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百家號《琢磨歷史》原創!
大家好,歡迎來到的「琢磨歷史」,我們一起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菜根譚》:一個人,是不是偽君子,看看這四種行為就明白了!
從聖人孔子在論語中大談「君子」和「小人」這兩個話題後,幾千年來,人們一直把「君子」的對立面想像成「小人」。其實,在君子和小人之間還有一個換成地帶——「偽君子」,何為偽君子?就是那些表面上學習君子言行舉止,內心卻貪圖名利,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人。於是有人說:「真小人易識別,偽君子難辨別」!
左宗棠曾罵曾國藩是」偽君子「,但人間正道是滄桑,左宗棠最終還是承認曾國藩是真君子!從左宗棠寫給曾國藩的輓聯就可以看出——」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明代奇書《菜根譚》是一部深刻研究人生以及人性的書籍,它裡面揭示了偽君子的四種行為,這四種行為比小人還可惡,我們一定要擦亮眼睛,不得不防啊!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1、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路;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
釋義:一個人做了壞事而怕人知道,證明他還有羞恥之心,雖然做了惡事但還有一點向善之心;一個人做了善事而急於讓人知道,證明他做善事另有他圖,他在做善事時已種下惡根。偽君子就是屬於後者,他們做了點好事就生怕別人不知道,還到處炫耀自己,其實是另有企圖,我們不得不防!比如,某些明星參加慈善晚會,但分文不捐,只是為了漲漲自己名氣罷了,這種偽君子的行為比小人還可惡!
★2、君子而詐善,無異小人之肆惡;君子而改節,不若小人之自新。
釋義:君子假裝做善事,就和作惡多端的小人一樣;君子改變自己的節操,還不如一個痛改前非的小人。聖人教導我們要「一心向善」,但是君子通過欺騙的行為做善事,那就是偽君子了,比小人還可惡!因為小人做事容易讓人發現端倪,而君子智商高,做壞事不容易讓人發現,欺騙的人更多,帶給大家的傷害也更大。
在粉絲心中,明星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明星的舉手投足都會有很多人模仿,也會影響很多年輕人的價值觀。但如曾國藩說的「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一旦明星的醜事被爆發,傷害面積就會很廣,造成的社會不良影響也很大,比如最近風口浪尖的範冰冰!俗話說」流氓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氓有文化「,所以君子改節也是很可怕的!
★3、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見奇。
釋義:做了好事總想著趁機抬高自己超過別人,給人一點恩惠總想著藉此結交好友,做了點功德總想著讓世人驚駭,樹立了高尚的節操總想著標新立異。這四種表現都是偽君子的真實寫照,他們都是先有善而後藏惡,手法比較隱蔽,容易讓人上當,不得不防!
偽君子做事的動機是為了獲取名和利,所以我們不要看他們第一步做了什麼,要著重看他們最終想獲得什麼。比如,某些人修了一條路就要用自己名字命名這條路,顯示出他的功勞,增加他的名氣;某些人對你熱情幫助,然後讓你引薦他認識某位重要人物;某些超市老闆容納殘疾人就業,就讓媒體大肆宣傳他的企業等等,這些行為都是偽君子行為!
★4、能輕富貴,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能重名義,又復重一重名義之念。
釋義:能夠輕視富貴,心中卻擺脫不了渴望富貴的心思;能夠重視名義,心中卻念念不忘名義之外的名聲。小人貪圖名利,行為可恥,但是一目了然;但是偽君子不一樣,他們嘴上說不愛錢、不圖名聲,但是心裡卻渴望得不得了,暗地裡做的事情也都是貪財圖名的壞事。偽君子不僅想要富貴,還要大眾給他們一個廉潔的好名聲,真有點」想當婊子還要立牌坊「的感覺。但真金不怕火煉,群眾的眼睛是雪亮,是真君子,還是偽君子,最終都會水落石出!
以上就是我給大分享的《菜根譚》中所說的四種偽君子行為,其實比小人還可惡。一個人,是不是偽君子,看看這四種行為就明白了!朋友們,您是身上有偽君子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持續觀看更多經典國學謀略(鬼谷子、曾國藩、左宗棠、菜根譚),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您的每一次轉發、收藏、點讚就是對作者的最大支持!我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