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小人偽君子的過招,最像同門的兩位梟雄:陳友諒和朱元璋

2021-01-10 百家號

朱元璋在勢力初步形成一定規模,小團隊初步完善的時候,已經不滿足於做淮西地方的一個小軍閥,此刻的他兵精糧足,內部團結無比,果斷的放棄了自己在江淮的小基地,率領大軍帶上全部家當,進攻集慶,就是今天的南京,把集慶城改名為應天府,朱元璋這一步走的非常好,因為南京自古以來都是江南的戰略要地,佔據此地,三面環水,易守難攻,民豐物足,孫權、劉裕都是此地成就的霸業。朱元璋比徐壽輝,張士誠要強的地方,在於他有更長遠的眼光,張士誠,徐壽輝比朱元璋更早的經營長江流域,但是他們只把目標對準了富庶的蘇杭地區,圖一時之安,而非為爭奪天下打下基礎。朱元璋先得集慶,繼而掃平周圍的鎮江,常州寧國等地區後,逐漸站穩腳跟,深根固本以治天下,攻下南京以後,朱元璋為自己贏得了一塊非常好的根據地。

而當時他利用劉福通韓林兒為自己北方的屏障,專心對付南方的敵人。此時,環顧天下,朱元璋發現自己所處位置十分取巧也很危險,它東面是張士誠佔領的江蘇大部,西部是徐壽輝,陳友諒集團和北面的小明王政權,也就是說他們在北東西三面為朱元璋構成三面屏障,把元軍的主力擋在外邊兒,與元軍接觸的地方就是東南浙江方面的一些零星分散的據點。也可以說朱元璋之所以能在江南地區平穩地發展勢力,安全地度過創業的初期危機,靠的是北方紅巾軍的掩護,後來北方紅巾軍的三路北伐取得一些勝利之後,由於志得意滿又缺乏統一指揮,很快被元軍擊破。

這個時候的朱元璋,非常清晰的分析了自己所處的局勢和處境。做出了一分抗擊元庭九分打壓其他起義軍的戰略方針,不當出頭鳥,跟元庭過早對抗,主要精力用來經營自己的地盤兒,鞏固統治,先打下南方半壁江山,再圖其他。東面南面的方國珍,陳永定屬於土財主類型的,只是想割據一方,沒有多大野心。張士誠比方國珍陳永定稍微強一些,作戰能力比較強,但是也是沒有多大的野心,佔據杭州以後賞罰不均,他的軍隊打了敗仗,也不過多的懲罰,然後每次派軍隊出去徵戰這些部隊,將領總是拖拖拉拉,整個團隊的效率非常差,他本人的話,貪圖享樂,朱元璋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擴充地盤,爭取民心,他卻沒多大動靜。

對朱元璋威脅最大的就是長江上遊佔據湖北湖南等地區的陳友諒,說到陳友諒,可得大說特說一番,朱元璋小時候很苦,但是比起朱元璋的苦,陳友諒小時候卻是更加悲慘,朱元璋最慘也是沒錢,他卻是沒錢又沒地位和尊嚴,陳友諒出生於湖廣一帶的漁民家庭,父親老謝是個寄人籬下的上門女婿,本身就是農民裡專吃白眼的一類,幹的是打魚的營生,在當時漁民是非常沒尊嚴的,平日走在路上都常被種地的農民瞧不起,朱元璋這個放牛娃估計瞧見小時候的陳友諒心裡都會感到特別有優越感了,特安慰。

兩人都是趁天下大亂頭投身紅巾軍,都是從最底層的小人物開始起步,憑藉自己的才幹,在這年代裡如魚得水,都是屬於心狠手辣的類型。如果說朱元璋是一個偽君子的話,那麼陳友諒就是一個真小人,他得勢沒多久就親手滅掉了自己的老領導倪文俊,後來又藉故除掉了大將陳普勝,再後來直接殺了自己的老闆徐壽輝,成了當時赫赫有名的三殺,雖然爭權奪利這塊陳友諒算得上是心狠手辣,也許是出身貧苦把,或者是為了爭取民心的需要,在那個殺人如麻的亂世當中,他也可以做到多年如一日的施行仁政,安撫百姓,治下的湖廣地區是當時出名的安定富庶的樂土,因此陳友諒在他死後卻依然得到當地百姓的衷心懷念。陳友諒的軍隊紀律優良、與民秋毫無犯,信仰更是堅定無比。可謂是當時南中國最威武文明的鐵軍。

