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7日,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的上海華翔羊毛衫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華翔)收到了所屬期3月將近300萬的出口退稅款項。
上海華翔是一家從事羊毛衫製造、加工、生產和進出口貿易的民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公司先後投入近5000萬元,擴產平面口罩、KN95口罩共20條口罩生產線。
上海華翔轉產口罩後,內銷增加,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浦東新區稅務局幫助企業完成了增值稅專用發票最高開票限額臨時升至百萬元版,及時滿足了企業的開票需求。
此外,浦東新區稅務局還開通疫情防疫物資出口退稅快速通道,在原有疫情期間4.5天完成出口退稅審核基礎上,進一步壓縮到1天,加快企業資金周轉。
上海華翔董事長毛萍華透露,今年以來,在浦東稅務幫助下,企業2000多萬的出口退稅已及時到帳。
今年前十月,浦東已實現出口退稅292.3億元,涉及企業超7000戶。快一點,再快一點,出口退稅加速度,正是浦東新區稅務局創新發展的縮影。
浦東新區稅務局成立於1993年3月,近三十年來,稅務的發展,正是浦東社會經濟發展的縮影。
界面新聞獲悉,1993年,浦東新區納稅登記戶數僅3.48萬戶,當年實現稅收收入12.3億元,佔上海市稅收比例4.3%;稅收結構主要以增值稅等流轉稅為主,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合計不足4000萬元。
經過近30年的開發開放,浦東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已從1993年164億元增長到2019年1.27萬億元,經濟總量佔上海市經濟總量約1/3。
同時,浦東稅收戶管2019年達到30萬戶,增長7.6倍;稅收收入2019年實現3754.3億元,增長305倍,年均增長24.6%,稅收收入佔全市比重28%。
從稅收結構看,截至2019年,增值稅、消費稅和兩項所得稅是浦東新區主體稅種,佔比超過90%。
開發開放30年來,浦東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升級,2019年,第二、第三產業稅收佔比為28:72,合理的產業結構提高了經濟抗壓能力,支撐了新區稅收經濟平穩運行。
除傳統產業外,創新藥、未來車、數據港等六大硬核產業快速成長。
據了解,浦東新區創新藥、未來車、數據港等長期布局的優勢產業已穩定站上稅收百億臺階,中國芯、藍天夢、智能造等高投入、長周期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向好。
受減稅降費及部分產業退稅影響,2019年,六大硬核產業合計實現稅收709.4億元,降幅為14.8%,還原減稅降費因素後基本持平。
其中,創新藥、數據港分別實現稅收222.1億元和245.0億元,還原減稅降費因素後增幅分別為11.8%和11.6%,稅收增長較為強勢,體現出新產業的強大自生動力。
界面新聞還從浦東新區稅務局了解到,近年來重點稅收企業發展較快,2019年浦東新區稅收收入超億元的企業達499戶,實現稅收1859億元,佔稅收總量約一半。
從區域看,綜合保稅區、陸家嘴、張江、金橋等6大開發區稅收佔比在2019年達到78%,形成了產業集聚發展的模式。
其中,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內集聚金融、貿易、房地產和商務服務企業,2019年稅收收入達到925億元,稅收佔全區比36.7%。
綜合保稅區作為國際貿易核心功能區,商貿業稅收佔新區貿易總稅收的50%以上。2019年稅收收入達到652億元,稅收佔全區比25.9%。
張江高科技園區以醫藥製造及信息技術及服務企業為主,信息服務業稅收佔新區信息服務業稅收的60%以上;2019年稅收收入達到337億元,稅收佔全區比13.7%。
金橋出口加工區正在建設成為先進位造業基地和生產性服務業聚集區,區內主要是製造業和相關服務業,集中了新區近一半的製造業稅收收入;2019年稅收收入達到430億元,稅收佔全區比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