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成語小糖糖。
糖糖最近在整理瘋狂猜成語的各種歸類,整理其中的看圖猜成語的第719關時,碰到了「龍生九子」這個成語,當時在身邊觀看的侄女就好奇的問:什麼是「龍生九子」?「九子」又是什麼?

民間有一句俗語: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多用來比喻同胞兄弟的良莠不齊。
那具體又是哪九子,為何這九子又各不相同呢?
這就要從龍的老婆說起了!
(因為龍生九子,後世說法各不相同,本文主要從《中國吉祥圖說》來了解具體是哪九子。)

長子:囚牛[qiú niú]

它的母親是一頭牛。
這位龍長子是九子當中長相最像龍的。他性情溫順,不愛逞兇鬥狠,最愛做的事是蹲在琴頭上撥弄琴弦,是一隻懂音樂的痴牛。因此,古代很多琴頭都雕刻著一頭囚牛,哪怕是到了現在,一些貴重的胡琴上也雕有囚牛,被稱為「龍頭胡琴」。
二子:睚眥[yá zì]

睚眥的母親是一頭豺。
有一句老話叫「睚眥必報」,說明睚眥十分牢記仇恨。後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生活中心胸極狹窄的一些小人。據相關史書記載睚眥嗜殺喜鬥,而且總是以嘴銜寶劍,怒目而視的形象出現,因此,在我國的文化中,睚眥一直被雕刻在武器之上,以此來獲取和附加戰鬥力。
三子:嘲風[cháo fēng]

嘲風的母親是猞猁[shē lì],猞猁屬於貓科動物,生活在巖洞、石縫之中。
而嘲風也繼承了母親的天賦,十分善於攀巖,性格也活潑。歷代的中國人,喜歡把它安置在建築角上,以此來祈求平安,風調雨順。它在古代的形象是吉祥如意的象徵,是一位神獸,經常被放到房頂來寓意吉祥,也有人認為它是擁有著龍脈的鳳。
四子:蒲牢[pú láo]

蒲牢的母親是一條海蛇。
從基因上看,海蛇是最接近龍的存在了。所以,蒲牢長相也如龍一般威猛,尤其是聲音,十分洪亮,這完全是繼承了父親龍的龍嘯,千裡之外,都能聽到他的叫喊,但這個叫喊可能是被海中的鯨魚嚇出來的。蒲牢十分懼怕鯨魚,每遇到便會大聲呼喊。正是因為這一特點,人們就將銅鐘製作成蒲牢的樣子,而敲鐘的木棒,則做成鯨魚的樣子,如此才發出悠遠的鐘聲。
五子:狻猊[suān ní]

狻猊的母親是一頭獅子。
說到狻猊,不得不提佛祖。狻猊特別喜歡打盹兒,還特別喜歡看煙火。於是,喜歡成人之美的佛祖,再將孫悟空壓在五指山下之餘,就將狻猊收為坐騎。這也就是為何佛像上,香爐的腳部會雕刻狻猊的原因了。

六子:霸下[bà xià],又名贔屓(bì xì)

霸下的母親是一隻烏龜。
所以,霸下也有著烏龜的樣子,而烏龜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愛動和長壽,所以,贔屓也作為吉祥和長壽的象徵,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一般,它都是被人雕刻在石碑之下,馱著石碑,這也符合烏龜喜歡背負東西的特點了。
七子:狴犴[bì àn],又名憲章

狴犴的母親是一隻老虎。
正如老虎的個性一樣,狴犴喜歡主持公道,本身的長相也十分霸氣。所以,古代的中國人,喜歡把它的雕像擺在衙門和監獄之中,或者雕刻在房門之上。意思就是希望衙門裡面的官員能一身正氣,保持公正的裁決。
八子:負屓[fù xì]

有說法說它的母親是龍,也有說它是贔屓的弟弟。
負屓長相如龍,與哥哥贔屓相比,它也是被用於碑文,但不用背負那麼重的碑,而是同碑文一起雕刻在石碑上。生活中,我們在石碑上見到的「龍」,則就是負屓了。
它的性格和它大哥相似,它大哥喜歡音樂,而它就喜歡一些書畫,屬於文縐縐的類型。
九子:螭吻[chī wěn]

螭吻的母親是一條魚。
所以,螭吻也有著魚的樣子。除此之外,它還繼承了母親的習慣,那就是好吞,平常也是東張西望的狀態,很是「可愛」。這位龍子喜歡四處張望,還喜歡吞火,一般在房頂有著滅火消災之意。它常被用於古代的宮殿建築之中,放在屋頂上,有一種「雞犬升天」的感覺。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通過玩這個看圖猜成語的遊戲,我和我家侄女不僅了解了「龍生九子」的意思,還一下子學到了這麼多東西,你學到了嗎?