當時朱元璋的實力和陳友諒不在一個級別上,陳友諒手握近百萬軍隊,更有湖北、湖南等地做為穩固的大後方,軍隊技術裝備更是當時全球最先進的水平,朱元璋這邊與之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雖然發展了好多年,但是奈何長三角地區僧多肉少,剛開始他也不願意過早地跟周圍的軍閥發生摩擦,一直在默默地零敲碎打,蠶食元庭的殘餘勢力,鄱陽湖之戰前砸股賣鐵也才湊齊了20萬大軍,明眼人一看,陳友諒和朱元璋的戰爭沒有啥懸念,陳友諒當時也這麼想的,於是自信滿滿地率領他的大軍,氣勢洶洶沿著長江而下,準備一舉撲滅朱元璋的勢力,當然結果稍微懂點歷史的也都知道最後的結果是顛倒著過來的。

至於原因,先小說一下,搞團隊建設這一塊,不得不如陳友諒很有問題,他非常顧及眼前的利益,很直接,有啥壞點子,從來不會藏著掖著,跟誰也沒有什麼隔夜仇,一般當時都報了,做事情沒有顧忌,該下手時就下手,他的幾個頂頭上司沒有一個好下場,都被他手起刀落給結果了,做為一個沒良心、沒道德感約束的白眼狼,陳友諒很優秀,雖然陳友諒在軍隊建設,基礎設施,安撫百姓這些內政治理方面做得和朱元璋相比不相上下,甚至猶有過之,但是在那個忠義為先的年代,他的三殺行徑(殺死自己的老上司倪文俊、徐壽輝和大將趙普勝)卻把自己刻薄寡恩的名聲也給樹立起來了。軍隊裡邊對他不滿有怨念的將領很多,只是敢怒不敢言,朱元璋對待郭子興和他兒子的這點表現,就比陳友諒強十倍。

一味以強權壓制,導致陳友諒團隊的凝聚力非常弱,在後來和朱元璋爭雄的過程中,發生了好幾次手下將領投降朱元璋的事情,要說陳友諒此人,眼光還有手段也夠毒辣,但是對事物本質的理解並不到位,不懂得剛柔並濟的道理,凡事過於強勢,不太注重團結軍隊得其他將領,一味的以權謀、強力對待,這些方法,你在後期建立王朝,當了皇帝以後,當然沒什麼問題的,但是在爭奪天下的階段,最主要應該做的就是把自己手下團隊的力量發揮最大化,陳友諒在這點上比朱元璋差的太遠。過早的殺死他的老上司徐壽輝這步臭棋可謂是給他埋下了一個失敗的釘子,讓他在天下的名聲盡臭,處處被置於道德評判的下方,被人指指點點,當然這只是一方面,要是你實力足夠強大,手腕夠強,也可以不用在乎。

