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云:「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菜根譚》認為,君子的心胸,應像青天白日一樣光明,沒有什麼不可以告人的事情。而現實生活中,似乎並非如此,有些人表面上謙謙君子,內心卻極其惡毒,讓人防不勝防。很多時候,偽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怕。安哥認為,偽君子通常會有三個「反常表現」,發現一個,敬而遠之。
偽君子的第1個「反常表現」:表面善良,實則險惡
有些人,平時道貌岸然,做得比誰都周到。可是,這一切都是偽裝的,條件一變就會露出真面目,讓人猝不及防。
金庸作品《笑傲江湖》中的嶽不群就是一個偽君子。他一言一行好像都在維護正道,要與邪教決戰到底,其實內心卻裝著一統江湖稱王稱霸的野心。
為了這個目的,他不惜自宮練習葵花寶典,瞞過了女兒嶽靈珊,也瞞過了老婆。令狐衝對此似乎有所察覺,嶽不群便設法陷害他,圍追堵截,甚至要借正義之名滅掉武林正派恆山派。
直到各門派要選武林盟主之時,嶽不群藏無可藏,才撕下了偽善的面具。善惡到頭終有報,嶽不群最終還是身敗名裂、一無所有。
《菜根譚》云:
君子而詐善,無異小人之肆惡。
君子如果偽裝善良,那就和小人肆意作惡沒什麼兩樣。偽君子,就是真小人。現實生活中,如果你發現有些人平時對人挺好的,可關鍵時刻他總會給別人出點難題,那你就要小心了,這個人十有八九是個偽君子。
偽君子的第2個「反常表現」:口蜜腹劍,防不勝防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嘴巴說得很好,而實際做出來的事卻讓人大跌眼鏡、防不勝防。他既要讓別人認為他是好人,又要為非作歹。
唐朝宰相李林甫就是口蜜腹劍的代表。李林甫作為唐玄宗非常信任的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按理來說應該知足,更應該為人臣榜樣。然而,他卻妒忌賢能,與人相處表面上非常的親熱,而常常陰謀詭計害人。
比如,李林甫妒忌李适之的才華,擔心他搶了自己的風頭,於是設法陷害他。有一次,他故作誠懇地和李适之說:「華山出產大量的黃金,如果能夠開採,國家的財富將大大增加。可惜皇上都不知道。」
李适之以為是真話,興衝衝地去給唐玄宗提建議。唐玄宗聽後覺得好像是那麼回事,於是就叫宰相李林甫參詳此事。
沒想到,李林甫卻說他早已知道那裡可以開採黃金,但那是風水寶地,開採會破壞國運,建議開採的人,可能是不懷好意。於是,唐玄宗就逐步地疏遠了李适之。李适之被蒙在鼓裡,還以為李林甫是好心,實在可悲。
現實生活中,此類事件也是常有的。表面上甜言蜜語,背後卻可能給你一刀,防不勝防。所以,一旦發現有這個反常表現,十有八九是偽君子,儘快遠離為妙。
偽君子的第3個「反常表現」:表面寬容,實則懷恨
人與人交往,難免有些摩擦。有些人會大打出手,有些人會彼此原諒。大打出手的,我們不提倡。假裝和解的,我們更要多加防範。
特別是一些心機很深的領導者,表面上對下屬的錯誤給予寬容,而其實懷恨在心,一有機會就會給他致命一擊。關於這一點,在嶽飛被害的故事中也有所體現。
大家都認為嶽飛是秦檜謀殺的。然而,細細一想,一個民族大英雄又豈能以一個子虛烏有的罪名就殺頭?皇帝會同意嗎?是的,問題就在皇帝趙構這裡。
其實,站在趙構的角度來看,嶽飛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嶽飛要迎回二帝。這件事情是對趙構的王位有威脅的,趙構表面不能說嶽飛錯,甚至還要表揚他,但實則懷恨在心。於是,便借秦檜之手殺之。
俗語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南懷瑾先生也特別強調,偽君子有許多高明的攻擊人的手段,要特別注意。如果發現身邊的人「表面寬容,實則懷恨」,不要等別人出手,你還是儘早遠離吧。
結束語: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認為君子心胸坦蕩、氣定神閒,小人小肚雞腸、斤斤計較。實際上,我們不怕真小人,就怕偽君子。
現實生活中,如果發現一個人「表面善良,實則險惡」、「口蜜腹劍,防不勝防」、「表面寬容、實則懷恨」,我們還是敬而遠之吧,因為那是偽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