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網上也說「明騷易躲,暗箭難防」。可見相對於「真小人」而言,「偽君子」才是最可怕的。
提起「偽君子」三個字,相信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華山派「君子劍」嶽不群先生了,作為一個「偽君子」的標誌性人物,他虛偽奸詐的形象刻畫的最成功。
以「真小人」而言,無疑是左冷禪了。雖然很多人認為左冷禪是一個「陰謀家」,可是玩「陰謀詭計」玩的江湖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還要強推,可以想見他玩「陰謀」的水平有多水。
所謂「陰謀」,是指用謊言引導大家相信他,然後隨著他的引導犯下低級錯誤。在這一點上左冷禪完全不行的,他一輩子強推「五嶽並派」,可是翻來覆去的,也就那幾句「魔教猖獗,五嶽須當齊心」的陳詞濫調,絲毫沒有提出關於「五嶽並派」的新論據。反而像一個街頭混混一樣,搞的都是「你不聽我的話信不信我揍你?!」式的欺壓威逼。他自己固然可以靠自己的暴力洋洋得意,但是少林派方證和武當派衝虛都看在眼裡,心裡都在說:「臥槽!這個傻x這麼暴力,千萬不能讓他崛起!」
要說玩陰謀,華山掌門「君子劍」嶽不群才是真的高手。
嶽不群第一次出場在衡山派劉正風的「金盆洗手大會」上,其實從一出場開始,嶽不群的表現就有些表裡不一。他的話雖然說的看起來很有道理,可是細想之下,對解人危難卻完全沒有意義,嶽不群「偽君子」的形象已經初露端倪。所謂「君子」,不是把「正義」掛嘴皮子上販售道理,而是身體力行的去維護「正義」。
大家都知道,衡山派劉正風與魔教「光明右使」曲洋因同喜音律,結為知己,相約退隱江湖,從此彈琴吹簫自娛,不問江湖之事。無奈機事不密,被當權派「五嶽盟主」左冷禪發覺,決定以此為由頭拿劉正風「揚刀立威」,鞏固自己「五嶽盟主」的權力地位。這也是為什麼他早就拿到了劉正風的請帖,卻隱而不發,非要等到劉正風大宴賓朋的時候才動手。
在這場各懷機心又滅絕人性的鬥爭裡,嶽不群的態度一開始就十分耐人尋味。嵩山派辣手對付劉正風的時候,雖然在場的五嶽劍派頭腦有華山掌門嶽不群,泰山掌門天門道人,但一直為劉正風鳴不平,堅持正義的卻只有恆山派的定逸師太,一個女尼!人稱「君子劍」的嶽不群,雖然嘴巴上掛滿了「道德仁義」,其實都是滿嘴「五香乾坤屁」,雖然說起來好聽,解不了危難,畢竟還是放屁!
在費彬宣布劉正風勾結魔教的「罪狀」後,各派首腦規勸劉正風時,嶽不群的虛偽已經暴露無遺。
嶽不群道:「劉賢弟,倘若真是朋友,我輩武林中人,就為朋友兩脅插刀,也不會皺一皺眉頭。但魔教中那姓曲的,顯然是笑裡藏刀,口蜜腹劍,設法來投你所好,那是最最陰毒的敵人。他旨在害得劉賢弟身敗名裂,家破人亡,包藏禍心之毒,不可言喻。這種人倘若也算是朋友,豈不是汙辱了『朋友』二字?古人大義滅親,親尚可滅,何況這種算不得朋友的大魔頭、大奸賊?」
這一段話看似滿腔正義,無懈可擊,似乎很有道理。只不過最大的破綻在於,嶽不群本人和曲洋根本沒有交集,兩個人是沒有打過交道的。所謂「顯然笑裡藏刀」云云,都是他自己的主觀臆測。偉大領袖說過:「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嶽不群別說調查,只知道一個事情的大致經過,就開始做定性發言了。從一點能看的出來,這時候的嶽不群其實並不在乎劉正風的死活,這一潭「渾水」他一開始就沒打算趟的。
所謂「為朋友兩肋插刀」云云就更虛偽了,他口口聲聲稱劉正風為「賢弟」。且不說朋友有錯,劉正風自願發誓隱居海外,終生不踏入中原一步,依然被嵩山派不依不饒,滿門屠戮時,嶽不群卻毫無動靜。反而是恆山派定逸師太大呼嵩山派「禽獸!」可惜定逸師太不精於算計,被嵩山派陸柏暗算,而嶽不群居然選擇對嵩山派滅絕人性的暴行視而不見,其為人可見一斑。
作為「真小人」,左冷禪雖然費盡心機,用盡手段,終歸處處惹人生厭,他所提倡的「五嶽並派」,畢竟沒有什麼人緣。如果不是嶽不群出手替他除去恆山派定閒,定逸,他的提議只怕很難實現。
反觀嶽不群,從派勞德諾和嶽靈珊去福建,到順利收林平之為徒,先以令狐衝「浮華無行」為由讓他離開嶽靈珊一年,後以教嶽靈珊「玉女十九劍」由,讓林平之以家傳「闢邪劍法」與嶽靈珊餵招練劍。嶽不群不惜以女兒為誘餌套出了林家的「闢邪劍譜」整個布局可謂無情無義,又歹毒陰險,可是他面子上仍然十分的「正氣凜然」。
泰戈爾有句名言:「虛偽永遠不能憑藉它生長在權力中而變成真實。」
左冷禪迷信暴力強權,還沒有達到目的便成為人所共棄的「獨夫」,最終「五嶽掌門」剛摸個邊兒,他自己就成了過眼雲煙。反而是「君子劍」嶽不群,為了權位犧牲愛女,殘殺弟子,自割卵蛋!雖然比之左冷禪更加卑劣不堪,至今仍有嶽不群的信徒時時出現,「偽君子」的力量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