的資金,股市則持續下跌。
第三次熊市:1994.9-1995.5 1052-582點信心喪失、緊縮政策、發展國債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
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到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1.8
1995年5月17日,暫停國債期貨交易
1995年5月17日,證監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期貨市場上的資金短線大規模殺入股市,掀起了一次短線暴漲。
第四次牛市:1995.5-1995.5(三個交易日) 582-926點 證監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
這次牛市只有三個交易日,是A股歷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
股市受到管理層關閉國債期貨消息的影響,全面暴漲,滬市A股跳空130點開盤,滬指當天漲幅40%多;3天時間股指就從582點上漲到926點。
留下新中國股市上最大的一個跳空缺口,成交量也巨幅放大至84.93億元。
本輪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國股市對相關"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說法也被投資界普遍接受。
1.9
1995年6月15日,下達55億的限額
第四次熊市:1995.5-1996.1 926-512點 限額、歷史股票上市、績優股普跌
短暫的第三次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來臨。這一年,滬深股市廢除T+0制度,實行T+1。
為了抑制投機,1995年6月15日,管理層下達55億的95年額度,同時20家歷史遺留問題股票也被開始安排上市,滬指再下一城。
2. 0 1996年績優股價值投資
第五次牛市:1996.1-1997.5 512-1510點 績優股價值投資
經過連續的下跌,管理層被迫停發新股,而政策也開始偏暖,券商資金面開始寬裕,各路資金也開始對優質股票進行井井有條的建倉。
第五次牛市啟動,崇尚績優開始成為主流投資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尋常,管理層連發12道金牌都未能阻止股指上揚。
上海股市從年初的500多點,一直衝到1250點;深圳股市更是瘋了,從年初的900多點衝到了4200點。網下認購買新股票需要上門帶現金。
2.1
1997年5月10日印花稅上調
第五次熊市:1997.5-1999.5 1510-1047點 印花稅上調、嚴重擴容、供求失衡、金融危機
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稅由千三上調至千五,第五次熊市開啟。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股市開始下挫。
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1998年下半年亞洲金融危機泛濫,滬指連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
2. 2
1999年5月19日 519行情
第六次牛市:1999.5-2001.6 1047-2245點 5.19行情、人民日報社論、二級市場配售新股、資金充裕、網絡概念股爆發
由於監管層容許三類企業入市,一批批困難企業開始紛紛上市「脫困」,弄虛作假的企業越來越多。
後來暴露出來的很多違規造假的企業都是那時上市的,將股市弄得「不倫不類」『老鼠倉' 上市公司第一年績優,第二年績平,第三年績差,第四年虧損,第五年資產重組。這是折舊規律。
到99年5月,主力籌碼已經相當多了,市場對今後將推出的一系列利好報有很高的期望。
5月19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指出中國股市會有很大發展,投資者踴躍入市。
網絡概念股盛極一時。上市公司觸網忙,無論真假,只要名字沾上數碼或者網絡兩字,股價就會扶搖直上。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2001年。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正式實施,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滬深股市以大幅下挫的方式來迎接中國證券業的第一部憲法。
2.3
2001年6月國有股市價減持
第六次熊市:2001.6-2005.5 2245-998點 國有股減持
2001年1月初,經濟學家吳敬璉拋出「賭場論」,怒斥股市黑莊接著又引發中國股市「推倒重來」的觀點。
旋即招來經濟學家厲以寧、董輔、肖灼基等的反擊,稱要像對待嬰兒一樣愛護股市。國內掀起股市大討論:「學費論」。
2001年上半年,滬指突破2000點,這讓當時的中國股民為之歡呼雀躍。
然而在6月14日,國有股減持辦法出臺的消息衝擊下,2000點很快成為中國股票市場的險峰。從此之後,我們經歷了長達4年多的調整,指數攔腰一半。
2001年10月22日晚9時,中央電視臺宣布,國有股減持辦法暫停。由五部委聯合調研,由財政部主持的國有股減持辦法,實行了3個月就被證監會一家宣布暫停了。
2002年6.24行情。滬指當日上漲9.35%,幾乎所有股票漲停。
2003年7月 QFII 第一單。
2.4
2005年5月股權分置改革
第七次牛市:2005.5-2007.10 998-6124點 股權分置改革、人民幣升值、基金大規模發行、流動性過剩、全民炒股
2005年5月股權分置改革啟動展開,開放式基金大量發行,人名幣升值預期,帶來的境內資金流動性過剩,資金全面殺入市場。
2006年起,滬深股市走出了一輪爆發式的波瀾壯闊的大牛市行情,其力度之大,時間之短,漲幅之大,不僅多年未遇,更創下了中國股市的種種歷史之最。
在經濟高速發展,股權分置改革,人民幣升值等等利好的烘託下,上證指數持續上揚,更於當年底一舉突破01年創造的2245歷史最高點,不斷創出歷史新高,年線拉出了一根近乎光頭光腳。
16年來最大的拔地長陽線,從年頭漲到年尾,一年收復五年失地,多方牛氣沖天,勢如破竹!
2007年中國股市是繼06年全年單邊上揚後繼續出現大牛的一年,2000,3000,4000,5000,6000...
