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把位與小提琴換把技巧詳解

2021-01-08 騰訊網

可以這樣說:

在演奏小提琴的整個過程中,小提琴換把和小提琴把位是最常用的技巧之一。同時也是貫穿於學習和演奏始終的難點。許多樂曲我們之所以不能很好的演奏。完全是因為換把不過關。把位不嫻熟所致。即使是交響樂團的演奏員,也常常需要把演奏曲目中的有關換把和特殊把位的段落拿出來進行熟悉練習。

為了能演奏更多的樂曲,為了提高演奏水平,為了音色的更豐富,為了演奏指法的方便,需要將換把和把位的內容,作為一個難點專門進行討論研究。

換把,能獲得更廣的音域,能使音色在各弦之間盡情宣洩。能產生音律滑變的激情。及柔美。如此足以說明換把的重要。

換把要和換弦換弓,相結合靈活運用,換把可以解決一定的換弦難度,和換弓難度。使三換之間難度平衡,便於演奏樂曲。這是從演奏方面講。換把可以,增加樂曲的表現程度,這是從表現力方面講。

換把,和把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換把是指從原來的把位換到新的把位。把位是指左手在整個指板上的位置。

換把,按照換把的不同方法,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

利用空弦,或休止停頓進行換把。進入新的把位即所謂直接上把。

運用換把前的最後音---過度音,順弦滑動,到達新的把位。可細分為兩種,A:同指滑動。B:替換指滑動。

通過伸張,利用換把前最後按音手指伸張,隨後各指進入新的把位。

通過緊縮,利用換把前最後按音手指緊縮,隨後各指進入新的把位。

通過伸張或緊縮換把前最後按音手指,隨後各指進入一個新的模糊把位---半把位。它可以高半個音,也可以低半個音。或一個音,它的把位不明確。

小提琴換把的種類

小提琴換把按照換把的方向來分可以分為:

上行換把即向更高的把位換。

下行換把即向更低的把位換。

小提琴換把按照換把前最後一個按音手指---過渡音,到新把位時奏出的音,包涵在音符行進中,(向上或向下)還是在音符外分為:

逐漸無痕替代換把。

直接空中到達換把。

小提琴換把按照換把的形式不同分為:

古典式換把。

浪漫式換把。

小提琴琴換把按照換把時在同一根弦上還是在另一弦上分為:

順弦式換把。

跨弦越弦式換把。

此外還有雙音換把的,3度6度8度等的同度換把。

和換把中雙音的度數變化的換把。等等(暫且不談)

我之所以按照不同的標誌列舉換把的不同種類,是因為它們技巧不同,換把的方法有區別。

關於把位,把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當把位運用熟練後。就能準確的按音,快速的演奏。把位的不同,左手的手型會有變化,拇指的位置,手腕的形態,肘部的移動,以及左手的虎口的大小等。都在隨之變化。

把位可分為1半把位;2第一把位;3低把位。1---4把;4較高把位,5--8把;5高把位9把以上。

學習小提琴換把的前期準備

第一把位各音位置反應靈敏。

第32把位音位有了概念。

在固定把位上,各指按音後,能夠顫指,即左手食指根,隨時能靈活的離開琴頸。

小提琴換把的基本方法小提琴換把的基本方法:

左手食指根不能緊靠琴頸,要稍離開。

拇指要通過滑動一同進入新的把位,

換把時手指抬起不離弦,然後進入新的把位,要有抬,滑,按的動作。

換把時所有的手指要讓路,使換把流暢。

保持手型以求每次換把的統一精確。

上行時過渡音到新把位時不高於把位音,下行時過渡音到新把位時不低於把位音,達到即止。

運用肘部的陀式動作。

各種換把要點即注意問題各種換把要點即注意問題:

利用空弦,或休止停頓進行換把。特點;有較充分的時間,但沒有基準參照音,要用眼在指板上找點,或利用手掌觸及琴身的感覺,可利用較熟悉的把位分次進行。

運用換把前的最後音---過度音,A;同指滑動。憑藉耳力聽音準。B;替換指滑動,上行時,替換指在稍高於換把前最後音的位置,或稍低於到達音時滑動。下行反之。

通過伸張,換把前最後按音手指伸張到新把位的音,隨後各指進入新的把位。一伸一收一靠攏。

通過緊縮,利用換把前最後按音手指緊縮,緊縮時降低指的立度,手腕兒向外,隨後各指進入新的把位,

上行換把,整個手臂向身體靠攏

逐漸無痕替代換把,即過渡音上行高於新把位音時,用新的按指無痕替代過渡音,下行低於新把位音時,用新的按指無痕替代過讀音,將到達音時滑動。

直接空中到達換把。即過渡音到達新把位音,然後用其他指按到達音。

古典式換把,到達新把位,直接按音,不要滑音。

浪漫史換把,慢慢直接滑到新把位音。

跨弦越弦式換把。肘部的移動,使手指先行到達按弦上方。節省時間是關鍵。

低把位。1---4把。保持手型,基本和一把位一致。

較高把位,5--8把,第5把起,拇指已經抵達琴頸底部,在此位段需要靠左手的虎口的大小來換把,這樣的動作是非常快捷方便的。拇指的位置基本在演奏弦下方靠左一點位置。

高把位,9把以上,拇指在琴頸底部一不能滿足換把的需要,拇指的位置,應當移到琴箱側面。

以上幾點隨個人手的條件稍有調整。原則是,手型不變基本和一把位一致的換把,儘可能的向下運用。當左手受琴身阻擋時,運用拇指的移位,手腕的形態,肘部的移動,和虎口的開張解決。