相關焦點

  • 陳友諒:性格決定命運(下)
    3陳友諒的失敗亂世之下,豪傑並起,戰火紛飛,註定了只有短暫的平靜。在陳友諒登基之後,和朱元璋進行了第一次正式的碰撞。龍灣之戰。這次交鋒朱元璋給予了陳友諒一個絕對沉重的打擊,也是他失敗的開始。陳友諒一敗塗地。在這亂世崛起的人太多了,但是能留下的,只有一個。在經歷了數次的對抗,陰謀,堅守,背叛之後。陳友諒和朱元璋的決戰終於來了。1363年七月十二日,潘陽湖戰役正式開始。晴日浮光躍金,舟發鳥翔,雨時雲水茫茫,風急浪高,這是平日潘陽胡的美麗景色,而此時的潘陽湖卻是喊聲殺聲一片,火光映天,血水橫流。
  • 君子、偽君子、真小人
    在生活中會有很多人,有的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自私自利,並且在做任何事之時都是明目張胆,毫不掩飾,很直接,這種人我們通常稱之為——真小人。有一種人也同樣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但做事方法卻與真小人完全相反,這種人當著眾人的面大仁大義,背地裡卻是什麼傷天害理的事都幹得出來,這種人我們稱之為——偽君子。
  • 偽君子為什麼戰勝了真小人?
    但為什麼大洋彼岸,很多人喜歡川普呢,無它,因為他真性情。他的嬉笑怒罵,反覆無常,但關鍵時刻該出手就出手,沒有傳統政客(名門正派)的套路。包括我在內,曾經看到民主黨一派人員,對著死去的黑人下跪抹淚,也是噁心至極。美國過度的政治正確,也讓人反感。人類歷史上,黑的也好,綠的也好,他們給世界帶來過什麼先進文明?自己不努力上進,還揪著祖上的苦難,作為自己討價的砝碼。
  • 《笑傲江湖》告訴你比「真小人」相比,「偽君子」才是最可怕滴
    可見相對於「真小人」而言,「偽君子」才是最可怕的。提起「偽君子」三個字,相信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華山派「君子劍」嶽不群先生了,作為一個「偽君子」的標誌性人物,他虛偽奸詐的形象刻畫的最成功。01版《笑傲江湖》嶽不群以「真小人」而言,無疑是左冷禪了。雖然很多人認為左冷禪是一個「陰謀家」,可是玩「陰謀詭計」玩的江湖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還要強推,可以想見他玩「陰謀」的水平有多水。
  • 朱元璋的成功全靠這九個字,堪稱當時最強陽謀,想破卻無解
    天子都被稱作是「天命之人」,然而像朱元璋這樣出身乞丐卻能夠當上皇帝的豈是一句「天命」,這分明就是逆天改命。而朱元璋之所以能夠成功還得歸功於他手底下的謀士朱升給他提供的「九字攻略」,而朱元璋正是靠著這「九字攻略」完成了其人生藍圖。提起朱元璋手底下的謀士我們常常只記得李善長、劉伯溫以及後來的胡惟庸,可是當時還有一個人對於朱元璋的幫助也不可小覷,他就是朱升。
  • 真實的陳友諒,不是我們想的那麼奸詐,大家錯怪他了
    在金庸的小說中對於明朝的崛起有著自己的記載,那就是朱元璋原本是明教裡的一員,但是後來由於政績突出得到明教教主的青睞,後來還把明教交給他幫助他獲得了天下,於是當時的朝代就叫做明朝,而那個叫做陳友諒的人則是個絕對奸詐的小人,但是如果你熟知歷史就會發現,那個真實的陳友諒不是這個樣子的。
  • 為什麼說寧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遠離偽君子?
    俗話說,寧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究其原因,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得罪君子,一般小事他不會與你計較,即使真生氣了,要報復你,也會光明正大地來,不會使用陰損的招數。而且適可而止,給你一個教訓,或者你認錯了,也就沒事了。
  • 朱元璋問算命先生,你算過自己的命嗎,非常準
    而在我國歷史上,有許多的君王更是非常的迷信,就算是在明朝非常有名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身上,也發生了許多算命先生的故事。可以說在明朝末年的時候,當時勢力最強大的三個人便是朱元璋,陳友諒和張士誠了。當時軍事實力最強大的是陳友諒,最有錢的是張士誠,而朱元璋是這三人中力量最小的一支。
  • 教你如何看穿偽君子和對付偽君子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過不要相信好人有好報,絕對不能做一個天真的好人!這一期我們來說說偽君子這個話題。偽君子偽君子,顧名思義表面是正人君子的面目,背地裡卻是陰險的小人。就如小說中五嶽劍派中的嶽不群,是個比較廣為人知的偽君子。
  • 朱元璋大戰陳友諒時,元朝手握重兵的四位帖木兒,正鬧得不可開交
    朱元璋登上帝位之前,進行的最有名的戰鬥,恐怕莫過於大戰陳友諒和消滅張士誠兩場戰役。但是有一件奇怪的事情,那麼能打的大元王朝在這段時間跑到哪裡去了? 更詭異的是,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這種事情放在任何一個朝代絕對都是最引人注目的,可偏偏有個人把他的風頭搶走了。