上證指數接連創出歷史新高,漲到所有人意想不到的超高點位,個股股價百元股已習以為常,一天成交量幾千億也成為平常事,市場一片狂熱。
2007年5月30日:財政部29日晚宣布印花稅30日起上調為千分之三。股市出現所謂的530大跌行情。5天最大跌幅達21.49%,之後強勁反彈,一路衝高至6124點。
2.5
2007年10月-2008年11月通脹、
基金暫停發行、次貸危機、大小非減持
第七次熊市:2007.10-2008.11 6124-1664點 通脹、基金暫停發行、次貸危機、大小非減持
2007年10月16日見到6124的歷史高點後,在基金暫停發行,美國次貸危機和大小非減持等利空的影響下,引發了第七次熊市。
在下跌過程中一個個整數關口被輕易突破,直到1664點止跌。
2007年11月5日:兩市第一權重股-中國石油掛牌上市,,募集資金668億元。發行價16.7元,首日高開191.02%,開盤48.6元,高開低走收出大陰線,收43.96元。一年後跌破10元。
2008年1月21日,平安傳出欲再融資1600億元, 平安跌停, 滬指暴跌5.14%。上證指數跌破5000點。
2008年6月20日,南航認股權證終止交易,分文不值。
2008年9月14日,美國雷曼公司宣布破產。
這是絕大多數股民印象最深刻,損失最慘重的一次熊市。在隨後的幾年間,被稱作存量資金博弈。
2. 6
2008年11月四萬億投資、十大產業振興規劃
第八次牛市:2008.11-2009.7 1664-3478點 四萬億投資、十大產業振興規劃
2008年11月11日,中國政府宣布4萬億投資計劃。件隨著四萬億投資政策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A股市場掀起了新一輪大牛市。
股價從1664點漲至3478點,在不到十個月的時間裡股價大漲109%。
2009年3月3日後的逼空上漲性質能與06年和07年的超級瘋牛相媲美。即使IPO重啟這樣特大利空也未能改變牛市的前進。
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隻大盤股上市和緊縮的宏觀政策才階段性結束了第八輪牛市。
2. 7
2009年7月 -2014年7月牛皮震蕩市
2009年,IPO重啟,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尚未走遠,收緊的貨幣和地產調控政策,不斷解禁的「大小非」,於是一個牛皮震蕩市,就在這伯仲難分的拉鋸戰中悄然成形。
第八次熊市:2009.7-2010.7 3478-2319點 IPO重啟、緊縮的宏觀政策、歐洲債務危機
期間,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板塊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市場內設立。 股指期貨於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
第九次牛市:2010.7-2010.11 2319-3186點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流動性泛濫、資源股大漲、人民幣升值
2010年7月15日,農業銀行上市,在之後的幾個交易日內,大盤連續反彈並站穩2600點,之後開始反彈。
第九次熊市:2010.11-2011.6 3186-2661點緊縮調控、新股密集發行、通脹壓力、經濟增速放緩
2011年11月30日,人民銀行宣布12月5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2012年02月18日,央行宣布,將於2月24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2012年04月04日, 中國證監會等相關監管機構決定增加500億 美元 的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500億元人民幣 的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又稱「小QFII」)額度(合計3650億元人民幣) 。
2012年底,中央軍委出臺「禁酒令」,要求在接待工作中不安排豪華宴請、不喝酒。2013年3月,李克強總理承諾本屆政府任期內「三公經費」只減不增。
2013年,全年停發IPO,持續時間歷史最長。IPO停了一年,於是創業板 「牛」了一年。
在2013年,關於IPO重啟的消息,市場上實際已經喊了很多次,直到11月30日證監會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才終於坐實。
8月,上海自貿區正式獲批,其相關概念股開始被市場所關注,嗅覺靈敏的資金陸續進場。
2013年8月,上海自貿區正式獲批,其相關概念股開始被市場所關注,嗅覺靈敏的資金陸續進場。經過一個多月的炒作,上海自貿區概念指數翻了一倍有餘。
2013年8月16日,A股市場出現了史上最詭異的走勢。
當日11點04分開始,工商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藍籌股瞬間漲停,並使大盤直接飆漲百點以上,最高漲至到2198.85點,漲幅超過5%。這就是著名的「光大烏龍指」事件。
12月14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新三板全國擴容,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2014年1月8日,IPO在時隔一年多後正式重啟,優先股試點辦法出臺。
4月10日,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就開展滬港通試點發布聯合公告。
證監會指出,滬港通總額度為5500億元人民幣。5月9日,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新國九條」)。
2.8
2014年深化體制改革
第十次牛市:2014.7-2015.6 2054-5178點
2014年,兩大事件對中國股市影響很大,一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國深化體制改革全面啟動;二是美國寬鬆貨幣政策全面退出。
在改革的紅利中,我們終於送走了長達近7年的慢慢熊途,迎來了新一輪的牛市。
2. 9
2015年6月股災
2015年,自3月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網際網路+」發展一日千裡。
2015年6月15日開始,由於場外配資清理、場內融資和分級基金去槓桿形成連鎖反應,終釀成一場股災。
而暴跌亦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6月15日-7月9日,融資盤強平或直接推動。
第二階段在8月18日-8月26日,清理場外配資或有較高關聯,很多躲過第一階段下跌的高手、大戶,幾乎都倒在了這一階段的抄底路上。
3.0
2016年熔斷機制、減持新規等
2016年,影響股市的事件主要有1月1日熔斷機制(包括實行和暫停)、1月9日減持新規(針對大股東和董監高等)、人民幣貶值和推行註冊制,等等。
3.1
大家都知道滴……
- END -
*來源:易宗主解盤
*版權聲明:若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侵刪。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資訊僅供參考。上述所列示涉及上市公司僅作為陳述其與該事件相關,不作為具體推薦,投資者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本資訊所表達的觀點不構成所涉證券買賣的具體建議,投資者依據上述資訊進行投資決策所產生的收益和損失,與我公司無關,我公司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談投資、說管理、聊人生
泰九掌門人 定哥的思想茶座
▼
長按二維碼 關注 定哥有話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