如更高把位再次運用拇指的移位達到目的。這樣的原則,好處是,使難度高的更高把位,變得相對更容易些。且分段進行,對音準,和指的習慣性,都有好處。

可根據樂曲演奏的要求,進行有機的結合,靈活運用。以上體會,總結,也許對琴友有所幫助。望指正討論。

相關焦點

  • 詳解小提琴把位與小提琴換把技巧
    在演奏小提琴的整個過程中,小提琴換把和小提琴把位是最常用的技巧之一。同時也是貫穿於學習和演奏始終的難點。
  • 小提琴難度練習之換把技巧
    在小提琴演奏中,左手的技巧練習同樣至關重要,左右手的熟練配合是小田演奏的關鍵。今天就介紹一下關於左右練習的其中一個技巧。什麼是換把?小提琴的四條弦都有其各自獨特的音色,為了把小提琴的優勢特點發揮出來,需要在演奏中採用一些換把的技巧,按照不同音樂的要求,通過演奏者對音樂本身的特點理解,藝術欣賞和趣味,來把握各琴弦與換把技巧之間的運用。換把技巧是難度相對較高的技巧,對演奏者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練習項目。在演奏時需要有相當高的技術才能通過我們的表現力充分表達出豐富的情感。
  • 小提琴的各個把位詳解
    把位,是指左手手指在指板按弦上相對隱定的按音位置。在一個把位上,左手4個手指能奏出一組音,每變換一個把位就會產生新的一組音。把位的劃分,通常以左手第一指(食指)在琴弦上的按音位置為準,並以自然音級往上推算。小提琴常用的基本把位是第一把位至第七把位,其中1-4把為低把位,5-7把以上為高把位。
  • 小提琴一把位為什麼那麼重要?
    我們開始學琴,都是先學第一把位,即離弦枕最近的這個位置。然而,我們只有四個手指按弦,在第一把位上,按了 fa(1指)、 sol(2指)、 la(3指)、 si(4指) ,再高一些的音就夠不著了,這樣就需要左手向高音位置移動,才能夠著更高的音,這就是換把(位)。
  • 好記的小提琴把位記憶口訣
    小提琴被樂界譽為「樂器之後」,她比擬人聲音的優美音色,自古以來即成為許多音樂家最愛的樂器之一。許多人都喜歡聽小提琴的優美樂聲,也有很多人在學習駕馭這種難以操控的樂器。原因在哪裡呢?我們以前學習小提琴把位時,也是花一段功夫來記憶,但是所有市面上的教材並沒有將把位的音符(如圖下圖)這樣整理出來,讓學生一目了然的學習記憶,因此我借這個機會將它整理,也將各把位的主音符用顏色標示,方便學生記憶。同時筆者也自創記憶口訣,如何記憶位置呢?就是「一二跳三跳四、四五跳六跳七」,學生只要記住各把位的主音,就容易把各音符的手指位置抓出來了。
  • 小提琴連弓換弦方法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而小提琴演奏是通過雙手在一定範圍的空間內運動來實現的。那麼小提琴如何連弓換弦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小提琴連弓換弦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小提琴連弓換弦方法 由於小提琴這個樂器本身的結構特徵(有四條弦
  • 學小提琴,為什麼一把位那麼重要?
    所謂把位,是指左手手指在指板按弦上相對隱定的按音位置。小提琴常用的基本把位是第一把位至第七把位,其中1-4把為低把位,5-7把以上為高把位。在一個把位上,左手4個手指能奏出一組音,每變換一個把位就會產生新的一組音。把位的劃分,通常以左手第一指(食指)在琴弦上的按音位置為準,並以自然音級往上推算。
  • 是時候該換把琴了,如何選購中級小提琴
    決定一把小提琴價值的因素太多了,所以說,要確切地知道一把中檔小提琴的價格非常困難。因為制琴材料、生產工藝、琴的音質等多個方面都會影響它的價格。對於初級琴來說,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其自身的不足之處,一看就大概知道了它的檔次高低。
  • 小提琴的音準要求標準
    小提琴的音準要求樂器演奏中所發的音高
  • 小提琴真的很難學會麼?
    小提琴應該是所有樂器中最難的了吧 我們小提琴老師曾說 小提琴靠的是童子功 因為小孩子的手指比較柔軟和靈活 從小學習小提琴的孩子手比較能活動得開 手指按弦的速度要比成年學琴更快 像小提琴裡有《梁祝》裡第二部分的內容 要表現梁山伯與祝英臺相處愉悅的時光 就對手指要求特別高 按弦換弦都要快小提琴沒有本身固定的音 所有的音準都要自己找 不像鋼琴 調好了直接彈就可以 初學小提琴的時候老師會在指板上佔膠布啊之類的方便找音
  • 你還不知道小提琴把位?超詳細入門必學《小提琴把位的劃分》