  • 偽君子比真小人還可怕
    一個假的人和他所批判的對象又有何區別?這不是搞道德綁架,而是一個寫手應有的操守。這也不是私德問題,因為私德不會侵害他人的利益。而寫手造假,比如明明是男性,卻裝成美女,一旦真相暴露,會對信任他的粉絲造成傷害。
  • 偽君子的這四種行為比小人還可惡,不得不防!
    大家好,歡迎來到的「琢磨歷史」,我們一起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菜根譚》:一個人,是不是偽君子,看看這四種行為就明白了!從聖人孔子在論語中大談「君子」和「小人」這兩個話題後,幾千年來,人們一直把「君子」的對立面想像成「小人」。其實,在君子和小人之間還有一個換成地帶——「偽君子」,何為偽君子?
  • 看懂真小人VS偽君子 懂王的境界也許並非如你所看的那樣
    對於本屆大選,許多評論名家都以「真小人對偽君子」來概括,實在是令人嘆息。這種簡單粗暴的小人、君子二分法,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致命傷,因為人性遠不止君子小人之分別。這種哲學傳統從古羅馬皇帝奧理略(Marcus Aurelius)起,一直沒有中斷過。人性的弱點,當然遠不止儒家所謂的「食色性也」。然而中國的皇權文化,只知推崇理想的「仁義禮智」人格,但是如何面對人性的幽暗和弱點,幾乎不提,而但凡表現得不那麼高尚的,就一概斥為「小人」—— 那麼但凡做不到「三貞九烈」的女人,又是不是等於不是守婦道呢?
  • 朱元璋能夠橫掃天下,建立大明,很大原因是因為此人英年早逝
    尤其是明太祖朱元璋,更是有『開局一個碗,裝備全靠打』的美譽。 元末明初的那個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將星璀璨,名臣薈萃。在紛繁複雜的局面下,朱元璋採用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一步一步從紅巾軍當中的一個底層將領,最後成為一方諸侯。再連續擊敗了陳友諒、張士誠等強敵後,成功北上,將蒙元統治者打回了漠北,可謂傳奇中的傳奇。
  • 朱元璋指著豬蹄問沈萬三:這是道啥菜?沈萬三說了3字,龍顏大悅
    而像是沈萬三這樣僅僅只是一個平民通過白手起家獲得豪富的,除了商聖範蠡就是沈萬三了。 一直到晚清時期,當有人誇讚一個人富有時,都會說他快富過沈萬三了。沈萬三,名富,字仲榮。在當時號稱江南第一家。其在家中排行第三,當時就稱他為萬三。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遷都南京。召見沈萬三。在這裡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 賈雨村是偽君子真小人,人性的弱點暴露無遺
    賈雨村是偽君子真小人,他慣於捧高踩底,人性的弱點暴露無遺賈玉村在《紅樓夢》中著墨堪稱精彩,其人有幾分才學,做人卻半分禁忌沒有,在困頓的處境裡,有求於人時一副謙卑之態,各種恭維討好,但在有恩於他之人深陷困境時,他笑裡藏刀推波助瀾實在是令人不齒的緊。
  • 偽君子與真小人有何不同?最通俗的正官與七殺解讀
    還有就是壬水和丙火可以成為好的夫妻麼?這個問題並非個例,估計很多小夥伴都沒搞清楚正偏官的區別。今天,特意增加一期,咱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正偏官的問題。陰正官就如同偽君子。小結:①日主是喜歡陰正官的,因異性相吸;②但從外人的角度來看,陰正官是壞人。也就是說,外人的看法和本人的感受未必是一碼事!此時亦需注意七殺來攪局。
  • 《真命天子》江蘇開播 搞笑版朱元璋來襲
    「朱元璋」三探明孝陵《真命天子》以《明朝通俗演義》為基礎,融合民間故事《布衣英豪》、《臭頭皇帝》等加以改編,講述了明太祖朱元璋從一介貧民成為帝王的故事。劇中,陳友諒、張士誠、劉伯溫、徐達、常遇春等英雄人物紛紛登場。
  • 鬼谷子教你:識破「偽君子」,「真小人」,遠離他們,日子越過越好
    今天教你鬼谷子的三招,助你識破「真小人」和「偽君子」。一、醉之以酒,而觀其性;臨之以利,而觀其廉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想要觀察一個人的體性,就讓他喝醉酒,它的本性自然就暴露出來了;將一定的利益擺在他面前,就可以觀察出來他的道德底線。
  • 鬥羅大陸:寧風致是真小人還是偽君子?唐三早已看穿一切
    今天我們的話題是:七寶琉璃宗宗主寧風致到底是真小人還是偽君子?七寶琉璃宗作為上三宗之一,憑藉其天下第一的輔助類武魂七寶琉璃塔而倍受魂師界愛戴,其宗門依附於星鬥帝國,受皇家勢力保護,宗主寧風致長期和各方勢力打交道,其權衡之術在鬥羅大陸中當屬頂尖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