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小說中對於明朝的崛起有著自己的記載,那就是朱元璋原本是明教裡的一員,但是後來由於政績突出得到明教教主的青睞,後來還把明教交給他幫助他獲得了天下,於是當時的朝代就叫做明朝,而那個叫做陳友諒的人則是個絕對奸詐的小人,但是如果你熟知歷史就會發現,那個真實的陳友諒不是這個樣子的。
朱元璋:"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

其實明朝的建立也是很不容易,當年的朱元璋吃盡了各種的苦頭,從最開始全家都幾乎死光了,他一個人逃走要飯,後來進寺廟中做和尚,再到後來進了軍營,這一切都是朱元璋不容易的經歷,但其實與此同時也有一股力量在崛起,但是卻很少有人關注,那就是陳友諒這個人。

朱元璋的成功其實是打敗多方的勢力,但是到了最後卻一直很難攻克在江南一代的陳友諒,兩個人更是經歷七八年的時間都在彼此對抗,所以說陳友諒其實是一個很有實力的人。而當時能夠多年一直對抗,說明他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成為朱元璋統一天下最強的一個對手,後來朱元璋也是佔據各種天時地利才戰勝了陳友諒,最後建立了大明王朝,坐穩了自己的皇位。

或許是因為成王敗寇的道理,關於陳友諒的記載很少,更多的都是對朱元璋的讚譽,大家很難聽到關於陳友諒的褒獎,甚至在金庸書中的他也是一個奸詐的小人,但是如果當初在這場戰役中勝出的人是陳友諒,或許今天被寫成奸詐小人的就是朱元璋了,所以有的時候歷史不一定是真實的,我們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的。

雖然大家都說陳友諒是一個敗者,但是對於朱元璋來說這樣一個強大的敵人還是很可敬的,畢竟能夠和自己對抗對年的對手不多,而能夠有這樣一個讓自己為難的人出現,其實也是那個時代特有的考驗。如今我們在這裡看著歷史故事,無法感受當年的各種糾結,但是不得不說其實他很讓人敬佩。
參考文獻:
《明實錄·太祖卷》
《明通鑑》
《明史紀事本末》
《國榷》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烘箱郝寧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