    在上述的這些升降調性中,把位的定位也有一定的規律(仍然是建立在C大調的基礎上)。這裡以E弦上的按指為例進行分析。我們將小提琴E弦上所有的音列在左圖的音位棒上(第12把位略),其中,各升降音用「綠色」框標示。    明確了E弦上「f2-bg2#f2-g2-ba2#g2-a2-bb2#a2-b2-c3...」這些音,這對各升降調把位的定位就有根據了。
  • 如何挑選優質小提琴?手工小提琴與機械小提琴的區別
    小提琴不是一種普通的樂器,它不僅可以用來演奏音樂具有使用價值,而且它還是一種藝術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小提琴最早在大約16世紀時出現於歐洲的義大利。從16到18世紀,義大利相繼出現了阿瑪蒂、斯特拉迪瓦裡、瓜奈利等三位制琴大師,他們做的琴確定了現代小提琴的製作標準。現代的制琴師基本上都是仿造他們的琴型來製作小提琴。
  • 小提琴課堂:小提琴初學者,一定要重視的5個問題
    大家好,我是活潑開朗、有才華又有氣質的小提琴愛好者伊人,我會每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關於小提琴初學者,一定要重視的5個問題。小提琴初學者在練習小提琴時要學聽和發展心智能力。包括聽聲音、培養內心節奏、學習閱讀樂譜和記憶樂譜等等。常見的問題有:1、沒有音準。
  • 學小提琴需要注意什麼?你的孩子真的適合學小提琴嗎?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讓孩子學小提琴,不僅是因為小提琴在樂器品類中不容置疑的地位,更是因為小提琴能給孩子帶來的改變是一生的。你會發現,每一個學小提琴的孩子,行為氣質上都很有魅力,很優雅,而因為常年學習小提琴,他們也練就出堅韌,毅力,有耐心,不服輸的精神。
  • 自學小提琴培訓教程,是否能學會小提琴?
    隨便在網上一搜,就可以找到眾多的小提琴培訓教程,有些同學希望能通過這些小提琴教程自學小提琴,那麼小提琴是否能自學成功呢?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小提琴培訓這個行業,一千個小提琴老師就會有一千個小提琴學習的方法。
  • 學習小提琴的幾個技巧,高手的話一定要記住哦!
    雖然客觀上小提琴的音準較難掌握, 但這並不意味小提琴的音準就不能掌握。只要我們主觀上做出努力, 掌握科學的演奏方法, 拉準每一個音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學小提琴的也許都明白:小提琴的音拉不準,不但令人難受,而且完全沒有繼續練下去的必要。否則,一切都是白費力氣。所以,要學好小提琴,非得把音練準。
  • 小提琴老師這種錯誤教學的8種類型!
    ( 本文出自--樂塵小提琴課堂,喜歡樂塵的文章,請記得關注、收藏、分享!)點擊樂塵小提琴課堂頭像查閱更多小提琴樂理知識、細節規範及演奏技巧小提琴老師的教學錯誤可以簡化成幾個類型: 一﹑甜蜜型。有的老師明明知道孩子拉琴毛病很多,卻一味誇獎。
  • 學小提琴,為什麼老是總讓你練音階?
    音階練習對小提琴的必要性:在小提琴練習中音階練習不僅是對演奏者的調式與調性的培養與訓練的重要途徑,也是對各種演奏技巧(如各種變化節奏的訓練及各種弓法訓練)訓練的有力手段。但是,在部分學生的練習與教師的教習中,音階練習卻往往被忽視或者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 不得不了解的交響樂團樂器——小提琴
    體積最小,音域最高,是弦樂組最高聲部,演奏技巧極其豐富,在樂隊中小提琴演奏者一般有二十二人到四十二人不等。從十八世紀開始,小提琴便習慣於劃分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兩部。第一小提琴通常負責主旋律,第二小提琴則有多樣的配合呼應方式(如比第一小提琴低八度、低三度或者低六度的旋律進行)。在室內樂和小品中,小提琴亦可用於獨奏。
  • 如何選擇一把好的小提琴?老朱手工小提琴音色、音質怎麼樣?
    什麼樣的小提琴才是好琴?又如何能夠選擇一把好琴?很多愛琴之人都會有這樣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很像問讀完哈姆雷特的感受一樣,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不同的答案,但是真正實用和幫助性的建議缺失很少。所以很多人到最後唯一選擇根據品牌來選決定。那麼一把好的小提琴會具備哪些條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